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州市区行道树调查及布局构想 被引量:7
1
作者 邵清松 黄金生 陈建敏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3期151-154,共4页
通过对浙江省温州市区行道树现状的调查,认为该市目前应用的行道树种类较单调,与浙南中心城市的形象不相符合,提出行道树应多样化和特色化,建议应用全绿叶栾树、紫薇、南酸枣、紫荆、檫木等观赏性强的落叶树种以及榕树、蒲葵、秋枫、石... 通过对浙江省温州市区行道树现状的调查,认为该市目前应用的行道树种类较单调,与浙南中心城市的形象不相符合,提出行道树应多样化和特色化,建议应用全绿叶栾树、紫薇、南酸枣、紫荆、檫木等观赏性强的落叶树种以及榕树、蒲葵、秋枫、石楠、红楠等绿化效果良好的常绿树种作为主要行道树。根据工厂区、住宅区、闹市区、滨江区、和窗口区五大功能区,分别配植与其功能相符合的树种,并建议筹建"林荫大道",以形成规模和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道树 布局 树种选择 温州市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市花卉产业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秀水 徐文成 +4 位作者 陈家龙 王巍伟 王伟 权伟 金微微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1期38-41,共4页
通过对温州市花卉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明确了温州市花卉生产、经营的现状,提出当前温州花卉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温州市花卉产业主要对策,为相关管理部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温州 花卉产业 调查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市森林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2
3
作者 林文华 林中正 《农学学报》 2012年第10期37-41,共5页
为促进温州森林旅游业的发展,以温州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在生态旅游相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了问卷调查及理论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调查和研究影响温州森林旅游发展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关对策,解决温州森林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调... 为促进温州森林旅游业的发展,以温州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在生态旅游相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了问卷调查及理论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调查和研究影响温州森林旅游发展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关对策,解决温州森林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调查显示,游客普遍受教育程度较高,学生和事业单位人员较多,男女比例大致相当,年轻游客居多,游客以集体出行为主,主要来自省内。出行目的健康和休闲居前,采用观光车的游客比例高,出游时间集中在周末和节假日,对风景资源及环境质量要求较高,对硬件设施及管理要求一般,倾向于选择城郊森林公园,具有一定的回头率。通过分析,笔者提出一些如联办旅游活动、丰富旅游方式、重视团体游客的接待工作等建议和意见,以期为温州森林旅游事业带来新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旅游 森林公园 温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与价值评估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克恩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7期242-245,248,共5页
为进一步保护和评估古树名木资源,采用实地逐株、逐片每木检尺等方法,系统地查清了温州境内资源现状。经调查,浙江省温州市有古树名木12795株,隶属45科102属162种。其中树龄最大的为1300年,胸径最大的为4.8m。对温州市古树名木物种数量... 为进一步保护和评估古树名木资源,采用实地逐株、逐片每木检尺等方法,系统地查清了温州境内资源现状。经调查,浙江省温州市有古树名木12795株,隶属45科102属162种。其中树龄最大的为1300年,胸径最大的为4.8m。对温州市古树名木物种数量、古树总量及生长特征进行了研究。结合温州市实际,考虑到树种价值、生长势、树龄、所在地域场所以及管护费用等因子,提出了古树名木基本价值评估方法,为古树名木的价值量化和相关案件定性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名木 资源现状 价值评估 浙江温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山地风景林景观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效文 卢翔 +3 位作者 潘凤跃 黄宰胜 夏海涛 陈秋夏 《林业科技》 2017年第6期34-36,共3页
采用SBE美景度评价法,对温州山地风景林景观进行景观因子分解、景观质量评价,建立评价模型Y=-0.608+0.131X_(b1)+0.360X_(c1)+0.225X_(c2)+0.548X_(f1)-0.489X_(h1)+0.165X_(h2)+0.798X_(i1)+0.612X_(i2)+0.319X_(j1)+0.202X_(j2)。根... 采用SBE美景度评价法,对温州山地风景林景观进行景观因子分解、景观质量评价,建立评价模型Y=-0.608+0.131X_(b1)+0.360X_(c1)+0.225X_(c2)+0.548X_(f1)-0.489X_(h1)+0.165X_(h2)+0.798X_(i1)+0.612X_(i2)+0.319X_(j1)+0.202X_(j2)。根据模型反映的数据,进一步在主色彩、树干显示度和光线照射角度等方面,提出几条改善温州山地风景林景观质量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林 景观评价 SBE评价法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丛生竹资源及开发利用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月英 金川 +1 位作者 陈余钊 许加意 《中国林副特产》 2009年第5期83-86,共4页
