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塞斯纳172飞机发动机机匣脉冲激光清洗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文锋 杨帆 +3 位作者 朱小伟 李绍龙 樊占鹏 李天权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88,共7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机匣表面除漆需求,采用纳秒脉冲激光开展了塞斯纳172飞机发动机机匣表面漆层的激光清洗研究。通过对机匣除漆区域的表面形貌及粗糙度进行分析,探究了激光能量密度与扫描速度对机匣表面漆层清洗效果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机匣... 针对航空发动机机匣表面除漆需求,采用纳秒脉冲激光开展了塞斯纳172飞机发动机机匣表面漆层的激光清洗研究。通过对机匣除漆区域的表面形貌及粗糙度进行分析,探究了激光能量密度与扫描速度对机匣表面漆层清洗效果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机匣激光除漆最佳工艺参数,并对机匣除漆后的表面质量、显微硬度及粗糙度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能量密度和扫描速度均显著影响机匣除漆质量,能量密度18.33 J/cm^(2)、扫描速度1600 mm/s时,可实现除漆率98.7%,表面粗糙度S_(a)为2.48μm,机匣本身未损伤,表面显微硬度提升1.9%,满足机匣表面除漆质量要求。研究结果为发动机机匣激光除漆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激光除漆 表面形貌 显微硬度 除漆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制备超疏水表面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焕 曹宇 +1 位作者 李峰平 薛伟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60-1168,共9页
由于超疏水表面在防腐、油水分离、流体减阻和液体转移方面的应用潜力,如何制作性能优异的超疏水表面成为研究热点。材料表面的形貌特征是决定其润湿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通常采用表面结构化来获得超疏水性能。在材料表面构织微纳... 由于超疏水表面在防腐、油水分离、流体减阻和液体转移方面的应用潜力,如何制作性能优异的超疏水表面成为研究热点。材料表面的形貌特征是决定其润湿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通常采用表面结构化来获得超疏水性能。在材料表面构织微纳结构方面,基于脉冲激光的微纳加工技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在制作特定图案的复杂结构方面。本文根据激光器的脉冲宽度分类,通过刻蚀后材料表面形貌和润湿性特征对激光制作超疏水表面的基本理论和典型工艺方法进行介绍和总结,并对超疏水表面的发展前景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表面 激光加工 接触角 滚动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谱线内标法的不规则铜合金样品中Pb元素成分检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朱德华 王满仓 +7 位作者 徐玲杰 陈孝敬 孙兵涛 张健 刘文文 曹宇 袁雷明 蔡燕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159-3163,共5页
原位分析和在线检测是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的一大优势,但是,在野外环境中,人们无法对样品进行统一预处理,面对各种形态的待测样品如何保证LIBS的检测精度是函待解决的一大难题。提出一种多谱线内定标的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即通... 原位分析和在线检测是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的一大优势,但是,在野外环境中,人们无法对样品进行统一预处理,面对各种形态的待测样品如何保证LIBS的检测精度是函待解决的一大难题。提出一种多谱线内定标的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即通过求解多条分析谱线的强度和与内标元素谱线的强度比值来建立定标曲线,进而降低光谱信号波动带来的误差,提高线性相关性和检测精度。实验中以铅黄铜合金样品为例,采用LIBS对厚度不一(最大变化值为±2mm)的铅黄铜样品中的Pb元素进行了定量检测研究,并分别采用传统定标法和多谱线内定标法对这种不规则样品进行校正和建立定标曲线。实验发现,对于不规则样品,传统定标法的检测精度大大降低,定标曲线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当采用单条谱线的内定标方法时,定标曲线线性相关度大大提高,校正决定系数达到0.72489。而采用多条谱线内标方法(考虑多条分析谱线的相对强度总和)计算发现,当选取5条Pb谱线(Pb261.42nm,Pb280.20nm,Pb368.35nm,Pb405.78nm和Pb520.14nm)进行计算时,定标曲线线性拟合度达到0.9846,由此可见该方法消除了样品不规则所带来的光谱强度波动误差,显著提高了测量精度。虽然继续增加分析谱线数目可以进一步提升线性相关度,但是也会增加计算的复杂度,所以选择合适的分析谱线是十分重要的。此外,通过多谱线内标法也能一定程度上消除基体效应和光谱干扰等影响,是一种简单有效且具备普适性的数据处理方法。当然,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样品成分分布极不均匀、样品表面极不规则致使激光能量低于击穿阈值等),不过通过调整和优化检测装置方案(例如增大激光能量、增大聚焦光斑、采用长焦距聚焦透镜等)可以更好的发挥该方法的优势。该研究内容可以为LIBS原位检测和在线检测的应用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多谱线内定标 检测精度 在线检测 原位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抗电磁干扰问题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符兴锋 王曼莉 +2 位作者 赖吉健 余祥松 周斯加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5-189,共5页
针对动力电池充电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电磁干扰问题,以某款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包为研究对象,针对充电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电磁干扰现象,从硬件电路分析着手,分析了电磁干扰产生的后果和影响,对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硬件电路进行了优化设计... 针对动力电池充电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电磁干扰问题,以某款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包为研究对象,针对充电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电磁干扰现象,从硬件电路分析着手,分析了电磁干扰产生的后果和影响,对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硬件电路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设计前后的测试结果对比表明,优化设计后的电池管理系统有了良好的抗电磁干扰性能,满足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电池包管理系统 电磁干扰 隔离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秒激光微刻蚀取向硅钢的形貌特征及磁性能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宗汪 张健 +2 位作者 杨林 吴来新 刘文文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20,共10页
为有效降低取向硅钢铁损、改善其磁性能,采用红外纳秒激光对取向硅钢进行微刻蚀试验。利用3D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与能谱仪研究典型工艺参数下的硅钢表面烧蚀形貌特征及表面质量,利用铁损仪测试不同刻蚀参数下取向硅钢的铁损、相对磁... 为有效降低取向硅钢铁损、改善其磁性能,采用红外纳秒激光对取向硅钢进行微刻蚀试验。利用3D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与能谱仪研究典型工艺参数下的硅钢表面烧蚀形貌特征及表面质量,利用铁损仪测试不同刻蚀参数下取向硅钢的铁损、相对磁导率等磁性能参数及动态磁滞回线,对比分析刻痕前后磁性能的变化行为、规律及磁滞特性。结果表明:激光刻痕后,硅钢的铁损、相对磁导率、矫顽力及剩磁等性能得到明显改善,铁损的改善表现在高磁感强度下、相对磁导率的改善表现在低磁场强度下,回线特性得到优化。扫描速度为800 mm/s、脉冲能量为0.25mJ时,刻痕边界呈近似规则的“波浪线”,且刻痕表面质量较高,铁损降低高达11.6%、剩磁降低12.8%等;刻痕后相对相对磁导率明显提高,提高约为5.7%~15.16%,最大可达2.598×10^4。激光频率与扫描速度的耦合关系是影响刻痕边界形状与磁畴细化效果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加工 激光刻蚀 取向硅钢 铁损 纳秒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