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CE-MRI瘤内及瘤周影像组学的列线图预测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负荷的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郑彭玮 林桂涵 +3 位作者 陈炜越 应海峰 李程超 纪建松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33-1339,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动态增强MRI(DCE-MRI)瘤内及瘤周影像组学的列线图在预测早期(cT1-2N0-1M0期)乳腺癌患者ALN负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22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且临床分期为cT1-2N0-1M0期的463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 目的:探讨基于动态增强MRI(DCE-MRI)瘤内及瘤周影像组学的列线图在预测早期(cT1-2N0-1M0期)乳腺癌患者ALN负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22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且临床分期为cT1-2N0-1M0期的463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MRI影像资料。采用完全随机法以7:3的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集(n=324)和验证集(n=139)。使用Radcloud平台提取DCE-MRI图像肿瘤内部和周围3 mm、5 mm和7 mm区域的影像组学特征,通过降维保留纳入模型的最优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分别构建相应的影像组学模型。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临床特征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与ALN负荷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以此建立临床模型。最后,基于临床危险因素和瘤内+最佳瘤周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建立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评价,并计算出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瘤内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AUC分别为0.809、0.762。瘤周特征建模以瘤周5 mm范围结果最佳,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AUC分别为0.745、0.7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和MR报告淋巴结状态是预测早期乳腺癌患者ALN高负荷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结合临床危险因素和Rad-score(瘤内+瘤周5 mm)建立列线图。ROC结果显示该列线图表现出良好的预测性能,在训练集中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0.875、0.736、0.863、0.825;在验证集中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0.830、0.692、0.850、0.800。结论:基于DCE-MRI瘤内及瘤周影像组学的列线图能够较好地预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ALN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腋窝 淋巴结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