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文科视域下高校实践育人现状、体系构建与优化路径研究——以温州商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和萍 《林业科技情报》 2023年第4期201-203,共3页
从新文科视角出发,探究了在高校实践育人中新文科视角的理论支撑,分析了新文科视角在实践育人中的作用和价值。深入分析当前高校实践育人的现状问题和挑战,包括实践育人的课程设置、实践基地建设和实践育人的评价体系等方面。基于此提... 从新文科视角出发,探究了在高校实践育人中新文科视角的理论支撑,分析了新文科视角在实践育人中的作用和价值。深入分析当前高校实践育人的现状问题和挑战,包括实践育人的课程设置、实践基地建设和实践育人的评价体系等方面。基于此提出构建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的思路、框架和方法,明确实践育人的核心目标。进一步提出了优化实践育人的路径和策略,包括课程设计、实践基地建设以及实践育人的评价体系的优化策略等。通过研究,明确新文科视角为高校实践育人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的重要价值,为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和优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高校 实践育人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质理论下的纸质家具设计策略研究
2
作者 吴凡 张华 +1 位作者 范霖 臧王爽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39,共7页
文章旨在从感质维度下分析客观的纸质家具设计要素,以研判感质理论视域下的纸质家具设计策略。首先,通过市场调研及文献资料搜集分析纸质家具发展现状,运用感质理论对纸质家具的感质要素进行提取与特性分析,从“感质之物”“感质之境”... 文章旨在从感质维度下分析客观的纸质家具设计要素,以研判感质理论视域下的纸质家具设计策略。首先,通过市场调研及文献资料搜集分析纸质家具发展现状,运用感质理论对纸质家具的感质要素进行提取与特性分析,从“感质之物”“感质之境”“感质之魂”三个层次观构建感质设计模型,结合层次分析法对纸质家具设计中的感质要素进行层级排序,紧接着利用AIGC生成设计方案资料库,再针对各方案进行大众评价获取目标方案,通过模糊综合评价以验证该设计方法的可行性。感质理论应用于纸质家具设计中,主要是从物、行、心三个维度分析其设计思考点,根据感质要素结合AIGC高效产出大量实践结果并予以验证,得出了感质层次观在纸质家具研发各流程中的介入点,纸质家具发展需考虑体系化的品牌效益并加强产品本身的精致程度,该设计策略为纸质家具设计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P(层次分析法)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 纸质家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城市空间生成设计框架——以温州市中央绿轴北延段为例 被引量:11
3
作者 林博 刁荣丹 吴依婉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44-50,共7页
通过建立城市空间案例数据库,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和深度学习算法可以训练计算机学习如何进行城市空间设计。文章在阐述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基本概念及其程序逻辑的基础上,探索城市空间的交通路网、街区空间形态及建筑功能布局的生成模式... 通过建立城市空间案例数据库,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和深度学习算法可以训练计算机学习如何进行城市空间设计。文章在阐述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基本概念及其程序逻辑的基础上,探索城市空间的交通路网、街区空间形态及建筑功能布局的生成模式,并以温州市中央绿轴北延段作为应用案例证实其可行性,以期寻求一套基于人工智能的城市空间生成设计方法,为城市设计方法的创新发展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生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食物观下乡村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构建相关问题与对策分析——以攀枝花市太平乡为例
4
作者 闫心池 郑炜杰 高红阳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5年第5期22-25,共4页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是保障食品安全、促进经济稳定、保护生态环境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大食物观视域下,实地研究发现农业发展观念滞后、食物供给结构单一、食物资源开发不足以及非绿色农业发展阻碍了攀枝花市太平乡构...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是保障食品安全、促进经济稳定、保护生态环境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大食物观视域下,实地研究发现农业发展观念滞后、食物供给结构单一、食物资源开发不足以及非绿色农业发展阻碍了攀枝花市太平乡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进程。本文提出通过采取更新农业发展观念、鼓励多样化种植、推动食物资源深加工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等对策,为同类地区更好地理解并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提供有益的经验,实现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食物观 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构建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礼于器”:华夏设计传播的路径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正柏 邵培仁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24,共4页
