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群及桥梁症状网络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如如 王苗 +4 位作者 陈硕硕 徐嘉仪 王珏 韩亚茹 张丽青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识别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群及其桥梁症状,为患者症状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温州市2家三级甲等医院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5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Memorial心力衰竭症状评估量表进行调查,通过因子分析提取... 目的:识别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群及其桥梁症状,为患者症状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温州市2家三级甲等医院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5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Memorial心力衰竭症状评估量表进行调查,通过因子分析提取症状群,网络分析识别症状群结构和桥梁症状。结果:共提取出呼吸-睡眠障碍症状群、外周水肿症状群、头晕-疲乏症状群、口咽不适症状群4个症状群,桥梁强度前4位的症状分别为腿部或手臂水肿(rS=0.559,rE=3.756)、平躺时呼吸困难(rS=0.408,rE=4.556)、缺乏食欲(rS=0.396,rE=3.999)、口干(rS=0.363,rE=2.199),预期影响最高的症状是夜间睡眠憋醒(rE=4.750,r S=0.202)。结论:腿部或手臂水肿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核心桥梁症状,夜间睡眠憋醒、平躺时呼吸困难、缺乏食欲以及口干是连接不同症状群的桥梁症状。借助桥梁症状在各个症状群间的桥接作用,对桥梁症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症状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慢性心力衰竭 症状群 桥梁症状 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胶体透明敷料预防神经外科中心静脉导管细菌定植和细菌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黄佩雷 李冬眉 +2 位作者 尤爱哨 潘盈盈 潘心瑶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8期10-13,共4页
目的比较透明薄膜敷料与水胶体透明敷料预防神经外科中心静脉导管细菌定植和细菌感染的效果,为合理选择中心静脉导管固定敷料提供依据。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神经外科行中心静脉置管患者470例分为对照组(230例)和观察组(240例),中心... 目的比较透明薄膜敷料与水胶体透明敷料预防神经外科中心静脉导管细菌定植和细菌感染的效果,为合理选择中心静脉导管固定敷料提供依据。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神经外科行中心静脉置管患者470例分为对照组(230例)和观察组(240例),中心静脉置管后对照组采用透明薄膜敷料固定导管,观察组采用水胶体透明敷料固定导管。比较两组导管病原菌定植、导管相关性感染和导管相关性血源性感染、皮肤病原菌定植情况。结果观察组导管病原菌定植、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源性感染以及皮肤病原菌定植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导管感染发生时间显著延长(均P<0.05)。结论水胶体透明敷料可以有效预防神经外科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细菌定植和细菌感染,具有良好的皮肤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中心静脉导管 透明薄膜敷料 水胶体透明敷料 导管病原菌定植 导管相关性感染 导管相关性血源性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护士医院培训的实施及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彩霞 郑莉丹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0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温州地区社区护士医院培训的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 2010-2013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对来自温州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40名护理人员进行基础和专科培训,以急诊、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为培训科室,每个科室实践1个月。结果... 目的探讨温州地区社区护士医院培训的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 2010-2013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对来自温州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40名护理人员进行基础和专科培训,以急诊、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为培训科室,每个科室实践1个月。结果 40名社区护士在医院各科室培训结束后的考核通过率均为100%;社区护士认为医院培训有利于培养社区护士的临床思维,增加临床经验,提高各项临床护理操作技能,拓宽对临床新技术新进展的见识。结论社区护士在医院培训是一项可行及必要措施,医院对社区护士采取的培训方法有其特殊性及局限性,仍需通过不断的总结、改进使之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护士 护理 医院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F-1/CXCR4信号轴诱导内源性干细胞归巢和迁移促进椎间盘原位修复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应金威 徐国庭 +4 位作者 丁朝晖 梁琦顺 袁宗杰 文天用 阮狄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74-778,共5页
