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技术的实践场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祝智庭 王佑镁 顾小清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7-11,共5页
教育技术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高度分化的领域,采用社会学研究中的场域分析视角,结合教育技术的定义,详细地分析和阐释了教育技术实践场架构,对各场域的行为主体、技术过程、技术制品及其相互关系作了较为清晰的描述,为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 教育技术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高度分化的领域,采用社会学研究中的场域分析视角,结合教育技术的定义,详细地分析和阐释了教育技术实践场架构,对各场域的行为主体、技术过程、技术制品及其相互关系作了较为清晰的描述,为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整合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 实践场 场域理论 研究框架 行为主体 技术过程 技术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信息化开放生态系统模型建设策略 被引量:25
2
作者 王佑镁 吴永和 祝智庭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9年第1期58-62,共5页
教育信息化在经历封闭性的系统建设阶段后,开放生态系统成为其满足教育变革和学习者需求的必然追求。本文阐述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开放生态系统观与开放系统技术架构,分析开放式信息教育化生态系统的特征及其功能模型,提出基于开放生态... 教育信息化在经历封闭性的系统建设阶段后,开放生态系统成为其满足教育变革和学习者需求的必然追求。本文阐述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开放生态系统观与开放系统技术架构,分析开放式信息教育化生态系统的特征及其功能模型,提出基于开放生态系统的信息教育化系统模型及其实践路线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开放性 生态系统 模型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D打印技术及其教育应用展望——兼论与“人工智能+教育”的融合 被引量:19
3
作者 陈卫东 褚乐阳 +1 位作者 杨丽 叶新东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7-38,共12页
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标志技术之一的4D打印技术,是增材制造领域的尖端技术。与当下3D打印技术相比,4D打印增加了时间维度,使打印产品能基于时间,接受特定外部刺激因子作用,实现自动形变、自动修复、自动组装。4D打印具有人本性、智能性... 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标志技术之一的4D打印技术,是增材制造领域的尖端技术。与当下3D打印技术相比,4D打印增加了时间维度,使打印产品能基于时间,接受特定外部刺激因子作用,实现自动形变、自动修复、自动组装。4D打印具有人本性、智能性、交互性、生态性和生成性等教育应用特性,可以为教学者或学习者打印个性化的教具、学具和玩具;同时,利用其自适应和自组装能力,可以重构智能化的学习空间,方便学习者进行协同编程,以培养信息时代所需要的编程素养。4D打印技术的教育应用,可以进一步深化和推动当下STEAM教育的跨学科教学,培养学习者的跨学科学习能力。未来教育是人与人工智能的协作,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技术将与教学融合,成为下一个核心驱动力。4D打印也是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应用的重要形式,其具有的智慧属性,将更好地服务和支持未来教育,服务于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D打印 智能材料 教育应用 编程素养 STEAM教育 人工智能+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词聚类的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热点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佑镁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19,共5页
文章以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1996-2011年间收录的1175篇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领域研究的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以共词聚类和多元统计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采用R OST和SPSS软件进行内容挖掘和数据处理,以可视化的知识图谱描述各个... 文章以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1996-2011年间收录的1175篇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领域研究的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以共词聚类和多元统计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采用R OST和SPSS软件进行内容挖掘和数据处理,以可视化的知识图谱描述各个高频关键词之间的内在关系,揭示15年来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新时期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及教育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共词分析 聚类分析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佑镁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2-116,共5页
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1996—2011年间收录的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领域研究的学术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和关键词语义网络分析,以期揭示15年来我国中... 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1996—2011年间收录的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领域研究的学术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和关键词语义网络分析,以期揭示15年来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为新时期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及教育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文献计量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学习:面向知识时代的学习技术系统框架 被引量:112
6
作者 祝智庭 王佑镁 顾小清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9,共5页
