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柱后方3D融合预防胸腰椎骨折晚期矫正丢失:有限元分析与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5
1
作者 吴立军 余凤娇 +1 位作者 何登伟 钟世镇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4-193,共10页
椎弓根螺钉系统能使胸腰椎骨折椎体高度和矢状面成角获得良好恢复,但是随着下地活动增多或内固定取出后,易发生椎体高度和后凸畸形矫正的丢失。为此,评价双侧关节突和棘突间植骨3D融合对预防胸腰椎骨折合并椎间盘损伤术后晚期矫正丢失... 椎弓根螺钉系统能使胸腰椎骨折椎体高度和矢状面成角获得良好恢复,但是随着下地活动增多或内固定取出后,易发生椎体高度和后凸畸形矫正的丢失。为此,评价双侧关节突和棘突间植骨3D融合对预防胸腰椎骨折合并椎间盘损伤术后晚期矫正丢失的力学机制和临床效果。模拟患者术后内固定取出后状态,建立双侧关节突联合棘突间植骨融合(治疗组模型)和单纯双侧关节突植骨融合(对照组模型)的L1-L2节段的两种外科有限元模型,按照脊柱三柱理论,对模型施加压缩、前屈与后伸荷载。两种外科模型通过治疗组(11例)和对照组(13例)的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放射学检查。治疗组模型的椎间盘竖向压缩位移和应变较对照组模型明显减小,双侧关节突植骨区应力负荷也较对照组模型减小,而且治疗组模型的后柱比对照组模型形成了更加强化的张力带。治疗组在术后晚期的临床试验结果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关节突联合棘突间植骨3D融合比单纯双侧关节突植骨融合更能有效重建脊柱三维稳定性,能较好地获得骨性融合,防止术后晚期伤椎高度丢失以及后凸畸形矫正丢失。有限元分析结合小样本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有利于外科手术的设计、评价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晚期矫正丢失 后柱3D融合 有限元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道螺钉技术在骨盆环脆性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黄淑明 兰树华 +6 位作者 邢海林 王翀 谢盼盼 褚旭峰 叶方 吴泉州 叶积飞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2年第4期309-316,共8页
目的:探讨通道螺钉技术治疗骨盆环脆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35例骨盆环脆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23例;年龄65~99(75.4±7.8)岁。根据Rommens骨盆环脆性骨折综合类型系... 目的:探讨通道螺钉技术治疗骨盆环脆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35例骨盆环脆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23例;年龄65~99(75.4±7.8)岁。根据Rommens骨盆环脆性骨折综合类型系统进行分类,其中Ⅱb型13例,Ⅱc型7例,Ⅲa型8例,Ⅲb型2例,Ⅲc型2例,Ⅳb型1例,Ⅳc型2例。所有患者前后环采用通道螺钉技术固定,根据骨盆前环固定方式不同分为2组:骨盆前方皮下内固定装置(anterior subcutaneous pelvic internal fixator,INFIX)组12例,采用椎弓钉棒系统固定;螺钉组23例,采用耻骨联合、耻骨上支或髋臼前柱空心螺钉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内固定费用以及手术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同时比较术后骨折复位质量Matta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末次随访时Majeed评分系统功能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得随访,时间为12~39(16.5±5.4)个月。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内固定费用方面,螺钉组内固定费用2914(2914,4371)元明显低于INFIX组6205(6205,6205)元(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院时、术后1周、3个月时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病例术后1周、3个月VAS评分明显优于入院时(P<0.05)。两组患者术后骨折复位质量和末次随访时疗效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通道螺钉技术行前环INFIX或空心螺钉固定联合后环空心螺钉固定治疗骨盆环脆性骨折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能有效缓解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骨折 外科手术 微创性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