腰痛(low back pain,LBP)与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鄄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密切相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带来经济负担[1]。椎间盘的代谢稳态在年龄增长和外界损伤下逐渐破坏,导致椎间盘结构和生物力学性质变化[2]。目前,传统... 腰痛(low back pain,LBP)与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鄄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密切相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带来经济负担[1]。椎间盘的代谢稳态在年龄增长和外界损伤下逐渐破坏,导致椎间盘结构和生物力学性质变化[2]。目前,传统治疗难以根治IDD,间充质干细胞(mes鄄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椎间盘再生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仍面临细胞获取困难、处理技术复杂、成本高昂及移植效果不确定等问题[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原位修复 SDF-1CXCR4信号轴 归巢 内源性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rf1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及其在小鼠心肌细胞DNA损伤修复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江南 王驰寅 +1 位作者 聂宇 王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8-243,共6页
目的:构建携带小鼠泛素样同源域和环指结构域1(Uhrf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验证Uhrf1基因在原代乳鼠心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探究其在过氧化氢(H_(2)O2)诱导的心肌细胞DNA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利用PCR扩增小鼠Uhrf1基因的编码序列,将其... 目的:构建携带小鼠泛素样同源域和环指结构域1(Uhrf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验证Uhrf1基因在原代乳鼠心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探究其在过氧化氢(H_(2)O2)诱导的心肌细胞DNA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利用PCR扩增小鼠Uhrf1基因的编码序列,将其酶切后插入pADM-CMV-C-FH载体,获得重组腺病毒质粒ADM-Uhrf1。将该质粒转染至HEK293T细胞包装成重组腺病毒颗粒,数代扩增后进行腺病毒的纯化及滴度检测。分离25只1日龄ICR小鼠原代心肌细胞,分为两组,以感染复数(MOI)为50的比例分别感染ADM-Uhrf1及ADM-control(ADMCtrl),通过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染色验证重组腺病毒介导的UHRF1蛋白的表达,并利用H_(2)O2诱导心肌细胞DNA损伤,进而探究Uhrf1在DNA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结果:通过壳蛋白免疫法检测得到的ADM-Uhrf1病毒滴度为1.8×10^(13) pfu/L。Western blot验证显示UHRF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UHRF1主要表达在细胞核内,且Uhrf1的过表达能够显著抑制DNA损伤标志物磷酸化组蛋白H_(2)A变异体(γH_(2)AX)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小鼠Uhrf1基因的重组过表达腺病毒载体,并通过腺病毒递送系统在心肌细胞中实现了Uhrf1的过表达,且Uhrf1的过表达有效减轻了H_(2)O2诱导的心肌细胞DNA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rf1基因 腺病毒载体 质粒 心肌细胞 DNA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盆草提取物对马兜铃酸致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7
6
作者 陆红 陈必成 +3 位作者 胡丽萍 洪炜龙 林成成 白永恒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88-994,共7页
目的研究马兜铃酸(AA)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及垂盆草提取物(SSBE)对AA损伤的干预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加入AA 1,5,10,50和100 mg·L-1;或AA 10 mg·L-1+SSBE 10,50,100,500和1000 mg·... 目的研究马兜铃酸(AA)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及垂盆草提取物(SSBE)对AA损伤的干预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加入AA 1,5,10,50和100 mg·L-1;或AA 10 mg·L-1+SSBE 10,50,100,500和1000 mg·L-1,培养24 h后,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Hoechst 33258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NRK-52E细胞凋亡;ELISA和免疫细胞荧光染色检测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Myc和p53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随着AA浓度的增加,NRK-52E细胞损伤愈加明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A 10和50 mg·kg-1诱导细胞凋亡,并促进了c-Myc和p53明显表达(P<0.05);AA 10和50 mg·kg-1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后,MIF的分泌和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与AA 10 mg·L-1组相比,SSBE 1000 mg·L-1不仅减轻了AA所致的损伤,而且明显下调了MIF的表达(P<0.05)。同时,SSBE1000 mg·L-1也明显抑制了c-Myc和p53的表达(P<0.05)。结论 AA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诱导细胞凋亡,并促进MIF的表达,进而影响炎症应激反应过程中巨噬细胞的浸润和活化。SSBE的干预可明显降低AA所致的损伤,这可能与MIF的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盆草 植物提取物 马兜铃酸 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经皮内窥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5
7
作者 朱旻宇 滕红林 +4 位作者 黄克伦 王宇 林超伟 吴诗阳 王建洪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88-495,共8页
