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内感染的部位分析与护理对策 被引量:6
1
作者 林海燕 黄乐听 +1 位作者 吕可超 程碧环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6期1141-1143,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6年5月恶性血液病合并院内感染的214例患者感染部位以及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院内感染多发部位与护理相关的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6年5月恶性血液病合并院内感染的214例患者感染部位以及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院内感染多发部位与护理相关的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院内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53.27%),其次为上呼吸道(28.51%)、肛周(6.07%)、血液(5.61%)、口腔(4.67%)、肠道(1.40%)、尿路(0.47%)。统计结果显示,年龄、住院天数、化疗、合并其他疾病、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使用以及白蛋白水平与院内感染发生率有关(P〈0.05)。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为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且以呼吸道、肛周、血液和口腔感染为主。因此住院期间要重视恶性血液病患者危险因素的影响,重视无菌操作、消毒隔离、改善环境卫生等防护措施,做到早预防、早发现和早处理,不仅保证恶性血液病治疗的成功,而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院内感染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职业抱负对工作形塑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陈玲玲 潘疆疆 陈圆圆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0-82,86,共4页
目的 探讨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职业抱负对工作形塑的影响,以期改善其工作形塑,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 2021年1-7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浙江省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414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基本资料问卷、工作形塑量表和职业抱负量表对... 目的 探讨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职业抱负对工作形塑的影响,以期改善其工作形塑,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 2021年1-7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浙江省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414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基本资料问卷、工作形塑量表和职业抱负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工作形塑得分(67.03±15.92)分,职业抱负得分(17.58±5.81)分。回归分析显示,职业抱负、组织氛围和职务是护士工作形塑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医院管理者可引导临床护士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其明确自身的职业追求,营造积极包容的组织氛围,帮助护士平衡家庭与工作之间的关系,提高工作形塑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士 职业抱负 工作形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癌因性疲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3
作者 周红花 张春梅 +3 位作者 沈晓雯 郑小芬 吴亚美 应金宏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4期508-511,共4页
目的:调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癌因性疲乏(CRF)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9月便利抽取浙江省两家三级甲等医院ALL患儿102例,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多维疲乏量表进行调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ALL患儿CRF... 目的:调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癌因性疲乏(CRF)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9月便利抽取浙江省两家三级甲等医院ALL患儿102例,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多维疲乏量表进行调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ALL患儿CRF的影响因素。结果:ALL患儿疲乏发生率为98.04%,疲乏总分为(57.24±14.27)分,其中全身疲乏、睡眠疲乏和认知疲乏得分分别为(51.88±21.01)分、(57.15±15.72)分、(62.70±17.76)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年龄、临床危险度分型、合并相关症状群、活动方式、屏幕时长是ALL患儿CRF的影响因素(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31.0%。结论:ALL患儿CRF发生率较高。临床护理人员应特别关注青春期、高危组、合并胃肠道症状群的ALL患儿,并合理安排患儿运动,控制患儿使用电子产品时长,减少久坐行为,以降低其CRF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癌因性疲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注射液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4
作者 徐莲英 何牧卿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3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研究复方丹参注射液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80例具有HIE病因的新生儿随机分成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组患儿在正常护理的同时给予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预防治疗,对照组患儿仅... 目的探讨研究复方丹参注射液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80例具有HIE病因的新生儿随机分成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组患儿在正常护理的同时给予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预防治疗,对照组患儿仅给予正常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HIE的轻度、重度以及总发生率分别为21.1%、10.0%以及46.7%,显著性低于对照组患儿的34.4%、21.1%以及77.8%(P<0.05)。观察组治疗后肌酸激酶与肌酸酶脑型同工酶水平分别为(1479.4±214.7)、(167.3±45.6)U/L,显著性低于对照组[(1879.0±478.6)、(233.1±50.0)U/L](P<0.05)。在治疗后9个月与12个月,观察组Gesell评分≤75分的患儿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esell评分≥86分的患儿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能够有效地预防性治疗新生儿HIE,减少具有HIE病因的新生儿HIE的发病,促进新生儿后期的正常发育,同时并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可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注射液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