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酶体抑制剂减少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表达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新民 陈鹏 +2 位作者 叶盛 夏武杰 李岳春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4期406-411,共6页
目的:研究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炎症反应的作用,探讨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心肌炎组,心肌炎+bortezomib处理组与心肌炎+MG-132处理组,每组... 目的:研究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炎症反应的作用,探讨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心肌炎组,心肌炎+bortezomib处理组与心肌炎+MG-132处理组,每组各25只。腹腔接种柯萨奇B3病毒(CVB3)诱发急性心肌炎,次日处理组分别腹腔注射蛋白酶体抑制剂bortezomib或者MG-132,连续给药7 d;对照组腹腔注射空白溶剂。第8天小鼠取材,观察心肌组织的炎症病理改变,电镜观察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ELISA法检测心肌组织炎症因子IL-6、TNF-α的蛋白表达水平,嗜中性多型核白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s,PMN)计数以及各组存活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心肌炎组的IL-6、TNF-α水平,PMN计数均显著增加(P<0.05)。电镜下观察可见心肌炎组弥漫性心肌细胞肿胀、大量肌丝溶解线粒体肿胀空化。与心肌炎组相比,心肌炎+bortezomib处理组及MG-132处理组炎症因子的表达及PMN的浸润显著减少,心肌细胞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生存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通过降低CVB3心肌炎小鼠心肌组织中炎症因子的表达,减轻心肌损伤,提高生存率。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参与了CVB3心肌炎的发病过程,此酶体系统可能是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MG-132 炎症因子 嗜中性多型核白细胞 IL-6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132对CVB3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细胞凋亡因子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新民 陈鹏 +2 位作者 叶盛 夏武杰 李岳春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8年第5期498-503,共6页
目的: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细胞凋亡因子的作用,进一步探讨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在病毒性心肌炎凋亡过程中的具体机制。方法:随机将90只雄性BALB/C小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30),心肌炎组(n=30),心肌炎+MG-132处... 目的: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细胞凋亡因子的作用,进一步探讨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在病毒性心肌炎凋亡过程中的具体机制。方法:随机将90只雄性BALB/C小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30),心肌炎组(n=30),心肌炎+MG-132处理组(n=30)。腹腔接种柯萨奇B3病毒(CVB3)诱发急性心肌炎,次日处理组分别腹腔注射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连续给药7 d;对照组及心肌炎组腹腔注射DMSO溶剂。第14天观察小鼠存活率、心功能指标、心肌病理及心肌细胞凋亡因子变化。结果:与心肌炎组相比,MG-132组核因子-κB水平显著降低(P<0.05),促凋亡因子Bax水平明显降低(P<0.05),抑制凋亡因子Bcl-2水平明显上调(P<0.05),Bcl-2/Bax比值显著增加(P<0.05)。与心肌炎组相比,MG-132处理组显著减少心肌炎小鼠心肌细胞凋亡、改善血流动力学状况及生存率。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通过下调核因子-κB和Bax、上调Bcl-2水平,抑制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心功能及生存率,具有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MG-132 细胞凋亡 核因子-ΚB Bcl-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伐布雷定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的心功能和儿茶酚胺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张腾 李岳春 革丽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8期859-864,共6页
目的:探讨伊伐布雷定和卡维地洛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功能以及循环儿茶酚胺的作用。方法:随机将150只雄性BALB/C小鼠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n=30),心肌炎组(n=40),伊伐布雷定组(n=40),卡维地洛组(n=40)。后3组经腹腔接种CVB3诱发急性... 目的:探讨伊伐布雷定和卡维地洛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功能以及循环儿茶酚胺的作用。方法:随机将150只雄性BALB/C小鼠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n=30),心肌炎组(n=40),伊伐布雷定组(n=40),卡维地洛组(n=40)。后3组经腹腔接种CVB3诱发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空白组腹腔注射磷酸缓冲液,接种当天记为第0天,24 h后伊伐布雷定组和卡维地洛组每日灌胃分别给予伊伐布雷定10 mg/kg、卡维地洛10 mg/kg,空白组给予磷酸盐缓冲液灌胃,直至第14天末。分别于接种第4天、7天、14天随机从各组抽取小鼠测心率血压,行心脏B超检查,计算心脏重量与体重的比值(HW/BW),HE染色观察炎症病理改变,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检测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改变。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心肌炎组在第4天、7天、14天心肌病理损伤明显增加、HW/BW比值显著增加、血浆NE浓度明显增加,并且心超证实在第14天左室缩短分数、射血分数明显下降。与心肌炎组比较,第7和14天,伊伐布雷定组和卡维地洛组小鼠心率均明显降低,心肌病理损伤明显减轻、HW/BW比值明显下降。第14天,伊伐布雷定组和卡维地洛组均较心肌炎组左室射血分数、缩短分数明显增加。卡维地洛组在第4天、7天、14天相较心肌炎组明显降低血浆NE浓度,伊伐布雷定组在14天较心肌炎组降低血浆NE浓度。结论:伊伐布雷定具有和卡维地洛相似的减轻心肌炎小鼠的心肌炎症损害的作用,其显著降低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率,改善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功能,并显著降低循环儿茶酚胺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伐布雷定 卡维地洛 心功能 儿茶酚胺 病毒性心肌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中药汤剂联合万爽力治疗心绞痛疗效分析及安全性评价
4
