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与超声对肠重复畸形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1
作者 林玲玲 宋樟伟 +1 位作者 赵雅萍 吕夕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11期1939-1942,共4页
目的探讨肠重复畸形的多层螺旋CT和超声影像学特点,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肠重复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后病理证实肠重复畸形患者86例,其中38例同时做了CT及超声检查,32例只做了超声检查,16例只做了CT检查,对CT及超声两种检查方... 目的探讨肠重复畸形的多层螺旋CT和超声影像学特点,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肠重复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后病理证实肠重复畸形患者86例,其中38例同时做了CT及超声检查,32例只做了超声检查,16例只做了CT检查,对CT及超声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肠重复畸形的CT及超声表现特点,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肠重复畸形的诊断价值。结果 86例中,按部位分,空肠8例,回肠47例,回盲部21例,结直肠7例,胃十二指肠3例;按类型分,囊肿型73例,管状型13例;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CT明确诊断40例,误诊8例,漏诊6例,超声明确诊断43例,误诊9例,漏诊18例。两者主要误诊为美克尔憩室、肠系膜及网膜囊肿、肠道肿瘤、腹腔脓肿等;合并症主要有肠梗阻、肠套叠、消化道出血等; CT对肠重复畸形的诊断率、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74. 1%、14. 8%、11. 1%,超声对肠重复畸形的诊断率、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61. 4%、12. 8%、25. 8%。CT及超声对肠重复畸形诊断率及误诊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 0. 05),CT及超声对肠重复畸形漏诊率有统计学差异(P <0. 05)。肠重复畸形在CT图像平扫表现为类圆形或管形低密度肿块影,壁较厚,与周围正常肠管厚度相当,增强扫描显示囊壁强化方式与周围肠管相似。超声表现为腹腔内类圆形或管形囊性肿块,边界清,壁较厚,囊壁由内向外有三层结构,呈强-弱-强回声,彩色多普勒显示囊壁可见血流信号。结论多层螺旋CT及超声均是诊断肠重复畸形的重要检查方法,CT对肠重复畸形的诊断率略高于超声检查,漏诊率明显低于超声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重复畸形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双重造影和增强CT在胃间质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小花 王亮 +2 位作者 刘咏芳 罗洪霞 林益怡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3期446-448,452,共4页
目的:通过与术后病理对照及相互间比较,对比分析超声双重造影( DCUS)和增强CT在胃间质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4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均接受DCUS和增强CT检查的40例胃间质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病... 目的:通过与术后病理对照及相互间比较,对比分析超声双重造影( DCUS)和增强CT在胃间质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4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均接受DCUS和增强CT检查的40例胃间质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病灶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对比DCUS与增强CT对胃间质瘤病灶的检出率,对比对胃间质瘤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的正确率。结果40例胃间质瘤中病理诊断为低危24例,高危16例。 DCUS对胃间质瘤病灶的检出率为98%(39/40),增强CT对胃间质瘤病灶检出率93%(37/4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615)。DCUS定位诊断正确率为97%(38/39),增强CT定位诊断正确率为70%(26/3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1)。 DCUS定性诊断正确率为87%(34/39),增强CT定性诊断正确率为89%(33/3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1.00)。结论 DCUS在胃间质瘤病灶的定位能力上明显优于增强CT,但在胃间质瘤的检出能力上和在胃间质瘤生物学行为的诊断能力上与增强CT相近,因此可作为增强CT的重要补充甚至替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微气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胃间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预测子痫前期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林小瑜 邹春鹏 +4 位作者 郑金珏 周秀萍 金慧佩 何慧疗 赵雅萍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2期300-304,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U)及其定量参数对预测子痫前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成像对328例11~14周进行常规超声检查的孕妇胎盘血流灌注情况进行前瞻性观察分析,应用三维多普勒直方图计算胎盘血管指数(VI)、... 目的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U)及其定量参数对预测子痫前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成像对328例11~14周进行常规超声检查的孕妇胎盘血流灌注情况进行前瞻性观察分析,应用三维多普勒直方图计算胎盘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和血流指数(VFI)。所有患者在16~20周之间再进行一次检查。孕妇随访至分娩结束,按有无发生子痫前期分为正常妊娠组和子痫前期组。结果16~20周子痫前期组胎盘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和血流指数(VFI)等胎盘血管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11~14周子痫前期组胎盘血管指数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可定量分析胎盘血流灌注情况,可以预测及诊断子痫前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能量多普勒 超声检查 子痫前期 血管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检查在输尿管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4
