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阶梯式”临床实习带教法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夏海波 兰俊 +3 位作者 梁伟 周明平 许荣成 杨华飞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3期471-472,共2页
目前我国本科医学生的培养模式常规为五年制,通过前期3~4年的临床基础知识的学习,医学院校会在最后一年中安排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1]。通过实习不仅能够检验学生对在学校里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还决定了学生对医学事业是否有足... 目前我国本科医学生的培养模式常规为五年制,通过前期3~4年的临床基础知识的学习,医学院校会在最后一年中安排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1]。通过实习不仅能够检验学生对在学校里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还决定了学生对医学事业是否有足够的热情,对自己以后所选专业方向的判断。可以说,实习阶段是医学生正式进入临床的启蒙阶段,对学生以后的医学事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2]。创伤骨科由于科室的特殊性,病种多,发病急,病人周转率快,带教老师临床工作繁忙,所以往往疏于临床带教工作,以致实习带教效果较差。基于当前的教学现状[3],本科室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即“阶梯式”带教法,希望通过新模式的带教方法提高本科室实习带教效果,同时也希望通过对新模式的探索[4],将取得的教学成果及经验向其他科室或在临床上推广,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教学成果 启蒙阶段 带教老师 阶梯式 创伤骨科 临床实习 带教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宫压力调节器在宫腔镜电切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武旖旎 代虹 +3 位作者 韩新 王发兴 徐巧敏 吴继敏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11期1627-1629,共3页
目的评价自主研发的膨宫压力调节器在宫腔镜电切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2年2月行宫腔镜子宫黏膜肌瘤电切术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膨宫压力调节器;对照组使用常规连续灌流膨... 目的评价自主研发的膨宫压力调节器在宫腔镜电切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2年2月行宫腔镜子宫黏膜肌瘤电切术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膨宫压力调节器;对照组使用常规连续灌流膨宫装置。两组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经口将食道超声探头放置在食管中段;记录手术开始前(T0)、冲洗量5,000 mL(T1)、冲洗量10,000 mL(T2)、冲洗量15,000 mL(T3)时膨宫泵显示的膨宫压力,患者血清Na^(+)浓度、血红蛋白(Hb)及校正血流时间(FTc);记录两组患者FTc≥360 ms发生次数,过度水化综合征发生情况;调查医师满意度。结果与T0时比较,观察组患者T3时Na^(+)浓度降低,T2、T3时Hb明显降低,T3时FTc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T2、T3时Na^(+)及Hb均明显降低,T1~T3时FTc均升高(P<0.05)。与观察组比较,对照组患者T2、T3时Na^(+)明显降低,T3时Hb降低,T2、T3时FTc升高(P<0.05)。对照组有5例患者T3时FTc≥360 ms,观察组未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过度水化综合征。结论自制膨宫压力调节器可自动调节膨宫压力,使宫腔压力始终保持在低压状态且不影响手术视野,降低过度水化综合征的发生率,使宫腔镜电切手术更具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电切 过度水化综合征 膨宫压力调节仪 食道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水平指导淋巴瘤/骨髓瘤并发急性肾损伤肾功能分期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江锦红 刘永华 +7 位作者 王晓丽 曾玉晓 金伟媚 江妤 兰义芬 冯晓宁 郑璐 方炳木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第8期1158-1160,共3页
目的探讨淋巴瘤或骨髓瘤并发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指导肾功能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淋巴瘤或骨髓瘤男性患者77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男性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淋巴瘤或骨髓瘤并发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指导肾功能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淋巴瘤或骨髓瘤男性患者77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男性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肌酐、血清胱抑素C水平,记录观察组患者的尿量,并根据患者的血清肌酐水平和尿量进行肾功能分期。比较两组的血清肌酐、血清胱抑素C水平,并进行组内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比较观察组不同AKI分期的血清肌酐、血清胱抑素C水平。结果观察组的血清肌酐和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分别为(268.19±147.81)μmol/L.(2.81±1.66)mg/L,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血清肌酐与血清胱抑素C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两个变量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且观察组(r=0.725)高于对照组(r=0.605)。AKI3期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高于AKI1/2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指标可应用于临床指导并发AKI淋巴瘤/骨髓瘤男性患者的肾功能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胱抑素C 淋巴瘤 骨髓瘤 急性肾损伤 肾功能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浆中miR-155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4
作者 赵月娥 俞颂平 +1 位作者 曲春生 张旭颖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第7期1047-1049,共3页
目的探讨miR-155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9月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51例(NDR组)、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61例(NPDR组)、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65例(PDR组);另收集同期89... 目的探讨miR-155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9月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51例(NDR组)、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61例(NPDR组)、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65例(PDR组);另收集同期89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采用荧光定量PCR的相对定量方法检测血浆miR-155表达水平.结果NDR组、NPDR组、PDR组患者血浆miR-155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NPDR组、PDR组患者血浆miR-155表达水平明显低于NDR组(P<0.05).但NDR组与NPDR组间miR-155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化血红蛋白是DR发生的风险因素,而miR-15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DR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miR-155在DR患者的循环系统中表达相对较低,是DR发病风险的保护因素,有作为临床分子诊断标志物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MIR-15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1例被误诊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老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分析
5
作者 江锦红 刘永华 +4 位作者 王晓丽 吴勤丽 杨伟雄 刘森军 方炳木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4期194-196,共3页
目的:对被误诊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的老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诊疗要点及预后等进行案例讨论。方法:观察1例因MDS样表现被误诊的老年ALL患... 目的:对被误诊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的老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诊疗要点及预后等进行案例讨论。方法:观察1例因MDS样表现被误诊的老年ALL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及结果,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该例73岁男性患者因乏力伴食欲下降等临床症状而在某医院就诊,初步诊断其病情为MDS合并原始细胞过多,其经治疗后出院。4周后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2.0×10^(9)/L,红细胞计数2.9×10^(12)/L,血红蛋白86 g/L,血小板计数88×10^(9)/L,网织红细胞绝对值1%。随后转入丽水市人民医院就诊,经骨髓涂片检查被确诊患有Ph染色体阴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采用VDLP方案进行1个疗程的诱导化疗后其疗效为完全缓解,后续采用CAM方案、减低剂量MA方案各进行1个疗程的化疗,治疗效果佳。随访期间,患者血常规指标均在正常范围(未接受骨髓涂片检查)。结论:老年ALL患者可因MDS样表现而被误诊。临床检查中发现疑似MDS患者存在原始细胞比例偏高、不明原因骨髓坏死时,需考虑其患有ALL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老年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