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柏西普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随访一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毛剑波 褚梦琪 +2 位作者 沈丽君 陈亦棋 吕喆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6-208,共3页
患者,女,59岁,于2014年9月15日因右眼视力下降1年余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2014年6月于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行黄斑区光凝治疗,原因不详。否认全身其他病史。
关键词 光凝治疗 血管瘤样增生 光动力疗法 视网膜 随访 医院就诊 医科大学 视力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OLMaster 700与IOLMaster 500不同计算公式对白内障眼人工晶状体屈光力计算的准确性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邓小慧 常平骏 +4 位作者 黄锦海 王丹丹 赵银莹 丁锡霞 赵云娥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70-1175,共6页
目的比较IOLMaster 700与IOLMaster 500不同计算公式对白内障眼人工晶状体(IOL)屈光力计算的准确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IOL植入术治疗的年龄... 目的比较IOLMaster 700与IOLMaster 500不同计算公式对白内障眼人工晶状体(IOL)屈光力计算的准确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IOL植入术治疗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262例262眼。分别采用IOLMaster 700和IOLMaster 500进行术前生物测量,采用IOLMaster 700和IOLMaster 500仪器内置公式Haigis、HolladayⅠ、Hoffer Q和SRK/T计算IOL屈光力。本研究以屈光预测误差为指标,比较不同眼轴长度(AL)下受检眼用2种仪器不同计算公式的屈光结果。结果在所有眼轴范围内,IOLMaster 700与IOLMaster 500 Haigis、Hoffer Q、SRK/T公式计算的绝对预测误差平均值(MA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OLMaster 500 HolladayⅠ计算的MAE为0.47(0.24,0.90)D,小于IOLMaster 700的0.50(0.28,0.9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20,P=0.002)。AL<22.0 mm、24.5 mm≤AL<26.0 mm时,4种公式计算的MA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2.0 mm≤AL<24.5 mm时,Haigis、Hoffer Q、SRK/T公式计算的MA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OLMaster 500 HolladayⅠ计算的MAE为0.42(0.18,0.75)D,小于IOLMaster 700的0.45(0.25,0.7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87,P<0.001),但差异数值很小,无临床意义;AL≥26.0 mm时,Haigis、HolladayⅠ、SRK/T公式计算的MA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OLMaster 500 Hoffer Q计算的MAE为0.66(0.38,1.00)D,小于IOLMaster 700的0.98(0.62,1.3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46,P=0.002)。结论所有眼轴范围内,2种仪器Haigis、Hoffer Q和SRK/T公式屈光预测准确性接近。对于长眼轴患者,IOLMaster 700 Hoffer Q公式计算的MAE明显大于IOLMaster 500,临床使用中需谨慎。IOLMaster 700与IOLMaster 500的屈光预测准确性基本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光学生物测量 屈光力 IOLMASTER 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迁延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FFA荧光素渗漏点近红外自发荧光图像特征
3
作者 李海东 陈立锋 +5 位作者 伍蒙爱 方伟 廉恒丽 徐小琼 朱琳 郑斌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67-970,共4页
目的观察迁延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所示的荧光素渗漏点部位近红外自发荧光(NIRAF)的图像特征。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将2020年1月至1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就诊的迁延... 目的观察迁延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所示的荧光素渗漏点部位近红外自发荧光(NIRAF)的图像特征。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将2020年1月至1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就诊的迁延性CSC患者29例29眼纳入研究。使用共焦激光眼底血管造影仪行NIRAF和FFA检查,并分析FFA荧光素渗漏点部位的NIRAF图像特征。结果29例迁延性CSC患眼中有26眼(89.7%)FFA荧光素渗漏点位置在NIRAF出现异常改变,另3眼(10.3%)未见明显异常。在FFA荧光素渗漏点NIRAF异常的26眼中,按荧光强度统计,弱荧光占65.4%(17/26),斑驳荧光占34.6%(9/26),无强荧光表现;按病灶形态统计,点状病灶占42.3%(11/26),片状病灶占57.7%(15/26);综合统计,点状弱荧光占34.6%(9/26),片状弱荧光占30.8%(8/26),点状斑驳荧光占7.7%(2/26),片状斑驳荧光占26.9%(7/26)。结论迁延性CSC患者FFA荧光素渗漏点具有特征性NIRAF改变。NIRAF是无创性研究视网膜色素上皮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近红外眼底自发荧光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在晶状体外伤诊疗中的新认识及研究新方向 被引量:1
4
作者 徐雯 王耿 +13 位作者 王勇 李学民 张广斌 竺向佳 金海鹰 罗莉霞 范玮 赵云娥 赵江月 俞阿勇 郭海科 鲍永珍 蒋永祥 施策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4-210,共7页
