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症状扁平足与正常足生物力学差异的数字化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吴立军 李宇婷 +5 位作者 王亭 余凤娇 卢行芳 郑蓉梅 郑祥武 钟世镇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63-767,共5页
运用足底压力测试与影像学X线测量结合的足踝数字化无损测评系统,对比分析无症状扁平足者与正常足者在足底压力和足弓形态上的生物力学差异。受试为青年学生,其中正常足者12人(男女各6人,左右足共24只,其中左足12只,右足12只),无症状扁... 运用足底压力测试与影像学X线测量结合的足踝数字化无损测评系统,对比分析无症状扁平足者与正常足者在足底压力和足弓形态上的生物力学差异。受试为青年学生,其中正常足者12人(男女各6人,左右足共24只,其中左足12只,右足12只),无症状扁平足者12人(男女各6人,左右足共24只,其中左足12只,右足12只)。利用Zebris足底压力测量仪对正常足组和无症状扁平足组进行直立状态和行走状态下的足底压力测试,并拍摄其负重位和非负重位的侧位X线片进行足弓形态测量,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从而对比得出无症状扁平足与正常足足弓和足底压力方面的生物力学差异。结果表明:双足直立时,无症状扁平足组与正常足组的足底压力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单足直立时,无症状扁平足组的足前负重比例增大;步行时,无症状扁平足组与正常足组足底压力的峰值相比差异显著(P<0.05)。无症状扁平足组负重位与非负重位的足弓形态各参数有显著差异(P<0.05),而且无症状扁平足组负重位与正常足组负重位的足弓形态有显著差异(P<0.05)。非负重状态和双足直立状态下,无症状扁平足表现出一定的隐匿性。单足直立和行走状态下,无症状扁平足的足底压力和足弓形态与正常足相比有明显差异。应用FA-DNTS测量评价足踝生物力学性能,方法简单,实用,易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扁平足 足底压力 数字X线 数字化测量 隐匿性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房功能指数评价2型糖尿病左心房功能 被引量:8
2
作者 熊炳 陈斌 +3 位作者 胡元平 许丹霞 颜姣燕 刘丽萍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左心房功能指数(LAFI)在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房功能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选择58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不合并微血管病变的28例为A组,合并微血管病变的30例为B组)和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测量左心房前后径、左心室容积指标及... 目的探讨左心房功能指数(LAFI)在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房功能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选择58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不合并微血管病变的28例为A组,合并微血管病变的30例为B组)和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测量左心房前后径、左心室容积指标及室壁厚度,并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心搏出量;测量左心室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a),并计算E/A、Ea/Aa、E/Ea;于心尖五腔心测量左心室流出道血流的速度时间积分,用双平面法测量左心房最大容积、左心房搏出量、左心房射血分数,并计算LAFI。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A组和B组LAFI均减小(P<0.05),B组LAFI较A组减小更明显(P<0.05);②LAFI与Ea、Ea/Aa呈正相关(r=0.460、0.475,P<0.01),与E/Ea呈负相关(r=-0.352,P<0.01),与Aa、E/A无显著相关性(r=0.003、0.069,P>0.05)。结论 LAFI可以用于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的左心房功能变化;LAFI与Ea、Ea/Aa、E/Ea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间接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血管病变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心房功能 每搏输出量 心脏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诊断嵌入室间隔的金属异物1例
3
作者 叶玉妹 王恺婧 +1 位作者 陈秋相 郑磊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8期1401-1401,1406,共2页
患者男,30岁。既往体健。10h前使用铁锤锤击物体时铁锤破裂,飞出的铁片撞击胸口后出现胸痛,胸部出血不止,无畏寒发热、呼吸困难、头晕头痛等症状。患者为求进一步检查,来我院急诊就诊。体格检查:急性病容,体温37.1℃,血压165/85mmHg,胸... 患者男,30岁。既往体健。10h前使用铁锤锤击物体时铁锤破裂,飞出的铁片撞击胸口后出现胸痛,胸部出血不止,无畏寒发热、呼吸困难、头晕头痛等症状。患者为求进一步检查,来我院急诊就诊。体格检查:急性病容,体温37.1℃,血压165/85mmHg,胸口可见破溃,心率100次/min,律齐,心前区听诊未闻及杂音。胸部CT提示:心内见短条状致密影,其周见放射伪影(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室间隔 金属异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CT脊髓前动脉造影在颈髓损伤患者中应用价值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朱旻宇 田纪伟 +4 位作者 滕红林 吴诗阳 王宇 王靖 王镇章 《中国骨伤》 CAS 2018年第5期425-430,共6页
目的:探讨能谱CT脊髓前动脉造影在颈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评价脊髓前动脉血流量改变与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对30例颈髓损伤患者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33~59(46.4±... 目的:探讨能谱CT脊髓前动脉造影在颈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评价脊髓前动脉血流量改变与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对30例颈髓损伤患者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33~59(46.4±9.7)岁;均在伤后2周内接受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其中开门减压3节段8例,4节段18例,5节段4例。术前3 d内及术后5 d进行能谱CT检查,重建脊髓前动脉并评估其术后血流量改善情况;术前1 d,术后5 d及1、6、12个月对患者进行颈椎JOA评分,并计算相应随访点术后JOA评分改善率。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30(17.4±7.6)个月。术前术后脊髓前动脉碘含量比值(ASA/VA)分别为0.75±0.20、0.89±0.02,术后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1),术后平均ASA/VA改善率为(21.05±12.45)%,且血流改善程度与术后1、6、12个月JOA评分改善程度之间存在线性正相关。结论 :能谱CT脊髓前动脉造影安全可行,成像满意,可定量评价脊髓前动脉血流量的改善程度;脊髓前动脉血流改善程度与神经功能恢复程度之间存在线性正相关,术后早期的脊髓前动脉血流改善程度或可作为预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参考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CT 脊髓前动脉 血管造影术 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