目的 :评价后路经皮内窥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posterior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cervical discectomy,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1月~2016年10月,共有43例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入选,随机分入两个手术组... 目的 :评价后路经皮内窥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posterior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cervical discectomy,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1月~2016年10月,共有43例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入选,随机分入两个手术组并获得至少1年随访。其中采用颈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治疗23例,随访时间23.1±5.9个月;采用PPECD治疗20例,随访时间25.6±8.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前及术后各随访点(1d、1周、1个月、3个月、1年)的上肢疼痛VAS评分、创口疼痛VAS评分,术前及术后1年颈椎前凸Cobb角、颈椎活动度、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轴性症状发生率、重返工作岗位时间等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并在术后1年随访时进行Macnab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d时ACDF组及PPECD组的上肢疼痛VAS评分分别为1.13±1.78分、1.02±2.24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较术前的7.13±1.25分、7.28±1.30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术后1d时PPECD组的创口疼痛VAS评分为1.91±0.58分,显著小于ACDF组的3.87±1.19分(P<0.05),但术后1周后随访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PPECD组在平均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重返工作岗位时间等方面均显著小于ACDF组(P<0.05)。ACDF组和PPECD组术后1年时颈椎前凸Cobb角分别为13.7°±6.9°和8.2°±4.8°,较术前的4.3°±11.3°、4.7°±8.9°均有显著增大(P<0.05),且ACDF组的平均增幅显著大于PPECD组(P<0.05)。术后1年时PPECD组的颈椎活动度同术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ACDF组较术前显著减小(P<0.05)。术后1年时NDI评分、轴性症状发生率及Macnab临床疗效评价优良率方面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与ACDF相当,但前者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费用更少,可作为临床治疗的术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 经皮 脊柱内镜 椎间盘切除术 神经根型颈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瘀血汤对肝硬化大鼠肝组织CD68和CD163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刘乐平 陆芩 +2 位作者 王晓斌 谢洁雅 丁赛丹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5-41,共7页
目的探讨下瘀血汤抗肝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SD雄性大鼠ip给予硫代乙酰胺200 mg·kg-1每周2次,连续8周,制备大鼠肝硬化模型。造模成功后,模型大鼠于第9周首日ig给药下瘀血汤0.313,0.626和1.252 g·kg-1,每天1次,连续3周。于第1... 目的探讨下瘀血汤抗肝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SD雄性大鼠ip给予硫代乙酰胺200 mg·kg-1每周2次,连续8周,制备大鼠肝硬化模型。造模成功后,模型大鼠于第9周首日ig给药下瘀血汤0.313,0.626和1.252 g·kg-1,每天1次,连续3周。于第11周末处死大鼠,取肝组织,用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法测定肝组织CD68和CD163蛋白表达;用激光共聚焦方法检测肝组织CD68+TUNEL+和CD163+TUNEL+双阳性细胞,观察ED1和ED2肝巨噬细胞凋亡。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增强(P<0.01),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升高(P<0.01),血清白蛋白(Alb)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下瘀血汤0.626和1.252 g·kg-1组大鼠血清GPT和GOT活性以及Tbi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0.01),Alb水平显著升高(P<0.01)。Western蛋白质印迹和免疫组化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D68表达升高(P<0.01),CD163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下瘀血汤0.626和1.252 g·kg-1组CD68表达明显降低(P<0.01),CD163表达显著升高(P<0.01)。激光共聚焦实验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CD68+TUNEL+双阳性细胞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下瘀血汤0.626和1.252 g·kg-1组CD68+TUNEL+双阳性细胞进一步增加(P<0.05,P<0.01);所有组别均未检测到CD163+TUNEL+双阳性细胞。结论下瘀血汤对肝硬化大鼠肝功能具有改善作用,可抑制肝硬化大鼠肝组织CD68表达,促进CD163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瘀血汤 肝硬化 CD68 CD163 肝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调控猬信号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白永恒 梁勇 +5 位作者 史波 陆红 吴存造 林成成 洪炜龙 陈必成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18-724,共7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减轻输尿管梗阻诱导大鼠肾间质纤维化(RIF)的分子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6)、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组(n=16)和模型+Res组(n=16)。模型+Res组于手术当天ig给予Res 20 mg·kg-1,每天1次...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减轻输尿管梗阻诱导大鼠肾间质纤维化(RIF)的分子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6)、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组(n=16)和模型+Res组(n=16)。