知识和技术领域的革新已经重组了人们的生活、交流与学习方式,并进而对时下的学习技术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笔者提出了协同学习系统的模型,旨在创建一种适应知识时代学习需求的新型学习技术系统概念框架。系统协同观要求从整体的角度关... 知识和技术领域的革新已经重组了人们的生活、交流与学习方式,并进而对时下的学习技术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笔者提出了协同学习系统的模型,旨在创建一种适应知识时代学习需求的新型学习技术系统概念框架。系统协同观要求从整体的角度关注个体与群体在认知、情感和行动维度的发展;学习场域的构建则为学习新框架的实施提供了动力和平台;知识管理视角探讨知识的创造和寻找适宜的社会和技术条件以支持知识建构,注重学习、知识分享和合作;协同学习新框架为应对变革提供了理论上和方法上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技术系统 概念框架 协同学习 知识管理 学习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领导力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胡小勇 祝智庭 +1 位作者 王佑镁 顾小清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22,共4页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基础教育信息化中的领导力建设需求和研究现状,阐明了领导者的教育信息化愿景与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的关注维度,以及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的能力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以期通过提升领导力来促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持续发展和深入...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基础教育信息化中的领导力建设需求和研究现状,阐明了领导者的教育信息化愿景与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的关注维度,以及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的能力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以期通过提升领导力来促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持续发展和深入变革。最后,作者在文末进行了简要小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领导力 愿景 维度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学习技术系统的套具设计 被引量:3
8
作者 钱冬明 管珏琪 +1 位作者 王佑镁 祝智庭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9-122,共4页
协同学习技术系统是一个面向深度知识建构的学习支持框架,这一框架通过结构化的工具套件支持个体协调发展与群体有序互动,实现"深度互动、汇聚共享、集体思维、合作建构、五场协调",落实面向高阶学习目标的知识建构操作理念... 协同学习技术系统是一个面向深度知识建构的学习支持框架,这一框架通过结构化的工具套件支持个体协调发展与群体有序互动,实现"深度互动、汇聚共享、集体思维、合作建构、五场协调",落实面向高阶学习目标的知识建构操作理念。基于计算机支持下的协作知识建构(CKB)的基本理念,协同学习技术系统更加注重对个体和群体的学习过程中文化变量、协同机制和认知机制的支持,从而实现学习系统中个体与群体在信息和知识场域的互动与协调,指向课堂知识创新。本文系统分析了协同学习的三个基本阶段,即信息汇聚、群体思维和知识建构,阐释了协同学习技术系统的概念框架,设计并初步实现了协同学习技术系统支持套具,为技术支持的教学创新提供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学习技术系统 知识建构 套具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我国高校创客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综述 被引量:58
9
作者 王佑镁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7年第4期20-31,87,共13页
我国高校创客教育的实践路径有两个源头:一是新技术革命与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国际创客运动与全球教育改革互动助推了创客教育的发展,使之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二是国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蓬勃发展,... 我国高校创客教育的实践路径有两个源头:一是新技术革命与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国际创客运动与全球教育改革互动助推了创客教育的发展,使之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二是国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蓬勃发展,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成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这将有力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祝智庭教授认为,广义上创客教育应是以培育大众创客精神为导向(Make Spirit-Aimed Education)的教育形态,狭义上的创客教育则应是一种以培养学习者创客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模式。从现实看,创客教育是一种融合信息技术,秉承"开放创新、探究体验"教育理念,以"创造中学"为主要学习方式和以培养各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的新型教育模式,这一模式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社会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实践性。在此背景下,国内高校通过优化资源、融合专业、面向创新、兼顾创业,系统开展创客教育,并且从体制机制、机构、模式、课程、教学等不同要素的创新与整合出发,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以创客发展为核心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开展的创客教育是一种跨学科、综合性的复合型教育,强调创客精神培育、创客文化的积累,重视过程性的、发散性的培养实践;上海财经大学以创新创业核心素养为突破口,培育一流创新创业人才和青年创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将创业教育培养目标纳入大学整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中,形成创业教育融入大学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态势;宁夏大学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探索高校创客教育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实践运行;黑龙江大学确立了"面向全体、基于专业、分类培养、强化实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融入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山东理工大学强调创客教育促使受教育者实现由单纯的"知"进化为"知、行、创"的统一;温州大学积极探索高校创客空间建设新模式,构建"1+X"的分布式创客空间,系统推进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专业教育的创客教育教学体系;浙江科技学院构建了由"理念-路径-机制"组成的"343"创业教育体系;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以创客精神引领"素养·管理·创新"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了创新与创业教育并举、创业与就业相结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教育体系。为充分展现我国高校创客教育实践的现状及理论思考,厘清我国高校创客教育实践的理论认识,助力中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围绕"高校创客教育"这一主题进行梳理和思考,这些观点综述充分展示了不同高校独具特色的创客教育实践,同时体现了各高校在实践中的深刻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客教育 高校实践 理论思考 观点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设计研究:是什么与不是什么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佑镁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14,21,共9页
