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当代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原因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潘从义
牟德刚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1-103,共3页
新时期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客观存在且长期延续,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为进一步科学认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帮助大学生顺利成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打下基础。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
非正式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代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教育对策
被引量:
6
2
作者
潘从义
牟德刚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3-135,共3页
建设大学和谐校园文化是时代的要求。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过程中,非正式群体教育越来越引起高校教育管理者的重视。文章在充分认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非正式群体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能充分发挥自...
建设大学和谐校园文化是时代的要求。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过程中,非正式群体教育越来越引起高校教育管理者的重视。文章在充分认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非正式群体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作用,提出了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式群体
和谐校园文化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网络虚拟环境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特征、影响及对策探析
被引量:
13
3
作者
潘从义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6-99,共4页
网络虚拟环境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而出现,其群体结构和群体特征以及影响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应当引起重视并加以探讨和研究。加强对网络虚拟环境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与引导,有助于提高学生教育管理的针对性...
网络虚拟环境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而出现,其群体结构和群体特征以及影响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应当引起重视并加以探讨和研究。加强对网络虚拟环境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与引导,有助于提高学生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非正式群体
教育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原因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潘从义
牟德刚
机构
温州大学人文社科处
温州大学
党委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1-103,共3页
基金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当代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及教育对策研究-以温州大学为个案>(SCG335)阶段性成果
文摘
新时期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客观存在且长期延续,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为进一步科学认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帮助大学生顺利成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打下基础。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
非正式群体
分类号
G645.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教育对策
被引量:
6
2
作者
潘从义
牟德刚
机构
温州大学人文社科处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3-135,共3页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作用机理及与正式群体的互动关系实证研究(EEA110338)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大学生非正式组织作用机理及与正式组织的互动关系实证研究(11JCGL14YB)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筹经费项目--大学生非正式组织作用机理及与正式组织的互动关系实证研究(11YJE630002)阶段性成果
文摘
建设大学和谐校园文化是时代的要求。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过程中,非正式群体教育越来越引起高校教育管理者的重视。文章在充分认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非正式群体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作用,提出了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
非正式群体
和谐校园文化
途径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网络虚拟环境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特征、影响及对策探析
被引量:
13
3
作者
潘从义
机构
温州大学人文社科处
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6-99,共4页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作用机理及与正式群体的互动关系实证研究"[EEA11033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大学生非正式组织作用机理及与正式组织的互动关系实证研究"[11YJE630002]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课题[11JCGL14YB]
文摘
网络虚拟环境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而出现,其群体结构和群体特征以及影响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应当引起重视并加以探讨和研究。加强对网络虚拟环境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与引导,有助于提高学生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网络
非正式群体
教育对策
Keywords
intemetlnformal group
educational strategy
分类号
B84 [哲学宗教—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当代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原因与对策研究
潘从义
牟德刚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当代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教育对策
潘从义
牟德刚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网络虚拟环境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特征、影响及对策探析
潘从义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