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7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科学专业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3
1
作者 肖继波 崔灵周 李军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第23期120-122,共3页
该文针对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前期学习过环境科学导论,具有一定的水污染控制理论基础,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从教学内容设计、实践教学平台构建、理论教学模式深化、"课堂-实验-设计-实习"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建立... 该文针对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前期学习过环境科学导论,具有一定的水污染控制理论基础,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从教学内容设计、实践教学平台构建、理论教学模式深化、"课堂-实验-设计-实习"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建立及考核方式等5个方面进行了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控制工程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地区贝类养殖环境重金属的分布与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石天 陈阳 +2 位作者 张贤艳 李继丹 杨海龙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376-379,397,共5页
于2014年6月、8月、10月和12月对浙江省温州地区沿海主要贝类养殖区的海水、表层沉积物进行取样,研究了重金属Cu、Cd、As、Pb在贝类养殖区海水和表层沉积物中的分布特征,并对养殖区进行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 于2014年6月、8月、10月和12月对浙江省温州地区沿海主要贝类养殖区的海水、表层沉积物进行取样,研究了重金属Cu、Cd、As、Pb在贝类养殖区海水和表层沉积物中的分布特征,并对养殖区进行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所测养殖区海水中Cu、As属于本底水平,Pb、Cd已属中度到重度污染,污染程度顺序为Cd>Pb>Cu>As;表层沉积物中各重金属的污染程度顺序依次为Pb>As>Cu>Cd;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贝类养殖区重金属Cu、Pb、As属于轻微潜在生态危害水平;Cd属于中等潜在生态危害,各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顺序依次为Cd>Pb>As>Cu,从多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看,所调查的贝类养殖区域RI值均小于140,为低潜在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养殖区 重金属 分布特征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瓯江口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雨航 李尚清 +7 位作者 叶深 唐未 秦松 范青松 邱文致 艾龙威 郑春芳 刘伟成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10,共13页
为探究瓯江口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别于2021年3月(冬季)、5月(春季)、8月(夏季)、11月(秋季)对瓯江口海域的浮游动物及海水温度、盐度、叶绿素a浓度等环境因子进行了4个航次的调查。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共鉴定出浮... 为探究瓯江口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别于2021年3月(冬季)、5月(春季)、8月(夏季)、11月(秋季)对瓯江口海域的浮游动物及海水温度、盐度、叶绿素a浓度等环境因子进行了4个航次的调查。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共鉴定出浮游动物78种,其中包括16种浮游幼虫,隶属于8门14大类,夏季物种数最丰富(47种),冬季物种数最低(23种),优势种(Y≥0.02)有17种,其中桡足类占8种,如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中华华哲水蚤(Sinocalanus sinensis)、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和背针胸刺水蚤(Centropages dorsispinatus)等。浮游动物的年平均丰度为(162.95±310.96)ind./m^(3),年平均生物量为(118.85±62.80)mg/m^(3),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差异,春季丰度和生物量最高,秋季最低;冬季丰度比夏季高,生物量低于夏季。浮游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浮游动物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年平均值分别为1.500±0.702、0.656±0.270和2.301±1.087。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海水温度、盐度、叶绿素a浓度和浮游植物丰度是影响瓯江口海域浮游动物优势丰度的重要环境因素。这为瓯江口环境季节变化对浮游动物的影响研究提供科学参考依据,为瓯江口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瓯江口 季节变化 环境因子 典范对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温州欧亚树麻雀消化道形态的年变化及季节性适应
