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州市鲜食玉米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肥效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黄业昌 曾玮 +2 位作者 邓力章 康玉柳 潘彬荣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536-540,共5页
为指导温州市鲜食玉米科学合理施肥,提升生产效益,研究开展“3414”田间肥效试验,发现不同土壤条件下,影响产量的关键肥料因素不同,开展鲜食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意义重大。土壤有机质含量在保障基础产量和提升产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生产... 为指导温州市鲜食玉米科学合理施肥,提升生产效益,研究开展“3414”田间肥效试验,发现不同土壤条件下,影响产量的关键肥料因素不同,开展鲜食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意义重大。土壤有机质含量在保障基础产量和提升产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生产中尤其要注重有机肥和普通化肥的配合施用。本地区肥料施用效益较高,但在实际生产中要避免唯产量论,需追求收益最大化,在确保最佳收益水平下,减少肥料用量。根据模型,本研究2个试验点每667 m^(2)最大效益值分别可达到3285.59、3129.29元,鹿城区相应氮、磷、钾最佳施肥量为22.40、15.56、26.68 kg,文成县相应氮、磷、钾最佳施肥量为26.25、15.98、19.50 kg。结合土壤肥力情况,整体来看温州地区每667 m^(2)施用N 25 kg、P 15 kg、K 25 kg,即N∶P∶K为1.67∶1∶1.67,作为基础施肥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此基础上根据鲜食玉米产区土壤成分进行施肥量调整,可以为科学施肥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测土配方施肥 产量 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市化肥减量进展与新阶段发展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佳佳 黄祥玉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2799-2803,共5页
“十四五”时期国家对化肥减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至2025年全国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现稳中有降,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达到43%。当前,温州市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化肥减量增效和化肥定额等技术路径,实现了农用化肥施用量持续下降,配方肥... “十四五”时期国家对化肥减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至2025年全国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现稳中有降,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达到43%。当前,温州市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化肥减量增效和化肥定额等技术路径,实现了农用化肥施用量持续下降,配方肥占比提高,施肥结构逐步优化,施肥强度低于浙江省平均水平,在化肥减量工作中取得了积极成效。为深入开展新阶段温州市化肥减量工作,文章分析了当前开展化肥减量工作过程中存在的技术落地遇瓶颈、政策扶持需完善、基层农技人员推广体系薄弱等问题。本研究根据发达国家的化肥减量经验,提出了温州市新阶段持续推进化肥减量的可行性,指出通过降低化肥施用强度以实现化肥减量的发展方向,并结合温州市实际情况,进一步提出下阶段化肥减量工作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减量 施肥强度 新阶段 粮食安全 绿色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市番茄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黄歆贤 赵佩欧 +1 位作者 吴颖 胡丹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8期1539-1541,1544,共4页
阐述温州市番茄发展历史、产业现状,分析番茄产业存在一系列问题,并提出强化政策引导、集成技术体系、拓宽番茄品种、注重品牌营销等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番茄 产业 对策 温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个马铃薯品种(系)在温州地区的引种表现和生长评价
4
作者 叶友菊 陈义增 +2 位作者 张涛 张旭乐 钱仁卷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913-915,共3页
观测引种的21个马铃薯品种(系)在温州地区的生长情况,进行初步生长评价,明确马铃薯引种表现。采用固定样方,确定标准株,标准株上随机确定有代表性的观测枝,测定土豆硬度和产量。试验结果表明,21个引种马铃薯品种在温州地区均能够正常生... 观测引种的21个马铃薯品种(系)在温州地区的生长情况,进行初步生长评价,明确马铃薯引种表现。采用固定样方,确定标准株,标准株上随机确定有代表性的观测枝,测定土豆硬度和产量。试验结果表明,21个引种马铃薯品种在温州地区均能够正常生长。其中豫商薯2号植株性状良好,产量最高,品质较佳,适合在温州地区进行推广。彩色马铃薯浙薯927生育时期适合温州耕作制度,性状良好,可作为彩色马铃薯代表品种(系)在温州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温州 引种 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茶产业现状与对策——基于福鼎、泰顺、苍南比较分析
5
作者 刘坤 林海裕 +4 位作者 孙淑娟 陈珊珊 何皓俊 何继阳 徐晨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5期17-20,共4页
