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垂盆草提取物对马兜铃酸致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陆红 陈必成 +3 位作者 胡丽萍 洪炜龙 林成成 白永恒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88-994,共7页
目的研究马兜铃酸(AA)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及垂盆草提取物(SSBE)对AA损伤的干预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加入AA 1,5,10,50和100 mg·L-1;或AA 10 mg·L-1+SSBE 10,50,100,500和1000 mg·... 目的研究马兜铃酸(AA)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及垂盆草提取物(SSBE)对AA损伤的干预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加入AA 1,5,10,50和100 mg·L-1;或AA 10 mg·L-1+SSBE 10,50,100,500和1000 mg·L-1,培养24 h后,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Hoechst 33258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NRK-52E细胞凋亡;ELISA和免疫细胞荧光染色检测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Myc和p53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随着AA浓度的增加,NRK-52E细胞损伤愈加明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A 10和50 mg·kg-1诱导细胞凋亡,并促进了c-Myc和p53明显表达(P<0.05);AA 10和50 mg·kg-1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后,MIF的分泌和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与AA 10 mg·L-1组相比,SSBE 1000 mg·L-1不仅减轻了AA所致的损伤,而且明显下调了MIF的表达(P<0.05)。同时,SSBE1000 mg·L-1也明显抑制了c-Myc和p53的表达(P<0.05)。结论 AA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诱导细胞凋亡,并促进MIF的表达,进而影响炎症应激反应过程中巨噬细胞的浸润和活化。SSBE的干预可明显降低AA所致的损伤,这可能与MIF的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盆草 植物提取物 马兜铃酸 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调控猬信号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白永恒 梁勇 +5 位作者 史波 陆红 吴存造 林成成 洪炜龙 陈必成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18-724,共7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减轻输尿管梗阻诱导大鼠肾间质纤维化(RIF)的分子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6)、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组(n=16)和模型+Res组(n=16)。模型+Res组于手术当天ig给予Res 20 mg·kg-1,每天1次...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减轻输尿管梗阻诱导大鼠肾间质纤维化(RIF)的分子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6)、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组(n=16)和模型+Res组(n=16)。模型+Res组于手术当天ig给予Res 20 mg·kg-1,每天1次,分别于梗阻术后第7和14天取其梗阻侧肾组织,用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形态变化和RIF程度;ELISA检测肾组织中猬信号起始蛋白猬蛋白质(SHH)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SHH,smoothened(Smo),patched-1(Ptch1)和Gli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以及细胞外基质(ECM)成分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Smo,Ptch1和Gli1 mRNA的表达。结果 HE和Masson染色显示,UUO模型大鼠术后RIF程度随着梗阻时间延长而加重,Res治疗能减轻上述纤维化病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UUO模型大鼠肾组织Ⅲ型胶原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并且与细胞增殖相关的PCNA也明显高表达(P<0.05);Res治疗后Ⅲ型胶原和PCNA表达水平降低(P<0.05);UUO模型大鼠肾组织SHH,Smo和Gli1表达升高(P<0.05),Ptch1表达降低(P<0.05),且均可被Res逆转(P<0.05)。结论 Res可有效缓解输尿管梗阻所致的RIF,其机制可能为Res下调SHH信号活性,抑制细胞增殖,阻碍ECM成分合成,进而减轻其在肾间质的累积而改善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猬蛋白质类 输尿管梗阻 间质组织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瘀血汤对肝硬化大鼠肝组织CD68和CD163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刘乐平 陆芩 +2 位作者 王晓斌 谢洁雅 丁赛丹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5-41,共7页