4
作者 王菁 徐馨怡 +3 位作者 金鸿 吕康佳 西热措姆 柳劲松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4-303,共10页
2015年1—12月在浙江省温州市每月捕获10~12只野生欧亚树麻雀Passer montanus,通过测量其肌胃、小肠、直肠和总消化道的长度和重量,使用单因素协方差分析方法(体重为协变量)计算其年变化。结果显示,欧亚树麻雀总消化道长度保持相对稳定(... 2015年1—12月在浙江省温州市每月捕获10~12只野生欧亚树麻雀Passer montanus,通过测量其肌胃、小肠、直肠和总消化道的长度和重量,使用单因素协方差分析方法(体重为协变量)计算其年变化。结果显示,欧亚树麻雀总消化道长度保持相对稳定(P=0.874),而湿重(P<0.001)和干重(P<0.001)年变化明显,冬季明显高于夏季;肌胃、小肠和直肠的质量(湿重:P<0.001,干重:P<0.001)均为夏季最轻,冬季最重。面对食物资源和环境温度的季节波动,欧亚树麻雀的消化道形态发生了与之相对应的可塑性调整,这可能是对不同季节能量需求波动的重要适应。当能量需求增加(如低温和繁殖)时,欧亚树麻雀的消化道形态及容量会进行调节,以提高从食物中获取能量的效率。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在以年为周期的时间范围内小型鸟类消化道的形态适应特征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亚树麻雀 消化道 年变化 表型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水环境抗生素污染现状及其对微藻的影响研究进展
5
作者 殷恒之 董旭 +2 位作者 蔡浩杰 李仁辉 张和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1期103-111,共9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量残余抗生素进入各类水体并逐渐累积,对水环境造成重大影响。我国水环境中都有一定程度抗生素污染。光合自养的微藻是水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生产力,且对水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因此,深入研究抗生素污染对微藻...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量残余抗生素进入各类水体并逐渐累积,对水环境造成重大影响。我国水环境中都有一定程度抗生素污染。光合自养的微藻是水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生产力,且对水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因此,深入研究抗生素污染对微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是科学评估其生态风险的基础。通过归纳我国部分主要水体抗生素污染的现状,阐述了抗生素污染对微藻的影响,并从兴奋效应和抑制作用两个方面分析其主要机制,对影响抗生素作用效果的非生物因素也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污染 微藻 水环境 作用机制 兴奋效应 抑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中药材区新型党参专用肥应用效果研究
6
作者 杨君林 冯守疆 +3 位作者 谢丽华 赵欣楠 张旭临 王婷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473-477,共5页
通过探究新型党参专用肥在甘肃党参主产区渭源县党参生产上的应用效果,为新型党参专用肥推广和科学种植党参提供科学依据。2022—2023年在渭源县进行了党参专用肥与常规施肥推荐用量的大区对比试验,测定分析对党参干根生长指标、干根产... 通过探究新型党参专用肥在甘肃党参主产区渭源县党参生产上的应用效果,为新型党参专用肥推广和科学种植党参提供科学依据。2022—2023年在渭源县进行了党参专用肥与常规施肥推荐用量的大区对比试验,测定分析对党参干根生长指标、干根产量、浸出物含量、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党参专用肥1050 kg/hm^(2)的处理与常规施肥(基施N 144 kg/hm^(2)、P2O5150 kg/hm^(2),追施N 126 kg/hm^(2))处理相比较,党参干根长、干根直径无显著差异,但平均党参干根单重显著提高了13.59%,平均干根产量显著提高了13.23%,平均党参浸出物含量显著提升了3.373个百分点,纯收益增加93416元/hm^(2)。因此,建议在甘肃省党参主产区党参生产中宜推广施用新型党参专用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专用肥 党参 生长指标 干根产量 浸出物含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基肥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赵欣楠 杨君林 +2 位作者 谢丽华 张旭临 冯守疆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272-277,共6页
