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瞬变电磁场有限元模拟的土石坝渗漏隐患探测 被引量:2
1
作者 龚敦红 徐虎 +2 位作者 胡雄武 江晓益 谭磊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3-219,236,共8页
为弥补电法在堤坝病害探测中定位能力不足的缺陷,研究瞬变电磁法对土石坝渗漏隐患的响应规律尤为重要。通过构建大坝地球物理模型,采用时域有限元法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渗漏带在不同电性特征、埋深条件下,瞬变电磁场的扩散过程... 为弥补电法在堤坝病害探测中定位能力不足的缺陷,研究瞬变电磁法对土石坝渗漏隐患的响应规律尤为重要。通过构建大坝地球物理模型,采用时域有限元法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渗漏带在不同电性特征、埋深条件下,瞬变电磁场的扩散过程及感应电动势衰减曲线特征,进一步分析了获取的异常响应曲线、视电阻率曲线及视电阻率剖面。结果表明:瞬变电磁对渗漏隐患响应明显,明确了坝体内部瞬变场的扩散规律;渗漏带瞬变电磁响应时间主要集中在早延时阶段,不同类型异常体的最大响应幅值及时间均存在差异,从理论上验证了利用瞬变电磁法探测土石坝渗漏的可行性。现场试验进一步证明,瞬变电磁法对渗漏隐患位置的判定结果准确。研究成果可为水库隐患排查和治理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低阻渗漏带 瞬变电磁法 大坝地球物理模型 三维正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城市地下浅层气地质安全危险性评价探索
2
作者 李云峰 郑红军 +4 位作者 叶武 华健 林道秀 张庆 周敏闽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72-274,共3页
浅层气一般指埋深1000 m以内地层中的具有一定可燃性的气体,主要为封存有机质在微生物活动等作用下行程。在东海北部沿海陆区,浅层气主要分布在长江、钱塘江、甬江、椒江、瓯江、飞云江、鳌江等东部主要水系沿岸陆地滨海平原和近海海底... 浅层气一般指埋深1000 m以内地层中的具有一定可燃性的气体,主要为封存有机质在微生物活动等作用下行程。在东海北部沿海陆区,浅层气主要分布在长江、钱塘江、甬江、椒江、瓯江、飞云江、鳌江等东部主要水系沿岸陆地滨海平原和近海海底浅部地层中,主要产于第四系全新统湖沼—滨海相沉积层中,生气层为滨海相黏土层、湖沼相黏土层,一般厚14~24 m,最厚31 m,盖层为黏土层,气藏为岩性气藏、气水同层,具有面积大、埋藏浅、规模小、物性好、压力低。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我国东部沿海南通、上海、杭州、宁波、台州、温州等地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经常发生浅层气地质安全风险(段晓勇等,20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气 地质安全风险 滨海城市 危险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岩溶勘察并行电法多维成像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红文 龚敦红 +2 位作者 余斐 谭磊 徐东海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6-61,共6页
针对江山港岩溶区某段河道内可能存在的隐伏溶蚀体,提出了采用拟地震化供电方式且同步采集海量数据的并行电法为主要探测技术手段,并结合钻孔揭露资料,分析了岩溶体在河道两岸下方的平面展布,进一步预测河床底部区地层的构造特征。试验... 针对江山港岩溶区某段河道内可能存在的隐伏溶蚀体,提出了采用拟地震化供电方式且同步采集海量数据的并行电法为主要探测技术手段,并结合钻孔揭露资料,分析了岩溶体在河道两岸下方的平面展布,进一步预测河床底部区地层的构造特征。试验研究表明:二维视电阻率断面揭示出整个测线控制区域的岩溶体的二维分布,有效地勾勒出溶蚀洞体在垂面上的埋深、大小及规模等信息;考虑到两岸溶洞在河床底部的关联性问题,提取不同深度的电阻率立体化切片,直观地显示出河道两岸溶洞在垂向上分布高程不一、大小差异明显以及右岸溶洞在河床内延展但并未贯通至左岸的特点,研究成果为流域综合治理以及后期运行维护提供科学地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并行电法 隐伏岩溶 岩溶勘察 三维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作用下饱和软土的力学与孔隙结构响应特征
4
作者 马盛元 陈韬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109,共4页
为探究饱和软土的冻融损伤规律,开展三轴剪切试验与核磁共振扫描,获得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N的强度和结构特征参数。结果表明,随着N增加,粘聚力c和内摩擦角φ下降,c值衰减幅度明显高于φ值,即冻融循环主要引起胶结强度弱化;当N超过8次后,... 为探究饱和软土的冻融损伤规律,开展三轴剪切试验与核磁共振扫描,获得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N的强度和结构特征参数。结果表明,随着N增加,粘聚力c和内摩擦角φ下降,c值衰减幅度明显高于φ值,即冻融循环主要引起胶结强度弱化;当N超过8次后,强度衰减趋于稳定;孔隙体积分布曲线呈双峰分布,冻融循环导致大孔隙快速扩张;饱和软土的孔隙参数与强度指标存在线性相关性,说明力学性能与结构对冻融循环的响应具有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软土 冻融循环 强度 孔隙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苍南县吹填软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潘敬亭 舒强 +1 位作者 董宏炳 陈云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18,47,共5页
