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注射液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诸乐飞 余玉慧 叶爱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2期2669-2672,共4页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探索一条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有效途径。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本院共收治72例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探索一条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有效途径。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本院共收治72例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宣教、适量运动、饮食控制等常规糖尿病治疗,对照组给予前列腺素E1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下肢血管病变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足背动脉血流量、血管踝肱指数(AB I)、血流动力学、下肢血管炎症因子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可以发挥各自优势,起到协同作用,疗效确切、安全、经济实用,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注射液 前列腺素E1 老年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代不同输注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余玉慧 林昭宇 +5 位作者 陈献东 刘隽 王怡淳 诸乐飞 金洁娜 陶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99-801,共3页
目的:比较持续及分次鼻饲滴注瑞代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2型糖尿病伴发脑血管意外患者随机进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变化、炎症指标、营养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与营养支持前... 目的:比较持续及分次鼻饲滴注瑞代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2型糖尿病伴发脑血管意外患者随机进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变化、炎症指标、营养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与营养支持前比较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在2型糖尿病伴发脑血管意外患者中,鼻饲营养液瑞代会导致血糖明显升高(P<0.05),但观察组较对照组的血糖增幅及波动均较小,超敏CRP水平较低。结论:持续滴注鼻饲营养液可能是糖尿病伴脑卒中不能进食患者有效控制血糖、减少血糖波动和减少胃肠道并发症及其他并发症的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瑞代 持续鼻饲滴注 分次鼻饲滴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性肥胖肺功能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余明业 郑永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547-548,共2页
目的:观察轻、重度单纯性肥胖患者通气与一氧化碳弥散功能变化,进一步探索单纯性肥胖患者肺功能障碍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随机选择轻、重度单纯性肥胖患者各20例和正常对照30例,采用相关仪器测定体重指数(BMI)和肺功能指标并进行统计... 目的:观察轻、重度单纯性肥胖患者通气与一氧化碳弥散功能变化,进一步探索单纯性肥胖患者肺功能障碍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随机选择轻、重度单纯性肥胖患者各20例和正常对照30例,采用相关仪器测定体重指数(BMI)和肺功能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轻度肥胖患者VC、TLC比正常组有所下降,差异无显著性,重度肥胖者明显下降(P<0.05)。肥胖症患者FEV1、FEV1%比正常组有所下降,重度肥胖者尤为明显,但无统计学意义,均值都在正常范围。轻度肥胖症患者DLCO低于正常组,但无统计学意义,均值在正常范围,重度肥胖患者已呈明显异常(P<0.01)。结论:单纯性肥胖患者存在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及一定程度的阻塞性通气功能及弥散功能障碍,肥胖越严重,相应肺功能改变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肺通气功能 一氧化碳弥散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伐他汀对高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积聚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金洁娜 倪连松 郑景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9期3305-3307,共3页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对高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MC)增殖和细胞外基质(ECM)积聚的影响。方法:大鼠MC分别培养在低糖组、高糖组及普伐他汀组。CCK-8测定MC增殖,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Ⅳ型胶原(Col-Ⅳ)、纤维连接蛋白(FN)、转化生长因...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对高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MC)增殖和细胞外基质(ECM)积聚的影响。方法:大鼠MC分别培养在低糖组、高糖组及普伐他汀组。CCK-8测定MC增殖,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Ⅳ型胶原(Col-Ⅳ)、纤维连接蛋白(F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分泌情况,明胶酶谱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活性,RT-PCR法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的表达。结果:与低糖组相比,高糖能促进Col-Ⅳ、FN合成,抑制MMP-2、MMP-9活性,增加TIMP-1、TGF-β1、CTGF的分泌,而普伐他汀能一定程度上逆转上述现象。结论:普伐他汀能抑制高糖环境下的MC增殖,并通过抑制ECM的合成、促进ECM的降解减少ECM积聚,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CTGF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细胞外基质 转化生长因子Β 普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陶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3354-3356,共3页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肾脏病变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链脲佐菌素诱导的DM大鼠分为模型组(DM组)和氯沙坦治疗组(LOS组),另设正常对照组(NC组)。氯沙坦治疗组予腹腔注射氯沙坦30mg/(kg·d),NC组...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肾脏病变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链脲佐菌素诱导的DM大鼠分为模型组(DM组)和氯沙坦治疗组(LOS组),另设正常对照组(NC组)。氯沙坦治疗组予腹腔注射氯沙坦30mg/(kg·d),NC组和DM组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12周后收集尿样并取血,检测血糖(BG)、血肌酐、尿素氮,尿β2-微球蛋白(β2-MG)和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测尿和血中TNF-α和TGF-β1浓度,计算肾脏肥大指数,观察肾小球病理变化。结果:DM组尿素氮、血肌酐、UAER、血糖、β2-MG、肾重/体重明显增高(P<0.01或P<0.05),血、尿中TNF-α和TGF-β1浓度显著增高(P<0.01或P<0.05)。氯沙坦治疗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DM模型组(P<0.01或P<0.05),肾脏病理明显改善。结论:氯沙坦可降低血和尿中TNF-α、TGF-β1浓度,减少尿蛋白排泄,有助于保护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氯沙坦 TNF-Α TGF-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