目的探讨下瘀血汤抗肝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SD雄性大鼠ip给予硫代乙酰胺200 mg·kg-1每周2次,连续8周,制备大鼠肝硬化模型。造模成功后,模型大鼠于第9周首日ig给药下瘀血汤0.313,0.626和1.252 g·kg-1,每天1次,连续3周。于第1... 目的探讨下瘀血汤抗肝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SD雄性大鼠ip给予硫代乙酰胺200 mg·kg-1每周2次,连续8周,制备大鼠肝硬化模型。造模成功后,模型大鼠于第9周首日ig给药下瘀血汤0.313,0.626和1.252 g·kg-1,每天1次,连续3周。于第11周末处死大鼠,取肝组织,用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法测定肝组织CD68和CD163蛋白表达;用激光共聚焦方法检测肝组织CD68+TUNEL+和CD163+TUNEL+双阳性细胞,观察ED1和ED2肝巨噬细胞凋亡。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增强(P<0.01),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升高(P<0.01),血清白蛋白(Alb)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下瘀血汤0.626和1.252 g·kg-1组大鼠血清GPT和GOT活性以及Tbi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0.01),Alb水平显著升高(P<0.01)。Western蛋白质印迹和免疫组化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D68表达升高(P<0.01),CD163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下瘀血汤0.626和1.252 g·kg-1组CD68表达明显降低(P<0.01),CD163表达显著升高(P<0.01)。激光共聚焦实验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CD68+TUNEL+双阳性细胞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下瘀血汤0.626和1.252 g·kg-1组CD68+TUNEL+双阳性细胞进一步增加(P<0.05,P<0.01);所有组别均未检测到CD163+TUNEL+双阳性细胞。结论下瘀血汤对肝硬化大鼠肝功能具有改善作用,可抑制肝硬化大鼠肝组织CD68表达,促进CD163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瘀血汤 肝硬化 CD68 CD163 肝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visfatin蛋白与mRNA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江玲 陈思思 +3 位作者 唐杰 王思璐 万丽 黄引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7-342,共6页
目的:探讨内脂素(visfatin,VF)在子痫前期(PE)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分娩的孕妇共计100例,根据病情轻重分为重度PE组、轻度PE组和正常妊娠组。采用苏木素-伊红染... 目的:探讨内脂素(visfatin,VF)在子痫前期(PE)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分娩的孕妇共计100例,根据病情轻重分为重度PE组、轻度PE组和正常妊娠组。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3组胎盘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及real-time PCR技术分别检测3组胎盘VF蛋白及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结果:PE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细胞滋养细胞及合体滋养细胞结构紊乱且形态不完整;细胞滋养细胞增生,合体滋养细胞结节增多;绒毛毛细血管减少、淤血。免疫组化及real-time PCR结果显示胎盘组织中内脂素定位于合体及细胞滋养层细胞的胞浆,随着病情的加重,VF蛋白及mRNA表达量逐渐升高,重度PE组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患者存在绒毛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紊乱。胎盘VF蛋白及mRNA在PE孕妇中高表达,表明VF与PE的发生具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胎盘 内脂素 血管内皮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兜铃酸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和胶原累积及垂盆草提取物的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陆红 胡丽萍 +5 位作者 洪丹 洪炜龙 林成成 王斯璐 陈必成 白永恒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172-2178,共7页
目的:研究垂盆草(SSB)提取物对马兜铃酸(AA)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和胶原累积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分为:(1)溶剂对照组:未加入SSB和AA;(2)AA损伤组:只加AA,浓度为1~10... 目的:研究垂盆草(SSB)提取物对马兜铃酸(AA)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和胶原累积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分为:(1)溶剂对照组:未加入SSB和AA;(2)AA损伤组:只加AA,浓度为1~100 mg/L;(3)SSB提取物干预组:在加入10 mg/L AA基础上,同时加入SSB提取物(10~2 000 mg/L)。