茶产业在发展山区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具有关键作用。本文作者对比了温州市泰顺县、苍南县与福建省福鼎市三县(市)的茶产业发展状况,总结了福鼎市茶产业发展的经验,分析了温州市茶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并针对性地提... 茶产业在发展山区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具有关键作用。本文作者对比了温州市泰顺县、苍南县与福建省福鼎市三县(市)的茶产业发展状况,总结了福鼎市茶产业发展的经验,分析了温州市茶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并针对性地提出如何推进温州市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推动温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产业 发展现状 对策 温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监测诱饵对红火蚁的诱集效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丽华 刘晓彤 +9 位作者 黄俊 李宇婕 朱明义 张娟 李晓维 钱诚 董婉莹 张治军 章金明 吕要斌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7期1689-1692,共4页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是我国最具危险的外来入侵生物之一,对农林业生产、人畜健康、公共安全、生物多样性等均具有严重影响。根据国际上红火蚁防控经验来看,化学防治手段较为成熟,但关键问题还是如何早期发现红火蚁,而诱饵...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是我国最具危险的外来入侵生物之一,对农林业生产、人畜健康、公共安全、生物多样性等均具有严重影响。根据国际上红火蚁防控经验来看,化学防治手段较为成熟,但关键问题还是如何早期发现红火蚁,而诱饵诱集是早发现红火蚁的一种高效方法。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红火蚁监测诱饵,并比较分析了该新型诱饵与市售火腿肠在诱集效果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诱饵在5 min时已经诱集到红火蚁,两者之间的红火蚁数量差异不显著,而在15 min时,诱饵诱集到的红火蚁数量显著多于火腿肠;室外试验发现,新型诱饵与火腿肠的诱集效果无显著差异。鉴于新型诱饵的野外保鲜性、使用成本及操作便利等特点,我们认为新型诱饵更适用于红火蚁的监测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疫情监测 诱饵 火腿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花椰菜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张佳佳 张丽君 +3 位作者 黄祥玉 张剑 王泽 张禹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8期1785-1787,1790,共4页
采用田间试验,以长胜90天花椰菜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不施肥(CK)、常规施肥(CF)、推荐施肥+不施硼肥(100%T+0B)、推荐施肥+增施硼肥(100%T+2.5B)各项处理,同时在推荐施肥+增施硼肥及总氮量不变的情况下,有机肥氮占比设为100%(100%M)、70%... 采用田间试验,以长胜90天花椰菜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不施肥(CK)、常规施肥(CF)、推荐施肥+不施硼肥(100%T+0B)、推荐施肥+增施硼肥(100%T+2.5B)各项处理,同时在推荐施肥+增施硼肥及总氮量不变的情况下,有机肥氮占比设为100%(100%M)、70%(70%M)、50%(50%M)、30%(30%M)、20%(20%M)、10%(10%M),研究推荐施肥及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花椰菜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CF,100%T+2.5B处理提高了花椰菜农艺性状,进而提高了花椰菜产量;50%M处理能改善花椰菜农艺性状。随着有机肥替代量的增加,花椰菜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50%替代量的产量最高。因此,适当减施化肥,配施有机肥(50%M),能降低肥料成本,提高花椰菜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替代化肥 减量施肥 花椰菜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貌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对浙南地区耕地土壤肥力的影响--以平阳县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张丽君 张禹 +1 位作者 吴学荣 张佳佳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9期115-118,174,共5页
为了解浙南地区不同地貌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对耕地土壤肥力的影响,以平阳县为例,比较分析了水网平原、滨海平原、河谷平原、山地丘陵等4种地貌类型和茶园、水田、番薯地、果园、蔬菜地、抛荒地等6种利用方式之间耕地土壤肥力的差异。结... 为了解浙南地区不同地貌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对耕地土壤肥力的影响,以平阳县为例,比较分析了水网平原、滨海平原、河谷平原、山地丘陵等4种地貌类型和茶园、水田、番薯地、果园、蔬菜地、抛荒地等6种利用方式之间耕地土壤肥力的差异。结果表明,从山地丘陵至河谷平原到滨海平原、水网平原,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保蓄能力、速效钾呈现增加趋势,土壤酸度减弱。土壤有效磷以山地丘陵区最高,其次为河谷平原,而水网平原的土壤最低。茶园和番薯地土壤的酸度明显高于其他用地,稻田土壤的pH值略高于其他用地;土壤有机质积累和氮素积累以稻田为最高;土壤有效磷以抛荒地最低,而果园、番薯地和其他用地相对较高;土壤速效钾含量以果园较高,其他用地之间差异不大。总体上,平阳县耕地土壤肥力具有酸化明显、土壤保蓄能力较弱、速效钾素不足及土壤缺磷较为普遍等特点。因此,建议增加有机肥投入,适当增施钾肥,合理施用磷肥,加强耕地土壤酸化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 地貌类型 土地利用方式 耕地 酸化 有效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浙南双季稻养分吸收及土壤养分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张禹 张文勇 +1 位作者 张佳佳 陈照明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2期278-281,共4页
