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包装在食品质量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胡子聪 胡春 周晨光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28-139,共12页
目的探讨智能包装技术在食品质量监测中的应用现状,系统分析射频识别(RFID)标签、指示器型及传感器型智能包装的工作原理、功能特性,以及它们在食品贮运保鲜和新鲜度监测中的具体应用,并针对技术瓶颈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结果RFID标签... 目的探讨智能包装技术在食品质量监测中的应用现状,系统分析射频识别(RFID)标签、指示器型及传感器型智能包装的工作原理、功能特性,以及它们在食品贮运保鲜和新鲜度监测中的具体应用,并针对技术瓶颈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结果RFID标签可实时监测食品包装内的温度、湿度、pH及气体成分,结合区块链技术可以显著提升供应链的追溯效率;指示器型包装通过颜色的变化可以直观地反映氧气、二氧化碳、挥发性含氮化合物等气体浓度的变化情况,其中气体指示器、新鲜度指示器和时间-温度指示器(TTI)分别针对不同变质机制提供实时监测;传感器型包装利用天然色素(如姜黄素、花色苷)的pH敏感性或气体传感器的化学电阻/电位特性,实现对食品新鲜度的无损监测。此外,生物传感器通过检测微生物污染及农药残留,进一步保障食品安全。结论智能包装技术在食品质量监测中显著展现出应用潜力,但我国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需开发高精度、低成本传感器,推动与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并研发环保可降解材料,以提升可持续性。通过技术创新和跨学科协作,智能包装有望构建智能化、信息化的食品质量监测体系,减少食品浪费,并保障消费者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包装 贮运保鲜 新鲜度监测 包装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梅果实采后品质劣变与保鲜研究进展
2
作者 胡子聪 舒畅 +3 位作者 朱鸿杰 胡超凡 苏凤贤 蒋巧俊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6,共11页
目的为综合应用多种保鲜技术、深入研究病害防治策略和加强采后处理技术研究等提供理论参考,推动对杨梅资源的深入研究与杨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方法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讨论杨梅果实采后侵染性病害,系统梳理品质劣变的内在因素,包括水... 目的为综合应用多种保鲜技术、深入研究病害防治策略和加强采后处理技术研究等提供理论参考,推动对杨梅资源的深入研究与杨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方法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讨论杨梅果实采后侵染性病害,系统梳理品质劣变的内在因素,包括水分流失、硬度变化、色泽变化、糖酸含量变化和香气成分变化等,分析各种物理和化学保鲜技术,包括低温冷藏、气调包装、减压处理、1-甲基环丙烯等化学处理方法的研究成果。结果绿色木霉、桔青霉是导致杨梅果实出现白腐病和绿霉病等侵染性病害的重要因素,显著缩短了杨梅果实的货架期。杨梅果实采后品质劣变源于多个方面,包括果实自身的生理变化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通过综合应用低温冷藏、气调包装、减压处理和1-甲基环丙烯等化学处理方法,可以有效抑制果实生理代谢,调节微生物群落结构,维持果实品质,从而延长杨梅的保鲜期。结论综合应用多种保鲜技术对提升杨梅果实品质和延长保鲜期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索杨梅病害防治策略,加强采后处理技术的研究,以实现杨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果实 采后 保鲜 品质劣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籽油的提取、营养组成及健康功效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胡子聪 胡超凡 +3 位作者 李彦坡 蒋巧俊 李群和 房翠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8-220,共13页
石榴籽油是从石榴加工剩余物石榴籽中提取得到的一种功能性植物油,它具有抗氧化、抗炎症、抗肿瘤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本文从石榴籽油的提取方法、营养组成和健康功效等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石榴籽油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全面综述。... 石榴籽油是从石榴加工剩余物石榴籽中提取得到的一种功能性植物油,它具有抗氧化、抗炎症、抗肿瘤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本文从石榴籽油的提取方法、营养组成和健康功效等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石榴籽油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全面综述。水酶法、溶剂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和物理场辅助提取法对石榴籽油的得率和脂肪酸组成有明显的影响。尽管源于不同产地和不同提取方法的石榴籽油在脂肪酸组成上存在差异,但整体上来看,石榴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比达到88.57%~95.33%,其中以石榴酸为主(60.62%~81.40%),它是石榴籽油能够发挥一系列营养功效的主要活性成分。因此,石榴籽油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和潜在利用价值的木本植物油,本文旨在为石榴籽油的进一步研究及其在食品、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籽油 提取方法 营养组成 石榴酸 健康功效 活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磷虾油的营养特性及其改善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胡子聪 杨可君 房翠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39,共8页
