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质炭对缓解温郁金连作障碍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顾雪萍 张逸群 +6 位作者 李亚萍 孙健 段晓婧 刘莹莹 陶正明 姜武 陈家栋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1616-1620,共5页
本研究通过比较施用不同量生物质炭的连作土壤中温郁金产量和植株表型,发现施用生物质炭可以促进温郁金产量和植株生长;通过检测温郁金植株不同部位挥发油含量、营养元素含量,发现施用生物质炭显著提高了温郁金挥发油含量和氮磷钾营养... 本研究通过比较施用不同量生物质炭的连作土壤中温郁金产量和植株表型,发现施用生物质炭可以促进温郁金产量和植株生长;通过检测温郁金植株不同部位挥发油含量、营养元素含量,发现施用生物质炭显著提高了温郁金挥发油含量和氮磷钾营养元素含量,且每667 m^(2)施用300 kg生物质炭时,促进效果最好。本研究检测了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结果显示,施用生物质炭可以提高土壤酶活性。由此推测,施用生物质炭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温郁金对氮磷钾的吸收,促进温郁金的生长。本研究为缓解温郁金连作障碍提供了有效途径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郁金 生物质炭 连作障碍 土壤酶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与深度域自适的芒果品种识别
2
作者 李统乐 陈潇 +4 位作者 陈孝敬 陈熙 袁雷明 石文 黄光造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51-1256,共6页
不同品种的芒果不仅具有不同的品质,还具有不同的经济效益。传统芒果品种识别方法通常较为依赖从业者的经验费时费力。如何快速地对芒果品种进行识别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近红外光谱是一种快速、无损的检测方法。通常可以通过结合机器学... 不同品种的芒果不仅具有不同的品质,还具有不同的经济效益。传统芒果品种识别方法通常较为依赖从业者的经验费时费力。如何快速地对芒果品种进行识别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近红外光谱是一种快速、无损的检测方法。通常可以通过结合机器学习方法和近红外光谱数据识别不同品种的芒果。由于仪器、季节或年份等原因,同一品种芒果的近红外光谱可能会有差别。差别会导致先前批次测量的样本(源域)和新批次测量的样本(目标域)之间的数据分布有所不同。数据分布的不同会导致先前建立好的分类模型不能对新测量的芒果样本准确分类。本工作重点研究工作温度和季节等因素导致芒果近红外光谱数据的分布差异。域自适应方法可以解决由于数据分布不同而导致的模型不适用。使用深度域自适应神经网络(DANN)模型解决这类问题。DANN模型通过对抗性的学习方式将两个域之间的特征对齐,有效实现了跨领域的样本分类。将DANN与无监督动态正交投影(uDOP)和联合分布适配(JDA)两种基于统计学习的传统域自适应方法进行了对比。应用这三种方法的实验结果表明,DANN模型在芒果种类的二分类任务中,对测试集的分类准确率达到94%。在芒果种类的多分类任务中,DANN模型的分类准确率相比uDOP和JDA方法高超过10%。结果表明,DANN模型可以很好地解决由于两个领域之间近红外光谱数据分布不同所导致的芒果品种识别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近红外光谱 域自适应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瓯江流域水生植物多样性与生态位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金旺 邹颖颖 于丹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84-1197,共14页
根据2010—2013年调查结果,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研究了瓯江流域的水生植物多样性和物种生态位。结果表明:1瓯江流域有水生高等植物181种(含亚种、变种),隶属于41科78属,属的分布型以世界分布为主,占总属数43.59%,热带性质的属发育较温带... 根据2010—2013年调查结果,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研究了瓯江流域的水生植物多样性和物种生态位。结果表明:1瓯江流域有水生高等植物181种(含亚种、变种),隶属于41科78属,属的分布型以世界分布为主,占总属数43.59%,热带性质的属发育较温带性质充分。230个临时样地划分了河流、沼泽、农田、沟渠、池塘、洪泛湿地等6类生境类型,单位面积物种数以洪泛湿地最高0.09 ind./m2,其次是沼泽生境0.07 ind./m2;农田和池塘生境物种多样性随流域高程降低逐渐升高,其余生境物种多样性以中游最高;优势种生活型以挺水、漂浮植物为主,沉水植物、浮叶植物重要值较低;3挺水植物生态位宽度普遍高于其他生活型,沉水、浮叶植物生态位宽度普遍较低;相同生活型植物生态位重叠以漂浮植物间最高,以沉水植物间最低;不同生活型植物生态位重叠以挺水—浮叶植物间最高,以沉水—漂浮植物间最低;生态型多样的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生态位宽度较大,与其他物种生态位重叠高,由此推测喜旱莲子草可能引起瓯江流域水生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导致乡土水生植物物种多样性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多样性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瓯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质子束辐照钍靶装卸控制系统的设计
4
作者 孙子宽 仇隽挺 +2 位作者 郑利胜 谢小正 张子健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21,共8页
