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BXO3在噪声性聋大鼠耳蜗中的表达及意义
1
作者 方练 林碧 赵晓慧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1-1005,共5页
目的探讨FBXO3和自噬相关基因在噪声性听力损失大鼠耳蜗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耳廓反射灵敏的Wistar大鼠20只,按照背景噪音控制将大鼠随机分为噪声暴露组[暴露在以12 kHz为中心的窄频带(100 Hz宽度)、126 dB SPL的噪声中,持续2 h... 目的探讨FBXO3和自噬相关基因在噪声性听力损失大鼠耳蜗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耳廓反射灵敏的Wistar大鼠20只,按照背景噪音控制将大鼠随机分为噪声暴露组[暴露在以12 kHz为中心的窄频带(100 Hz宽度)、126 dB SPL的噪声中,持续2 h]和对照组(无噪声暴露),每组10只。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 response,ABR)检测两组大鼠的听阈(dB SPL),Western blot检测FBXO3和LC3在耳蜗组织的蛋白表达,通过敲除HEI-OC1耳蜗毛细胞株的FBXO3基因,检测细胞株中自噬相关基因ATG5和LC3的表达。结果噪声暴露组大鼠各频率的听阈水平升高,FBXO3表达明显降低,LC3Ⅱ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HEI-OC1细胞株中敲除FBXO3基因后,LC3Ⅱ/LC3Ⅰ比值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MG132抑制蛋白泛素化降解后,细胞株中ATG5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噪声暴露后,大鼠耳蜗组织中FBXO3表达被抑制,它通过调节细胞自噬通路,提高自噬水平,可能有助于保护耳蜗细胞和减轻噪声性听力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噪声 耳聋 泛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高压氧和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琼敏 李斯斯 +1 位作者 张杰 朱翌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6期668-673,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高压氧和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9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高...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高压氧和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9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高压氧联合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20 m L银杏达莫注射液静脉滴注。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比较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功能、过氧化脂质(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栓素B2(TXB2)及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98%,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纯音听阈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凝血酶时间高于对照组,而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Ⅰ和血小板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PO、TXB2及VE-cadherin水平低于对照组,而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头痛、胃肠道不适、心慌、皮肤瘙痒,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28%和17.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高压氧和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降低纯音听阈值恢复听力,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凝血功能,修复血管损伤内皮,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银杏达莫 高压氧 针灸 血液流变学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诺通胶囊联合顺尔宁对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饶兴旺 陈琴娟 +2 位作者 韩亮 张悦 尹时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623-2625,共3页
目的:观察吉诺通胶囊联合顺尔宁治疗分泌性中耳炎(SOM)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64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对照组SOM患者给予头孢克洛治疗,0.75g/次,每天2次,连用7天;顺尔宁10 mg/次,每天1... 目的:观察吉诺通胶囊联合顺尔宁治疗分泌性中耳炎(SOM)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64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对照组SOM患者给予头孢克洛治疗,0.75g/次,每天2次,连用7天;顺尔宁10 mg/次,每天1次,连续服用2周。治疗组SOM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吉诺通胶囊,300 mg/次,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鼓室压、语频气导听阈变化、血清和中耳积液中炎症因子变化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SOM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05%(P<0.05)。治疗组鼓室压、语频气导听阈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治疗组SOM患者血清和中耳积液中的PAF、IL-6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ET-1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效果显著,通过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患者听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SOM) 吉诺通胶囊 临床疗效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泼尼龙和巴曲酶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汪静波 方练 +1 位作者 宋晓晓 周琴双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8年第1期99-103,共5页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和巴曲酶联合高压氧对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其对凝血功能和血管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9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巴曲酶注射液首剂量10BU,维持剂量5 BU,隔日1次...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和巴曲酶联合高压氧对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其对凝血功能和血管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9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巴曲酶注射液首剂量10BU,维持剂量5 BU,隔日1次,静脉注射+高压氧治疗;试验组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40mg,qd,静脉注射+巴曲酶注射液+高压氧治疗。10 d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 VCAM-1)和细胞间粘附因子-1(IC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栓素B2(TXB2)及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水平。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83%(45/46例)和80.43%(37/4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PT分别为(20.34±3.21)和(15.18±2.13)s;APTT分别为(51.47±4.34)和(40.01±3.56)s;s VCAM-1分别为(113.35±20.76)和(172.14±21.37)μg/L;ICAM-1分别为(67.12±14.35)和(95.16±14.52)μg/L;VEGF分别为(92.75±15.36)和(75.12±14.18)μg/L;SOD分别为(133.47±11.69)和(112.37±10.43)ng/L;TXB2分别为(198.74±16.31)和(237.15±17.17)ng/L;VE-cadherin分别为(3.02±0.57)和(4.41±0.59)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不适、头痛、皮肤瘙痒、心慌,试验组和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39%和15.22%(P>0.05)。结论:甲泼尼龙和巴曲酶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凝血功能,修复血管损伤内皮,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泼尼龙 巴曲酶 高压氧 凝血功能 血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突发性耳聋治疗前后言语识别能力对比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陈琪 郑海峰 +5 位作者 谌国会 夏红艳 王大勇 张丽娜 王秋菊 赵立东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87-792,共6页
目的分析单侧突发性耳聋(idiopathic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ISSNHL)患者治疗前后言语识别率(word recognition score,WRS)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6-2019年间在解放军总医院耳内科住院治疗的220例ISSNHL患者的资料,... 目的分析单侧突发性耳聋(idiopathic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ISSNHL)患者治疗前后言语识别率(word recognition score,WRS)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6-2019年间在解放军总医院耳内科住院治疗的220例ISSNHL患者的资料,包括一般情况、临床表现、纯音测听、言语测听等数据,对治疗前后纯音听阈(PTA)和最大言语识别率(WRSmax)进行比较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对于WRS预后的作用。结果相较于治疗前,ISSNHL患者治疗后患耳PTA和WRS有显著改善(P<0.001),且治疗后PTA和WRS存在显著负相关(r=-0.797,P<0.001)。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耳别、年龄、合并症、发病诱因以及伴随症状耳鸣、耳闷、眩晕均不是WRS疗效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病程、听力曲线类型和听力损失程度为WRS疗效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将病程、听力曲线类型和听力损失程度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病程>2周,听力曲线为下降型和平坦型,听力损失为极重度是影响WRS疗效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ISSNHL患者治疗后WRS疗效为35.9%,其疗效的影响因素包括病程、治疗前听力曲线类型和听力损失程度。病程>2周患者疗效显著差于病程≤2周者;治疗前听力曲线为上升型患者,治疗后WRS疗效比下降型和平坦型患者更好;治疗前听力损失为极重度患者,治疗后WRS疗效较轻中度和重度患者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突发性耳聋 言语识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