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陈洁 周小洁 +5 位作者 王晓蓉 潘景业 黄跃跃 马继红 何杰 黄慧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3-537,共5页
目的评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并探寻提高脓毒症患者预后预测效能的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5年1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治疗的脓毒症患者22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后2... 目的评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并探寻提高脓毒症患者预后预测效能的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5年1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治疗的脓毒症患者22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后28 d的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167例)和死亡组(59例)。患者入科后2h内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乳酸(Lac)、降钙素原(PCT)、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计数(WBC),并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计算NLR。入院24 h内根据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进行评分。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PCT、血小板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ac、淋巴细胞计数、NLR、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ac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93〔95%CI(0.609,0.777)〕,截断值为3.05 mmol/L时,灵敏度为75.0%,特异度为64.2%。NLR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42〔95%CI(0.556,0.728)〕,截断值为14.4时,灵敏度为75.0%,特异度为51.9%。APACHEⅡ评分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2〔95%CI(0.659,0.825)〕,截断值为16分时,灵敏度为71.2%,特异度为66.9%。Lac+NLR+APACHEⅡ评分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0〔95%CI(0.702,0.859)〕,截断值为0.288 7时,灵敏度为67.3%,特异度为80.0%。联合指标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NLR(Z=2.321,P<0.05)。结论单一指标难以准确全面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NLR联合Lac、APACHEⅡ评分可提高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中性白细胞 淋巴细胞计数 乳酸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花素抑制脓毒症性急性肾损伤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杨梅 张岩 +6 位作者 林锡芳 张艳杰 王丹 王晓蓉 高秋琦 李卓英 郑少玲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49-853,共5页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肾损伤(AKI)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相关机制。方法 36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脓毒症模型组(模型组)和灯盏花素治疗组(治疗组),每组12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复制脓毒症模型。术后24h处死大...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肾损伤(AKI)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相关机制。方法 36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脓毒症模型组(模型组)和灯盏花素治疗组(治疗组),每组12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复制脓毒症模型。术后24h处死大鼠,检测大鼠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皮素-1(ET-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水平,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及i NOS蛋白含量,并取肾脏组织作病理组织等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Scr、BUN、ET-1及i NOS水平显著升高,肾组织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及i NOS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血清Scr、BUN、ET-1及i NOS水平明显降低,肾组织SOD活性明显升高,MDA及i NOS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灯盏花素对脓毒症大鼠AKI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肾脏微循环及提高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氧化产物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肾功能衰竭 灯盏花素 氧化还原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胃肠损伤分级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估对严重脓毒症预后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34
3
作者 董科奇 邓杰 +1 位作者 潘景业 蒋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26-532,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胃肠损伤(AGI)分级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的新评分系统对严重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7月浙江省舟山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严重脓毒症患者46例,根据其入院4周内存活或死亡分为存活组(n=26)和... 目的探讨急性胃肠损伤(AGI)分级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的新评分系统对严重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7月浙江省舟山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严重脓毒症患者46例,根据其入院4周内存活或死亡分为存活组(n=26)和死亡组(n=20)。患者入ICU后第1周采用AGI诊断标准每日进行AGI评估,并赋予相应分值,同时进行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2004)评分,计算改良SOFA评分(AGI评分与SOFA评分相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分析改良SOFA评分系统和其他4种评分系统对严重脓毒症预后评估的价值,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5种评分系统预测预后的价值。结果存活组入ICU后第2、3、5、7天以及最高改良SOFA评分、AGI评分、SOFA评分、MODS(2004)评分均低于死亡组(P<0.05);存活组入ICU后第1、2、3、5、7天以及最高APACHEⅡ评分均低于死亡组(P<0.05)。第1、2、3、5、7天以及最高改良SOFA评分预测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0、0.84、0.92、0.93、0.97、0.86,AGI评分AUC分别为0.56、0.84、0.95、0.96、0.99、0.85,SOFA评分AUC分别为0.59、0.82、0.87、0.86、0.92、0.83,APACHEⅡ评分AUC分别为0.74、0.88、0.92、0.96、0.97、0.83,MODS(2004)评分AUC分别为0.61、0.85、0.87、0.87、0.92、0.80。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5种评分系统的预测与实际结果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拟合度较好。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改良SOFA评分≥8.1分(OR=3.167)、AGI评分≥1.3分(OR=6.000)、SOFA评分≥7.7分(OR=3.600)、APACHEⅡ评分≥11.8分(OR=6.333)、MODS(2004)评分≥8.6分(OR=5.000)是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改良SOFA评分可以提高SOFA评分对严重脓毒症预后评估的价值。改良SOFA评分≥8.1分对严重脓毒症患者死亡风险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胃肠损伤 序贯器官衰竭评估 预后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钝针扣眼穿刺法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应用 被引量:55
4