填海造地是缓解城市用地需求的重要举措,但吹填软土的承载力问题是影响后期构筑物安全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温州市苍南县吹填区的软土监测数据为基础,进行吹填软土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得出以下结论:(1)研究区吹填软土的承载力在50 kPa左右,... 填海造地是缓解城市用地需求的重要举措,但吹填软土的承载力问题是影响后期构筑物安全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温州市苍南县吹填区的软土监测数据为基础,进行吹填软土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得出以下结论:(1)研究区吹填软土的承载力在50 kPa左右,相对偏小;(2)土样的抗剪强度影响因素较多,表部承载力大小还与下卧层强度、变形量等有关;(3)土力学试验及原位测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差异性,但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吹填软土 地基承载力 苍南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环境下碳纤维层合板的抗弹性能分析
6
作者 张健 田扬 +1 位作者 李智 林作泓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60-267,共8页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层合板的轻质防护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其在极端环境下的抗冲击性能,尤其是高温环境特征。方法采用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CFRP层合板在高温下的抗弹性能和损伤机制分析。结果结果发现,在25(常温)、75和...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层合板的轻质防护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其在极端环境下的抗冲击性能,尤其是高温环境特征。方法采用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CFRP层合板在高温下的抗弹性能和损伤机制分析。结果结果发现,在25(常温)、75和125℃下,2mm厚度的CFRP层合板的弹道极限分别是191、176和189 m/s。由此可知,CFRP层合板的弹道极限随着温度的升高呈先降后升趋势。随着冲击能量的增加,层合板能量吸收呈线性增加。在冲击能量较低时,CFRP层合板能量吸收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着冲击能量的增加,温度对能量吸收的影响逐渐减小。在球弹的高速撞击下,层合板正面出现凹陷,背面出现凸起,损伤模式主要为纤维断裂、基体压溃和纤维分层等。其中,相比常温环境,高温下层合板的背面凸起显著减小,但侵彻通道附近的分层损伤会加重,产生的纤维碎屑会减少。对比层合板的分层失效特征,发现环境温度为75℃时损伤最严重。结论研究结果可为CFRP层合板在航空航天、民用等轻型装甲防护结构中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RP层合板 抗弹性能 高温 损伤 能量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陡岩质边坡覆绿植物生态需水量计算 被引量:9
7
作者 张杨 冯文新 +2 位作者 董宏炳 宁立波 李煜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3-28,33,共7页
目前高陡岩质边坡生态恢复方法中,地境再造法主要通过在边坡上重建植物地下生境和植物群落以实现长久覆绿,而边坡内部水量能否满足覆绿植物的需要,则是该技术是否适用的关键。在安庆集贤关选取某高陡岩质边坡作为试验场,应用地境再造法... 目前高陡岩质边坡生态恢复方法中,地境再造法主要通过在边坡上重建植物地下生境和植物群落以实现长久覆绿,而边坡内部水量能否满足覆绿植物的需要,则是该技术是否适用的关键。在安庆集贤关选取某高陡岩质边坡作为试验场,应用地境再造法对试验场进行覆绿试种,选用改进的彭曼公式法计算植物实际需水定额,通过概化试验场种植区裂隙岩体单元,计算了试验场种植区裂隙岩体单元中植物生态需水量,并结合后期试验场种植区边坡植物生长状况的野外调查结果,分析试验场种植区植物的生态需水情况以及该技术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试验场种植区裂隙岩体单元中植物每年蒸散消耗的生态需水量为18.75~25.00 kg;后期试验场边坡植物的野外调查显示,灌木较乔木成活率高、长势好,乔木成活率高低与乔木的耐旱性强弱有一定的相关性;地境再造技术可适用于安庆试验场高陡岩质边坡,种植区边坡能供给绝大多数植物充足的水量以蒸腾耗散,但可能无法满足耗水量较大的乔木生长需水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陡岩质边坡 地境再造法 覆绿植物 生态需水量 改进的彭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轻量土整治桥头“跳车”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楼建东 马盛元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13,共3页
轻量土作为一种新型填土材料在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采用FLAC3D软件对桥台背后填筑不同工程性质轻量土产生的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为轻量土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相关理论依据。
关键词 桥头 跳车 轻量土 沉降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电法在河道岩溶探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褚高强 谭磊 +1 位作者 龚敦红 余斐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4期357-359,共3页
江山港是钱塘江上游衢江右岸的第一条支流,沿线干流段下伏较为广泛分布灰岩地层,鉴于隐伏岩溶易引发地面塌陷等不良地质灾害现象,掌握溶洞的发育特征是河道治理的关键。
关键词 并行电法 河道 岩溶 联合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