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遮蔽何以澄明:编辑的听觉意识之维
1
作者
邢娟妮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2-66,共5页
伴随数智技术的发展,倾听作为编辑的重要出版参与行为,可深化作者、编辑、读者理解文稿内容的行为交往,于异调处找寻共识,获得多维的价值内容信息。而在现实的出版交往中,编辑时常重理性言说、轻感性倾听,于交往对话中,遮蔽主体倾听的...
伴随数智技术的发展,倾听作为编辑的重要出版参与行为,可深化作者、编辑、读者理解文稿内容的行为交往,于异调处找寻共识,获得多维的价值内容信息。而在现实的出版交往中,编辑时常重理性言说、轻感性倾听,于交往对话中,遮蔽主体倾听的桥梁联结作用。为优化编辑出版方式与流程,获取真实内质的声音,编辑需使自身的听觉意识于缺场中获得在场,于遮蔽状态下得以澄明,提高自身对出版空间中生产环节的观照与还原,获得本真多元的创新性听觉意蕴,以更好地开展编辑出版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出版
编辑行为
数智技术
视觉主义
听觉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工具理性,抑或生命感性?——交往行为理论下编辑与作者之维
被引量:
2
2
作者
邢娟妮
缪心毫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102,共7页
伴随数字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的数字人文网络空间呈现明显的技术理性、规范价值、交往理性工具化的倾向,导致编辑出版活动中出版人呈现出个体生命意蕴陨落、心灵诉求被湮没、主体性被遮蔽的单向度生存状况。根据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伴随数字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的数字人文网络空间呈现明显的技术理性、规范价值、交往理性工具化的倾向,导致编辑出版活动中出版人呈现出个体生命意蕴陨落、心灵诉求被湮没、主体性被遮蔽的单向度生存状况。根据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唯有批判技术理性的工具化,重塑规范价值,追求交往行为的合理性,捕捉作者及编辑的生命意蕴,才可以重拾主体多维度的理性兼感性存在,即:编辑与作者单向度向多维度的转变、工具性与生命性的并重、理性与感性的和谐等,重构编辑与作者的多维交往对话行为,复现当前编辑与作者在交往行为中的生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交往行为
编辑
作者
工具理性
生命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遮蔽何以澄明:编辑的听觉意识之维
1
作者
邢娟妮
机构
温州大学期刊社
出处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2-66,共5页
基金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认知符号学视域下的媒介语言研究”(Y202464295)
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校期刊分会2024年科研项目“认知符号视域下之媒介语言符号研究——基于数字时代文艺期刊物域”(ZGXB202401)。
文摘
伴随数智技术的发展,倾听作为编辑的重要出版参与行为,可深化作者、编辑、读者理解文稿内容的行为交往,于异调处找寻共识,获得多维的价值内容信息。而在现实的出版交往中,编辑时常重理性言说、轻感性倾听,于交往对话中,遮蔽主体倾听的桥梁联结作用。为优化编辑出版方式与流程,获取真实内质的声音,编辑需使自身的听觉意识于缺场中获得在场,于遮蔽状态下得以澄明,提高自身对出版空间中生产环节的观照与还原,获得本真多元的创新性听觉意蕴,以更好地开展编辑出版活动。
关键词
编辑出版
编辑行为
数智技术
视觉主义
听觉意识
Keywords
editorial publishing
editorial behavior
digital intelligence
visualism
auditory awareness
分类号
G23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工具理性,抑或生命感性?——交往行为理论下编辑与作者之维
被引量:
2
2
作者
邢娟妮
缪心毫
机构
上海师范
大学
人文学院
温州大学期刊社
出处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102,共7页
基金
2023年温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课题
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校期刊分会2022年科研项目(ZGXB202203)
上海师范大学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一流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拔尖人才创新人才培育项目”。
文摘
伴随数字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的数字人文网络空间呈现明显的技术理性、规范价值、交往理性工具化的倾向,导致编辑出版活动中出版人呈现出个体生命意蕴陨落、心灵诉求被湮没、主体性被遮蔽的单向度生存状况。根据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唯有批判技术理性的工具化,重塑规范价值,追求交往行为的合理性,捕捉作者及编辑的生命意蕴,才可以重拾主体多维度的理性兼感性存在,即:编辑与作者单向度向多维度的转变、工具性与生命性的并重、理性与感性的和谐等,重构编辑与作者的多维交往对话行为,复现当前编辑与作者在交往行为中的生命价值。
关键词
哈贝马斯
交往行为
编辑
作者
工具理性
生命感性
Keywords
Habermas
communicative behavior
Editor
author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life sensibility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遮蔽何以澄明:编辑的听觉意识之维
邢娟妮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工具理性,抑或生命感性?——交往行为理论下编辑与作者之维
邢娟妮
缪心毫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