主要介绍了温州丛生竹类资源及分布现状,并对主要经济丛生竹的性状作了简介,在分析现有丛生竹资源开发利用基础上,对进一步开发利用提出了设想和探讨。
关键词 丛生竹 开发利用 温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茶花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7
作者 张旭乐 郑坚 +5 位作者 潘锡东 钱仁卷 刘洪见 黄建 马仁翻 孔强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8期50-52,共3页
茶花是温州的市花。温州是我国山茶花的主要原产地之一,茶花在温州的栽培历史悠久,目前现有园艺品种虽然繁多,但近些年来,茶花产业处于停滞状态,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呈逐年递减的趋势。本文作者分析了温州地区茶花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茶花是温州的市花。温州是我国山茶花的主要原产地之一,茶花在温州的栽培历史悠久,目前现有园艺品种虽然繁多,但近些年来,茶花产业处于停滞状态,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呈逐年递减的趋势。本文作者分析了温州地区茶花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与建议,为温州茶花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 茶花 产业 现状 对策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绿竹(马蹄笋)产业开发现状和发展对策 被引量:13
8
作者 陈余钊 吴寿国 《竹子研究汇刊》 2002年第2期21-26,共6页
通过对温州绿竹 (马蹄笋 )产业开发现状、市场前景、发展潜力及其优势的充分研究和分析 ,提出了温州进一步发展绿竹产业的规划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应抓好的基地建设、加工利用、科技兴竹、拓展市场和龙头企业建设等产业化开发环节的主... 通过对温州绿竹 (马蹄笋 )产业开发现状、市场前景、发展潜力及其优势的充分研究和分析 ,提出了温州进一步发展绿竹产业的规划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应抓好的基地建设、加工利用、科技兴竹、拓展市场和龙头企业建设等产业化开发环节的主要工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竹 产业化开发 马蹄笋 基地建设 加工利用 科技 龙头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地区湿地生态系统脊椎动物物种多样性调查及其保护对策 被引量:3
9
作者 陈余钊 潘锡东 +2 位作者 伊柏峰 金贻丰 吴欧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2-68,74,共8页
结合文献资料,于2003-2004年对温州地区湿地鸟类、两栖、爬行、哺乳类野生动物物种资源进行了野外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温州市湿地区共有脊椎动物59目210科795种,其中兽类5目12科32种,占浙江省湿地区兽类备种数的100%;鸟类14目34科185种,... 结合文献资料,于2003-2004年对温州地区湿地鸟类、两栖、爬行、哺乳类野生动物物种资源进行了野外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温州市湿地区共有脊椎动物59目210科795种,其中兽类5目12科32种,占浙江省湿地区兽类备种数的100%;鸟类14目34科185种,占浙江湿地区鸟类种数的88.12%;爬行类2目9科34种,占浙江省湿地区爬行类种数的100%;两栖类2目8科37种,占浙江省湿地区两栖类种数的84.09%;鱼类36目147科507种,占浙江省湿地区鱼类种数的72.53%。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种62种(一级10种,二级52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49种,《中国物种红色名录》98种,有37种被列入IUCN 2002年红色名录,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有58种,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鸟类有151种,占协定所列候鸟的66.5%,列入《中澳候鸟保护协定》的鸟类47种,占列入协定候鸟的58%,温州市湿地在动物物种多样性保护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分析环境污染、过度渔猎、栖息地减少等主要的致危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加快湿地自然保护区和保护小区建设,加强湿地珍稀濒危动物物种保护,治理湿地污染等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 湿地 脊椎动物 保护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珊溪水利枢纽工程水源区森林生态效益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克恩 林文华 徐文成 《浙江林业科技》 2004年第3期55-58,共4页
从温州珊溪水利枢纽工程水域区的自然环境、水土流失、森林资源、优化水源区森林生态效益的对策、生态效益评估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对其森林生态效益进行全面评估计算,特别是通过等效益物替代和货币置换法计量森林生态效益,在衡量生... 从温州珊溪水利枢纽工程水域区的自然环境、水土流失、森林资源、优化水源区森林生态效益的对策、生态效益评估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对其森林生态效益进行全面评估计算,特别是通过等效益物替代和货币置换法计量森林生态效益,在衡量生态效益方面作出了新的尝试,为今后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市 珊溪水利枢纽工程 水源区 生态效益 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城市园林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1
作者 林恩义 黄宰胜 《绿色科技》 2010年第7期53-54,共2页
