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斜外侧椎间融合技术术后再手术原因与策略
被引量:
2
1
作者
曾忠友
何登伟
+8 位作者
倪文飞
陈平泉
俞伟
宋永兴
吴宏飞
范时洋
宋国浩
王海峰
裴斐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8期756-764,共9页
目的:总结斜外侧椎间融合技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术后再手术原因和策略,并提出预防性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10月至2019年12月采用OLIF技术治疗失败后再次手术的23例患者资料,男9例,女14例;年龄44~81(61.89...
目的:总结斜外侧椎间融合技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术后再手术原因和策略,并提出预防性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10月至2019年12月采用OLIF技术治疗失败后再次手术的23例患者资料,男9例,女14例;年龄44~81(61.89±8.80)岁。疾病类型: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3例,椎间盘源性腰痛1例,腰椎退行性滑脱6例,腰椎管狭窄症9例,腰椎退行性侧后凸4例。初次手术采用Stand-alone OLIF 16例,OLIF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7例。融合节段:单节段17例,2节段2例,3节段4例。均于初次术后3个月内接受了再次手术。再手术方法:予附加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16例;予后路椎板间隙开窗并融合器调整神经根松解2例、内镜下关节突成形神经根松解1例、后路椎板间隙开窗神经根松解1例、椎弓根螺钉调整1例、椎间孔内镜下探查减压术1例;椎间融合器和椎弓根螺钉翻修1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并对比再次手术前、末次随访时腰痛、腰椎功能恢复情况,随访过程中观察融合器沉降或再移位现象,以及椎间融合情况。测量并对比初次术前、初次术后、再次手术前、再次手术后3~5 d、再次手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的变化。结果:再次手术后患者切口皮肤无坏死、无感染。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48(28.1±7.3)个月。初次术后出现神经损伤及术后神经症状未缓解病例其神经症状于3~6个月完全缓解或恢复。随访过程中未出现椎弓根螺钉系统松动或断裂现象,融合器无进一步移位。椎间隙高度在初次术后均获得明显恢复,但出现早期的快速丢失,经再次手术后,椎间隙高度仍有部分丢失。腰痛VAS由再次术前的(6.20±1.69)分至末次随访时的(1.60±0.71)分(P<0.05);ODI由再次术前的(40.60±7.01)%恢复至末次随访时的(9.14±2.66)%(P<0.05)。结论:OLIF术后存在因失败而需再次手术风险,再手术原因包括患者术前存在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初次手术采用Stand-alone方式、术中的终板损伤、术中的神经损伤、术后融合器的明显沉降、术后融合器移位等。只要发现及时、处理得当,OLIF术后再手术多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结果,但仍需加强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斜外侧椎间融合
并发症
再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细胞自噬在脊髓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2
2
作者
周凯亮
张小磊
+2 位作者
吴凯
王雍立
徐华梓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8期695-698,共4页
近年来,细胞自噬在脊髓损伤中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但脊髓损伤后早期自噬激活所起的作用尚有争议。其原因在于细胞自噬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自噬能诱导自噬性细胞死亡的发生并参与细胞凋亡的发生,另一方面自噬能促进受损...
近年来,细胞自噬在脊髓损伤中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但脊髓损伤后早期自噬激活所起的作用尚有争议。其原因在于细胞自噬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自噬能诱导自噬性细胞死亡的发生并参与细胞凋亡的发生,另一方面自噬能促进受损变性蛋白的代谢以及抑制细胞凋亡。然而究其对脊髓损伤后修复的利弊作用,早期自噬激活的程度具有决定作用,脊髓损伤后适当地上调自噬水平可促进受损变性蛋白的代谢并抑制细胞凋亡,而过度激活自噬可能引发自噬性细胞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细胞自噬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斜外侧腰椎融合技术并发血管损伤的原因分析和预防策略
被引量:
5
3
作者
宋永兴
俞伟
+8 位作者
张建乔
曾忠友
范顺武
赵兴
马维虎
何登伟
倪文飞
范时洋
籍剑飞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1142-1147,共6页
目的:总结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y fusion,O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并发血管损伤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7年5月在5家医院接受OLIF手术联合或不联合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
目的:总结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y fusion,O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并发血管损伤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7年5月在5家医院接受OLIF手术联合或不联合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235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男79例,女156例;年龄32~83(61.9±13.5)岁。7例出现血管损伤,其中4例节段血管损伤,1例左髂总动脉损伤,1例左髂总静脉损伤,1例卵巢静脉损伤。结果:失访5例(单纯OLIF 2例,OLIF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3例),其余获得随访,时间6~36(15.6±7.5)个月,随访过程中未出现椎弓根螺钉松动或断裂现象。患者腰痛VAS评分由术前的(6.7±2.3)分降至末次随访时的(1.4±0.8)分(t=7.21,P=0.033);ODI指数由术前的(36.5±7.7)%恢复至末次随访时的(9.4±3.6)%(t=8.11,P=0.025)。结论:斜外侧腰椎融合技术为微创腰椎内固定融合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但在其广泛应用的同时尚存在并发血管损伤的风险。术前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要谨慎细致操作,才能有效预防血管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脊柱融合术
内固定器
微创外科手术
血管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噬在破骨细胞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
4
4
作者
缪建森
王向阳
金海明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57-363,共7页
破骨细胞(osteoclast,OC)是由单核巨噬细胞增殖分化而来的一类具有骨吸收功能的多核细胞,其生成过多及异常活化可诱发如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等多种骨代谢性疾病。自噬作为真核细胞中高度保守的分解代谢过程,在维持细胞稳态、应激损伤修...