模型+Res组于手术当天ig给予Res 20 mg·kg-1,每天1次,分别于梗阻术后第7和14天取其梗阻侧肾组织,用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形态变化和RIF程度;ELISA检测肾组织中猬信号起始蛋白猬蛋白质(SHH)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SHH,smoothened(Smo),patched-1(Ptch1)和Gli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以及细胞外基质(ECM)成分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Smo,Ptch1和Gli1 mRNA的表达。结果 HE和Masson染色显示,UUO模型大鼠术后RIF程度随着梗阻时间延长而加重,Res治疗能减轻上述纤维化病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UUO模型大鼠肾组织Ⅲ型胶原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并且与细胞增殖相关的PCNA也明显高表达(P<0.05);Res治疗后Ⅲ型胶原和PCNA表达水平降低(P<0.05);UUO模型大鼠肾组织SHH,Smo和Gli1表达升高(P<0.05),Ptch1表达降低(P<0.05),且均可被Res逆转(P<0.05)。结论 Res可有效缓解输尿管梗阻所致的RIF,其机制可能为Res下调SHH信号活性,抑制细胞增殖,阻碍ECM成分合成,进而减轻其在肾间质的累积而改善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猬蛋白质类 输尿管梗阻 间质组织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辨证施治联合西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10
作者 蔡丽群 黄河 +2 位作者 池伟 陈玉燕 朱冠保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761-2763,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治联合西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单盲法将120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主要症候积分...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治联合西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单盲法将120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主要症候积分、症候总积分及结肠传输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治疗后症候总积分分别为90.0%、(4.62±3.12)分,较对照组的75.0%、(8.32±4.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右半结肠、直肠及全结肠通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治联合西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疗效明确,能明显改善患者结肠传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 结肠传输功能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visfatin蛋白与mRNA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江玲 陈思思 +3 位作者 唐杰 王思璐 万丽 黄引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7-342,共6页
目的:探讨内脂素(visfatin,VF)在子痫前期(PE)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分娩的孕妇共计100例,根据病情轻重分为重度PE组、轻度PE组和正常妊娠组。采用苏木素-伊红染... 目的:探讨内脂素(visfatin,VF)在子痫前期(PE)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分娩的孕妇共计100例,根据病情轻重分为重度PE组、轻度PE组和正常妊娠组。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3组胎盘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及real-time PCR技术分别检测3组胎盘VF蛋白及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结果:PE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细胞滋养细胞及合体滋养细胞结构紊乱且形态不完整;细胞滋养细胞增生,合体滋养细胞结节增多;绒毛毛细血管减少、淤血。免疫组化及real-time PCR结果显示胎盘组织中内脂素定位于合体及细胞滋养层细胞的胞浆,随着病情的加重,VF蛋白及mRNA表达量逐渐升高,重度PE组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患者存在绒毛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紊乱。胎盘VF蛋白及mRNA在PE孕妇中高表达,表明VF与PE的发生具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胎盘 内脂素 血管内皮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7/NF-κBp65 信号通路在老年急性脑出血发病及组织损伤中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祁科乐 季新忠 +3 位作者 蒯涛 潘东峰 贾咏存 王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09-513,共5页
目的探讨IL-17/NF-κBp65信号通路在老年患者急性脑出血发病及组织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急性脑出血老年患者作为脑出血(ICH组),按照发病至手术时间分为〈6h组(18例),6h-组... 目的探讨IL-17/NF-κBp65信号通路在老年患者急性脑出血发病及组织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急性脑出血老年患者作为脑出血(ICH组),按照发病至手术时间分为〈6h组(18例),6h-组(14例),25h-组(10例),49h-组(10例)和〉72h组(6例),ICH患者均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另选择同期医院行第三脑室造瘘术的12例阻塞性脑积水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术中取病灶周围脑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检查IL-17、NF-κBp65阳性表达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IL-17、NF-κBp65蛋白表达,实时定量RT-PCR检测IL-17、NF-κBp65mRNA表达。