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于桥水库浮游动物群落变化及其与束丝藻消长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魏朝军 邱鹏飞 +5 位作者 王府臣 乔之怡 展雪玲 冯伟松 李仁辉 龚迎春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4-144,共11页
为研究天津于桥水库富营养化背景下浮游动物群落动态变化及与水华藻类束丝藻的消长关系,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对于桥水库浮游动物、束丝藻和环境因子进行持续监测。共鉴定后生浮游动物72种(属),其中轮虫51种(属),占总物种数的70.83%;... 为研究天津于桥水库富营养化背景下浮游动物群落动态变化及与水华藻类束丝藻的消长关系,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对于桥水库浮游动物、束丝藻和环境因子进行持续监测。共鉴定后生浮游动物72种(属),其中轮虫51种(属),占总物种数的70.83%;枝角类10种,桡足类11种,分别占总物种数的13.89%和15.28%。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裂痕龟纹轮虫(Anuraeopsis fissa)、广布多肢轮虫(Polyarthra vulgaris)、疣毛轮虫(Synchaeta sp.)、长额象鼻溞(Bosmina longirostris)、短尾秀体溞(Diaphanosoma brachyurum)、广布中剑水蚤(Mesocyclops leuckarti)和台湾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 taihokuensis)是于桥水库浮游动物优势种。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在5-9月较高,11月和3月较低。冗余分析(RDA)显示,水温、总氮、亚硝态氮、总磷是影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显著因子(P<0.01)。2018年束丝藻平均密度3.07×10^(7)个/L,2019年束丝藻平均密度上升至12.1×10^(7)个/L,束丝藻丰度在5月左右开始上升,9月后开始下降,变化趋势与浮游动物相似。浮游动物尤其是浮游甲壳类密度和生物量与束丝藻密度显著正相关(P<0.01),表明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直接或间接受到束丝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动态变化 束丝藻 于桥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分形特征 被引量:29
2
作者 高君亮 李玉宝 +2 位作者 虞毅 迟悦春 高永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20-223,共4页
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分形特征,以期为沙地土壤风蚀的防治和生态建设提供理论指导。该文研究了毛乌素沙地7个典型样地的土壤分形维数,以及分形维数与土壤机械组成、土地利用类型、采样深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决定沙地土壤分形... 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分形特征,以期为沙地土壤风蚀的防治和生态建设提供理论指导。该文研究了毛乌素沙地7个典型样地的土壤分形维数,以及分形维数与土壤机械组成、土地利用类型、采样深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决定沙地土壤分形维数的主要是粉沙、极细沙和细沙的百分含量;粉沙与极细沙的百分含量和土壤分形维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细沙百分含量和土壤分形维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2)7种不同利用类型土地的土壤分形维数最大值为2.51,最小值为1.59;表层(0-10 cm)土壤的平均分形维数介于1.85~2.34之间,且从大到小依次为:草地〉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耕地1〉耕地2〉耕地3〉流动沙丘。(3)土壤分形维数在7类土地上随着采样深度有不同程度的波动,但整体上均呈线性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风蚀 土地利用类型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尔科夫模型下的乐清湾湿地景观变化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付春雷 宋国利 鄂勇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7-119,共3页
在遥感和GIS的支持下,采用1993年、2003年两期Landsat TM影像为信息源,对乐清湾湿地进行了景观时空变化研究。通过对两期影像进行的景观类型提取,确定了景观时空变化的初始矩阵和概率矩阵,建立了马尔科夫模型,并对研究区域未来景观时空... 在遥感和GIS的支持下,采用1993年、2003年两期Landsat TM影像为信息源,对乐清湾湿地进行了景观时空变化研究。通过对两期影像进行的景观类型提取,确定了景观时空变化的初始矩阵和概率矩阵,建立了马尔科夫模型,并对研究区域未来景观时空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模拟结果和实测结果基本吻合,无显著统计学差异,说明利用马尔科夫模型研究预测区域景观动态变化的可行性。对乐清湾湿地的未来预测结果表明,在保持1993—2003年的干扰强度不变的情况下,湿地景观急剧减少,但人工湿地景观中的水田呈现持续增长态势;非湿地景观中林地大幅度减少,而建设用地急剧增加。人类活动干扰是乐清湾湿地景观时空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清湾湿地 遥感 马尔科夫模型 景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风蚀地表颗粒提取 被引量:8
4
作者 高君亮 高永 +2 位作者 虞毅 李玉宝 王淮亮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9-142,共4页