双季稻是浙南地区重要的水稻种植模式,探究不同施肥方式对双季稻养分周年动态的影响,对该模式周年合理施肥具有借鉴意义。本研究以浙南地区双季稻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处理,包括不施肥(T1)、常规施肥(T2)、化肥减量(T3)和化肥减量配施有机... 双季稻是浙南地区重要的水稻种植模式,探究不同施肥方式对双季稻养分周年动态的影响,对该模式周年合理施肥具有借鉴意义。本研究以浙南地区双季稻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处理,包括不施肥(T1)、常规施肥(T2)、化肥减量(T3)和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T4),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肥力、双季稻产量、养分吸收和土壤养分表观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处理(T2和T3)相比,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T4)显著提高土壤pH。T4处理的有机质含量和有效钾含量相较于T2和T3处理均有提高。与常规施肥(T2)相比,T3和T4处理的早稻产量分别增加482和819 kg·hm^(-2);晚稻产量分别增加76和883 kg·hm^(-2)。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T4)相较于常规施肥(T2)显著提高了双季稻氮、磷和钾养分吸收量。3个施肥处理(T2、T3和T4)中磷、钾均表现为表观亏损;化肥减量处理的(T3和T4)土壤氮素表观平衡,而常规施肥表现为表观盈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化肥减量 有机肥 养分吸收 土壤养分表观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花椰菜长胜90天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佳佳 张剑 黄祥玉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5期1031-1033,1059,共4页
通过花椰菜不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有机无机配施和农户习惯施肥4个施肥处理对比试验,比较不同施肥处理对花椰菜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能提高花椰菜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其中,测土配方施肥能更... 通过花椰菜不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有机无机配施和农户习惯施肥4个施肥处理对比试验,比较不同施肥处理对花椰菜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能提高花椰菜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其中,测土配方施肥能更有效地提升花椰菜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促进稳产增效,其经济效益最佳。相较于农户习惯施肥,测土配方施肥的667 m^(2)总化肥用量(折纯)减少51 kg,较不施肥、有机无机配施和农户习惯施肥的667 m^(2)增效分别为2581.74、1377.41和1331.19元。试验表明,注意控制氮肥用量,尤其是有机无机配施时要考虑其养分总量,按照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的原则,适当追施化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椰菜 测土配方施肥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椰菜长胜90天氮磷钾肥料效应及优化施肥试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佳佳 张剑 +1 位作者 杨剑 黄祥玉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9期1758-1760,1763,共4页
研究施用氮、磷、钾肥对花椰菜长胜90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州市龙湾地区,施肥能够促进花椰菜的生长,但施肥过量时,花椰菜株高和叶片的长势会受到抑制。施肥能极显著增加花椰菜产量。花椰菜对钾元素不敏感,增施钾肥对产量... 研究施用氮、磷、钾肥对花椰菜长胜90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州市龙湾地区,施肥能够促进花椰菜的生长,但施肥过量时,花椰菜株高和叶片的长势会受到抑制。施肥能极显著增加花椰菜产量。花椰菜对钾元素不敏感,增施钾肥对产量影响不显著;对氮、磷元素较为敏感,增施氮、磷肥可显著增加产量,但施用超过一定量时,产量会随之下降。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和施肥经验,建议花椰菜长胜90天每667 m 2推荐施肥量为氮肥18~22 kg,磷肥12~14 kg,不施钾肥,目标产量为1400 kg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胜90天 花椰菜 测土配方施肥 龙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南地区越冬大棚番茄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初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祥玉 张佳佳 +1 位作者 王宝档 王朝贤 《上海蔬菜》 2023年第2期64-65,共2页
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可提高肥水利用率,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该文根据浙南地区越冬大棚番茄水肥一体化滴灌的管理实践,结合种植区地形、坡度、土壤质地、水源特点等情况,总结了浙南地区越冬大棚番茄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
关键词 水肥一体化滴灌 越冬大棚番茄 浙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条件下羊栖菜溶解有机碳(DOC)分泌特征
13
作者 周庆澔 许曹鲁 权伟 《渔业研究》 2023年第3期271-279,共9页
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是一种生长在暖温带至亚热带的褐藻门马尾藻科马尾藻属植物。温州洞头被称作“中国羊栖菜之乡”。为明确羊栖菜在养殖过程中溶解有机碳(DOC)分泌特征,研究设置了盐度、光照强度、pH、水体中总无机氮浓度、... 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是一种生长在暖温带至亚热带的褐藻门马尾藻科马尾藻属植物。温州洞头被称作“中国羊栖菜之乡”。为明确羊栖菜在养殖过程中溶解有机碳(DOC)分泌特征,研究设置了盐度、光照强度、pH、水体中总无机氮浓度、水体中总磷酸盐浓度等不同梯度处理,并进行了模拟养殖实验;测定了养殖水体中DOC、溶解无机碳(DIC)浓度,并对其变化速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羊栖菜中苗的DOC分泌速率最高;在光照强度2800 lx下,羊栖菜小苗DOC分泌速率和DIC固定速率均最高;在原海水盐度30、pH 8、总无机氮浓度1 mg/L、总磷酸盐浓度0.02 mg/L条件下,羊栖菜小苗DOC分泌速率达到最高;光照强度、盐度、pH、总无机氮浓度、总磷酸盐浓度等环境因素均对羊栖菜DOC的分泌产生影响,不同因素间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栖菜 溶解有机碳 溶解无机碳 分泌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