结果 NF-κBp65主要在细胞核中表达,IL-17主要在细胞质中表达;对照组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细胞少见IL-17、NF-κBp65表达,ICH组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细胞可见大量IL-17、NF-κBp65表达,脑出血后随着时间的延长,IL-17、NF-κBp65阳性细胞数量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ICH各组IL-17、NF-κBp65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其中6h-组IL-17蛋白及mRNA表达最高,分别为(0.81±0.11)和(0.83±0.13);25h-组NF-κBp65蛋白及mRNA表达最高,分别为(0.77±0.12)和(0.81±0.11)。结论 IL-17/NF-κBp65信号通路参与调节老年急性脑出血后炎症反应,提示调控IL-17/NF-κBp65信号通路可能缓解急性脑出血后脑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 白细胞介素-17 信号通路 急性脑出血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兜铃酸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和胶原累积及垂盆草提取物的作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陆红 胡丽萍 +5 位作者 洪丹 洪炜龙 林成成 王斯璐 陈必成 白永恒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172-2178,共7页
目的:研究垂盆草(SSB)提取物对马兜铃酸(AA)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和胶原累积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分为:(1)溶剂对照组:未加入SSB和AA;(2)AA损伤组:只加AA,浓度为1~10... 目的:研究垂盆草(SSB)提取物对马兜铃酸(AA)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和胶原累积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分为:(1)溶剂对照组:未加入SSB和AA;(2)AA损伤组:只加AA,浓度为1~100 mg/L;(3)SSB提取物干预组:在加入10 mg/L AA基础上,同时加入SSB提取物(10~2 000 mg/L)。细胞培养24 h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肌成纤维细胞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上皮细胞标志物E-cadherin和基质成分III型胶原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α-SMA、E-cadherin、骨形成蛋白7(BMP-7)和I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AA可诱导NRK-52E细胞呈现纤维化样改变;1 mg/L和10 mg/L AA不仅可增加基质成分I型和III型胶原的表达量,同时也可促进α-SMA表达,抑制E-cadherin的表达。用SSB提取物干预后,AA所致的纤维化改变明显减轻;SSB提取物下调了α-SMA、I型和III型胶原的表达,并且促进E-cadherin和BMP-7的表达。此外,SSB提取物也抑制TGF-β1的分泌,并呈浓度依赖性。结论:应用SSB提取物干预可明显降低AA所致的肾纤维化效应,可能的机制为SSB提取物降低TGF-β1的表达,抑制小管上皮细胞的表型转化,进而抑制胶原的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盆草 马兜铃酸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上皮-间充质转化 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分泌酶抑制剂DAPT抑制Notch信号逆转马兜铃酸诱导的肾小管细胞表型转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洪炜龙 陆红 +3 位作者 吴存造 夏鹏 陈必成 白永恒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9-214,共6页
目的探讨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对马兜铃酸(AA)诱导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与胶原累积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分为正常细胞对照组、AA10 mg·L-1组、AA 10 mg·L-1+DAPT1和10μmol·... 目的探讨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对马兜铃酸(AA)诱导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与胶原累积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分为正常细胞对照组、AA10 mg·L-1组、AA 10 mg·L-1+DAPT1和10μmol·L-1组。24 h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otch信号关键分子Notch1、Jagged1和Numb、表型转化相关分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E-钙黏着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和基质成分Ⅰ型胶原a1(Col1a1)和Ⅲ型胶原a1(Col3a1)m RNA的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Notch1、Jagged1、α-SMA和Col3a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细胞对照相比,AA处理后,肾小管上皮细胞基质相关因子TGF-β1,α-SMA和Col3a1 m RNA表达上调,上皮标志物E-钙黏着蛋白m RNA的表达受到抑制,而且导致了Notch1、Jagged1 m RNA表达的上调和Numb m RNA表达的下调(P<0.05),提示AA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与基质累积,同时激活了Notch信号通路。DAPT干预AA作用后,Notch1(P<0.01)和Jagged1(P<0.05)的m RNA表达下调,Numb m RNA表达上调(P<0.05),说明DAPT抑制了AA诱导的Notch信号通路活化。此外,与AA损伤组相比,DAPT也降低了TGF-β1,α-SMA,Col1a1和Col3a1 m RNA表达(P<0.05),提高BMP-7和E-钙黏着蛋白m RNA表达(P<0.05),提示DAPT抑制了AA诱导的上皮细胞的表型转化与基质累积。结论 DAPT抑制AA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型转化与基质累积,其可能机制是DAPT靶向干预Notch信号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PT 马兜铃酸 表型转化 基质累积 NOTCH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阳软坚饮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片预防下肢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倪海真 吕和平 +1 位作者 潘乐门 虞冠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43-1445,共3页