作者 马骏 林士毅 +1 位作者 李继武 官学强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8期2018-2020,共3页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汤剂联合万爽力治疗心绞痛疗效分析及安全性评价,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3年10月期间的心绞痛患者13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3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9)与治疗组(n=69);对照组给予万爽力治疗...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汤剂联合万爽力治疗心绞痛疗效分析及安全性评价,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3年10月期间的心绞痛患者13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3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9)与治疗组(n=69);对照组给予万爽力治疗;治疗组在万爽力治疗基础上服用自拟中药汤剂;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个月,并进行心电图检查及全自动血液流变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总有效率(91.31%)显著高于对照组(73.92%),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电图总有效率(69.57%)显著高于对照组(44.93%),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比黏度、高切和低切全血比黏度及血小板黏附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中药汤剂联合万爽力对心绞痛患者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中药汤剂 万爽力 心绞痛 安全性评价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与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检测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意义 被引量:11
5
作者 胡雪珍 孙来芳 +1 位作者 张素勤 孔万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60-1164,共5页
目的:探究缺氧诱导因子-lα及血乳酸、乳酸清除率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选取EICU的4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根据存活时间是否超过28 d,将入选4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分为存活组21例(... 目的:探究缺氧诱导因子-lα及血乳酸、乳酸清除率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选取EICU的4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根据存活时间是否超过28 d,将入选4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分为存活组21例(存活>28 d)与死亡组19例(存活≤28 d)。应用ELISA方法检测入组时血浆中HIF-1α水平,并检测入组时(0 h),入组后6 h、12 h和24 h动脉血乳酸水平,统计分析血HIF-1α水平、血乳酸水平、乳酸清除率、APACHEⅡ评分和预后的关系。结果:4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其中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61.3±12.8)岁;28 d病死率为47.5%;APACHE II评分(23.7±4.83),动脉血乳酸水平(5.88±2.73)mmol/L。死亡组及存活组血浆中HIF-lα水平及血乳酸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死亡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死亡组6 h、12 h及24 h乳酸清除率均低于生存组(P<0.01),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乳酸及HIF-lα水平呈正相关(r=0.868,P<0.01)。血乳酸及HIF-lα水平与患者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804,P<0.01)和(r=0.811,P<0.01)。结论 HIF-lα及血乳酸,乳酸清除率与脓毒性休克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可能成为其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乳酸 乳酸清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VMC小鼠氧化应激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新民 李岳春 +3 位作者 陈鹏 叶盛 陈一和 夏武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9期984-988,共5页
目的:研究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小鼠氧化应激和凋亡的作用,探讨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学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90只雄性BALB/C小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30),心肌炎组(n=30)... 目的:研究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小鼠氧化应激和凋亡的作用,探讨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学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90只雄性BALB/C小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30),心肌炎组(n=30),心肌炎+MG-132处理组(n=30)。腹腔接种柯萨奇B3病毒诱发急性心肌炎,MG-132处理组腹腔注射MG-132(0.75 mg/kg),连续给药7 d;对照组及心肌炎组腹腔注射DMSO溶剂。于第7天及第14天小鼠取材,观察心肌组织的病理改变,测定过氧化物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心肌凋亡变化以及各组存活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心肌炎组小鼠MDA增高而SOD降低(P<0.01);心肌炎组的凋亡执行因子Caspase3水平及凋亡指数明显升高(P<0.01);同时小鼠死亡率显著增加。与心肌炎组相比,心肌炎+MG-132处理组第7天小鼠MDA水平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SOD水平增加(P<0.05),第14天MDA水平降低(P<0.01),SOD水平增加(P<0.01);另外MG-132干预后Caspase3水平及凋亡指数明显下降(P<0.01),小鼠的死亡率减低,心脏病理损伤减轻明显(P<0.05)。结论:MG-132抑制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可以减轻CVB3心肌炎小鼠氧化应激损伤及凋亡,具有心肌保护作用。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参与了CVB3心肌炎的发病过程,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可能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提供一种崭新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MG-132 氧化应激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