为了配合园林建设事业的发展,温州市市政园林局、规划局、园林质监站等通过自身的不断完善,监督工程质量,使整个城市的园林绿化施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在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存在项目招投标制度不灵活、工程设计存在缺陷、工程施工质... 为了配合园林建设事业的发展,温州市市政园林局、规划局、园林质监站等通过自身的不断完善,监督工程质量,使整个城市的园林绿化施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在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存在项目招投标制度不灵活、工程设计存在缺陷、工程施工质量粗劣和监理单位监督不到位等问题,从以上问题展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园林 景观效果 施工质量 解决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及炼苗处理对蝴蝶兰组培苗落地和成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7
12
作者 王月英 陈义增 +2 位作者 曾爱平 郭秀珠 徐文成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18,共3页
不同栽培基质对蝴蝶兰组培苗落地及成苗生长影响试验表明 ,基质A (苔藓 )、B (椰糠∶泥炭∶珍珠岩 =1∶1∶1)、C (蛇木条∶珍珠岩 =8∶2 )均适宜作蝴蝶兰组培苗的移栽基质 ,移栽后 6个月时成活率均达 92 %以上 ;且落地前炼苗 3d有利于... 不同栽培基质对蝴蝶兰组培苗落地及成苗生长影响试验表明 ,基质A (苔藓 )、B (椰糠∶泥炭∶珍珠岩 =1∶1∶1)、C (蛇木条∶珍珠岩 =8∶2 )均适宜作蝴蝶兰组培苗的移栽基质 ,移栽后 6个月时成活率均达 92 %以上 ;且落地前炼苗 3d有利于移栽成活及叶片生长。综合考虑成活率、叶片生长及生产成本 ,可首选苔藓作蝴蝶兰组培苗的移栽基质。另A、B、C等 3种基质也适宜作蝴蝶兰成苗的栽培基质 ,自出瓶后 17个月时株均抽花梗率达 4 2 % ,但考虑到生产成本 ,规模化生产时可采用基质A与B ,如用A作栽培基质 ,春季应及时换盆。用B作基质时 ,应考虑配置滴灌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 炼苗处理 蝴蝶兰 组培苗 成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对浙南马蹄笋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月英 夏海涛 +3 位作者 李效文 金川 李克恩 林峰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96-1101,共6页
采用6种肥料组合研究施肥对马蹄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对马蹄笋出笋数量和产量有显著的影响,以春季施复混肥,夏季施无机配方肥的效果最好,较不施肥处理的出笋数量与产量分别增加68.00%和70.24%,较施用复合肥的高27.3%和2... 采用6种肥料组合研究施肥对马蹄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对马蹄笋出笋数量和产量有显著的影响,以春季施复混肥,夏季施无机配方肥的效果最好,较不施肥处理的出笋数量与产量分别增加68.00%和70.24%,较施用复合肥的高27.3%和26.5%,且春、夏二次施入较春季一次施入更有利于出笋;同时对笋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施肥能明显提高笋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改善了笋体品质。经综合分析认为:春季施复混肥(4.8 kg·丛-1),夏季施无机配方肥(尿素0.4 kg·丛-1,过磷酸钙0.59 kg·丛-1,硫酸钾0.44 kg·丛-1)对提高马蹄笋产量和品质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马蹄笋 产量 品质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竹带蔸主枝扦插繁殖试验 被引量:6
14
作者 方伟 金爱武 +2 位作者 胡超宗 潘孝政 缪雄伟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4-56,共3页
采用NAA、NAA+IAA、ABT生根粉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绿竹带蔸主枝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绿竹带蔸主枝扦插生根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促进主枝生根ABT生根粉的效果较好,促进主枝发笋以NAA、NAA+IAA处理和ABT3... 采用NAA、NAA+IAA、ABT生根粉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绿竹带蔸主枝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绿竹带蔸主枝扦插生根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促进主枝生根ABT生根粉的效果较好,促进主枝发笋以NAA、NAA+IAA处理和ABT3#处理效果较好。以发笋率为指标,筛选出la带蔸主枝,NAA100mg.kg^(-1)浸沾10小时、NAA2000mg.kg^(-1)和ABT3#2000mg.kg^(-1)浸沾10秒等处理,带蔸主枝打插成活率在59~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竹 带蔸主枝 扦插繁殖 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竹带蔸主枝扦插植株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8
15
作者 金爱武 胡超宗 +2 位作者 陈宪文 潘孝政 陈爱珠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5-78,共4页
试验对绿竹带蔸主枝扦插过程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主枝在扦插45天后开始在枝蔸的根芽点上萌发出幼根,但通常根径纤细,不能形成完整根系。发笋在80天左右开始,竿(笋)蓖根芽点在6月初开始生根,发根和生长都较为迅速,... 试验对绿竹带蔸主枝扦插过程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主枝在扦插45天后开始在枝蔸的根芽点上萌发出幼根,但通常根径纤细,不能形成完整根系。发笋在80天左右开始,竿(笋)蓖根芽点在6月初开始生根,发根和生长都较为迅速,且根径粗壮,并形成发达的根系。根据发枝和发笋植株生根的比较研究表明,绿竹带南主枝扦插成活率应以发笋率为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竹 带蔸主枝 扦插繁殖 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种珍稀树种育苗技术及苗期生长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若蕙 刘洪谔 +2 位作者 吴丽锋 高育厅 许元科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4,共4页