探明马铃薯专用生物炭基肥在临洮县、甘州区、肃州区最佳施用量,为当地马铃薯合理施肥管理措施提供依据。以马铃薯品种陇薯15号为材料,设置300、600、900、1200 kg/hm2不同梯度马铃薯专用生物炭基肥、与其等养分量的N、P、K传统化肥及... 探明马铃薯专用生物炭基肥在临洮县、甘州区、肃州区最佳施用量,为当地马铃薯合理施肥管理措施提供依据。以马铃薯品种陇薯15号为材料,设置300、600、900、1200 kg/hm2不同梯度马铃薯专用生物炭基肥、与其等养分量的N、P、K传统化肥及对照不施肥等9个处理,研究比较了不同施肥处理下马铃薯植株性状、产量、养分吸收率的变化,并在试验区进行连续2 a田间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生物炭基肥施用量为900 kg/hm2时马铃薯产量最高,较等养分量传统施肥(尿素289.8 kg/hm2、普通过磷酸钙450.0 kg/hm2、氯化钾138.6 kg/hm2)提高12.0%;块茎数、块茎重、大中薯数、大中薯重、大中薯率较等养分传统施肥分别增加43.14%、8.27%、13.04%、9.34%、18.40%,养分吸收效率增加6.8个百分点。连续2 a田间试验验证表明,马铃薯专用生物炭基肥900 kg/hm2处理的产量较等养分量传统全化肥施肥在临洮县、甘州区、肃州区分别显著提高20.6%、16.4%、12.9%;显著提高马铃薯的干物质、蛋白质、粗淀粉、还原糖含量。综上所述,马铃薯专用生物炭基肥适宜施用量为900 kg/hm2,可提产增效,是临洮县、甘州区、肃州区马铃薯种植推荐施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产量 品质 生物炭基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山祖国家公园与邻近地区常绿阔叶林群落特征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龙丹 吴逸卿 +6 位作者 周伟龙 朱子安 周文婕 仲磊 沈国春 刘金亮 于明坚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2,共11页
【目的】百山祖国家公园具有典型且完整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垂直带谱完整,原生常绿阔叶林面积分布广泛。通过比较分析百山祖国家公园常绿阔叶林与邻近其他自然保护区和非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有助于... 【目的】百山祖国家公园具有典型且完整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垂直带谱完整,原生常绿阔叶林面积分布广泛。通过比较分析百山祖国家公园常绿阔叶林与邻近其他自然保护区和非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有助于理解百山祖常绿阔叶林群落特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保护和退化植被生态恢复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百山祖国家公园(凤阳山和五岭坑)、九龙山、乌岩岭和古田山等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非自然保护区内的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设置50个30 m×30 m的森林固定监测样地,针对样地内所有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利用方差分析、基于Bray-Curtis相异度指数的主坐标分析和置换方差分析等方法,比较各地区常绿阔叶林中所有木本植物成树和幼树的物种α多样性差异、物种组成差异和生物量差异。【结果】(1)50个样地中共发现57科128属304种木本植物;其中百山祖国家公园的样地内有52科108属241种,优势种为木荷Schima superba和甜槠Castanopsis eyrei。(2)五岭坑的所有木本植物和幼树的物种α多样性最高,且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所有木本植物、成树和幼树的物种α多样性都高于非自然保护区。(3)五岭坑和凤阳山之间的所有.木本植物、成树和幼树的物种组成均存在显著差异,且与其他地区的物种组成均存在差异。(4)凤阳山、五岭坑及乌岩岭和非保护区之间所有木本植物、成树或幼树的生物量均无显著差异,但五岭坑和凤阳山的幼树生物量显著低于古田山(P<0.05)。【结论】百山祖国家公园常绿阔叶林中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等不仅在公园内不同海拔区域中存在差异,也与亚热带其他地区常绿阔叶林存在差异,说明该公园内的常绿阔叶林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山祖国家公园 常绿阔叶林 物种多样性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城市土壤Cu,Zn,Pb含量及其形态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陈华林 周江敏 +3 位作者 金煜彬 杜爱雪 俞伟峰 杨东旭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5-78,134,共5页
