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承气汤加减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吕小雁 方卫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加减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2年6月该院接诊的62例胃癌根治术患者的诊疗情况,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加减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2年6月该院接诊的62例胃癌根治术患者的诊疗情况,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大承气汤加减治疗,两组均接受1周的连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_(4)、CD^(+)_(8)、CD^(+)_(4)/CD^(+)_(8))、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营养指标[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B)、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的水平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在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_(4)、CD^(+)_(8)、CD^(+)_(4)/CD^(+)_(8)、IgA、IgG、IgM、Hb、PAB、HSA、TR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承气汤加减联合肠内营养支持能有效改善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免疫功能,促进营养状况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根治术 大承气汤 肠内营养支持 胃肠功能 免疫功能 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高转运患者中医证型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永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86-988,共3页
目的:观察腹膜高转运持续不卧床式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的中医证型特点,分析影响证型的相关因素,为中医药治疗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医院腹膜透析中心长期随访的80例CAPD患者,记录症状体征与舌脉... 目的:观察腹膜高转运持续不卧床式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的中医证型特点,分析影响证型的相关因素,为中医药治疗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医院腹膜透析中心长期随访的80例CAPD患者,记录症状体征与舌脉,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常规测定患者血糖、血胰岛素、肝肾功能、透析液肌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临床指标,行腹膜平衡试验评估腹膜转运功能(D/Pcr值),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及改良主观全面营养评估(Modified quantitative subjective global nutritional assessment,MQSGA)积分等。根据D/Pcr值分为高和高平均转运组(D/Pcr≥0.65 A组)、低和低平均转运组(D/Pcr<0.65 B组),比较分析各组中医证型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1)A、B组血HOMA-IR、hs-CRP、MQSGA、血白蛋白(ALB)值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患者本虚证以脾肾气虚、脾肾阳虚为主;标实证以湿浊、血瘀为主,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A组患者伴胰岛素抵抗者,以湿浊合并血瘀证为主;伴微炎症者,以湿热证为主;伴营养不良者,以脾肾阳虚证为主。结论:腹膜高转运CAPD患者的中医证型本虚证以脾肾气虚、脾肾阳虚为主,标实证以湿浊、瘀血为主,胰岛素抵抗、微炎症、营养不良等临床合并症影响患者的中医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中医证型 腹膜高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昂丹司琼预防麻醉后寒战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黄蓉 魏晓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91-797,共7页
目的评价昂丹司琼预防麻醉后寒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8月,纳入以昂丹司琼预防麻醉后寒战为研究目的,研究组为昂丹司琼,对照组为生理... 目的评价昂丹司琼预防麻醉后寒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8月,纳入以昂丹司琼预防麻醉后寒战为研究目的,研究组为昂丹司琼,对照组为生理盐水或哌替啶或曲马多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3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根据不同对照组、不同麻醉方式及不同剂量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16项研究,1 443例受试者。有效性方面,研究组寒战发生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RR=0.42,95%CI 0.35~0.51,P<0.001);与哌替啶组(RR=0.68,95%CI 0.44~1.05,P=0.09)及曲马多组(RR=2.07,95%CI 0.90~4.75,P=0.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3个不同麻醉方式亚组(RR=0.44,95%CI 0.36~0.54,P<0.001),2个不同剂量亚组(RR=0.41,95%CI 0.34~0.49,P<0.001)中,研究组寒战发生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安全性方面,研究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RR=0.27,95%CI 0.16~0.46,P<0.001)。结论昂丹司琼可有效预防麻醉后寒战的发生,其效果与哌替啶、曲马多相当,并且可明显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昂丹司琼 麻醉后寒战 有效性 安全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标识在普通外科病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章国姿 丁红眉 陈李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2期344-346,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普通外科病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1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苍南医院接受治疗的普通外科病区的患者和护理人员300例为对照组,建立护理标识后,选取2015年2—8月同一医院的普通外科病区患者和护理人...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普通外科病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1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苍南医院接受治疗的普通外科病区的患者和护理人员300例为对照组,建立护理标识后,选取2015年2—8月同一医院的普通外科病区患者和护理人员300例为观察组,分析总结两组病区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发生情况、患者和护士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的安全隐患为药物核对错误、患者识别错误、查对执行不力、意外伤害、院内皮肤压疮;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3%,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3.3%,观察组远远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患者满意度为95.0%,护士满意度为95.3%,对照组中患者满意度为83.0%,护士满意度为82.7%,观察组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标识在普通外科病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安全性,提高了医院的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标识 普通外科病区 安全管理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