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致消化道不良反应调查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潇潇 殷为勇 张秀华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84-685,共2页
目的比较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治疗时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对958例口服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阿司匹林组525例,氯吡格雷组433例,随访1年。比较两组消化道不良反应的... 目的比较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治疗时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对958例口服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阿司匹林组525例,氯吡格雷组433例,随访1年。比较两组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阿司匹林组发生消化道不良反应事件115例(21.90%),氯吡格雷组78例(18.0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阿司匹林组发生上消化道出血12例,氯吡格雷组5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司匹林组与氯吡格雷组在总体上发生消化道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不良反应 消化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间苯三酚与5种溶媒配伍稳定性及不溶性微粒考察 被引量:5
2
作者 吴继禹 梁晶 黄爱芳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85-1387,共3页
目的建立注射用间苯三酚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考察该药与5种常用溶媒的配伍稳定性。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间苯三酚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不同时间... 目的建立注射用间苯三酚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考察该药与5种常用溶媒的配伍稳定性。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间苯三酚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不同时间点间苯三酚的含量,同时考察配伍液外观、颜色、pH及不溶性微粒的变化。结果在室温条件下放置6 h,5种配伍液外观、pH、含量均无明显变化,不溶性微粒符合相关规定。结论注射用间苯三酚与5种输液配伍在6 h内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苯三酚 稳定性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微粒 不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甘草酸镁治疗病毒性肝炎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卫兵 陈鹏帅 黄庆科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1-367,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异甘草酸镁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Pub Med、Science Direct、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和万方数据库中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追溯纳入文献... 目的系统评价异甘草酸镁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Pub Med、Science Direct、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和万方数据库中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6年12月。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 Man 5.3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筛选纳入RCT文献32篇,共计3 790例患者,试验组主要采用异甘草酸镁治疗方案,对照组主要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方案。在临床总体疗效方面,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87,95%CI=(2.29,3.61),P<0.000 01]。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肝功能恢复更好,三项指标均下降更多,ALT[MD=-17.27,95%CI=(-28.87,-5.66),P=0.004],AST[MD=-14.18,95%CI=(-18.29,-10.08),P<0.000 01]和T-Bi L[MD=-4.53,95%CI=(-6.38,-2.68),P<0.000 01]。试验组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对照组[OR=0.29,95%CI=(0.19,0.44),P<0.000 01]。结论异甘草酸镁治疗各类型病毒性肝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促进肝功能恢复,减轻病毒对肝细胞的损伤,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甘草酸镁 甘草酸苷 复方 甘草酸 肝炎 病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