细胞培养24 h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肌成纤维细胞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上皮细胞标志物E-cadherin和基质成分III型胶原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α-SMA、E-cadherin、骨形成蛋白7(BMP-7)和I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AA可诱导NRK-52E细胞呈现纤维化样改变;1 mg/L和10 mg/L AA不仅可增加基质成分I型和III型胶原的表达量,同时也可促进α-SMA表达,抑制E-cadherin的表达。用SSB提取物干预后,AA所致的纤维化改变明显减轻;SSB提取物下调了α-SMA、I型和III型胶原的表达,并且促进E-cadherin和BMP-7的表达。此外,SSB提取物也抑制TGF-β1的分泌,并呈浓度依赖性。结论:应用SSB提取物干预可明显降低AA所致的肾纤维化效应,可能的机制为SSB提取物降低TGF-β1的表达,抑制小管上皮细胞的表型转化,进而抑制胶原的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盆草 马兜铃酸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上皮-间充质转化 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分泌酶抑制剂DAPT抑制Notch信号逆转马兜铃酸诱导的肾小管细胞表型转化 被引量:4
6
作者 洪炜龙 陆红 +3 位作者 吴存造 夏鹏 陈必成 白永恒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9-214,共6页
目的探讨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对马兜铃酸(AA)诱导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与胶原累积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分为正常细胞对照组、AA10 mg·L-1组、AA 10 mg·L-1+DAPT1和10μmol·... 目的探讨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对马兜铃酸(AA)诱导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与胶原累积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分为正常细胞对照组、AA10 mg·L-1组、AA 10 mg·L-1+DAPT1和10μmol·L-1组。24 h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otch信号关键分子Notch1、Jagged1和Numb、表型转化相关分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E-钙黏着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和基质成分Ⅰ型胶原a1(Col1a1)和Ⅲ型胶原a1(Col3a1)m RNA的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Notch1、Jagged1、α-SMA和Col3a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细胞对照相比,AA处理后,肾小管上皮细胞基质相关因子TGF-β1,α-SMA和Col3a1 m RNA表达上调,上皮标志物E-钙黏着蛋白m RNA的表达受到抑制,而且导致了Notch1、Jagged1 m RNA表达的上调和Numb m RNA表达的下调(P<0.05),提示AA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与基质累积,同时激活了Notch信号通路。DAPT干预AA作用后,Notch1(P<0.01)和Jagged1(P<0.05)的m RNA表达下调,Numb m RNA表达上调(P<0.05),说明DAPT抑制了AA诱导的Notch信号通路活化。此外,与AA损伤组相比,DAPT也降低了TGF-β1,α-SMA,Col1a1和Col3a1 m RNA表达(P<0.05),提高BMP-7和E-钙黏着蛋白m RNA表达(P<0.05),提示DAPT抑制了AA诱导的上皮细胞的表型转化与基质累积。结论 DAPT抑制AA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型转化与基质累积,其可能机制是DAPT靶向干预Notch信号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PT 马兜铃酸 表型转化 基质累积 NOTCH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AR1-EAAT2通路抑制乳鼠星形胶质细胞的谷氨酸摄取能力 被引量:3
7
作者 温芳芳 刘乐平 +2 位作者 徐竹 杨建静 丁赛丹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30-935,共6页
目的研究多巴胺(DA)对原代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Glu)摄取能力的影响,以及DA通过痕量胺相关受体1-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2(TAAR1-EAAT2)信号通路对星形胶质细胞Glu摄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Amplex Red谷氨酸测定试剂盒测定经过DA处理的原代... 目的研究多巴胺(DA)对原代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Glu)摄取能力的影响,以及DA通过痕量胺相关受体1-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2(TAAR1-EAAT2)信号通路对星形胶质细胞Glu摄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Amplex Red谷氨酸测定试剂盒测定经过DA处理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对Glu摄取含量的变化,反转录PCR检测TAAR1、EAAT2 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TAAR1、EAAT2蛋白水平;采用TAAR1小干扰RNA(siRNA)和TAAR1质粒转染DA处理后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EAAT2表达水平并采用Amplex Red谷氨酸测定试剂盒测定培养上清液Glu含量。结果 DA处理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EAAT2水平降低,TAAR1水平增加,培养上清液Glu含量上升。