作者 茹翱 陆文明 +2 位作者 范晓华 邓弼云 周秀萍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2期296-298,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波检查在各种病因所致输尿管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月经手术证实的输尿管损伤资料29例,所有患者行输尿管修补术前均行超声波与静脉肾盂造影两种方法检查,诊断结果与最终手术结果进行比较,... 目的探讨超声波检查在各种病因所致输尿管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月经手术证实的输尿管损伤资料29例,所有患者行输尿管修补术前均行超声波与静脉肾盂造影两种方法检查,诊断结果与最终手术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对比超声波检查对输尿管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以手术结果为标准,超声波诊断符合率93.1%(27/29),静脉肾盂造影诊断符合率89.7%(26/29),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符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波能准确诊断输尿管损伤,与静脉肾盂造影相比,具有简便、无创、快速、安全等诸多优点,在输尿管损伤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输尿管损伤 静脉肾盂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病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3
5
作者 李园园 臧国礼 赵雅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4期126-129,146,共5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联合超声造影(CEUS)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腕关节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5年9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乐清医院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明确诊断RA患者37例,共68个腕关节(RA组),收...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联合超声造影(CEUS)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腕关节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5年9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乐清医院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明确诊断RA患者37例,共68个腕关节(RA组),收集同时期对照组20例共40个腕关节。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检测两组腕关节有无滑膜增生及滑膜增生的厚度,并检测增生滑膜内有无血流信号,关节有无骨质侵蚀,关节有无积液。RA组患者经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后,观察腕关节增牛滑膜强化情况,并测量增生滑膜厚度。结果RA组68个腕关节中,61个腕关节出现滑膜增厚(89.71%),38个腕关节检出关节积液(55.88%),37个腕关节出现骨侵蚀占(54.41%);对照组40个腕关节中,4个关节出现滑膜增厚(10.00%),3个关节有关节积液(7.50%),1个关节出现骨侵蚀(2.50%);RA组中各征象出现百分比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RA组61个滑膜增厚关节中,39个增厚滑膜内出现血流信号,检出率为63.9%;行CEUS后,59个关节内检出增厚滑膜增强,检出率为96.7%。RA组滑膜厚度为(7.67±4.37)mm;对照组滑膜厚度为(1.29±0.55)mm,两绀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DUS联合CEUS能够明确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病变。CEUS能够更好地显示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病变中的增厚滑膜,在疾病诊断中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声造影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与超声对肾外肾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宋樟伟 林玲玲 +2 位作者 肖莉莉 许崇永 吕夕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1期121-123,共3页
目的 探讨肾外肾盂的MRI和超声表现特点,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肾外肾盂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经静脉肾盂造影(IVP)证实肾外肾盂的68例患者,所有病例都同时行泌尿系MRI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肾外肾... 目的 探讨肾外肾盂的MRI和超声表现特点,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肾外肾盂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经静脉肾盂造影(IVP)证实肾外肾盂的68例患者,所有病例都同时行泌尿系MRI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肾外肾盂的MRI及超声表现特点,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肾盂肾盂的诊断价值.结果 68例中,其中单侧54例,双侧14例,左侧38例,右侧44例;伴发同侧肾积水49例,肾外肾盂最大径线15~82mm,平均42.3mm; MRI诊断61例,误诊7例,其中5例误诊为肾盂旁囊肿,肾盂积水2例;超声诊断48例,误诊20例,其中7例误诊为肾盂旁囊肿,肾盂积水13例.MRI及超声对肾外肾盂的诊断具有统计学差异(x2=7.81,P=0.005).肾外肾盂在MRI横断位及冠状位图像表现为肾窦外长T1长T2水样信号,并且与正常肾盂相通.超声表现为肾门外与肾盂相延续囊状液暗区,内部回声均匀,未见正常肾实质包绕,肾外形及肾实质无改变.结论 MRI及超声均是诊断肾外肾盂的重要无创性检查方法,MRI可以多平面显示肾外肾盂与肾脏的位置关系,对肾外肾盂的诊断优于超声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外肾盂 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囊皮下裂头蚴病超声表现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郑磊 黄湖 +1 位作者 潘尹 田新桥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83-383,共1页