目的:考察扶阳软坚饮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片在预防下肢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4月来医院血管外科因患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接受下肢动脉支架成形术的患者10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 目的:考察扶阳软坚饮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片在预防下肢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4月来医院血管外科因患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接受下肢动脉支架成形术的患者10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片治疗,实验组接受扶阳软坚饮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片治疗,记录患者术后第1、3、6和12个月随访记录动脉再闭塞、再狭窄及不良出血事件。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男女比、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和肢体缺血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病变部位、血管狭窄程度、主干闭塞率、治疗长度及植入支架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1月、3月、6月和12月再闭塞率和出血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在累计再狭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月,实验组在皮温、踝/肱指数、疼痛指数和溃疡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6月,实验组在踝/肱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扶阳软坚饮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片可有效预防下肢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阳软坚饮 下肢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 预防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通过抑制凋亡促进体外饥饿状态下脂肪细胞存活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翅翅 李力群 +1 位作者 黄春霞 张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228-2232,共5页
目的:观察体外饥饿状态下脂肪细胞的自噬变化,研究自噬在维持体外饥饿状态下脂肪细胞存活中的作用。方法:将小鼠3T3-L1细胞诱导成为脂肪细胞后,雷帕霉素(rapamycin,RAP)预处理脂肪细胞,在缺糖缺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模拟... 目的:观察体外饥饿状态下脂肪细胞的自噬变化,研究自噬在维持体外饥饿状态下脂肪细胞存活中的作用。方法:将小鼠3T3-L1细胞诱导成为脂肪细胞后,雷帕霉素(rapamycin,RAP)预处理脂肪细胞,在缺糖缺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模拟的饥饿环境中孵育细胞。应用Western blotting及透射电镜法检测细胞自噬变化,用TUNEL染色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脂肪细胞凋亡。结果:OGD条件下脂肪细胞的自噬水平明显升高,RAP预处理进一步上调了OGD条件下的细胞自噬。与对照组相比,OGD组细胞cleaved caspase-3的水平及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RAP预处理降低了OGD条件下cleaved caspase-3的水平,并明显降低了细胞凋亡率(P<0.05)。结论:自噬在饥饿状态下脂肪细胞存活中发挥保护性作用,提高自噬水平有助于降低饥饿状态下脂肪细胞的凋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细胞 饥饿 自噬 细胞凋亡 雷帕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切口手术治疗感染期皮脂腺囊肿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7
作者 倪彬婷 李力群 潘盛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86-388,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切口皮脂腺囊肿囊腔摘除术治疗感染期皮脂腺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27例皮脂腺囊肿感染患者。术前予抗炎治疗,采用微切口皮脂腺囊肿囊腔摘除术,术后视切口愈合情况对症治疗。结果:本组12... 目的:探讨微切口皮脂腺囊肿囊腔摘除术治疗感染期皮脂腺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27例皮脂腺囊肿感染患者。术前予抗炎治疗,采用微切口皮脂腺囊肿囊腔摘除术,术后视切口愈合情况对症治疗。结果:本组127例皮脂腺囊肿感染患者中,治愈120例(94.49%),显效6例(4.72%),无效1例(0.79%),有效率为99.21%。随访3个月后复发1例(0.79%)。结论:微切口皮脂腺囊肿囊腔摘除术治疗感染期皮脂腺囊肿疗效显著,术后愈合良好,切口小,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期皮脂腺囊肿 微切口手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迪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卡铂化疗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7
18
作者 何志锋 刘瑜 吴原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59-1461,共3页
