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哲学的求通意识与建构世界哲学的通论派——吴根友近著《比较哲学视野里的中国哲学》读后 被引量:2
1
作者 孙邦金 《哲学分析》 2014年第4期171-183,共13页
近代以来,中国哲学对于世界空间范围的认知一直是在扩展的。起初多以中国为世界,后来多以亚洲为世界,现在则以全球为世界。在一个全球化时代里,无论我们愿不愿意,一个人独善其身基无可能,一个民族—国家闭关锁国亦无可能,我们需要把自... 近代以来,中国哲学对于世界空间范围的认知一直是在扩展的。起初多以中国为世界,后来多以亚洲为世界,现在则以全球为世界。在一个全球化时代里,无论我们愿不愿意,一个人独善其身基无可能,一个民族—国家闭关锁国亦无可能,我们需要把自己放在一个更大的世界中去思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哲学 中国哲学 哲学视野 吴根友 意识 全球化时代 近代以来 空间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赵翼的历史哲学及其对乾嘉学风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孙邦金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9-45,共7页
以钱大昕、赵翼和王鸣盛等人为代表的乾嘉历史考证学派,长期致力于校订史籍文本、编排史料、考论史实等工作,直接影响到了乾嘉学术向证实、考据学风的整体移易。其中赵翼融归纳与综合为一体的治史方法论、"义理必参之以时势"... 以钱大昕、赵翼和王鸣盛等人为代表的乾嘉历史考证学派,长期致力于校订史籍文本、编排史料、考论史实等工作,直接影响到了乾嘉学术向证实、考据学风的整体移易。其中赵翼融归纳与综合为一体的治史方法论、"义理必参之以时势"的历史哲学,以及"所欲咸得遂"的伦理学思想,证明乾嘉考证史家群体性的"史篡"、"史考"之学背后隐藏着一套无形的历史与道德形上学。这一历史与道德的形上学主张把史学从唯道德主义偏颇中给解放出来,整体表现由好议论转而好实证、由重褒贬转而重时势的这一重大思想异动与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翼 历史考证学派 历史哲学 乾嘉学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儒学对君臣关系与忠君伦理的多元省思 被引量:4
3
作者 孙邦金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37,共8页
在"三纲五常"的传统纲常伦理中,"君君臣臣"的忠君伦理占据了中国官民道德的首要位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它在近代中国批判封建奴隶道德时首当其冲,迅速崩塌瓦解。深入分析忠君伦理兴衰的历史轨迹及其背后动因,... 在"三纲五常"的传统纲常伦理中,"君君臣臣"的忠君伦理占据了中国官民道德的首要位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它在近代中国批判封建奴隶道德时首当其冲,迅速崩塌瓦解。深入分析忠君伦理兴衰的历史轨迹及其背后动因,会发现明清政治儒学中诸如"天子皆人"与"天子一位"论、"君臣义合"与"君臣人合"论、君臣师友论以及"杀一不辜而号为忠臣,君子为之乎"等反君主话语,延续了儒学对现实政治的抗议精神。这些君臣(民)关系新论中所表现出的平等、自由意识和公共理性精神,在理论上为传统忠君伦理向"诚信"、"敬业"等现代职业伦理和政治道德的转化起到了重要的铺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臣关系 忠君伦理 天子一位 君臣义合 友道 忠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