患儿男,5个月。家长发现患儿双侧阴囊肿胀,左侧阴囊可触及一肿块。体格检查:双侧阴囊肿胀,大小均为2.0cm×2.0cm,质软,可回纳入腹,透光试验(+):左侧阴囊壁可触及一肿块,大小约1.5cm×0.5cm,无触痛,质中,双... 患儿男,5个月。家长发现患儿双侧阴囊肿胀,左侧阴囊可触及一肿块。体格检查:双侧阴囊肿胀,大小均为2.0cm×2.0cm,质软,可回纳入腹,透光试验(+):左侧阴囊壁可触及一肿块,大小约1.5cm×0.5cm,无触痛,质中,双侧睾丸下降。既往史:患儿腹壁红肿曾用生蛙皮敷于肚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头蚴病 阴囊 超声检查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应变成像评价规范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动脉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郑金珏 陈倩倩 +1 位作者 李秀云 邹春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9期1555-1560,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应变成像评价规范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动脉的影响。方法65例2型糖尿病(T3pe 2 diabetes,T2DM)患者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为IMT增厚组30例(1.0 mm≤IMT<1.5 mm)和IMT正常组35例(IMT<1.0 mm)。应用Xstrain... 目的探讨超声应变成像评价规范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动脉的影响。方法65例2型糖尿病(T3pe 2 diabetes,T2DM)患者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为IMT增厚组30例(1.0 mm≤IMT<1.5 mm)和IMT正常组35例(IMT<1.0 mm)。应用Xstrain自动分析软件分别获取右侧颈总动脉、肱动脉、股动脉和胫前动脉各节段最大圆周应变平均值(Smax)和应变率的平均值(SRmax)。所有患者经规范化治疗6个月后重复以上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以上各动脉Smax、SRmax的变化率。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规范化治疗前和治疗后,IMT增厚组的右侧颈动脉、肱动脉、股动脉和胫前动脉的Smax和SRmax低于IMT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化治疗前后比较,IMT正常组的右侧颈动脉、肱动脉、股动脉和胫前动脉的Smax和SRmax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增厚组的肱动脉和胫前动脉的Smax和SRmax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增厚组的胫前动脉Smax变化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应变成像可用来评价规范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动脉,尤其是中小动脉应变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规范化治疗 周围动脉 弹性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壁皮下Castleman病超声表现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郑磊 黄湖 +1 位作者 梁天琳 田新桥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12期1872-1872,1904,共2页
患者女,63岁。5天前体检发现左胸壁肿块,约鸽蛋大小,无明显触疼痛,及其他异常,外院超声检查提示“左侧胸壁实性结节(考虑来源间叶组织肿瘤,恶性可能),建议手术治疗”,现来我院就诊。查体:左侧胸壁可及一大小约5cm×3cm... 患者女,63岁。5天前体检发现左胸壁肿块,约鸽蛋大小,无明显触疼痛,及其他异常,外院超声检查提示“左侧胸壁实性结节(考虑来源间叶组织肿瘤,恶性可能),建议手术治疗”,现来我院就诊。查体:左侧胸壁可及一大小约5cm×3cm的结节,边界欠清,质较硬,活动度尚可,无压痛,无波动感,双侧腋下可扪及多个肿大淋巴结。超声检查:左上胸壁皮下可见一混合回声结节,大小约5.0cm×2.2cm,边界不清,未见明显包膜回声(图1),周边呈强回声,内可见不规则低回声区,CDFI示结节内血流较丰富(图2)。双侧腋下见多个椭圆形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未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LEMAN病 超声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联合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在浆细胞性乳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0
作者 唐岩 徐甜甜 宋樟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1期51-53,80,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联合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应用在浆细胞性乳腺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4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行常规组超声和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检查,分析两种检查在诊断方面检出情况。结果本组40例患者中实性低回声包块、囊实性包块...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联合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应用在浆细胞性乳腺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4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行常规组超声和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检查,分析两种检查在诊断方面检出情况。结果本组40例患者中实性低回声包块、囊实性包块型,乳腺导管扩张型检出率分别是35.00%、45.00%、20.00%。在14例实性低回声包块患者中,乳腺影像学报告和数据分析系统提示Ⅲ类、ⅣA类、ⅣB类、ⅣC类以及Ⅴ类检出率分别是17.50%、5.00%、2.50%、2.50%、7.50%;弹性成像图上呈现蓝绿相间表现,弹性评分提示2分、3分、4分检出率分别是12.50%、15.00%、7.50%。在18例囊实性包块型患者中,乳腺影像学报告和数据分析系统提示Ⅱ类、Ⅲ类、ⅣA类以及ⅣB类检出率分别是5.00%、27.50%、7.50%、5.00%;弹性成像图上主要为绿色或是呈现蓝色与绿色交替现象,弹性评分提示2分、3分、4分检出率分别是35.00%、7.50%、2.50%。在8例乳腺导管扩张型患者中,乳腺影像学报告和数据分析系统Ⅱ类,弹性成像图上完全被绿色覆盖或是主要为绿色,弹性评分提示1分、2分检出率分别是7.50%、12.50%。在4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中,Ⅱ类、Ⅲ类、Ⅳ类以及Ⅴ类检出率分别是25.00%、45.00%、22.50%、7.50%。在4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中,1分、2分、3分以及4分检出率分别是7.50%、60.00%、22.50%、10.00%。结论浆细胞性乳腺炎病患开展常规超声以及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检查,能够显著提升乳腺良性病变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 超声检查 浆细胞性乳腺炎 诊断效能 乳腺影像学报告和数据分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