晶状体外伤是眼外伤发生后造成视觉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目前,晶状体外伤仍缺乏明确的分类标准和细致全面的检测手段,诊断和术前评估、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的决策和术后预后判断等重要诊疗环节上尚存诸多争议和挑战。计算机断层扫描、... 晶状体外伤是眼外伤发生后造成视觉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目前,晶状体外伤仍缺乏明确的分类标准和细致全面的检测手段,诊断和术前评估、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的决策和术后预后判断等重要诊疗环节上尚存诸多争议和挑战。计算机断层扫描、核磁共振成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断层扫描成像类技术为晶状体外伤的评估提供了新的观察维度,在晶状体外伤中对晶状体透明度、质地、位置、形态、完整性以及悬韧带和邻近其他眼内结构的观察和评估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受限于单一技术的局限性,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在该类疾病中的应用仍存在一定限制。随着未来影像技术的迭代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断层扫描成像类技术将日益在晶状体外伤诊疗过程中担当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本专家组就晶状体外伤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分类、目前晶状体外伤诊疗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行回顾,主要围绕目前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在晶状体外伤诊疗中的具体应用、不足与局限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提出专家推荐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检测手段 手术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眼Kappa角的影响因素权重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程丹 徐菁菁 +2 位作者 保金华 潘建东 吕帆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25-429,共5页
背景 Kappa角是指人眼视轴与瞳孔轴相交所成的角度,是调整角膜屈光手术的切削中心和设计斜视手术矫正量的重要参数.以往的研究表明Kappa角的大小和变化受年龄和屈光状态的影响,其检测结果也受检测仪器精度的影响. 目的 采用温州医科大... 背景 Kappa角是指人眼视轴与瞳孔轴相交所成的角度,是调整角膜屈光手术的切削中心和设计斜视手术矫正量的重要参数.以往的研究表明Kappa角的大小和变化受年龄和屈光状态的影响,其检测结果也受检测仪器精度的影响. 目的 采用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实验室设计的Kappa角测量仪评价正常人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前房深度对Kappa角变化的影响,并进行权重分析.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于2009年12月至2010年8月纳入年龄18 ~38岁、平均屈光度为-1.0D的健康志愿者50人,采用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实验室设计的Kappa角测量仪测量受试者双眼水平和垂直Kappa角,每个受试者测量3次移动距离,取平均值,计算水平和垂直的Kappa角.采用IOLMaster测量受试者的眼轴长度、前房深度和角膜曲率半径,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前房深度对Kappa角变化的影响. 结果 以眼轴长度(X1)、前房深度(X2)和角膜曲率半径(X3)作为自变量、水平Kappa角(Y)作为因变量建立的有效回归方程为:Y=15.554-0.587X1 +0.724X2 +0.232X3(R=0.788,R2=0.621,P=0.000),眼轴长度与水平Kappa角呈明显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1=-0.587,β1=-1.002,P=0.000);前房深度与水平Kappa角呈明显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2=0.724,β2=0.296,P=0.030),角膜曲率半径与水平Kappa角无明显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3=-0.232,β3=-0.068,P=0.338),剔除角膜曲率半径变量后回归方程为:Y=14.235-0.622X1+0.824X2(R=0.786,R2=0.618,P=0.000),眼轴长度与水平Kappa角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1=-0.622,β1=-1.062,P<0.05);前房深度与水平Kappa角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2=0.824,β2=0.337,P<0.05).眼轴长度、前房深度及角膜曲率半径与垂直Kappa角的回归方程为:Y=0.492-0.020X1+0.038X2+0.089X3,该回归方程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呈弱相关(R=0.436,R2=0.191,P=0.000),3个自变量与垂直Kappa角均无明显相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水平Kappa角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与前房深度呈正相关,眼轴长度对水平Kappa角的影响更为明显,但眼轴长度、前房深度和角膜曲率半径对垂直Kappa角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PPA角 眼轴长度 前房深度 角膜曲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角膜地形综合分析仪与McMonnies问卷在干眼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军花 赵云娥 +2 位作者 林晓蕾 查亚萍 廉恒丽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60-1063,共4页
目的研究各项主、客观干眼检测项目之间的相关性及各项干眼检测项目与干眼诊断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共纳入116例以"眼干"为主诉的连续的门诊患者,按序进行McMonnies问卷调查,角膜地形综合分析仪测量泪河高... 目的研究各项主、客观干眼检测项目之间的相关性及各项干眼检测项目与干眼诊断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共纳入116例以"眼干"为主诉的连续的门诊患者,按序进行McMonnies问卷调查,角膜地形综合分析仪测量泪河高度、非侵入式泪膜破裂时间(noninvasive tear breakup time,NI-BUT)及眼红分析,传统的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BUT)测定(荧光素试纸条法),荧光素钠眼表染色,Schirmer I试验,并根据检测结果诊断是否患有干眼,将检测值进行相关性统计学分析。结果 116例连续病例中85例诊断为干眼;无论是干眼组还是非干眼组,首次NI-BUT均短于平均NI-BUT,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36,P<0.001;t=-4.652,P<0.001)。