破骨细胞(osteoclast,OC)是由单核巨噬细胞增殖分化而来的一类具有骨吸收功能的多核细胞,其生成过多及异常活化可诱发如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等多种骨代谢性疾病。自噬作为真核细胞中高度保守的分解代谢过程,在维持细胞稳态、应激损伤修复以及增殖分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自噬同样参与调控OC的生成和骨吸收功能。一方面,自噬在OC中可被多种因素诱导激活,如营养不足、低氧、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炎症因素、磨损颗粒、微重力环境等等,不同诱导因素如RANKL、炎症因素和磨损颗粒之间可相互联系,共同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激活后的自噬参与调节OC分化成熟的各个阶段,自噬可促进OC的增殖并抑制凋亡、促进OC的分化、迁移和骨吸收功能。由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complex 1,mTORC1)介导的经典自噬信号通路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其上游可被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等多种蛋白调控,然而,研究表明mTORC1介导的自噬可能对OC的分化和功能发挥双向调控作用,其内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整合素αvβ3和Rab蛋白家族分别是自噬在OC迁移和骨吸收功能中发挥作用的重要靶点。鉴于OC在各种骨疾病发生中的重要作用,阐明自噬对OC的作用及其机制对于各种骨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自噬途径可作为一种新的治疗靶点用于临床骨疾病如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细胞
自噬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斜外侧椎间融合技术术后再手术原因与策略
被引量:
2
1
作者
曾忠友
何登伟
倪文飞
陈平泉
俞伟
宋永兴
吴宏飞
范时洋
宋国浩
王海峰
裴斐
机构
嘉兴市中医
医院
骨伤科
丽水市中心
医院
脊柱
外科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脊柱外科
武警海警总队
医院
骨二科
出处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8期756-764,共9页
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20KY968)。
文摘
目的:总结斜外侧椎间融合技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术后再手术原因和策略,并提出预防性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10月至2019年12月采用OLIF技术治疗失败后再次手术的23例患者资料,男9例,女14例;年龄44~81(61.89±8.80)岁。疾病类型: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3例,椎间盘源性腰痛1例,腰椎退行性滑脱6例,腰椎管狭窄症9例,腰椎退行性侧后凸4例。初次手术采用Stand-alone OLIF 16例,OLIF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7例。融合节段:单节段17例,2节段2例,3节段4例。均于初次术后3个月内接受了再次手术。再手术方法:予附加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16例;予后路椎板间隙开窗并融合器调整神经根松解2例、内镜下关节突成形神经根松解1例、后路椎板间隙开窗神经根松解1例、椎弓根螺钉调整1例、椎间孔内镜下探查减压术1例;椎间融合器和椎弓根螺钉翻修1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并对比再次手术前、末次随访时腰痛、腰椎功能恢复情况,随访过程中观察融合器沉降或再移位现象,以及椎间融合情况。测量并对比初次术前、初次术后、再次手术前、再次手术后3~5 d、再次手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的变化。结果:再次手术后患者切口皮肤无坏死、无感染。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48(28.1±7.3)个月。初次术后出现神经损伤及术后神经症状未缓解病例其神经症状于3~6个月完全缓解或恢复。随访过程中未出现椎弓根螺钉系统松动或断裂现象,融合器无进一步移位。椎间隙高度在初次术后均获得明显恢复,但出现早期的快速丢失,经再次手术后,椎间隙高度仍有部分丢失。腰痛VAS由再次术前的(6.20±1.69)分至末次随访时的(1.60±0.71)分(P<0.05);ODI由再次术前的(40.60±7.01)%恢复至末次随访时的(9.14±2.66)%(P<0.05)。结论:OLIF术后存在因失败而需再次手术风险,再手术原因包括患者术前存在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初次手术采用Stand-alone方式、术中的终板损伤、术中的神经损伤、术后融合器的明显沉降、术后融合器移位等。只要发现及时、处理得当,OLIF术后再手术多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结果,但仍需加强预防。
关键词
腰椎
斜外侧椎间融合
并发症
再手术
Keywords
Lumbar vertebrae
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
Complications
Reoperation
分类号
R681.5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细胞自噬在脊髓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2
2
作者
周凯亮
张小磊
吴凯
王雍立
徐华梓
机构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脊柱外科
出处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8期695-698,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401871
81401162)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项目(编号:2013KYA127)~~
文摘
近年来,细胞自噬在脊髓损伤中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但脊髓损伤后早期自噬激活所起的作用尚有争议。其原因在于细胞自噬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自噬能诱导自噬性细胞死亡的发生并参与细胞凋亡的发生,另一方面自噬能促进受损变性蛋白的代谢以及抑制细胞凋亡。然而究其对脊髓损伤后修复的利弊作用,早期自噬激活的程度具有决定作用,脊髓损伤后适当地上调自噬水平可促进受损变性蛋白的代谢并抑制细胞凋亡,而过度激活自噬可能引发自噬性细胞死亡。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细胞自噬