分别采集了温州市区风景区、交通干线、住宅区、文教区、工业区土壤样品21个,郊区农田保护区土壤样品2个,测定了各土壤样品的基本理化性质和Cu,Zn,Pb,Cd含量。结果表明:各土样Cu,Zn,P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4.59±18.29)mg/kg,(169.40&... 分别采集了温州市区风景区、交通干线、住宅区、文教区、工业区土壤样品21个,郊区农田保护区土壤样品2个,测定了各土壤样品的基本理化性质和Cu,Zn,Pb,Cd含量。结果表明:各土样Cu,Zn,P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4.59±18.29)mg/kg,(169.40±52.97)mg/kg,(65.22±26.86)mg/kg,均超出温州土壤背景值。Cd仅在个别土样中检出,且浓度极低。各形态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Cu,Zn,Pb均以残余态为主,分别为60.17%,50.95%,47.33%。Cu和Pb的酸提取态含量最低,Zn则是有机态含量最低。各形态含量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Cu,Zn各形态与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最大,而Pb则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酸提取态 氧化物结合态 有机态 残余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三垟湿地植物多样性及健康性评价 被引量:11
10
作者 吴庆玲 夏晓岚 +3 位作者 叶静 蒋雷 缪克排 丁炳扬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1-428,共8页
对温州三垟湿地维管束植物进行调查和鉴定,研究其植物种类组成及其物种多样性特征,并与杭州西溪湿地、绍兴镜湖湿地作比较,评价其健康性。结果表明:1)温州三垟湿地共有259种野生维管束植物,隶属于187属73科;2)有湿地植物66种,包括沉水植... 对温州三垟湿地维管束植物进行调查和鉴定,研究其植物种类组成及其物种多样性特征,并与杭州西溪湿地、绍兴镜湖湿地作比较,评价其健康性。结果表明:1)温州三垟湿地共有259种野生维管束植物,隶属于187属73科;2)有湿地植物66种,包括沉水植物2种,漂浮植物3种,浮叶生根植物3种,挺水植物25种,湿生植物33种;3)有国家保护植物4种,建议列入保护的易危植物1种,同时有外来入侵植物28种;4)相比于杭州西溪湿地、绍兴镜湖湿地,温州三垟湿地物种丰富度不高,水生植物尤其是沉水植物所占比例偏低,国家保护植物种类少,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多,表明其健康性较差;5)从维管束植物体现出三垟湿地的湿地植物生长环境已受到破坏,尤其是水体污染严重,生态系统脆弱而极易受损,亟待保护和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水生植物 健康性评价 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温度对白头鹎代谢产热和蒸发失水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林琳 曹梦婷 +3 位作者 胡益林 黄丽丽 李洲 柳劲松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64-571,共8页
基础代谢率(BMR)是恒温动物维持正常生理机能的最小产热速率,是动物在清醒时维持身体各项基本功能所需的最小能量值。"能量需求"假设认为,鸟类短期BMR的调整可以通过改变内部器官的大小来适应能量需求。以白头鹎(Pycnonotus s... 基础代谢率(BMR)是恒温动物维持正常生理机能的最小产热速率,是动物在清醒时维持身体各项基本功能所需的最小能量值。"能量需求"假设认为,鸟类短期BMR的调整可以通过改变内部器官的大小来适应能量需求。以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为研究对象,分别在10℃和30℃的不同环境中适应4周后,测定了其BMR、蒸发失水(EWL)和内部器官(心、肝、肾、胃、小肠和整体消化道)的重量,同时分析了白头鹎内部器官的变化及与BMR的关系。驯化4周后,白头鹎暖温组(30℃)的体重有明显降低的趋势;经协方差校正体重后,低温组(10℃)单位体重BMR与整体BMR明显高于暖温组,同时两组间EWL表现出显著差异。协方差分析表明,低温组白头鹎的肝脏、肾脏、小肠及总消化道重量显著高于暖温组。低温引起白头鹎能量需求增加,内部器官发生相应改变,要求摄入更多的氧气以维持代谢平衡,导致散失更多的蒸发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鹎 环境温度 基础代谢率 蒸发失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外来入侵植物风险评价体系研究——以黑荆为例 被引量:14
12
作者 冯幼义 董晓慧 +2 位作者 胡仁勇 柯倩倩 丁炳扬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3期79-84,共6页
以现有生物入侵风险评价体系为基础,根据温州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外来入侵植物调查结果,建立了区域性较强的"温州外来入侵植物风险评价体系",并以外来植物黑荆(Acacia mearnsii De Wild.)为例对这一评价体系进行了验证。整个评... 以现有生物入侵风险评价体系为基础,根据温州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外来入侵植物调查结果,建立了区域性较强的"温州外来入侵植物风险评价体系",并以外来植物黑荆(Acacia mearnsii De Wild.)为例对这一评价体系进行了验证。整个评价体系由境内外重视程度、地理分布、入侵途径、传播与繁殖方式、危害性和影响以及防除处理难度6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组成,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按不同的权重赋予各指标不同的分值(评价总分为100分),各指标的得分总和即为最终的评价得分(R值)。