南极磷虾油(AKO)是一种新型的海洋功能性油脂。为了促进AKO的临床应用,在综述AKO营养组成的基础上,对AKO改善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并对未来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展望。AKO富含磷脂、n-3型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虾青素、α-... 南极磷虾油(AKO)是一种新型的海洋功能性油脂。为了促进AKO的临床应用,在综述AKO营养组成的基础上,对AKO改善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并对未来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展望。AKO富含磷脂、n-3型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虾青素、α-生育酚等多种活性因子。AKO改善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有3种,即抑制破骨细胞产生、促进骨细胞形成和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AKO未来的深入研究中,应聚焦于大规模临床研究、标准剂量和长期效果验证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油 脂质 脂质伴随物 n-3型多不饱和脂肪酸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材料在电化学检测亚硝酸盐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周环 郑晓杰 +4 位作者 邹盈 李彦坡 叶剑 胡超凡 章志成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1468-1475,共8页
亚硝酸盐作为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能够稳定肉制品的色泽、提高风味、延长货架期。然而,亚硝酸盐同时又是一种有毒的污染物,长期过量摄入将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实现对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快速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较于... 亚硝酸盐作为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能够稳定肉制品的色泽、提高风味、延长货架期。然而,亚硝酸盐同时又是一种有毒的污染物,长期过量摄入将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实现对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快速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较于其他传统检测方法,电化学检测法具有操作简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的优势。而电极材料作为电化学传感器的核心组成,其功能和界面性能都将影响到传感器的综合性能。文章详细介绍了碳、金属、金属氧化物、导电聚合物等纳米复合材料在亚硝酸盐电化学检测中的研究进展,重点详述了构建方法和检测结果,最后对亚硝酸盐传感器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盐 电化学传感器 电极材料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子果油的提取技术、营养组成及健康功效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子聪 李群和 +2 位作者 苏凤贤 胡超凡 邹盈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6-223,共8页
栀子果油是从栀子果实中提取得到的一种食用植物油,具有抗氧化、抗炎症、抗癌症、抗抑郁和保护肝脏等多种健康功效,其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70%以上,还含有酚酸、生育酚、植物甾醇等活性成分,这些成分是栀子果油发挥多种功效活性的... 栀子果油是从栀子果实中提取得到的一种食用植物油,具有抗氧化、抗炎症、抗癌症、抗抑郁和保护肝脏等多种健康功效,其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70%以上,还含有酚酸、生育酚、植物甾醇等活性成分,这些成分是栀子果油发挥多种功效活性的物质基础。文章系统综述了栀子果油的提取工艺、营养组成和健康功效,并展望了栀子果油在食品、化妆品和生物医药等领域高值化利用过程中应聚焦的重点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果油 提取方法 营养组成 健康功效 活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发刺参的冷冻干燥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苏秀榕 徐静 +1 位作者 向怡卉 董明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77-280,共4页
本实验利用电阻法研究了水发刺参的共晶点(-15℃)和共熔点(-13℃),并依此建立了水发刺参的冷冻干燥工艺:厚度在12~15mm的刺参进行-34℃预冻1h,-25℃冻干42~48h,25℃解析6h。该产品的水分含量低于10%,复水率分别达到35%左右,与冷冻干... 本实验利用电阻法研究了水发刺参的共晶点(-15℃)和共熔点(-13℃),并依此建立了水发刺参的冷冻干燥工艺:厚度在12~15mm的刺参进行-34℃预冻1h,-25℃冻干42~48h,25℃解析6h。该产品的水分含量低于10%,复水率分别达到35%左右,与冷冻干燥前相比,刺参增重率达60%~65%。并利用质构仪对冻干刺海参复水后的品质进行了检测,发现冻干刺参复水后,咀嚼性、粘着性、黏性等均降低,但弹性增加,凝聚性与回复性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共晶点 共熔点 真空冷冻干燥 质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梅气调贮藏及运输包装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蒋巧俊 郑永华 +1 位作者 徐静 蒋佩杉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61-265,共5页