对伯乐树、乐东拟单性木兰、红豆树、浙江楠、浙江水青冈、巴山水青冈、秃叶黄皮树、细柄蕈树和华西枫杨9种珍稀树种进行播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用适宜的种子预处理、贮藏、播种和圃地管理等技术,能使这些难繁殖的树种都有一定的出... 对伯乐树、乐东拟单性木兰、红豆树、浙江楠、浙江水青冈、巴山水青冈、秃叶黄皮树、细柄蕈树和华西枫杨9种珍稀树种进行播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用适宜的种子预处理、贮藏、播种和圃地管理等技术,能使这些难繁殖的树种都有一定的出苗率,最高的达98.8%(伯乐树),最低的也有1.32%(华西枫杨),至生长结束时,按树种计,苗木平均高度为7.2~42cm,秃叶黄皮树年生长量最高达54cm。同时,还报导了各树种苗木逐月的高生长和生长高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树种 种子处理 育苗 苗期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鞭角华扁叶蜂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华潮 吴鸿 +2 位作者 李克恩 杨淑贞 赵明水 《浙江林业科技》 2001年第4期77-81,共5页
综述了鞭角华扁叶蜂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征,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并强调要以综合治理的原则为指导,开展防治技术研究。
关键词 鞭角华扁叶蜂 生物学特性 防治方法 森林虫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滨海红树林湿地现状及区域功能调查研究初报 被引量:7
18
作者 郑坚 陈秋夏 +2 位作者 王金旺 陈余钊 何家骅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2期291-295,共5页
浙江地处东南沿海,海岸线长达7 000 km,占全国海岸线总长的20.3%,有"陆域小省,海洋大省"之称。浙江是我国最北缘的红树林引种分布区,人工营造红树林已有50余年的历史,在对浙江省红树林湿地资源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浙江省自... 浙江地处东南沿海,海岸线长达7 000 km,占全国海岸线总长的20.3%,有"陆域小省,海洋大省"之称。浙江是我国最北缘的红树林引种分布区,人工营造红树林已有50余年的历史,在对浙江省红树林湿地资源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浙江省自然概况、现存红树林资源的种类、现有林地的分布状况及群落结构特点,并结合浙江红树植物引种发展历史,对浙江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受危的原因进行分析评价,并对浙江红树林资源发展和保护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基于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作用的认识和目前浙江红树林引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如何优化浙江红树林湿地的区域功能,提出今后浙江红树林资源的保护发展思路、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红树林湿地 现状 区域功能 保护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播马尾松林的抚育间伐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国富 叶斯华 +2 位作者 吴持平 徐善佳 厉明富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179-183,共5页
对飞播马尾松林抚育间伐的试验研究表明:间伐与不间代相比,其胸径和树高生长量均有增加。间伐后立木保存密度为3300株/hm^2,4050株/hm^2,4800株/hm^2和5550株/hm^2的4a胸径增长率分别为3.43%,2.85%,2.64%和2.56%,分别为不间伐的249... 对飞播马尾松林抚育间伐的试验研究表明:间伐与不间代相比,其胸径和树高生长量均有增加。间伐后立木保存密度为3300株/hm^2,4050株/hm^2,4800株/hm^2和5550株/hm^2的4a胸径增长率分别为3.43%,2.85%,2.64%和2.56%,分别为不间伐的249.00%,207.00%,191.00%和180.00%;4a树高增长率分别为2.24%,1.90%,1.75%和1.75%,分别为不间伐的149.00%,127.00%,117.00%和117.00%。经抚育间伐的马尾松林分,林木生长中等以上的株数平均占65.00%以上;不间伐的林分,林木生长中等以上的株数仅占30.00%左右。在立地条件较好的情况下,间伐后立木保存密度3000~3750株/h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间伐 效应 飞机播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南绿竹不同产区土壤肥力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夏海涛 王月英 +2 位作者 李效文 李克恩 卢翔 《林业科技》 2014年第1期54-57,共4页
对浙南绿竹5个主要产区的土壤肥力状况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各产区土壤偏酸性(pH5.20),但养分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土壤养分状况最好的为凤岭,土壤养分等级为三级;OM与N(T)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与N(A)、P(T)的相关性达到显... 对浙南绿竹5个主要产区的土壤肥力状况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各产区土壤偏酸性(pH5.20),但养分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土壤养分状况最好的为凤岭,土壤养分等级为三级;OM与N(T)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与N(A)、P(T)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P<0.05),N(T)与N(A)、P(T)、K(A)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通过聚类将5个产区土壤分为3类,第1、2类分别是凤岭和荆谷,土壤肥力状况较好,第3类为凤池、观美、南湖,土壤肥力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南 绿竹 产区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