使用该评价体系对黑荆进行风险评价和赋值,结果显示,在温州地区,黑荆的风险评估得分R值为64分,风险程度中等,要加以一定程度的监控管理。温州外来入侵植物风险评价体系具有区域可行性,可以为温州外来入侵植物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植物 风险评价体系 黑荆 温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地区黑荆树入侵群落的竞争与动态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乐 骆争荣 +2 位作者 李琼 胡志勇 丁炳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622-6629,共8页
黑荆树作为一种入侵植物在国外已经引起了相当的重视,被作为经济植物引入我国以后,目前在很多地区也形成了黑荆树天然更新林。但至今其对于我国生态系统的入侵风险的研究仍然很少。以温州地区6个黑荆树群落为样本,对黑荆树和其它树种的... 黑荆树作为一种入侵植物在国外已经引起了相当的重视,被作为经济植物引入我国以后,目前在很多地区也形成了黑荆树天然更新林。但至今其对于我国生态系统的入侵风险的研究仍然很少。以温州地区6个黑荆树群落为样本,对黑荆树和其它树种的竞争强度、空间关系和群落中物种的相互替代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黑荆树在群落竞争中并没有体现出优势;(2)黑荆树与其它物种在空间上基本是独立的,这可能是由于竞争强度比较弱,并不能造成明显的竞争性死亡;(3)除马尾松外各群落中物种都维持较高的自我替代,但是在PY04、CN02和RN01群落未来黑荆树仍可能替代其它物种变成主要优势种,而由于其存在幼苗更新困难这种优势不会长久;(4)黑荆树的入侵风险不高,保持群落的生物多样性能够有效地防止黑荆树成为优势物种,因此今后要尽力维持本地群落的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荆树 外来种 竞争 空间分析 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EM跨学科视域的科学教材分析——以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科学教材BC Science为例 被引量:26
14
作者 黄瑄 周丐晓 +1 位作者 杨铭 刘恩山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8-76,共9页
STEM已成为国内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为探查如何将STEM融入科学教材,该研究构建了STEM分析框架,从学科概念、跨学科概念、科学与工程学实践、跨学科整合程度与情境设置四个维度对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初中科学教材(BC Science... STEM已成为国内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为探查如何将STEM融入科学教材,该研究构建了STEM分析框架,从学科概念、跨学科概念、科学与工程学实践、跨学科整合程度与情境设置四个维度对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初中科学教材(BC Science)进行量化与质性分析。文章通过分析总结BC初中科学教材STEM整合的特点及工程学在教材中的展现途径,为我国科学教材编写中融入STEM教育提供四点启示:关注跨学科概念的整合,聚焦科学本质的传递;重视工程学在基础教育中的价值,围绕工程学统整STEM;立足本土创设真实的问题解决情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基于建模、推理论证等理性思维设置实践活动,为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创新实践、问题解决等能力提供有效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M教育 科学教材 教材分析 科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芜湖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类型评价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封毅 阎伍玖 +1 位作者 崔灵周 史杜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11-215,共5页
采用基于经济效益评价函数和环境效益评价函数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类型定量评判指标——协调发展度D,对1995—2004年芜湖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类型及演化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5—2004年芜湖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经历了初级协... 采用基于经济效益评价函数和环境效益评价函数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类型定量评判指标——协调发展度D,对1995—2004年芜湖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类型及演化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5—2004年芜湖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经历了初级协调发展经济滞后型(1995—1996年),初级协调发展经济环境同步型(1997年),中级协调发展经济滞后型(1998和2000年),中级协调发展经济环境同步型(1999和2001年),中级协调发展环境滞后型(2002和2003年)和良好协调发展环境滞后型(2004年)5个阶段。环境发展的不稳定性成为芜湖市实现经济与环境的优质协调发展和经济与环境发展同步的主导制约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湖市 协调发展度 类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莓复合凝胶体系3D打印特性与后处理评价及风味分析