综述文献
Keywords
Spinal cord injury
Autophagy
Review literature
分类号
R329.2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斜外侧腰椎融合技术并发血管损伤的原因分析和预防策略
被引量:
5
3
作者
宋永兴
俞伟
张建乔
曾忠友
范顺武
赵兴
马维虎
何登伟
倪文飞
范时洋
籍剑飞
机构
武警部队骨科医学中心武警海警总队
医院
骨二科
浙江
大学
附属
邵逸夫骨科
宁波市第六
医院
脊柱
外科
丽水市中心
医院
脊柱
外科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脊柱外科
出处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1142-1147,共6页
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20KY968)。
文摘
目的:总结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y fusion,O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并发血管损伤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7年5月在5家医院接受OLIF手术联合或不联合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235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男79例,女156例;年龄32~83(61.9±13.5)岁。7例出现血管损伤,其中4例节段血管损伤,1例左髂总动脉损伤,1例左髂总静脉损伤,1例卵巢静脉损伤。结果:失访5例(单纯OLIF 2例,OLIF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3例),其余获得随访,时间6~36(15.6±7.5)个月,随访过程中未出现椎弓根螺钉松动或断裂现象。患者腰痛VAS评分由术前的(6.7±2.3)分降至末次随访时的(1.4±0.8)分(t=7.21,P=0.033);ODI指数由术前的(36.5±7.7)%恢复至末次随访时的(9.4±3.6)%(t=8.11,P=0.025)。结论:斜外侧腰椎融合技术为微创腰椎内固定融合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但在其广泛应用的同时尚存在并发血管损伤的风险。术前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要谨慎细致操作,才能有效预防血管损伤的发生。
关键词
腰椎
脊柱融合术
内固定器
微创外科手术
血管损伤
Keywords
Lumbar vertebrae
Spinal fusion
Internal fixator
Minimal surgical procedures
Vascular injuries
分类号
R681.5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噬在破骨细胞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
4
4
作者
缪建森
王向阳
金海明
机构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脊柱外科
出处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57-36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2202757)
浙江省自然科学(编号:LQ21H060010)。
文摘
破骨细胞(osteoclast,OC)是由单核巨噬细胞增殖分化而来的一类具有骨吸收功能的多核细胞,其生成过多及异常活化可诱发如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等多种骨代谢性疾病。自噬作为真核细胞中高度保守的分解代谢过程,在维持细胞稳态、应激损伤修复以及增殖分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自噬同样参与调控OC的生成和骨吸收功能。一方面,自噬在OC中可被多种因素诱导激活,如营养不足、低氧、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炎症因素、磨损颗粒、微重力环境等等,不同诱导因素如RANKL、炎症因素和磨损颗粒之间可相互联系,共同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激活后的自噬参与调节OC分化成熟的各个阶段,自噬可促进OC的增殖并抑制凋亡、促进OC的分化、迁移和骨吸收功能。由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complex 1,mTORC1)介导的经典自噬信号通路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其上游可被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等多种蛋白调控,然而,研究表明mTORC1介导的自噬可能对OC的分化和功能发挥双向调控作用,其内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整合素αvβ3和Rab蛋白家族分别是自噬在OC迁移和骨吸收功能中发挥作用的重要靶点。鉴于OC在各种骨疾病发生中的重要作用,阐明自噬对OC的作用及其机制对于各种骨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自噬途径可作为一种新的治疗靶点用于临床骨疾病如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关键词
破骨细胞
自噬
综述文献
Keywords
Osteoclasts
Autophagy
Review literature
分类号
R681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斜外侧椎间融合技术术后再手术原因与策略
曾忠友
何登伟
倪文飞
陈平泉
俞伟
宋永兴
吴宏飞
范时洋
宋国浩
王海峰
裴斐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细胞自噬在脊髓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周凯亮
张小磊
吴凯
王雍立
徐华梓
《中国骨伤》
CAS
2015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斜外侧腰椎融合技术并发血管损伤的原因分析和预防策略
宋永兴
俞伟
张建乔
曾忠友
范顺武
赵兴
马维虎
何登伟
倪文飞
范时洋
籍剑飞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自噬在破骨细胞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
缪建森
王向阳
金海明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