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替罗非班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魏衍鹏 汤子豪 +1 位作者 徐佳明 孙军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24-429,共6页
机械取栓可提高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血管成功再通率并改善神经功能预后,已成为主要救治策略之一。在机械取栓的药物辅助治疗策略中,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因其抗血栓机制备受关注。该文从药物机... 机械取栓可提高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血管成功再通率并改善神经功能预后,已成为主要救治策略之一。在机械取栓的药物辅助治疗策略中,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因其抗血栓机制备受关注。该文从药物机制、给药时机、适用人群筛选及给药剂量方面综述了替罗非班在AIS机械取栓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剖析了替罗非班的临床应用价值与现存争议,以期为优化AIS治疗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替罗非班 机械取栓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徐佳明 孙军 +1 位作者 刘子晟 魏衍鹏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0-276,284,共8页
颅内动脉瘤是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其破裂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开颅夹闭和血管内栓塞。近年来,血流导向装置(FD)在临床中广泛应用,逐渐成为颅内破裂动脉瘤治疗的重要选择之... 颅内动脉瘤是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其破裂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开颅夹闭和血管内栓塞。近年来,血流导向装置(FD)在临床中广泛应用,逐渐成为颅内破裂动脉瘤治疗的重要选择之一。该文对FD的作用机制、FD置入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现状、抗血小板聚集用药策略及FD材料创新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动脉瘤 血流导向装置 血管内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联蛋白A1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汤子豪 孙军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6-411,共6页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治疗过程中继发且不可避免的病理生理变化,可导致神经元受损,影响认知功能和行为功能,甚至发生死亡。炎症反应是导致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膜联蛋白A1是一种强大的生理性抗炎症...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治疗过程中继发且不可避免的病理生理变化,可导致神经元受损,影响认知功能和行为功能,甚至发生死亡。炎症反应是导致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膜联蛋白A1是一种强大的生理性抗炎症蛋白质,作者对近年来膜联蛋白A1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联蛋白A1 再灌注损伤 炎症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