16
作者 施思渟 刘瑞玲 +6 位作者 陈慧芝 牛犇 房祥军 杨海龙 沈超怡 吴来春 郜海燕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32-342,共11页
为探究κ-卡拉胶添加量对凝胶体系可打印性、冻干复水对3D打印产品形状保真度和风味变化的影响,该研究通过流变特性、水分状态、红外光谱、打印成型性、质构特性和微观结构分析凝胶体系的3D打印特性,通过冻干、复水后的形状保持度分析... 为探究κ-卡拉胶添加量对凝胶体系可打印性、冻干复水对3D打印产品形状保真度和风味变化的影响,该研究通过流变特性、水分状态、红外光谱、打印成型性、质构特性和微观结构分析凝胶体系的3D打印特性,通过冻干、复水后的形状保持度分析凝胶体系冻干复水后成型性,通过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分析了蓝莓原浆、3D打印产品、复水产品之间挥发性化合物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κ-卡拉胶添加量增加,凝胶体系产生了更强的氢键,硬度和黏聚性增加、网络结构变得致密,这导致其流动性减小,拥有了更强的自支撑和抗形变能力。当κ-卡拉胶添加量为2%时,凝胶体系3D打印成型性,冻干、复水后也表现出最好的表面特性和形状保真度,复水曲线与Peleg模型拟合度最高(R^(2)=0.9592),能较好的描述复水行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中共检测出44种挥发性物质。大部分醛类化合物在3D打印产品、复水产品中信号显著减弱甚至消失,降低了油脂味和刺激性气味,避免产生过于刺鼻的醛类风味。(E,Z)-2,6-壬二烯醇、(E)-2-己烯-1-醇、反,反-2,4-庚二烯醛、2-庚酮、乙酸丙酯、氧化芳樟醇等挥发性化合物在复水产品中仍有较强信号检出,赋予其蓝莓特有的果香和成熟浆果的复杂香气。因此,κ-卡拉胶添加量为2%的凝胶体系3D打印特性与冻干复水成型性最好,同时复水产品能较好保留蓝莓特有的果香味,并去除刺鼻的醛类气味。本研究为蓝莓的3D打印应用提供了思路,同时为未来个性化定制便携食品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3D打印 Κ-卡拉胶 冻干 复水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市乐清湾土地利用的生态风险——基于RS和GIS的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宋国利 臧淑英 钟婷婷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6-85,共10页
在RS和GIS的支持下,采用1993年和2008年的2期Landsat TM影像为信息源,对乐清湾土地利用进行了生态风险变化研究。根据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生态影响的空间分布和梯度变化,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不同土地类型的生态风险权重,构建了一个综合性... 在RS和GIS的支持下,采用1993年和2008年的2期Landsat TM影像为信息源,对乐清湾土地利用进行了生态风险变化研究。根据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生态影响的空间分布和梯度变化,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不同土地类型的生态风险权重,构建了一个综合性生态风险指数。通过对生态风险指数采样结果进行空间插值,分析解释了研究区的生态风险空间分布特征与形成机理。结果表明,乐清湾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15年来建筑与交通用地、养殖区、旱地面积持续增大,而园地面积持续减小;由此导致相对高风险区域面积不断增大,低风险区域面积不断减小,使整个区域的生态风险指数整体增高,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恶化。乐清湾湿地是急需采取保护性措施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风险 空间分析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麂列岛海域浮游动物群落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关键驱动因子研究
18
作者 邱文致 秦松 +8 位作者 唐未 叶深 范青松 唐久 艾龙威 吴强 林克泽 郑春芳 刘伟成 《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97,共13页