DA处理经TAAR1 siRNA转染后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上调EAAT2水平,培养上清液中Glu含量减少;DA处理经TAAR1质粒转染后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则EAAT2降低,培养上清液中Glu的含量增加。结论 DA通过影响星形胶质细胞TAAR1-EAAT2信号通路,减弱细胞Glu摄取能力,引起细胞外Glu蓄积,从而损伤星形胶质细胞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谷氨酸 星形胶质细胞 痕量胺相关受体1(TAAR1) 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2(EAAT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NK通路参与曲古抑菌素A诱导的胰腺癌PANC-1细胞凋亡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本泉 张玲 +5 位作者 黄雪 陈宗静 白永恒 吴存造 周蒙滔 陈必成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01-807,共7页
目的研究JNK通路在曲古抑菌素A(TSA)诱导人胰腺癌PANC-1细胞凋亡过程中的激活情况,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PANC-1细胞经TSA 1.0μmol·L-1与JNK抑制剂(SP600125)20μmol·L-1单独或联合处理24h后,分别用CCK-8法和Hoechst33258染色... 目的研究JNK通路在曲古抑菌素A(TSA)诱导人胰腺癌PANC-1细胞凋亡过程中的激活情况,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PANC-1细胞经TSA 1.0μmol·L-1与JNK抑制剂(SP600125)20μmol·L-1单独或联合处理24h后,分别用CCK-8法和Hoechst33258染色法检测对PANC-1细胞的生长和细胞凋亡的作用;荧光定量PCR检测c-Jun,c-fos,Elk1,bax和bcl-2 mRNA表达;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c-Jun、p-JNK、bax、活性胱天蛋白酶8、bcl-2和胱天蛋白酶3蛋白表达。结果 CCK-8结果显示,TSA单独处理,PANC-1细胞的存活率随着TSA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并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r=0.9564,P<0.05)。TSA+SP600125组细胞存活率较TSA单独处理明显增加(P<0.05)。Hoechst33258染色显示,正常对照组、TSA组和TSA+SP600125组凋亡率分别为(1.8±0.4)%,(6.2±1.4)%和(3.9±0.9)%,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24h)。与TSA组比较,TSA+SP600125组促凋亡基因bax以及JNK通路相关基因c-Jun和c-fos mRNA表达明显降低,Elk1mRNA表达降低,差异显著(P<0.05);而抗凋亡基因bcl-2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TSA作用PANC-1细胞1h后激活JNK通路的相关蛋白c-Jun和JNK,并在2h达到最高峰。与TSA组比较,TSA+SP600125组bax及活性胱天蛋白酶8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bcl-2和胱天蛋白酶3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激活JNK通路是TSA诱导PANC细胞凋亡的重要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影响线粒体凋亡途径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曲古抑菌素A JNK通路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杷明对马兜铃酸诱导的肾上皮细胞表型转化及Hedgehog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洪炜龙 陆红 +5 位作者 吴存造 林成成 梁勇 王斯璐 陈必成 白永恒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9-75,共7页
目的:探讨环杷明干预Hedgehog(HH)信号对马兜铃酸(AA)致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和基质累积的影响。方法:根据干预措施将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分为溶剂对照组、AA损伤组(分别用终浓度为1、5和10 mg/L的AA处理细胞)和环杷... 目的:探讨环杷明干预Hedgehog(HH)信号对马兜铃酸(AA)致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和基质累积的影响。方法:根据干预措施将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分为溶剂对照组、AA损伤组(分别用终浓度为1、5和10 mg/L的AA处理细胞)和环杷明干预组(10 mg/L AA基础上加入1、5和10μmol/L环杷明)。细胞培养24 h后,用real-time PCR检测HH信号关键分子Ptch1和Smo、表型转化相关分子α-SMA和E-cadherin、ZO-1、BMP-7和基质成分I型和III型胶原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Shh和TGF-β1的含量;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Ptch1、Smo、E-cadherin、α-SMA和III型胶原蛋白表达。结果:AA不仅增加了TGF-β1、α-SMA和III型胶原的表达,降低了E-cadherin和ZO-1的表达,而且诱导了Shh和Smo mRNA表达的升高和Ptch1 mRNA表达的下降,提示AA促进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和胶原累积,同时也激活了HH信号通路。环杷明干预AA作用后,Smo mRNA或蛋白表达下调,Ptch1 mRNA表达升高,这说明环杷明抑制了AA诱导的HH信号通路的活化。