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帕金森病初诊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戚飞腾 章小微 +4 位作者 童洋萍 谢甬淋 毕涌 张扬 张旭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01-1004,共4页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初诊患者伴发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特点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我院神经内二科门诊首次诊断为帕金森病患者70例,采用帕金森病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A-AUT)对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状况进行测评...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初诊患者伴发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特点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我院神经内二科门诊首次诊断为帕金森病患者70例,采用帕金森病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A-AUT)对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状况进行测评;采用Hoehn-Yahr分期(H-Y分期)对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采用帕金森病统一评定量表(UPDRS)第三部分(UPDRSⅢ)、第二部分(UPDRSⅡ)分别对患者的运动能力、生活能力进行测评;采用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PDQ-39)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测评;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的精神状况进行测评。结果 70例患者SCOPA-AUT评分为(13.1±9.7)分,50例(71.4%)出现自主神经症状(AS),20例(28.6%)无自主神经症状(NAS)。SCOPA-AUT的6个系统中,各系统症状发生率间有差异(χ2=59.00,P=0.00),其中胃肠道症状发生率为62.9%(44/70),其次为泌尿系统(39例,55.7%)、心血管系统(27例,38.6%)、生殖系统(23例,32.9%)、体温调节(18例,25.7%)和瞳孔调节(6例,8.6%)的症状。AS患者的年龄、H-Y分期及UPDRSⅢ、PDQ-39、HAMA、HAMD评分均高于NAS患者(P<0.05),而UPDRSⅡ评分与NAS患者无差异(P>0.05)。结论帕金森病初诊患者即存在不同程度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且其对患者的运动能力、生活质量及精神状况均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自主神经系统疾病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与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静 陈为安 +1 位作者 张旭 童秋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4期4201-4204,共4页
目的比较早期与中晚期帕金森病(PD)患者的非运动症状(NMS)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PD患者125例,根据Hoehn-Yahr分级分为早期(1~2级,n=56)和中晚期(3~5级,n=69... 目的比较早期与中晚期帕金森病(PD)患者的非运动症状(NMS)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PD患者125例,根据Hoehn-Yahr分级分为早期(1~2级,n=56)和中晚期(3~5级,n=69)。由神经科医师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Ⅲ部分(UPDRS-Ⅲ)评价患者的运动障碍,采用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问卷(NMSQuest)评价患者的NMS。结果早期与中晚期PD患者的NM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消化系统症状、泌尿系统症状、性功能异常、心血管系统症状、记忆障碍/淡漠、幻觉/妄想、抑郁/焦虑、睡眠障碍及其他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早期与中晚期患者的消化系统症状发生率分别为57.1%(32/56)、76.8%(53/69)。Spearman秩相关结果显示,PD患者的NMS数量与UPDRS-Ⅲ得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NMS贯穿于PD的整个病程,以消化系统症状较为常见,可能随病程进展逐渐加重,运动障碍与NMS间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病情分期 非运动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叶木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楠 祁晓媛 +2 位作者 潘思培 郑晓露 郦铮铮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2996-3000,3007,共6页
目的:探索香叶木素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大鼠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CI/R组、尼莫地平组[6 mg/(kg·h)]、香叶木素(0.25 mg/kg)、香叶木素(0.5 mg/kg)、香叶木素(1 mg/kg)。采用线... 目的:探索香叶木素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大鼠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CI/R组、尼莫地平组[6 mg/(kg·h)]、香叶木素(0.25 mg/kg)、香叶木素(0.5 mg/kg)、香叶木素(1 mg/kg)。采用线栓法制备CI/R损伤大鼠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观察各组大鼠行为、脑梗死体积、脑组织损伤、细胞凋亡的变化,检测不同组内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SOD、MDA、炎症因子以及CysLTs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CI/R组大鼠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和脑梗死体积升高,脑组织损伤加剧,SOD活性降低、MDA活性升高,凋亡细胞数量增多、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 3和Cleaved caspase 9的表达量增多,炎症因子IL-1β、TNF-α以及CysLTs含量升高。相对于CI/R组,不同剂量的香叶木素处理后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上述指标都得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香叶木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抑制凋亡以及抗炎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叶木素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疑似肌病的青少年型重症肌无力一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佳 童秋玲 +1 位作者 陈国钱 张旭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8期3402-3403,共2页
青少年型重症肌无力临床不多见,且患者多属于纯眼肌型,以四肢肌无力起病且重频试验阴性的青少年型重症肌无力更少见,同时由于病情相对较轻(临床表现不典型)、历时较长而容易被误诊,但胸腺CT扫描、单纤维肌电图检查可有助于临床诊断。本... 青少年型重症肌无力临床不多见,且患者多属于纯眼肌型,以四肢肌无力起病且重频试验阴性的青少年型重症肌无力更少见,同时由于病情相对较轻(临床表现不典型)、历时较长而容易被误诊,但胸腺CT扫描、单纤维肌电图检查可有助于临床诊断。本文报道了1例以四肢肌无力起病的青少年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诊疗过程,提示当青少年患者肌无力特点不典型时,及时完善胸腺CT、肌电图、单纤维肌电图检查是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青少年型重症肌无力 单纤维肌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