“藏礼于器”是华夏传播物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命题,简言之,就是以物的设计实现礼的传播。为了深入理解器物在伦理实践中的积极作用,有必要厘清其传播的路径。从大量的古代器物、建筑等设计中,我们归纳出设计传播的三种路径:其一,基于“符... “藏礼于器”是华夏传播物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命题,简言之,就是以物的设计实现礼的传播。为了深入理解器物在伦理实践中的积极作用,有必要厘清其传播的路径。从大量的古代器物、建筑等设计中,我们归纳出设计传播的三种路径:其一,基于“符号环境”“感官环境”和“社会环境”模型的符号判断路径;其二,基于剧场理论的演绎路径;其三,基于权力场景化的路径。通过设计传播路径的诠释,不仅可以拓展华夏传播物体系的研究范围,而且可以继续发挥它在当代社会传播中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礼于器 设计传播 媒介生态学 身体 规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裂·异质·共生:20世纪初《上海漫画》商业广告的视觉策略
6
作者 李升锐 王天德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2-79,共8页
《上海漫画》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漫画刊物,其中的广告提供了数量颇多、形式颇丰的图像史料,蕴含着丰富的设计内涵。以《上海漫画》的广告为研究对象,旨在梳理和呈现广告设计特征与策略的转换过程,分析和阐释广告的视觉表征... 《上海漫画》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漫画刊物,其中的广告提供了数量颇多、形式颇丰的图像史料,蕴含着丰富的设计内涵。以《上海漫画》的广告为研究对象,旨在梳理和呈现广告设计特征与策略的转换过程,分析和阐释广告的视觉表征。研究表明:断裂、异质与共生是《上海漫画》中广告视觉构建的基本特征与取向。首先,广告形式的“断裂”呈现为典型的西化风格,但“断裂”下仍蕴含继承与革新。其次,“断裂”也呈现于受众心理层面,消费选择成为一种文化和身份认同的方式,随之也造成了本土与洋商广告的设计分野。此外,广告也带有典型的杂糅与共生的特征,表现为视觉元素的多元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漫画》 民国广告 广告设计 视觉策略 视觉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具”还是新“博弈”?信息经济学视角下电商助农问题刍议——来自攀枝花市某乡实地研究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
7
作者 高红阳 闫心池 +2 位作者 吴芬芬 王珊 杨环环 《农业展望》 2023年第10期69-75,共7页
近年“电商助农”频繁出现在新闻报道及学术研究中。人们常把电商作为某个媒介或某次直播带货行为,从而称其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新农具”。本研究在攀枝花市某乡进行实地考察,研究数据表明电商是一个能动的行为主体,在解决农产品滞销问... 近年“电商助农”频繁出现在新闻报道及学术研究中。人们常把电商作为某个媒介或某次直播带货行为,从而称其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新农具”。本研究在攀枝花市某乡进行实地考察,研究数据表明电商是一个能动的行为主体,在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其凭借所处的信息优势又可能使农民陷入不利选择。电商销售产生的巨大经济收益难以充分地流向果农,直接影响农民增收,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长此以往将可能进一步产生阻碍乡村振兴步伐的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电商 电商助农 乡村振兴 农民收入 媒介惠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本土电影叙事改编中的“多元爱情” 被引量:1
8
作者 黄佳楠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8-70,共3页
"本土化电影叙事改编"一直伴随着整个中国电影的成长,经历从启蒙时代到后现代审美创新时期,在叙事景观上呈现出多元形态。通过对本土电影叙事改编中"多元爱情"进行研究,推出中国国产电影改编之路。研究表明,电影在... "本土化电影叙事改编"一直伴随着整个中国电影的成长,经历从启蒙时代到后现代审美创新时期,在叙事景观上呈现出多元形态。通过对本土电影叙事改编中"多元爱情"进行研究,推出中国国产电影改编之路。研究表明,电影在叙事中通过对电影文本情节的把握,让电影建立一种社会伦理价值和道德功能要点,遵循这一模式,保证电影作品中对内容质量的肯定,摒弃"多元情感"模式,让其更能创作出中国模式的国产电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化 叙事性 多元爱情 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