此外,环杷明也降低TGF-β1、α-SMA、I型和III型胶原的表达,提高BMP-7、ZO-1和E-cadherin的表达,这提示环杷明抑制了AA所致的上皮细胞的表型转化和基质累积。结论:环杷明可抑制AA所致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和基质累积,可能是通过靶向抑制HH信号的活化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杷明 马兜铃酸 表型转化 基质累积 Hedgehog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O血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风险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朱哲慧 宋益作 +4 位作者 陈锦勇 徐慧英 陈必成 吴存造 尤和谊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78-1386,共9页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探讨ABO血型系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发生的关系。方法 以PubMed、EMBASE、CNKI等作为文献来源数据库,并追溯相关参考文献和引文,进行全面、系统的文献检索。收集ABO血型系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的文献研究,根据纳入...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探讨ABO血型系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发生的关系。方法 以PubMed、EMBASE、CNKI等作为文献来源数据库,并追溯相关参考文献和引文,进行全面、系统的文献检索。收集ABO血型系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的文献研究,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0、Stata 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敏感性分析及发表偏倚的评估。以比值比(OR)作为评估ABO血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的指标,采用Egger法及漏斗图评价发表偏倚。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文献31篇。敏感性分析的结果显示Lin等的研究明显影响了系统分析的结果,剔除该研究后,重新合并OR值。Meta分析结果表明:ABO血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发生无关(血型A:OR=0.98,95%CI 0.84-1.15,P=0.82;血型B:OR=0.93,95%CI 0.84-1.03,P=0.15;血型O:OR=1.10,95%CI 0.93-1.29,P=0.26;血型AB:OR=0.84,95%CI 0.67-1.06,P=0.14)。Egger法计算结果显示不存在发表偏倚,而漏斗图则显示存在潜在发表偏倚。亚组分析结果也显示ABO血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发生无关。结论 ABO血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发生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系统 幽门螺杆菌 感染风险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腺苷脱氨酶对慢性HBV感染者显著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1
作者 柯叶芳 高国生 +1 位作者 朱喆 陈必成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60-76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腺苷脱氨酶(ADA)诊断慢性HBV感染者显著肝纤维化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6年10月在宁波市第二医院接受肝活组织检查的493例慢性HBV感染者,根据肝纤维化程度将所有患者分为S0~S4级,S0级79例,S1级254例,S2级103例,S3级3... 目的探讨血清腺苷脱氨酶(ADA)诊断慢性HBV感染者显著肝纤维化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6年10月在宁波市第二医院接受肝活组织检查的493例慢性HBV感染者,根据肝纤维化程度将所有患者分为S0~S4级,S0级79例,S1级254例,S2级103例,S3级35例,S4级22例。常规检测TBil、ALT、AST、ALP、GGT、Alb、ADA等生化指标和血常规指标,计算AST/PLT比值指数(APRI)。比较不同分级患者各指标的差异。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偏态分布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对各指标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ADA、APRI单独及多指标联合应用对显著肝纤维化(S≥2)的诊断价值。结果年龄、性别、TBil、ALT、AST、ALP、GGT、Alb、ADA和APRI在S0~S4级肝纤维化患者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41,χ~2值分别为14.45、15.08、28.27、48.22、48.65、80.53、17.03、57.89、73.20,P值均<0.05)。性别、年龄和血清ADA是显著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2.59、1.05、1.12,P值均<0.01)。ADA、APRI及多指标联合应用诊断显著肝纤维化均有一定价值(P值均<0.01),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0.73和0.75。结论血清ADA对慢性HBV感染者显著肝纤维化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脱氨酶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硬化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