作者 赵海珠 黄海萍 +1 位作者 方少样 何美青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8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钝针扣眼穿刺法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10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区域穿刺组)和... 目的探讨钝针扣眼穿刺法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10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区域穿刺组)和研究组(钝针扣眼穿刺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疼痛评分[(0.82±0.46)分]低于对照组[(3.72±1.08)分],血管狭窄、血栓形成、动脉瘤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动静脉内瘘血流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钝针扣眼穿刺法大大减轻了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的痛苦,内瘘的血流量足,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钝针 扣眼穿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承气汤联合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征患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丹 夏炎火 +1 位作者 周小洁 何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14-1417,共4页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联合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征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3月脓毒症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征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乌司他丁组(UTI组)和大承气汤...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联合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征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3月脓毒症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征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乌司他丁组(UTI组)和大承气汤联合UTI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每组20例,评价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评分(APACHEII评分)及感染性炎性反应评分(SOFA评分)。在入院24 h内及接受治疗7 d后,测定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以及血清中IL-4,IL-6,IL-10,IL-12,IL-18,IFN-r的含量,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血液中CD4+、CD8+T淋巴细胞数以及CD4+/CD8+的比值。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PACHEII评分和SOF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在UTI组和联合治疗组在治疗前APACHEII评分分别为(27.8±6.32)分和(28.1±3.77)分,经治疗后分别降低为(22.41±3.37)分和(19.83±4.43)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8,4.31,P<0.05)。治疗前两组的SOFA评分分别为(15.57±4.54)分和(16.39±5.57)分,治疗后分别下降至(11.4±4.61)分和(9.97±3.43)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4.51,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PCT、CPR及WBC的测定值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且联合治疗组患者血清中PCT、CPR及WBC的测定值均低于UTI组,且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IL-4、IL-6、IL-10、IL-12、IL-18和IFN-r的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治疗前比较,IL-4、IL-6、IL-12的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联合治疗组,在治疗前血清中IL-4和IL-6的含量分别为(75.98±8.34)ng/m L和(71.95±6.67)ng/m L,治疗后(34.51±6.12)ng/m L和(22.47±9.93)ng/m L,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与UTI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后,CD8+T淋巴细胞数无变化,但采用UTI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分别由(33.17±3.87)%增加至(47.13±4.41)%,CD4+/CD8+的值由(1.25±0.45)增加至(1.84±0.3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大承气汤和UTI联合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分别由(32.96±3.45)%增加至(53.29±3.3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的值由(1.24±0.33)增加至(2.15±0.17),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大承气汤联合UTI可以有效治疗脓毒症合并MODS,且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在临床使用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承气汤 乌司他丁 脓毒症 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性休克患者40例的综合护理 被引量:16
6
作者 黄海萍 赵海珠 +1 位作者 何美青 郑谊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5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4年11月在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4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予以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38例患者经治疗及精心护理后好转出院,其中1例患者...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4年11月在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4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予以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38例患者经治疗及精心护理后好转出院,其中1例患者并发脑水肿、1例患者并发心功能衰竭,予以治疗及护理后均好转;2例患者因并发肾功能衰竭抢救无效而死亡。结论对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实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重症监护病房 综合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护士自我同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温育芳 傅素靓 何美青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了解ICU护士自我同情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管理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应用自我同情量表对浙江省21所综合性医院的508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ICU护士自我同情总分(109.21±9.76)分;年龄、... 目的了解ICU护士自我同情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管理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应用自我同情量表对浙江省21所综合性医院的508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ICU护士自我同情总分(109.21±9.76)分;年龄、工作年限、月收入、工作满意情况是ICU护士自我同情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浙江省ICU护士自我同情总体水平良好;护理管理者应针对低年资、低收入及对工作不满意护士人群,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升其自我同情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 ICU 护士 自我同情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轮班护士日间嗜睡的潜类别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陈珊珊 盛智琼 +3 位作者 陈坊坊 张其霞 卫庆 孙彩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3-66,72,共5页
目的探索ICU轮班护士日间嗜睡的潜在分类特点,并分析不同潜类别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以浙江省5所三甲医院ICU 304名轮班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成人日间嗜睡量表和工作家庭冲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ICU轮班护士日间嗜睡可分为... 目的探索ICU轮班护士日间嗜睡的潜在分类特点,并分析不同潜类别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以浙江省5所三甲医院ICU 304名轮班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成人日间嗜睡量表和工作家庭冲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ICU轮班护士日间嗜睡可分为3个潜类别:无/低嗜睡组(24.3%)、中嗜睡组(48.5%)和高嗜睡组(27.2%)。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家庭冲突、工作年限、夜班前小睡情况和夜班后实际补觉时间是日间嗜睡潜类别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ICU轮班护士日间嗜睡特征存在异质性,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士下夜班后的日间睡眠,制订个性化干预措施,促进睡眠健康,改善日间嗜睡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护士 轮班 日间嗜睡 潜类别分析 睡眠障碍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