针对质子束辐照钍靶装卸系统在低辐射、大尺度、高复杂性等操作环境下,传统的单机控制故障率高、维护难、灵活性差、人工操作危险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冗余的数字孪生质子束辐照钍靶装卸系统控制方法。首先,该方... 针对质子束辐照钍靶装卸系统在低辐射、大尺度、高复杂性等操作环境下,传统的单机控制故障率高、维护难、灵活性差、人工操作危险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冗余的数字孪生质子束辐照钍靶装卸系统控制方法。首先,该方法采用CPU冗余、I/O冗余、电源冗余等多要素协调控制策略,通过对硬件热备冗余系统的搭建和软件冗余系统的组态、编程及仿真,使控制系统不间断运行。其次,基于“NX MCD+PLC SIM+OPC”架构设计了数字孪生虚实交互的控制系统,对物理空间的数据信息在虚拟空间构建靶片装卸系统孪生模型,实现辐射环境下无人值守的连续监控;最后,经过实验与可靠性分析,所提方法使此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提升至99%,为辐照环境下操作系统的管控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C冗余 数字孪生 虚实交互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互设计思想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志东 李海鹰 况宇翔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98-100,107,共4页
针对产品设计过程中,产品操作复杂程序容易让用户无所适从的问题,提出将交互设计的思想,导入工业产品设计系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基于交互设计思想的工业产品设计流程,利用此系统可开发和设计出更好的用户体验产品。
关键词 人机交互 产品设计 人本设计 设计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XP淀粉乳液消泡泵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7
6
作者 马祖达 姜祥勋 +1 位作者 项光辉 沈智勇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11年第2期38-41,共4页
阐述了KXP淀粉乳液消泡泵的设计选择过程、方法简述、主要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较全面地介绍了主要性能技术参数、主要零件首级叶轮设计、主要创新点、结论,并展望了该产品今后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淀粉乳液 消泡泵 首级叶轮设计 消泡泵结构 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PC的刻楦机数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7
作者 陈燕飞 陈晓鹏 +2 位作者 童水光 金涛 刘岩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6年第4期62-64,67,共4页
文中提出以GT-400-SV运动控制器和IPC为基础的双CPU开放式的刻楦机数控系统,阐述了该数控系统的硬件构成,并重点介绍了系统软件的模块化设计、安全性措施以及系统的PID调整。该系统的试验结果验证了系统的实用性与开放性。
关键词 IPC 刻楦机数控系统 GT-400-SV运动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软膏灌装封尾机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5
8
作者 马祖达 吴朝武 +2 位作者 马仟仲 马海波 姜丹菁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06年第1期1-6,共6页
本文阐述了全自动软膏灌装封尾机几种形式;主要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较全面地介绍了主要性能技术参数、主要系统设计和主要创新点;并展望了该产品今后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自动 软膏 灌装 封尾 全自动软膏灌装封尾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O_(3)^(-)活化过硫酸钠降解苯胺的研究
9
作者 覃鼎浩 金瑞豪 金星龙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4-108,共5页
以苯胺为目标污染物,研究HCO_(3)^(-)活化过硫酸钠(PDS)对苯胺的降解效果及机制,分别考察了HCO_(3)^(-)、PDS、苯胺质量浓度和初始pH对HCO_(3)^(-)/PDS体系降解苯胺的影响。结果表明,HCO_(3)^(-)可显著活化PDS降解苯胺,当HCO_(3)^(-)与... 以苯胺为目标污染物,研究HCO_(3)^(-)活化过硫酸钠(PDS)对苯胺的降解效果及机制,分别考察了HCO_(3)^(-)、PDS、苯胺质量浓度和初始pH对HCO_(3)^(-)/PDS体系降解苯胺的影响。结果表明,HCO_(3)^(-)可显著活化PDS降解苯胺,当HCO_(3)^(-)与PDS的投加摩尔比为5:1、初始pH为8.3时,10 mg/L苯胺240 min降解率为94.8%。过量HCO_(3)^(-)会与苯胺竞争活性氧(ROS),从而抑制苯胺降解;增加PDS浓度可进一步提高苯胺降解速率;20~100 mg/L苯胺降解率均大于87%;在pH 3.0~11.0范围内苯胺降解率在90.0%以上。自由基捕获和GC-MS分析结果表明苯胺降解机制为:在HCO_(4)^(-)和^(1)O_(2)作用下,苯胺被转化为对二苯酚和对苯醌,最终被矿化为CO_(2)和H_(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硫酸钠 HCO_(3)^(-) 高级氧化技术 苯胺 降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箱包产品概念设计CAD技术研究
10
作者 何晓东 刘肖健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8-99,116,共3页
针对箱包产品创新设计中的改型快、设计量大的需求,以及小批量个性化特征,基于可视化技术以及交互式遗传算法,开发了箱包产品概念创新设计的CAD技术,实现了箱包产品概念方案的快速与批量化构建,以及基于用户交互评价的自动优化,显著缩... 针对箱包产品创新设计中的改型快、设计量大的需求,以及小批量个性化特征,基于可视化技术以及交互式遗传算法,开发了箱包产品概念创新设计的CAD技术,实现了箱包产品概念方案的快速与批量化构建,以及基于用户交互评价的自动优化,显著缩短了箱包产品的设计周期,并将用户意象有效融入了概念设计过程,提高了产品开发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包 概念设计 创新 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理式杀菌釜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祖达 项建胜 +2 位作者 郑旭 马祖铭 蔡海燕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04年第4期1-6,共6页
