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情境设置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制作和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林建春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5-37,共3页
本文以"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为例,通过创设真实情境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实验探究及结果分析,为一线教师提供实验教学参考。
关键词 真实情境 实验教学 有丝分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学教学中概念模型的主动构建策略及其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林建春 《生物学教学》 2022年第6期25-27,共3页
概念模型在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重要概念和提高核心素养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以“内环境与稳态”单元教学为例,采取提供事实性材料、辨析概念、类比迁移、头脑风暴等策略,引发学生对概念模型的积极、主动构建,从而发挥概念模型在... 概念模型在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重要概念和提高核心素养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以“内环境与稳态”单元教学为例,采取提供事实性材料、辨析概念、类比迁移、头脑风暴等策略,引发学生对概念模型的积极、主动构建,从而发挥概念模型在生物学教学中应有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构建 教学策略 概念模型 内环境与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科学探究建构生物学概念的教学方式 被引量:5
3
作者 林建春 《生物学教学》 2021年第8期18-19,共2页
科学探究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中落实科学探究,并形成相关的生物学概念,成为了生物学教学的核心任务。以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为例,阐述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开展或分析探究性实验、分析探究活动中的科... 科学探究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中落实科学探究,并形成相关的生物学概念,成为了生物学教学的核心任务。以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为例,阐述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开展或分析探究性实验、分析探究活动中的科学史、应用学生的猜想、分析文献或科学家的实验数据等方式,帮助学生建构生物学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探究 分子与细胞 概念教学 科学思维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说—演绎法”一般教学模式及其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林建春 《生物学教学》 2022年第3期12-15,共4页
教学中渗透假说—演绎法,有助于学生亲历思考与科学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本文基于对假说、演绎的实质解读,构建出假说—演绎法教学一般模式,并通过案例将其应用于生物学教学过程中,从而引导学生运用假说、演绎推理的方... 教学中渗透假说—演绎法,有助于学生亲历思考与科学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本文基于对假说、演绎的实质解读,构建出假说—演绎法教学一般模式,并通过案例将其应用于生物学教学过程中,从而引导学生运用假说、演绎推理的方式主动建构生物学概念,发展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说—演绎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 教学模式 生物学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学中正、负迁移现象及教学策略 被引量:2
5
作者 林建春 《生物学教学》 2021年第11期23-25,共3页
本文通过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学中4处典型的迁移现象,提出可通过深入分析现象背后的机制和原理、拓展学生的学科视域、关注实验原理强调实验目的、应用概念图等相应策略以增强正迁移、减弱负迁移的发生,从而快速且有效地... 本文通过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学中4处典型的迁移现象,提出可通过深入分析现象背后的机制和原理、拓展学生的学科视域、关注实验原理强调实验目的、应用概念图等相应策略以增强正迁移、减弱负迁移的发生,从而快速且有效地促成学生形成正确的生物学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迁移 光合作用 生物学概念教学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化反应中水的产生与消耗 被引量:1
6
作者 林建春 《生物学教学》 2021年第5期76-79,共4页
水是生化反应过程中重要的原料和产物。本文针对高中生物学教学过程对水的产生与消耗存在的认知误区,以文献、资料为依据,客观还原生物体中物质代谢过程,包括光合作用、糖原合成、蛋白质翻译、核酸合成等,为生物学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产生水 消耗水 生化反应 认识误区 高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琵琶行》的音乐描写
7
作者 张鹤熊 《浙江学刊》 1988年第2期60-62,共3页
一、《霓裳》应有“开元”“清”音、“天宝”“邪”声两式关于《霓裳》,宋王灼在《碧鸡漫志》卷三中考证最为详细。他的结论说:“《霓裳羽衣曲》,说者多异,予断之曰:‘西凉创作;明皇润色,又为易美名。’”所谓“西凉创作”,是指西凉进... 一、《霓裳》应有“开元”“清”音、“天宝”“邪”声两式关于《霓裳》,宋王灼在《碧鸡漫志》卷三中考证最为详细。他的结论说:“《霓裳羽衣曲》,说者多异,予断之曰:‘西凉创作;明皇润色,又为易美名。’”所谓“西凉创作”,是指西凉进《婆罗门曲》之史事;“明皇润色,又为易美名”,是指《婆罗门曲》经润色而改名为《霓裳羽衣曲》的故实。这一论断,符合《唐会要·诸乐》的记述。《唐会要·诸乐》说:天宝十三载七月十日,太乐署供奉曲名及改诸乐名,婆罗门改为霓裳羽衣。据此,我们认为,《霓裳》在天宝十三年之前和之后,不仅称谓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描写 霓裳羽衣曲 音乐形象 琵琶行 太乐署 西凉 音乐内容 胡部新声 旋律 白居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同时进行两种厌氧呼吸的细胞
8
作者 林建春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4-74,共1页
简要介绍部分植物细胞、霉菌和代谢工程菌中不仅共存乳酸型和乙醇型厌氧呼吸途径中的关键基因,而且能同时表达产生乳酸和乙醇,表明一种细胞能同时进行两种厌氧呼吸方式。
关键词 厌氧呼吸 乙醇 乳酸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习题解析突破“蛋白质翻译”教学疑难
9
作者 林建春 庄海雷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8-80,共3页
蛋白质翻译是一个动态的物质合成过程,易产生较多疑难点。针对高中生物学习题中常见的疑难点,以文献、资料为依据进行解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突破措施。
关键词 习题 疑难点 蛋白质翻译 高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间带“居民”的生存策略
10
作者 刘德庆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3-64,共2页
潮间带在海洋环境中具有独特的生态特征,这里的生物比其他的海洋生物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本文就潮间带生物的耐旱能力、耐温度和盐度变化的能力、抵御海浪冲刷的能力、克服摄食限制的能力以及特殊的繁殖策略等方面进行归纳.
关键词 潮间带 海洋生物 生存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