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积方对不同临床病理分型肝癌NET1、CK19蛋白的影响
1
作者 陈铨栩 罗晓智 +1 位作者 张普 陈迪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3-127,共5页
目的探讨肝积方对不同临床病理分型肝癌患者NET1、CK19蛋白的影响。方法回顾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医院诊断治疗的肝癌患者60例临床资料,肝细胞肝癌患者中22例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及手术治疗为肝细胞肝癌A组,23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肝... 目的探讨肝积方对不同临床病理分型肝癌患者NET1、CK19蛋白的影响。方法回顾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医院诊断治疗的肝癌患者60例临床资料,肝细胞肝癌患者中22例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及手术治疗为肝细胞肝癌A组,23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肝积方治疗,为肝细胞肝癌B组;肝内胆管癌患者中7例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及手术治疗为肝内胆管癌A组,8例采用在此基础上加用肝积方治疗,为肝内胆管癌B组。比较不同病理分型患者治疗前后Karnofsky评分,血清AFP、CEA水平,NET1、CK19蛋白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结果 (1)治疗后各组Karnofsky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肝细胞癌B组Karnofsky评分显著高于肝细胞癌A组,肝内胆管癌B组Karnofsky评分显著高于肝内胆管癌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各组AFP与CEA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肝细胞癌B组AFP与CEA显著低于肝细胞癌A组,肝内胆管癌B组显著低于肝内胆管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各组NET1阳性率以及阳性强度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肝细胞癌B组NET1阳性率以及阳性强度显著低于肝细胞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肝内胆管癌A组与肝内胆管癌B组阳性强度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积方用于辅助治疗不同病理分型肝癌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血清AFP、CEA水平,降低NET1阳性表达以及表达强度,可显著降低对肝内胆管癌CK19蛋白表达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积方 临床病理分型 肝癌 NET1 CK19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性肾发育不良的MRI表现 被引量:4
2
作者 陈裕 陈伟 +3 位作者 周玲玲 谢筱筱 陈博 严志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96-599,共4页
目的多囊性肾发育不良(MCDK)是一种罕见的非遗传性疾病。本研究探讨MCDK的MRI特征,提高对本病的影像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MCDK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测量肾脏的长径、宽径,囊性病变数量、大小及信号。结果 20例均为单侧... 目的多囊性肾发育不良(MCDK)是一种罕见的非遗传性疾病。本研究探讨MCDK的MRI特征,提高对本病的影像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MCDK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测量肾脏的长径、宽径,囊性病变数量、大小及信号。结果 20例均为单侧MCDK,其中左侧11例,右侧9例。患肾均小于对侧肾,由大小不一、数量不等、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的囊腔构成,囊间互不相通,且未见正常肾盂结构,其中2例合并同侧巨输尿管、输尿管下端囊肿,2例合并同侧输尿管异位开口,1例合并同侧巨输尿管、输尿管异位开口;对侧肾代偿性增大,其中1例肾轴旋转不良伴肾囊肿,2例肾盂输尿管移行段狭窄伴肾积水,1例巨输尿管伴肾积水,1例单纯肾积水。结论 MRI能清晰地显示MCDK的影像学特征,磁共振尿路造影有助于判断是否合并其他泌尿系统畸形,对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性肾发育不良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外科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P-7/Smads通路参与EndoMT在大鼠HHPH中的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晶晶 武垣伶 +5 位作者 黄丹娜 高慧 楼国强 周卓琳 Lingfang SHI 王万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6-322,共7页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BMP)-7/Smads通路参与的内皮-间充质转化(EndoMT)在大鼠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动脉高压(HHPH)中的作用。方法:将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RPAECs)分为常氧对照(Con)组、低氧高二氧化碳(HH)组、BMP受体激动剂rhBMP-7组、...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BMP)-7/Smads通路参与的内皮-间充质转化(EndoMT)在大鼠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动脉高压(HHPH)中的作用。方法:将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RPAECs)分为常氧对照(Con)组、低氧高二氧化碳(HH)组、BMP受体激动剂rhBMP-7组、BMP受体抑制剂DMH-1组和溶剂DMSO组。各组给予相应的药物后,Con组置于常氧培养箱中培养,其余4组置于低氧高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法观察细胞CD3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水平;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α-SMA、CD31和Smad1/5/8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的迁移水平。结果:与Con组相比,HH组α-SMA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而CD3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Smad1/5/8的mRNA和p-Smad1/5/8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同时细胞活力降低而迁移增多(P<0.05)。与HH组相比,rhBMP-7组α-SMA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而CD3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Smad1/5/8的mRNA和p-Smad1/5/8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同时细胞活力升高而迁移减少(P<0.05)。与rhBMP-7组相比,DMH-1组α-SMA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而CD3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Smad1/5/8的mRNA和p-Smad1/5/8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同时细胞活力降低而迁移增多(P<0.05)。结论:低氧高二氧化碳可促进RPAECs发生EndoMT,从而促进HHPH的发展,其机制可能与抑制BMP-7/Smads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P-7/Smads通路 内皮-间充质转化 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