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城市河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温瑞塘河和永强塘河为例
1
作者 陈璁 唐庆蝉 +3 位作者 赵本宣 陈月仙 许益新 王宝强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5-193,共9页
探讨土地利用方式对城市河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为城市河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管理及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2022年10月对温州市温瑞塘河和永强塘河64个点位的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划分了其功能类群,并使用单因素方差分... 探讨土地利用方式对城市河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为城市河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管理及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2022年10月对温州市温瑞塘河和永强塘河64个点位的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划分了其功能类群,并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了不同类群密度和生物量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河流间的差异。结果共检出底栖动物4门53科85属(种),其中水生昆虫为优势类群,共43属(种),占总分类单元数的50.6%;功能摄食类群以收集者(GC)和刮食者(SC)为主。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河流中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存在明显差异:(1)物种多样性在林地最高,其次为农田和城市,工业区最低;(2)优势种及密度、生物量分析表明,4种土地利用方式河段间的底栖动物密度差异较小,而生物量为城市>农田>工业区>林地,其中林地河段以水生昆虫为优势种,农田和城市河段为寡毛类和腹足类,而工业区河段则为寡毛类;(3)从功能摄食类群来看,林地河段各功能摄食类群的比例较为均衡;农田、城市和工业区河段以收集者和刮食者为主,其他摄食类群占比较低。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和人为干扰程度的增大,温州城市河道底栖动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明显降低,耐污种成为优势种,功能摄食类群不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功能摄食类群 城市河流 温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解温度对不同种类易腐垃圾生物质炭理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赵亭嫚 杜佳达 +6 位作者 冯博 胡纪元 李文健 张敏 单胜道 张进 施赟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0-1161,共12页
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推行,易腐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越来越重要,热解炭化是一条具有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处理途径.本研究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及比表面积分析等表征方法,系统地分析了热解温度对6种易腐垃... 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推行,易腐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越来越重要,热解炭化是一条具有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处理途径.本研究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及比表面积分析等表征方法,系统地分析了热解温度对6种易腐垃圾生物质炭(甘蔗皮炭、豌豆荚炭、橘子皮炭、柚子皮炭、桂圆皮炭和厨余垃圾炭)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热解温度是影响生物质炭理化特性的关键因子,随热解温度的升高,易腐垃圾炭产率降低,灰分含量、pH和EC值增大,表面-OH、C-H、C=O、C=C和C-O-C等官能团含量减少,CaC_(2)O_(4)和K_(2)C_(2)O_(4)等草酸盐逐步分解为CaCO_(3)和K_(2)CO_(3).当热解温度为650℃时,厨余垃圾炭的产率、灰分含量、pH分别为41.7%、57.4%、9.8.②生物质原料种类是影响生物质炭理化特性的另一关键因子,不同种类的生物质炭表面元素含量、比表面积和形貌结构等参数均不相同,厨余垃圾炭的产率、灰分含量、表面钠元素和钙元素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易腐垃圾炭.③易腐垃圾热解炭化主要包括脱水、脱羧、聚合、芳构化等过程,采用热解炭化技术处理易腐垃圾的毛利润约为630元/t,既具有环境效益又具有经济效益.上述研究结果为拓宽易腐垃圾炭资源化利用途径提供了基础数据,可有效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温度 易腐垃圾 炭化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常见湖泊沉积物氮磷通量估算方法对比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姜斯乔 谢舒恬 +4 位作者 郑元铸 柯凡 张晨旭 冯慕华 高海鹰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23-1936,I0003,I0004,共16页
湖泊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释放是研究湖泊环境行为的重点关注对象,但目前对于湖泊通量的估算方法选择缺乏横向定量比较.以南京莫愁湖为研究对象,在冬春夏3季采用静态释放培养法、机械搅拌培养法、流动培养法和间隙水浓度扩散模型法4种常... 湖泊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释放是研究湖泊环境行为的重点关注对象,但目前对于湖泊通量的估算方法选择缺乏横向定量比较.以南京莫愁湖为研究对象,在冬春夏3季采用静态释放培养法、机械搅拌培养法、流动培养法和间隙水浓度扩散模型法4种常见的湖泊通量培养方法进行氮磷释放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非扩散模型法(静态释放、机械搅拌、流动培养)在冬季存在负通量,随着气温升高,夏季通量估算值为正,且该3种方法通量数值差异不显著.间隙水扩散模型法在三季实验中结果数值无负值,对比非扩散模型组具有显著差异,约低一个数量级.不同方法在培育过程中溶解氧和pH变化差异显著,流动培养法最为稳定.4种方法的通量结果在不同季节变化趋势具有显著相关性,非扩散模型法估算结果作为表观通量值,适用于计算湖泊沉积物营养盐释放总量,其中静态释放法结果稳定性较差,平行组相对标准偏差最高达70%;流动培养法稳定性最好,平行组相对标准偏差最高仅21%.扩散模型法估算结果作为理论释放值,在估算浅水湖泊通量时低于实际释放通量,适于探究深水湖泊沉积物间隙水动态释放过程,有助于分析湖泊沉积物性质.不同培养方法,有其侧重点,根据不同湖泊状况,应选取合适方法进行通量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释放 通量估算方法 对照实验 扩散模型 莫愁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云港市海绵城市湿地适生植物调查与建议 被引量:1
4
作者 余翔翔 闫凡峰 王圳 《林业调查规划》 2022年第6期155-159,共5页
介绍连云港市作为我国海绵城市首批试点的自然概况,包括区位条件和自然的生态特征。对湿地适生植物种类、土壤理化性质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提升湿地植物养护技术水平,遵循规范选择湿地适生植物种类,改善湿地适生植物配置形式等建议。
关键词 海绵城市 湿地适生植物 土壤理化性质 植物配置 连云港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