本文阐述了调理式杀菌釜主要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较全面地介绍了主要性能技术参数、主要系统设计和主要创新点;并浅析了传统食品加工与现代食品工业的几种杀菌方法。
关键词 调理式杀菌釜 结构特点 工作原理 食品加工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洗涤旋流器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祖达 姜祥勋 +1 位作者 项光辉 王晓春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08年第2期8-11,共4页
本文阐述了淀粉洗涤旋流器的几种形式;主要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主要性能技术参数和创新点;较全面地介绍了旋流器基本工艺、旋流管的设计和逆流淀粉洗涤系统,在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淀粉 洗涤 旋流器 设计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喷淋式杀菌釜的设计与研究
13
作者 马祖达 曹剑钢 《渔业现代化》 2005年第5期45-47,共3页
阐述了调理式杀菌釜主要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较全面地介绍了主要性能技术参数、主要系统设计和主要创新点;并浅析了传统食品加工与现代食品工业的几种杀菌方法。
关键词 侧喷淋 杀菌釜 设计 研究 杀菌釜 设计与研究 喷淋式 现代食品工业 工作原理 技术参数 系统设计 杀菌方法 食品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冈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营养元素动态 被引量:50
14
作者 赵谷风 蔡延(马奔) +2 位作者 罗媛媛 李铭红 于明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286-3295,共10页
应用分解袋法研究了浙江建德青冈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养分动态.结果表明,在2a的分解过程中,各凋落物元素的年均释放率为C 27.91%~44.06%,N 30.77%~39.58%,P 33.33%~42.86%,K 42.31%~48.19%,Ca 18.67%~36.22%,Mg 35.71%~4... 应用分解袋法研究了浙江建德青冈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养分动态.结果表明,在2a的分解过程中,各凋落物元素的年均释放率为C 27.91%~44.06%,N 30.77%~39.58%,P 33.33%~42.86%,K 42.31%~48.19%,Ca 18.67%~36.22%,Mg 35.71%~47.22%,Mn 25.00%~37.50%,Cu 3.80%~16.21%,Zn -17.52%~26.60%.K和Mg流动性较大,Zn、Cu和Ca相对稳定,P、Zn、Cu、Ca、N和Mn在分解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累积.干物质残留量与N、Ca、Mn、Cu和Zn的残留率呈负相关,与C、K和Mg呈正相关.C、N主要以线性衰减方式释放,P和Mg主要以复合函数方式释放,K主要以对数方式释放,Ca、Mn、Cu和Zn残留率具有3种以上的最优模型.Cu、Zn、Ca和Mn对干物质的分解有促进作用.C:N比是预示分解速率的最理想指标.枯叶中C:N比对于N固持和矿化的分界值在20:1左右,C:P比对于P的净矿化的临界值在600:1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青冈 凋落物 分解 养分 C:N比 C:P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6S rRNA和recA香鱼鳗利斯顿氏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成义 闫茂仓 +5 位作者 陈少波 管敏鑫 单乐州 艾为明 谢起浪 蔡延(马奔)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4-90,共7页
为研究引起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出血溃烂症病因及致病菌系统发育地位,本研究从患病香鱼的肝脏、肾脏及体表分离到11株病原菌(编号:X0901-X0911),运用常规细菌生理生化方法鉴定致病菌所属种类;运用16SrRNA基因、recA基因序列分... 为研究引起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出血溃烂症病因及致病菌系统发育地位,本研究从患病香鱼的肝脏、肾脏及体表分离到11株病原菌(编号:X0901-X0911),运用常规细菌生理生化方法鉴定致病菌所属种类;运用16SrRNA基因、rec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研究致病菌的系统发育地位。细菌生理生化鉴定结果表明:致病菌为鳗利斯顿氏菌,11株细菌生理生化结果相同,均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氧化酶阳性、接触酶阳性、吲哚阳性、精氨酸脱羧酶阳性、精氨酸双水解酶阳性、硝酸盐还原阳性、甘露醇阳性、MR测定阳性;H2S阴性、V-P测定阴性等。根据16SrRNA基因、recA基因序列分别构建弧菌科常见细菌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致病菌与鳗利斯顿氏菌(Listonella anguillarum)均聚为一枝,聚类结果与细菌生理生化鉴定结果相符。致病菌与鳗利斯顿氏菌16SrRNA基因、recA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99.9%、99.8%。以recA基因构建的系统进化树的拓扑学结构与16SrRNA基因建树结果相类似。此外,与16SrRNA基因相比,recA基因在不同物种之间具有更高的鉴别能力,本研究表明recA基因适合作为弧菌科常见细菌物种间进化关系研究的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鱼 鳗利斯顿氏菌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除磷型底泥陶粒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肖继波 黄志达 +2 位作者 陈玉莹 瞿倩 褚淑祎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15-421,共7页