作为一种教育研究新范式,教育设计研究是一个整合设计与研究的系统化过程,强调在具体教学情境中,分析具有普遍性的教学问题,设计具有教学理论特征的教学干预,并通过不断应用、评估、修正的迭代与渐进过程来探索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和理... 作为一种教育研究新范式,教育设计研究是一个整合设计与研究的系统化过程,强调在具体教学情境中,分析具有普遍性的教学问题,设计具有教学理论特征的教学干预,并通过不断应用、评估、修正的迭代与渐进过程来探索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和理论解释,以此沟通教育理论开发与教育实践创新之间的关联。理清教育设计研究的发展背景、特征、过程模型与范式定位,并从比较的视野来分析这一研究新范式的创新特质,将有助于教育设计研究在理论上和操作上的明晰化与规范化,进一步推动教育设计研究在教育研究领域的应用,进而支持教育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设计研究 设计实验 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校长信息素养差异及结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佑镁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16,共5页
校长成为影响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乃至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该研究采用调查研究方法,探讨基础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作为学校决策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校长的信息素养现状及其差异;通过数据分析,构建校长信息素养初步结构模型;为校长专业发... 校长成为影响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乃至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该研究采用调查研究方法,探讨基础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作为学校决策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校长的信息素养现状及其差异;通过数据分析,构建校长信息素养初步结构模型;为校长专业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决策提供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校长 信息素养 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与问题:来自教师的视角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佑镁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1-63,共3页
本课题以20余所普通中学为样本,进行个案访谈和问卷调查,从教师的视角探究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现状,发现普通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设施基本满足需求,教师对课程教学效率的自我评价偏低,教师专业化程度及其素养有待提高;影响目前信息技术课... 本课题以20余所普通中学为样本,进行个案访谈和问卷调查,从教师的视角探究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现状,发现普通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设施基本满足需求,教师对课程教学效率的自我评价偏低,教师专业化程度及其素养有待提高;影响目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主要因素集中表现为学生、教师、资源、教学模式、环境等五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 影响因素 教学模式 教学效率 普通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效能的教师个人变项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佑镁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0-74,共5页
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育技术深层次应用的重要途径,教师作为课程整合的实施者,是真正发挥整合实效的关键。本文采用抽样调查方法,从教师个人变项出发,深入挖掘影响教师进行有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因素。研究发现,教师的个人因... 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育技术深层次应用的重要途径,教师作为课程整合的实施者,是真正发挥整合实效的关键。本文采用抽样调查方法,从教师个人变项出发,深入挖掘影响教师进行有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因素。研究发现,教师的个人因素中的年龄、网络使用、培训、教学经历、使用频率和输入法等六项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而服务学校、性别、教龄、学科、网络条件等因素则未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教学效能 教师个人变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学习技术系统的可用性测试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佑镁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2-66,共5页
本文阐述了设计研究(DBR)进程中的协同学习研究新进展。教学系统越来越演变成为一种社会—技术系统,其可用性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日益显现。可用性是指影响用户对产品或系统体验的因素的组合。本研究协作创新网络模型,采用话语分析的方法... 本文阐述了设计研究(DBR)进程中的协同学习研究新进展。教学系统越来越演变成为一种社会—技术系统,其可用性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日益显现。可用性是指影响用户对产品或系统体验的因素的组合。本研究协作创新网络模型,采用话语分析的方法,对协同学习技术系统可用性进行了测试研究,作为设计型研究框架内协同学习的一个阶段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学习技术系统 协作创新网络 话语分析 可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学习技术系统中的知识建构动力学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佑镁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24,共5页