为掌握南麂列岛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的时空变化特征,分别于2022年11月、2023年5月、2023年9月对南麂列岛海域的水生生物及环境要素进行了3个航次的调查。室内实验结果显示共鉴定出浮游动物93种,其中包括20种浮游幼体,2023.09航次物种数最丰... 为掌握南麂列岛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的时空变化特征,分别于2022年11月、2023年5月、2023年9月对南麂列岛海域的水生生物及环境要素进行了3个航次的调查。室内实验结果显示共鉴定出浮游动物93种,其中包括20种浮游幼体,2023.09航次物种数最丰富(63种),2022.11航次物种数最低(45种);其中优势种(Y≥0.02)包括百陶箭虫(Sagitta bedoti)、肥胖软箭虫(Flaccisagitta enflata)、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和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a pacifica)等19种。浮游动物的平均丰度为512.84 ind./m^(3),平均生物量为614.82 mg/m^(3),存在明显的航次差异,2023.09航次丰度和生物量最高,2022.11航次丰度和生物量最低。浮游动物香农-威尔(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物种均匀度指数(J')和丰富度指数(D)平均值分别为1.64、0.55和2.57。Spearman相关性分析、非度量多维度排序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盐度、温度、总氮质量浓度、硝酸盐质量浓度和浮游植物丰度是影响南麂列岛海域浮游动物优势种生物量的重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麂列岛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城市生态系统演化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马海虎 王奇 +2 位作者 柯强 李光明 徐竟成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1-135,141,共6页
文章构建了温州城市生态系统演化分析的指标体系,应用信息熵法建立了量化模型对温州生态系统演化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造林面积和人均消费性支出指标对温州城市系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其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程度影响... 文章构建了温州城市生态系统演化分析的指标体系,应用信息熵法建立了量化模型对温州生态系统演化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造林面积和人均消费性支出指标对温州城市系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其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程度影响最大,工业粉尘排放量和迹地更新指标对温州城市代谢系统的发展水平以及协调程度影响最大。近10年来,温州城市生态系统经历了氧化型代谢(1996~1999)—还原型代谢(2000~2002)—氧化型代谢(2003~2005)三个阶段的演变,表明温州城市代谢系统的发展水平以及协调程度不稳定,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程度降低,城市生态系统的协调度有待提高,系统活力有待改善,温州城市生态系统应重点调控温州的工业企业,重视水土流失问题,加强封山育林工作。温州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分为三个阶段:可持续发展能力降低阶段(1996~2000),基本稳定提高阶段(2001~2004),二次降低阶段(2005),这表明温州生态系统已处于不稳定状态,在调整的过程中更应该注意调整政策稳定性、适用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 城市生态系统 信息熵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临江垃圾焚烧发电厂飞灰的性质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乔 夏凤毅 +1 位作者 田一光 郭武学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15,共5页
研究了温州临江垃圾焚烧发电厂生活垃圾焚烧产生飞灰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飞灰为含水率低、颗粒尺寸集中在43~175μm之间的灰色粉末,主要由Si、Al、Ca、Mg、Fe、Na、K、C和S元素组成。飞灰中Pb、Cd的浸出浓度在酸性条件下都不同程度地高... 研究了温州临江垃圾焚烧发电厂生活垃圾焚烧产生飞灰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飞灰为含水率低、颗粒尺寸集中在43~175μm之间的灰色粉末,主要由Si、Al、Ca、Mg、Fe、Na、K、C和S元素组成。飞灰中Pb、Cd的浸出浓度在酸性条件下都不同程度地高于我国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的允许浓度,其中Pb的浸出浓度在pH值1.06~13.69条件下远远超标,碱性条件下浸出毒性比酸性条件下小。矿物组成主要为石英(SiO2)、赤铁矿αFe2O3、钙长石CaO·Al2O3·2SiO2、钙铝黄长石2CaO·Al2O3·SiO2、KCl、NaCl、CaCO、PbO、TiO2、ZnCO3等,溶解盐含量高达19.5%,化学反应活性较强,热稳定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 焚烧发电厂 飞灰 组成 浸出毒性 物相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