综述近年来杨梅气调贮藏及包装运输的研究进展。目前杨梅气调贮藏主要有自发气调、充氮气调、高CO2气调、超大气高氧气调及固定气体比例气调等;杨梅包装运输则有泡沫箱+冰块运输、塑料箱式包装以及功能性保鲜包装等形式。并从实际应用... 综述近年来杨梅气调贮藏及包装运输的研究进展。目前杨梅气调贮藏主要有自发气调、充氮气调、高CO2气调、超大气高氧气调及固定气体比例气调等;杨梅包装运输则有泡沫箱+冰块运输、塑料箱式包装以及功能性保鲜包装等形式。并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系统地阐述杨梅气调贮运技术体系存在的问题,指出杨梅产地快速预冷、合适的气体比例组成及其贮藏中的动态监测、气调冷藏中杨梅长霉问题的解决、无外冷源条件下杨梅的运输包装等将是今后研究开发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气调贮藏 包装 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梅贮藏前预处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蒋巧俊 郑永华 +1 位作者 徐静 蒋佩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89-393,399,共6页
本论文综述了近年来杨梅贮藏前预处理的研究进展,包括杨梅贮藏前的物理预处理、化学预处理及生物预处理等方面,并简要的探讨了杨梅贮藏前预处理与杨梅气调贮藏技术有机结合的可能性。
关键词 杨梅 贮藏前 预处理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在鳀鱼蒸煮液酶解工艺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徐静 张井 +2 位作者 李燕 李来好 薛长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221-225,共5页
以α-氨基酸态氮含量为指标,在鳀鱼蒸煮液单因素酶解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其酶解工艺进行优化。建立酶解液中α-氨基酸态氮含量与蛋白酶用量、酶解温度及酶解初始pH值3个试验因素的正交回归模型方程,根据回归模... 以α-氨基酸态氮含量为指标,在鳀鱼蒸煮液单因素酶解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其酶解工艺进行优化。建立酶解液中α-氨基酸态氮含量与蛋白酶用量、酶解温度及酶解初始pH值3个试验因素的正交回归模型方程,根据回归模型进行主效应分析,通过频率分析法得到酶解最佳工艺条件:蛋白酶用量0.56%(m/m),酶解温度50℃,酶解初始pH7.12,最佳条件下酶解液中α-氨基酸态氮的含量为0.49g/100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鳀鱼蒸煮液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水解鳀鱼加工副产物制取天然鳀鱼风味调味汁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井 郑晓杰 +2 位作者 徐静 李来好 薛长湖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9-92,共4页
为了充分开发利用鳀鱼加工副产物,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蒸煮液,经低温减压浓缩,酶解,调配,灭菌制成天然鳀鱼风味调味汁,并对其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0.5%(W/W),酶解温度50℃,酶解初始pH值8.0,最佳... 为了充分开发利用鳀鱼加工副产物,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蒸煮液,经低温减压浓缩,酶解,调配,灭菌制成天然鳀鱼风味调味汁,并对其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0.5%(W/W),酶解温度50℃,酶解初始pH值8.0,最佳酶解条件下的α-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52 g/dL。感官鉴定结果表明,该产品口感好,具有浓郁的鳀鱼风味,可作为调味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鳀鱼加工副产物 酶解 调味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梅的营养功效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2
作者 胡子聪 雷琳 +4 位作者 周晨光 蒋巧俊 苏凤贤 李彦坡 胡超凡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966-1979,共14页
杨梅是中国南方传统特产水果,具有色泽艳丽、酸甜可口、风味浓郁和营养丰富等特点。杨梅富含抗坏血酸、酚酸、花青素和黄酮醇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症、抗肿瘤、抗菌、降血糖、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多种健康功效,具有较高的食用... 杨梅是中国南方传统特产水果,具有色泽艳丽、酸甜可口、风味浓郁和营养丰富等特点。杨梅富含抗坏血酸、酚酸、花青素和黄酮醇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症、抗肿瘤、抗菌、降血糖、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多种健康功效,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随着对杨梅研究的不断深入及杨梅产业的快速发展,以杨梅鲜果为主要原料的加工制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以杨梅果汁、杨梅酒和杨梅果干等为代表的杨梅产品的市场规模也在逐步扩大。在系统梳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杨梅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从杨梅的主要功能成分、生物活性及其开发应用等方面展开综述,并对杨梅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推动杨梅资源的深入研究与高值化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营养成分 健康功效 开发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膜微滤鳀鱼蒸煮液的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郑晓杰 李燕 +2 位作者 张井 苏秀榕 徐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217-220,共4页