知识建构成为一种新的学习隐喻,探究知识建构的微观动力学机制是提升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基于协作标注和可视化知识建构的新型协同学习技术系统,通过实验研究和口语报告法,分析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建构动力学机制,探究学习技术系... 知识建构成为一种新的学习隐喻,探究知识建构的微观动力学机制是提升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基于协作标注和可视化知识建构的新型协同学习技术系统,通过实验研究和口语报告法,分析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建构动力学机制,探究学习技术系统在支持学习者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作用与效果。结果表明,协同学习机制在学习者个体和群体知识建构的不同阶段起着动力作用,协同学习技术系统较好地实现了知识的集体建构和集体记忆的图式化呈现。本研究能够对学习技术设计和协同学习系统建构提供一种微观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学习 技术系统 知识建构 口语报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找教育研究丢失的一把钥匙——《学习科学视域中的设计研究》简评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佑镁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1年第1期50-50,共1页
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是教育研究的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看似繁荣的教育理论与教育研究的背后,难掩一个尴尬事实:作为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学科,其研究却长期被批评为没有产生多少实践上的"可用知识"(usable knowledge)。在知识时代引发... 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是教育研究的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看似繁荣的教育理论与教育研究的背后,难掩一个尴尬事实:作为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学科,其研究却长期被批评为没有产生多少实践上的"可用知识"(usable knowledge)。在知识时代引发全新教育革命的今天,当学习、技术、设计成为变革学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研究 学习科学 设计 理论与实践 简评 视域 钥匙 知识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社会网络与学习的相关性调查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叶新东 朱少华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2-37,共6页
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研究者们把研究目光从个体学习转向组织学习,开始认为学习存在于组织内的交互活动中。本文尝试通过调查获得大学生班级的社会网络概况,并重点关注大学生由于学习交流所形成的社会网络,同时对它与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 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研究者们把研究目光从个体学习转向组织学习,开始认为学习存在于组织内的交互活动中。本文尝试通过调查获得大学生班级的社会网络概况,并重点关注大学生由于学习交流所形成的社会网络,同时对它与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了相关性的研究,得出了两者具有较为显著的正相关性结论,并且讨论了其他因素对学习交流形成的社会网络的影响。本文初步实践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并对此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网络 学习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效能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王佑镁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3-67,共5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各个学校得到了积极推进,但其效果却并不理想,其影响因素复杂多变。本研究将视角转向课程整合的实施者,采用回归分析,深入挖掘影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效能的因素,构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影响因素结构模型,...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各个学校得到了积极推进,但其效果却并不理想,其影响因素复杂多变。本研究将视角转向课程整合的实施者,采用回归分析,深入挖掘影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效能的因素,构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影响因素结构模型,为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推进提供了一种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教学效能 影响因素 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效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王佑镁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9-22,共4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已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关键,目前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虽大力开展实施,但其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教师作为课程整合的实施者,是真正发挥整合实效性以及提升课堂教学效能的关键。本研究采用实证调查研...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已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关键,目前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虽大力开展实施,但其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教师作为课程整合的实施者,是真正发挥整合实效性以及提升课堂教学效能的关键。本研究采用实证调查研究,深入挖掘影响教师进行有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因素。研究发现,教师的个人因素中有六项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整合 教学效能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支持知识建构:层次模型与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佑镁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09年第6期15-18,共4页
知识建构是一种社会性协商与对话的意义建构过程,需要在具体的学习技术系统中实现。本文阐述了技术支持的学习环境中知识建构的层次模型及其研究方法、基于协同学习技术系统的设计研究,分析了协同学习环境中知识建构的层次和质量。研究... 知识建构是一种社会性协商与对话的意义建构过程,需要在具体的学习技术系统中实现。本文阐述了技术支持的学习环境中知识建构的层次模型及其研究方法、基于协同学习技术系统的设计研究,分析了协同学习环境中知识建构的层次和质量。研究发现,技术环境下知识建构水平主要在信息的分享阶段,以及对问题、观点的共享及描述方面,有助于从技术设计和教学设计方面为学习系统构建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建构 层次模型 协同学习 设计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