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ACE术中灌注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及吡柔比星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67
1
作者 乔彬彬 虞希祥 +3 位作者 王舒婷 郑冰汝 朱国庆 施振静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9-353,共5页
目的观察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灌注奥沙利铂(OXA)、氟尿嘧啶(5-Fu)及吡柔比星(THP)方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采用TACE术中动脉灌注OXA/5-Fu/THP化疗药物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5例,及同期行单纯肝动脉栓塞... 目的观察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灌注奥沙利铂(OXA)、氟尿嘧啶(5-Fu)及吡柔比星(THP)方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采用TACE术中动脉灌注OXA/5-Fu/THP化疗药物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5例,及同期行单纯肝动脉栓塞(TA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1例,分为TACE组和TAE组。对TACE灌注OXA/5-Fu/THP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及总生存期(OS)进行综合评价,并与单纯肝动脉栓塞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 TACE联合OXA/5-Fu/THP治疗的65例患者中,客观缓解率(ORR)55.4%,疾病控制率(DCR)81.5%;患者的中位PFS时间为11.5个月,中位OS时间为18.5个月;单因素分析中,Child-Pugh A级、无门脉癌栓、无肿瘤转移、肿瘤直径小及TACE治疗次数多的患者预后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巴塞罗那分期(BCLC)B期的患者预后优于C期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Cox多因素分析中门脉癌栓及肿瘤远处转移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单纯TAE相比,TACE联合OXA/5-Fu/THP可提高患者的m PFS。结论 TACE术中动脉灌注OXA/5-Fu/THP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肝动脉栓塞术 吡柔比星 奥沙利铂 氟尿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动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肾动脉栓塞效果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王舒婷 虞希祥 +3 位作者 乔彬彬 施振静 施昌盛 朱国庆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73-775,共3页
目的评价肾动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肾动脉栓塞的效果。方法 DSA导引下对23例急性肾动脉栓塞患者行肾动脉置管,用尿激酶微泵进行持续溶栓治疗,3 d后复查肾动脉DSA,通过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评估肾动脉溶栓效果。结果术后DSA复查显示23例患者... 目的评价肾动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肾动脉栓塞的效果。方法 DSA导引下对23例急性肾动脉栓塞患者行肾动脉置管,用尿激酶微泵进行持续溶栓治疗,3 d后复查肾动脉DSA,通过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评估肾动脉溶栓效果。结果术后DSA复查显示23例患者中肾动脉完全开通21例,部分开通2例,有效率为91.3%。术后疼痛、少尿、血尿、发热等症状完全缓解21例,减轻2例。术后尿蛋白、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酐(SCr)水平均较术前降低。结论肾动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肾动脉栓塞的效果显著,创伤小、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栓塞 置管溶栓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血管内栓塞术治疗破裂性后交通动脉瘤中远期效果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王舒婷 虞希祥 +5 位作者 乔彬彬 李成 柳玉芳 施振静 施昌盛 朱国庆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43-845,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血管内栓塞术治疗破裂性后交通动脉瘤的中远期效果。方法对36例患者(36枚)破裂性后交通动脉瘤行早期血管内栓塞术,根据Raymond分级方法评估栓塞效果。制订统一影像学复查计划,术后0.5、1、2、3、5年随访分析中远期疗效。结... 目的探讨早期血管内栓塞术治疗破裂性后交通动脉瘤的中远期效果。方法对36例患者(36枚)破裂性后交通动脉瘤行早期血管内栓塞术,根据Raymond分级方法评估栓塞效果。制订统一影像学复查计划,术后0.5、1、2、3、5年随访分析中远期疗效。结果 36例患者(36枚)破裂性后交通动脉瘤栓塞成功率为100%。Raymond分级评估显示32例患者为1级,2例为2级,2例3级。5例患者(13.89%)动脉瘤复发(随访0.5年1例,2年1例,3年1例,5年2例),复发后再次破裂1例(2.78%),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结论早期血管内栓塞术治疗破裂性后交通动脉瘤可有效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定期影像学随访复查可及时发现动脉瘤复发及再发,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有助于防止其继续加重和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栓塞术 后交通动脉瘤 疗效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射频消融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肝恶性肿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王舒婷 陈海波 +3 位作者 施昌盛 施振静 虞希祥 孙志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87-590,共4页
目的评价经皮射频消融(RFA)与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治疗直径>5 cm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行微创介入治疗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RFA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 目的评价经皮射频消融(RFA)与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治疗直径>5 cm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行微创介入治疗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RFA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治疗组)47例,单纯行TACE(对照组)33例,比较两组的疗效、总生存期(OS)和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ORR,87.2%)及疾病控制率(DCR,95.7%)均高于对照组(ORR 66.7%,DCR 8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1年的生存率(80.9%)高于对照组(75.8%)(P<0.05)。结论经皮RFA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对治疗直径>5 cm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提高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延长患者的近中期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恶性肿瘤 经皮射频消融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微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灌注抗生素治疗不宜穿刺引流的肝脓肿32例 被引量:3
5
作者 施昌盛 杨庆 +3 位作者 虞希祥 肖池金 朱国庆 郑冰汝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19-721,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肝动脉灌注抗生素与静脉应用抗生素2种不同方式治疗不宜穿刺引流的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治疗的不宜穿刺引流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32例,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 目的对比分析经肝动脉灌注抗生素与静脉应用抗生素2种不同方式治疗不宜穿刺引流的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治疗的不宜穿刺引流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32例,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为经肝动脉灌注抗生素,共15例,B组为静脉应用抗生素,共17例。如影像学复查见病灶有脓肿液化则予经皮肝脓肿穿刺引流干预。结果动脉灌注抗生素组患者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血象恢复时间、脓肿液化比例均优于静脉应用抗生素组(P<0.05)。结论经肝动脉灌注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重要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肝脓肿 肝动脉灌注 介入治疗 不宜穿刺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乳酸脱氢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TACE近期疗效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乔彬彬 施昌盛 +2 位作者 虞希祥 王舒婷 肖池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964-967,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近期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检测70例肝癌患者TACE术前第1天、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及第21天的血清LDH及VEGF表达水平。根据mREC...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近期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检测70例肝癌患者TACE术前第1天、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及第21天的血清LDH及VEGF表达水平。根据mRECIST标准进行术后疗效评估,将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的病例归为获益组(n=46),疾病进展者归为无效组(n=24)。结果:LDH及VEGF在术后第14天及21天,无效组的表达水平均高于获益组(P<0.05),LDH及VEGF在术后第21天的百分比变化无效组高于获益组(P<0.05)。LDH及VEGF的术后21天百分比变化在ROC曲线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65.9%和85.5%;ROC曲线中LDH及VEGF百分比变化的最佳切点对应的约登指数分别为0.272和0.745。结论:LDH及VEGF的表达水平均可用于TACE的近期疗效评估,其表达水平越低或升高越小,TACE的近期疗效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 乳酸脱氢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