以河道疏浚底泥为主要原料制备高效除磷型底泥陶粒。通过单因素实验和L9(34)正交试验考察了造孔剂、水泥、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陶粒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吸附饱和陶粒的再生方法。结果表明:高效除磷陶粒的最佳制备条件为造孔剂6.0 g,水... 以河道疏浚底泥为主要原料制备高效除磷型底泥陶粒。通过单因素实验和L9(34)正交试验考察了造孔剂、水泥、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陶粒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吸附饱和陶粒的再生方法。结果表明:高效除磷陶粒的最佳制备条件为造孔剂6.0 g,水泥6.0 g,烧结温度1 060℃,保温时间15 min。该条件下制得的陶粒空隙率60.20%,吸水率38.75%,破碎率与磨损率2.14%,盐酸可溶率1.60%,底泥质量分数0.77%,表观密度1 280 kg·m-3,堆积密度510 kg·m-3,满足CJ/T 299-2008《水处理用人工陶粒滤料》性能指标要求;处理10.0 mg·L^(-1)含磷废水,磷去除率可达95.55%;吸附饱和陶粒可采用2.0 mol·L^(-1)氢氧化钠进行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陶粒 底泥 吸附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吉水县天然林区域类型划分 被引量:1
17
作者 陶正明 顾雪萍 +1 位作者 钱奇霞 钟全林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4-150,共7页
选择江西省吉水县天然林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有关指标,通过变异系数法筛选得到天然林区域类型划分的基础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多维森林资源与环境指标进行降维,获得主成分分析的第一至第三主分量,利用模糊聚类法对吉水县24个... 选择江西省吉水县天然林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有关指标,通过变异系数法筛选得到天然林区域类型划分的基础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多维森林资源与环境指标进行降维,获得主成分分析的第一至第三主分量,利用模糊聚类法对吉水县24个乡(镇)天然林进行区域类型划分,结果区划为4个区域。进一步对各区域天然林林种类型进行详细规划,为吉水县天然林的可持续经营与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培育学 天然林 类型划分 区域类型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刻楦机研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建良 童水光 胡扬五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11,共2页
研究了数控刻楦机研制方法。在分析鞋楦数控加工方式的基础上,完成了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并给出了各个子模块的具体实现方法。按照这些方法,成功研制了数控刻楦机。
关键词 鞋楦 数控刻楦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植酸钙镁的分析方法研究
19
作者 郑连英 朱江峰 +1 位作者 仇德乐 陈自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1-72,共2页
植酸钙镁用途极其广泛,并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作者根据研究工作实际经验,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检测方法。本文着重介绍植酸钙镁的总磷、钙、镁、重金属含量;灼烧残渣;干燥失重的测定方法。
关键词 植酸钙鲜 重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元素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的积累和循环
20
作者 李铭红 蔡延(马奔) +1 位作者 夏振国 于明坚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5-90,共6页
研究了分布于浙江建德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Mg的积累和循环.结果表明:群落各代表种类的Mg浓度为0.028%~0.265%,变幅较大.新的器官和个体中积累了较多的Mg.优势种青冈体内Mg浓度的季节变化不明显.鲜叶和鲜枝中的Mg浓... 研究了分布于浙江建德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Mg的积累和循环.结果表明:群落各代表种类的Mg浓度为0.028%~0.265%,变幅较大.新的器官和个体中积累了较多的Mg.优势种青冈体内Mg浓度的季节变化不明显.鲜叶和鲜枝中的Mg浓度比枯叶和枯枝高.降水通过林冠时有部分Mg被淋溶出来.Mg在群落中现存量为89.96kg/hm^2,死地被层中积累量为15.62kg/hm^2,土壤(A0-B层)中储存量为39840kg/hm^2.群落中Mg的存留量为11.64kg/(hm^2·a)归还量为8.52kg/(hm^2·a),其中大部分通过凋落物和穿透水归还(占99%);吸收量为20.16kg/(hm^2·a).降水输入了2.67kg/(hm^2·a)的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生态系统 积累和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