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艾滋病合并纵隔淋巴瘤(附13例报告)
被引量:6
- 1
-
-
作者
邱乾德
-
机构
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
-
出处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11期809-810,共2页
-
文摘
目的 :为提高对艾滋病 (AIDS)合并纵隔淋巴瘤的认识 ,探讨艾滋病与恶性淋巴瘤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AIDS合并症———纵隔恶性淋巴瘤的临床X线表现 ,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13例中 5例在确诊AIDS前已患纵隔恶性淋巴瘤者 ,其瘤灶局限在纵隔一个区域 ,当确诊为AIDS后 ,见肿块扩散到 2个区域以上 ,其中 2例累及肺门、体表部位淋巴结和肺内浸润。 8例先确定AIDS后患纵隔恶性淋巴瘤者 ,其纵隔受累部位均在 2个区域以上 ,其中 5例累及肺门、腹膜后、脾脏、体表部位淋巴结及肺内浸润。结论 :AIDS易并发恶性淋巴瘤或加速恶性淋巴瘤发展 。
-
关键词
艾滋病
合并症
纵隔淋巴瘤
X线表现
临床特点
-
Keywords
AIDS
Lymphoma
Mediastinum
Radiography
-
分类号
R512.91
[医药卫生—内科学]
R734.5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艾滋病合并肺结核(附32例分析)
被引量:3
- 2
-
-
作者
邱乾德
-
机构
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
-
出处
《放射学实践》
2002年第6期522-523,共2页
-
文摘
目的 :提高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认识 ,探讨艾滋病与肺结核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2例艾滋病合并症———肺结核的临床与X线表现 ,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3 2例中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17例 ,继发型 15例。 12例在确诊HIV感染和AIDS前已患肺结核 ,其病灶仅局限某一叶 ,抗结核治疗 5个月后见病变均有不同程度吸收好转。当血清内发现HIV感染和确定AIDS后 ,继续用同样抗结核治疗 1~ 5个月后 ,却见结核灶扩散到二叶以上。 2 0例先确定HIV感染后患肺结核者 ,抗结核治疗 3~ 10个月后 ,未见结核灶吸收 ,反而见病变在发展 ,该 2 0例也在三个月内快速发展为AIDS。结论 :HIV感染和AIDS易并发肺结核和加速结核病发展 ,结核病也可促使HIV感染发展AIDS。
-
关键词
艾滋病
肺结核
X线平片
并发症
病例分析
-
Keywords
AIDS Tuberculosis,pulmonary Radiography,chest
-
分类号
R512.91
[医药卫生—内科学]
R521
[医药卫生—内科学]
-
-
题名特发性慢性嗜酸粒细胞肺炎的CT诊断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张燕绒
滕陈迪
郑汉朋
王旭荣
王军
邱乾德
-
机构
乐清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
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
-
出处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6期613-615,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讨特发性慢性嗜酸粒细胞肺炎(ICEP)CT表现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搜集10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特发性慢性嗜酸粒细胞肺炎临床和CT资料,作回顾分析。结果:10例均有咳嗽、咳痰史,其中伴发热5例,胸闷气促3例,胸痛2例。10例外周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痰液内均见嗜酸性粒细胞增高。10例病灶累及两肺9例,其中病灶位于两肺中外带7例;累及右肺1例。10例中CT表现为小斑片状5例,大片状1例,结节状1例,肿块型1例,混合型2例;伴磨玻璃影5例,伴空洞2例;糖皮质激素治疗后CT复查见病灶明显吸收好转7例,病灶无明显吸收好转2例,病灶增多1例。结论:ICEP有一定CT特点,结合外周血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嗜酸粒细胞增高,可提高诊断率。
-
关键词
嗜酸粒细胞性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
Keywords
Eosinophilic pneumonia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Diagnosis
-
分类号
R563.1
[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R814.4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