以鳀鱼预煮液为原料,采用陶瓷膜微滤的方法,研究陶瓷膜孔径及操作压力、温度、流速对过滤效果和膜通量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膜孔径为0.2μm、操作压力为0.25MPa、温度为40℃、流速为4.5m/s,在这个条件下微滤,可以减少陶瓷膜的浓差... 以鳀鱼预煮液为原料,采用陶瓷膜微滤的方法,研究陶瓷膜孔径及操作压力、温度、流速对过滤效果和膜通量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膜孔径为0.2μm、操作压力为0.25MPa、温度为40℃、流速为4.5m/s,在这个条件下微滤,可以减少陶瓷膜的浓差极化和降低膜的污染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鳀鱼蒸煮液 陶瓷膜 微滤 膜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中国毛虾蒸煮液酶解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井 李燕 +1 位作者 徐静 薛长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7-170,共4页
以蛋白水解度为指标,在中国毛虾蒸煮液单因素酶解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其酶解工艺进行优化。建立了蛋白水解度与酶解初始pH、酶解时间及蛋白酶用量三个实验因素的正交回归模型方程,根据回归模型进行主效应分析,... 以蛋白水解度为指标,在中国毛虾蒸煮液单因素酶解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其酶解工艺进行优化。建立了蛋白水解度与酶解初始pH、酶解时间及蛋白酶用量三个实验因素的正交回归模型方程,根据回归模型进行主效应分析,通过频率分析法得到了酶解最佳工艺条件:酶解初始pH为7·6,酶解时间为8h,蛋白酶用量为0·51%(w/w),最佳条件下的水解度为3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毛虾蒸煮液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瓯柑果渣可溶性和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理化和功能特性的差异
15
作者 刘洵 夏其乐 +2 位作者 李彦坡 王阳光 陆胜民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9-202,共14页
为进一步提高瓯柑果渣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功能价值,以榨汁后的瓯柑鲜果渣为原料,采用超声协同纤维素酶法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和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 为进一步提高瓯柑果渣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功能价值,以榨汁后的瓯柑鲜果渣为原料,采用超声协同纤维素酶法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和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工艺参数,并探究二者的体外功能特性。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20(g·mL^(-1))、超声功率450 W、纤维素酶添加量0.97%、酶解时间1 h工艺条件下,SDF和IDF的提取率分别为(10.42±0.31)%和(51.28±0.97)%。SDF表面多褶皱,而IDF表面较光滑但孔洞较多,由此造成二者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存在显著性差异。SDF相较于IDF,其持水力和膨胀力显著(P<0.05)升高,但持油力显著(P<0.05)降低。SDF在吸附葡萄糖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方面显著(P<0.05)优于IDF;在30 min内,SDF和IDF对葡萄糖透析延迟效果最佳,其中SDF的葡萄粮透析延迟指数(GDRI)峰值可达(32.73±0.89)%。SDF和IDF在模拟小肠环境中可有效吸附胆固醇和胆酸盐,其中SDF表现出更高的吸附胆固醇和甘氨胆酸盐能力。在模拟胃环境中,SDF对亚硝酸盐离子的吸附能力显著(P<0.05)优于IDF。综上表明,瓯柑果渣膳食纤维体外功能活性强,尤其是SDF的降糖降脂和吸附亚硝酸盐离子功能特性显著优于IDF,可用于后续体内功能验证和功能性食品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瓯柑果渣 可溶性膳食纤维 不溶性膳食纤维 超声协同酶法提取 理化性质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CCP系统在温州鸭舌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群和 徐扬 徐静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25-227,共3页
根据HACCP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对温州鸭舌生产工艺流程中各环节进行危害分析。确定原料验收、腌制、烘干、包装、杀菌5个关键控制点,并制定HACCP计划表。建立HACCP系统能为温州鸭舌加工提供可靠的质量安全保障。
关键词 温州鸭舌 HACCP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雁荡山铁皮石斛多糖的提取、结构表征与体外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小亮 鲁雲 +2 位作者 康兴兴 龙则宇 郑晓杰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98-1908,共11页