目的:观察并探讨艾迪注射液与多西他赛(Docetaxel,DCT)、卡铂(Carboplatin,CP)化疗方案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4年3月期间接诊的NSCLC患者78例,按照随机... 目的:观察并探讨艾迪注射液与多西他赛(Docetaxel,DCT)、卡铂(Carboplatin,CP)化疗方案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4年3月期间接诊的NSCLC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78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DCT+CP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艾迪注射液治疗。随访并评价两组实体肿瘤近期疗效,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缓解率(CR+PR)为35.9%(14/39),对照组为30.8%(12/39),观察组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生存质量评分各项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疲劳、疼痛和呕吐得分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消化道反应、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30.8%(12/39)、12.8%(5/39)和10.2%(4/39),对照组为38.5%(15/39)、30.8%(12/39)和15.4%(6/39),观察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DCT+CP化疗方案治疗NSCLC疗效显著,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迪注射液 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近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AR1-EAAT2通路抑制乳鼠星形胶质细胞的谷氨酸摄取能力 被引量:3
19
作者 温芳芳 刘乐平 +2 位作者 徐竹 杨建静 丁赛丹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30-935,共6页
目的研究多巴胺(DA)对原代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Glu)摄取能力的影响,以及DA通过痕量胺相关受体1-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2(TAAR1-EAAT2)信号通路对星形胶质细胞Glu摄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Amplex Red谷氨酸测定试剂盒测定经过DA处理的原代... 目的研究多巴胺(DA)对原代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Glu)摄取能力的影响,以及DA通过痕量胺相关受体1-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2(TAAR1-EAAT2)信号通路对星形胶质细胞Glu摄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Amplex Red谷氨酸测定试剂盒测定经过DA处理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对Glu摄取含量的变化,反转录PCR检测TAAR1、EAAT2 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TAAR1、EAAT2蛋白水平;采用TAAR1小干扰RNA(siRNA)和TAAR1质粒转染DA处理后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EAAT2表达水平并采用Amplex Red谷氨酸测定试剂盒测定培养上清液Glu含量。结果 DA处理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EAAT2水平降低,TAAR1水平增加,培养上清液Glu含量上升。DA处理经TAAR1 siRNA转染后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上调EAAT2水平,培养上清液中Glu含量减少;DA处理经TAAR1质粒转染后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则EAAT2降低,培养上清液中Glu的含量增加。结论 DA通过影响星形胶质细胞TAAR1-EAAT2信号通路,减弱细胞Glu摄取能力,引起细胞外Glu蓄积,从而损伤星形胶质细胞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谷氨酸 星形胶质细胞 痕量胺相关受体1(TAAR1) 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2(EAAT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NK通路参与曲古抑菌素A诱导的胰腺癌PANC-1细胞凋亡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本泉 张玲 +5 位作者 黄雪 陈宗静 白永恒 吴存造 周蒙滔 陈必成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01-807,共7页
目的研究JNK通路在曲古抑菌素A(TSA)诱导人胰腺癌PANC-1细胞凋亡过程中的激活情况,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PANC-1细胞经TSA 1.0μmol·L-1与JNK抑制剂(SP600125)20μmol·L-1单独或联合处理24h后,分别用CCK-8法和Hoechst33258染色... 目的研究JNK通路在曲古抑菌素A(TSA)诱导人胰腺癌PANC-1细胞凋亡过程中的激活情况,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PANC-1细胞经TSA 1.0μmol·L-1与JNK抑制剂(SP600125)20μmol·L-1单独或联合处理24h后,分别用CCK-8法和Hoechst33258染色法检测对PANC-1细胞的生长和细胞凋亡的作用;荧光定量PCR检测c-Jun,c-fos,Elk1,bax和bcl-2 mRNA表达;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c-Jun、p-JNK、bax、活性胱天蛋白酶8、bcl-2和胱天蛋白酶3蛋白表达。结果 CCK-8结果显示,TSA单独处理,PANC-1细胞的存活率随着TSA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并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r=0.9564,P<0.05)。TSA+SP600125组细胞存活率较TSA单独处理明显增加(P<0.05)。Hoechst33258染色显示,正常对照组、TSA组和TSA+SP600125组凋亡率分别为(1.8±0.4)%,(6.2±1.4)%和(3.9±0.9)%,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24h)。与TSA组比较,TSA+SP600125组促凋亡基因bax以及JNK通路相关基因c-Jun和c-fos mRNA表达明显降低,Elk1mRNA表达降低,差异显著(P<0.05);而抗凋亡基因bcl-2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TSA作用PANC-1细胞1h后激活JNK通路的相关蛋白c-Jun和JNK,并在2h达到最高峰。与TSA组比较,TSA+SP600125组bax及活性胱天蛋白酶8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bcl-2和胱天蛋白酶3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激活JNK通路是TSA诱导PANC细胞凋亡的重要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影响线粒体凋亡途径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曲古抑菌素A JNK通路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