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微环境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对截瘫患者皮瓣修复术后再发压力性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缪爱梅 何小兰 +4 位作者 倪亚利 林才 周慧芬 衡晓莎 黄好好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5-38,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微环境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对截瘫患者皮瓣修复术后再发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jury,PI)的影响,以期为提高延续性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便利抽样法选取截瘫伴PI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 探讨基于微环境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对截瘫患者皮瓣修复术后再发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jury,PI)的影响,以期为提高延续性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便利抽样法选取截瘫伴PI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和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微环境理论的延续性护理,主要包括居室和皮肤局部的温湿度调控。两组患者均进行前瞻性随访记录PI首次再发情况,随访间隙3个月。结果 对照组有9例再发PI,无PI生存时间M(P_(0)~P_(100))为7(1~29)个月;观察组有3例再发PI,无PI生存时间M(P_(0)~P_(100))为32(13~36)个月。两组无PI复发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8,P=0.047)。结论 在微环境理论指导下的延续性护理能减少深度PI截瘫患者皮瓣修复术后PI的再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截瘫 微环境 压力性损伤 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胶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中厚皮移植术后供皮区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2
作者 夏卫东 陈光夷 +3 位作者 戴文统 赵胜 李粟 林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98-1501,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rhGM-CSF)凝胶应用于糖尿病皮肤溃疡患者中厚皮移植术后供皮区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21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rhGM-CSF)凝胶应用于糖尿病皮肤溃疡患者中厚皮移植术后供皮区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21年4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伤口中心行中厚皮移植的74例糖尿病皮肤溃疡患者。所有患者均予积极血糖监测,药物控制血糖,适当的抗炎、补液、营养等对症支持治疗。按术后供皮区处理方式的不同,将供皮区采用rhGM-CSF凝胶治疗的患者设为rhGM-CSF组(38例),将采用常规换药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36例)。分别计算2组患者治疗后第8日和第14日供皮区愈合率及供皮区完全愈合时间,比较rhGM-CSF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治疗前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供皮区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8日和第14日,rhGM-CSF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53±19)%、(92±14)%,高于对照组的(35±18)%和(77±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59,P=0.000;t=-3.462,P=0.000)。rhGM-CSF组供皮区完全愈合时间为(14±3)d,较对照组的(16±3)d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52,P=0.000)。rhGM-CSF组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谷丙转氨酶、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低于治疗前(Z=-3.491,P=0.000),但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无临床意义。结论·糖尿病皮肤溃疡患者中厚皮移植术后供皮区使用rhGM-CSF凝胶,能够促进创面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并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皮肤移植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供皮区创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舟骨血供3D可视化模型的制备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敏 周小兵 +3 位作者 赵胜 谭建国 丁茂超 梅劲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39-642,共4页
目的建立手舟骨动脉血供三维数字可视化模型,为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8具尸体行一次性全身动脉造影、螺旋CT扫描,运用Mimics软件构建腕骨及手舟骨滋养动脉的3D可视化模型。结果 (1)该模型能够清晰显示桡骨、尺骨远端... 目的建立手舟骨动脉血供三维数字可视化模型,为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8具尸体行一次性全身动脉造影、螺旋CT扫描,运用Mimics软件构建腕骨及手舟骨滋养动脉的3D可视化模型。结果 (1)该模型能够清晰显示桡骨、尺骨远端与手部各骨及其周围血管网,并可任意旋转观察与测量;(2)手舟骨有3支主要的滋养动脉;(3)通过选择性透明或隐藏处理后,对手舟骨营养血管入骨点及其在骨内的分布情况得到了很好的显示。结论该模型可清晰的显示手舟骨及其滋养动脉的来源、分布、及空间毗邻,可为手舟骨疾患的临床诊治提供直观的数字化解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舟骨 滋养动脉 血管造影 三维重建 数字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