以雁荡山铁皮石斛鲜茎为材料,选取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因子,以铁皮石斛多糖得率为响应值,分别基于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试验优化铁皮石斛多糖的提取工艺,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对其进行初步的结构... 以雁荡山铁皮石斛鲜茎为材料,选取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因子,以铁皮石斛多糖得率为响应值,分别基于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试验优化铁皮石斛多糖的提取工艺,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对其进行初步的结构表征,并对其清除自由基的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雁荡山铁皮石斛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55∶1(mL·g^(-1)),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30 min,提取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实际测得的多糖得率为31.02%。通过红外光谱分析,铁皮石斛多糖同时包含α和β型糖苷键,由甘露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和木糖组成,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57∶0.49∶0.99∶2.08∶1.00。铁皮石斛多糖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的半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2.46、4.47、5.60、2.66 mg·mL^(-1),说明其具备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多糖 工艺优化 结构表征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北养殖仿刺参营养成分的比较 被引量:17
18
作者 张春丹 姜李雁 +1 位作者 苏秀榕 徐静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1-45,共5页
测定了北方养殖仿刺参(2009年12月取自大连棒棰岛海产有限公司,体质量300~400g)与南移在宁波沿海养殖仿刺参(2010年3月取自宁波象山黄皮岙,体质量300~400g)的营养成分。结果显示,南方养殖仿刺参水分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北方养殖仿刺... 测定了北方养殖仿刺参(2009年12月取自大连棒棰岛海产有限公司,体质量300~400g)与南移在宁波沿海养殖仿刺参(2010年3月取自宁波象山黄皮岙,体质量300~400g)的营养成分。结果显示,南方养殖仿刺参水分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北方养殖仿刺参,而灰分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北方养殖刺参。南方养殖刺参氨基酸平均含量为(67.00±0.12)g/100g(干质量),高于北方刺参的(52.58±0.11)g/100g,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9.90±0.04)g/100g,(14.38±0.21)g/100g,差异显著;南北刺参的脂肪酸含量分别为1.39%和3.33%,其中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分别为(82.74±1.14)%、(78.53±0.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移养殖 仿刺参 营养成分 氨基酸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虾风味液态调味基料的制备 被引量:6
19
作者 徐静 张井 +2 位作者 郑晓杰 李来好 薛长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494-496,共3页
介绍以毛虾加工副产物为原料,用生物酶解的方法制备毛虾风味液态调味基料的生产工艺。结果表明,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初始pH8.0,酶解时间8h,酶用量0.6%(m/m)。在该最佳条件下的水解度为39.2%。该产品具有浓郁的海鲜风味,微生物指标和理... 介绍以毛虾加工副产物为原料,用生物酶解的方法制备毛虾风味液态调味基料的生产工艺。结果表明,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初始pH8.0,酶解时间8h,酶用量0.6%(m/m)。在该最佳条件下的水解度为39.2%。该产品具有浓郁的海鲜风味,微生物指标和理化指标均能达到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可做调味基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虾加工副产物 酶解 调味基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杨梅快递包装应用现状及规范操作指引 被引量:2
20
作者 蒋巧俊 张建斌 +1 位作者 王康强 蒋佩杉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3-148,共6页
概述了目前浙江杨梅主产区快递包装产业发展现状,介绍了不同规格快递包装应用现状,指出杨梅快递包装产业快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快递包装规范化操作及其应用推广的滞后。基于生产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合于3kg果篮装的杨梅快递包装操作... 概述了目前浙江杨梅主产区快递包装产业发展现状,介绍了不同规格快递包装应用现状,指出杨梅快递包装产业快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快递包装规范化操作及其应用推广的滞后。基于生产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合于3kg果篮装的杨梅快递包装操作指引,以期为杨梅快递包装生产实际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快递包装 现状 操作指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