地表粗沙粒残留量可以反映出土壤侵蚀量与抗侵蚀能力。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阴山北麓风蚀粗粒化地表的颗粒进行了提取研究。结果表明,经过ERDAS IMAGINE 9.0软件处理后再提取的颗粒面积较ArcGIS 9.2软件下矢量化得到的颗粒面积小,但... 地表粗沙粒残留量可以反映出土壤侵蚀量与抗侵蚀能力。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阴山北麓风蚀粗粒化地表的颗粒进行了提取研究。结果表明,经过ERDAS IMAGINE 9.0软件处理后再提取的颗粒面积较ArcGIS 9.2软件下矢量化得到的颗粒面积小,但是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可以利用该关系进行颗粒面积补偿。通过颗粒等效面积与等效周长求取的颗粒分形维数为1.418 4,颗粒分形维数反映的现地粗粒化状况与实际考察结果大体一致。表明采用图像处理软件可以对地表数字图像中的颗粒进行准确测量,在省时省力的同时也提高了研究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处理 粗粒化 颗粒提取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龙胆鉴别与亲缘关系划分上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曹秀明 郑蔚虹 尚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4期829-830,共2页
研究东北产药材龙胆的鉴别方法及其亲缘关系,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东北产药材龙胆的3个不同品种进行了DNA提取和RAPD及ISSR分析。应用RAPD法从80个随机引物中找出了3种引物(S-76,S-69,S-64)来标记3种龙胆发现这3种引物能把供试的3种龙胆... 研究东北产药材龙胆的鉴别方法及其亲缘关系,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东北产药材龙胆的3个不同品种进行了DNA提取和RAPD及ISSR分析。应用RAPD法从80个随机引物中找出了3种引物(S-76,S-69,S-64)来标记3种龙胆发现这3种引物能把供试的3种龙胆全部区分开。同时应用ISSR法从7个引物中筛选出4个引物能扩增出稳定遗传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44条DNA条片段,其中同源片段有22个,特异片段有12个,多态片段为10个。用这些引物扩增出的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即在3种龙胆中,条叶龙胆,龙胆亲缘关系较近,三花龙胆与二者亲缘关系较远。结果表明分子标记技术可用于龙胆的鉴别,亲缘关系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胆 亲缘关系 分子标记 中药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岛湖库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谭珊珊 胡广 +3 位作者 邵德钰 胡仁勇 徐高福 于明坚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70-775,752,共7页
分析论述了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库区的种子植物区系。该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14科、401属、666种,其中裸子植物有4科6属6种,被子植物中单子叶植物11科66属95种,双子叶植物99科329属565种。科的分布区类型以世界广布、泛热带分布和北温带... 分析论述了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库区的种子植物区系。该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14科、401属、666种,其中裸子植物有4科6属6种,被子植物中单子叶植物11科66属95种,双子叶植物99科329属565种。科的分布区类型以世界广布、泛热带分布和北温带分布居多,热带分布的科多于温带分布的科(48/28)。属的数量统计显示该区单种属和寡种属共有393属,占总属数的71.51%,说明本地区植物组成较为分散。属的分布区类型以泛热带分布最多、共94属,占总属数的23.44%;其次是北温带分布及其变型、有56属,占总属数的13.97%。热带分布与温带分布的属数相当(180/171)。通过大陆和岛屿种子植物区系的分析比较得出,生境片段化可能已经影响了千岛湖库区植物区系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岛湖库区 植物区系 生境片段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腌制对卤鸭制品品质的影响及工艺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赵青青 满子意 +1 位作者 谷河馨 吴祥庭 《农产品加工》 2021年第13期34-39,45,共7页
为改进传统静置腌制工艺、改善卤鸭制品的品质,利用超声腌制技术实现对鸭腿肉的精细加工,运用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影响卤鸭腿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对超声辅助腌制卤鸭制品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辅助腌制... 为改进传统静置腌制工艺、改善卤鸭制品的品质,利用超声腌制技术实现对鸭腿肉的精细加工,运用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影响卤鸭腿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对超声辅助腌制卤鸭制品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辅助腌制鸭腿的感官评分和剪切力的影响主次顺序为超声温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中药汁质量浓度,以剪切力为指标的响应面法优化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200 W,超声温度72℃,超声时间29 min,中药汁质量浓度0.05 g/mL,所得最佳卤鸭腿剪切力为19.12 N,相对误差为4.18%,与预测值接近,响应面法能很好地对卤鸭腿加工工艺进行优化,比较试验也表明超声腌制品质优于传统腌制,超声腌制可以显著改善卤鸭制品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卤鸭制品 响应面法 工艺优化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