各项检测项目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平均NI-BUT与NI-BUT分级呈负相关(r=-0.920,P<0.001);首次NI-BUT与平均NI-BUT呈正相关(r=0.815,P<0.001);首次NI-BUT与NI-BUT分级呈负相关(r=-0.738,P<0.001);平均NI-BUT与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呈负相关(r=-0.348,P<0.001);NI-BUT分级与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呈正相关(r=0.341,P<0.001);首次NI-BUT与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呈负相关(r=-0.298,P=0.001);首次NI-BUT与MQ问卷得分呈负相关(r=-0.196,P=0.035);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与MQ问卷得分呈正相关(r=0.189,P=0.042)。各项检测项目与干眼诊断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泪河高度、平均NI-BUT、NI-BUT分级与干眼诊断之间存在相关性,相关性由强至弱的排序为泪河高度(B=-18.152,P<0.001)、NI-BUT分级(B=7.389,P<0.001)、平均NI-BUT(B=0.665,P=0.005),而首次NI-BUT与干眼诊断之间并无相关性(B=-0.128,P=0.344)。结论泪河高度、平均NI-BUT、NI-BUT分级与干眼诊断之间存在相关性;与首次NI-BUT相比,平均NI-BUT对干眼诊断的意义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式泪膜破裂时间 泪河高度 干眼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区血流密度变化:基于OCTA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海东 方伟 +4 位作者 吴素兰 廉恒丽 徐小琼 董思思 沈丽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0-173,共4页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定量分析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黄斑区视网膜血流密度(retinal vessel density,RVD)的改变。方法回顾性横断面观察性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定量分析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黄斑区视网膜血流密度(retinal vessel density,RVD)的改变。方法回顾性横断面观察性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就诊的2型糖尿病且伴NPDR的患者28例45眼(NPDR组),以及同期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正常体检者20人40眼(正常对照组)。所有受检眼均采用分频幅去相关血流成像算法OCTA检查,扫描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的3 mm×3 mm范围视网膜,自动获取黄斑旁中心凹区(中心1~3 mm)浅层和深层RVD并进行比较。结果NPDR组黄斑旁中心凹区RVD平均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浅层下降6.47%(43.54±4.43)%、(46.55±4.13)%,深层下降6.06%(45.62±5.87)%、(48.56±5.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NPDR组浅层RVD各象限平均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颞侧(42.34±4.40)%、(46.06±3.85)%,上方(44.33±5.57)%、(47.92±4.26)%,鼻侧(42.96±4.50)%、(45.50±4.31)%,下方(44.58±4.45)%、(46.88±4.94)%,均为P<0.05,其中颞侧RVD下降幅度最大(8.07%)。NPDR组深层RVD各象限平均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除上方象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45.43±6.30)%、(47.82±5.54)%,P=0.068,其他象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颞侧(45.84±5.71)%、(49.54±4.86)%,鼻侧(46.53±5.91)%、(49.45±5.29)%,下方(44.62±6.64)%、(47.43±5.91)%,均为P<0.05,其中颞侧RVD下降幅度最大(7.48%)。结论NPDR患者存在黄斑区浅层和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损害,颞侧尤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 血流密度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 of Science的巩膜镜研究态势文献计量分析
8
作者 徐浩 周万里 +2 位作者 翟晶 李旖旎 郭迎暄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158,共7页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分析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巩膜镜的研究现状。方法检索2013年1月至2022年12月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收录的巩膜镜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工具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对文献发文量、国家及机构分布、核心作...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分析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巩膜镜的研究现状。方法检索2013年1月至2022年12月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收录的巩膜镜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工具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对文献发文量、国家及机构分布、核心作者信息、刊文期刊分布及关键词聚类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共检索到340篇文献,相关文献分别刊载在54种期刊,平均每种期刊约6.3篇,涉及301位作者;该研究领域覆盖35个国家或地区,共256个研究机构;学科发展主要集中在美国、印度、西班牙、澳大利亚,主要研究领域为巩膜镜(巩膜接触镜)、眼表疾病、角膜水肿、小型巩膜接触镜等方面。近10年来,巩膜镜的研究热点变化趋势为从最初的巩膜接触镜与眼表疾病相结合的研究,到后续的眼表人工置换研究,再到角膜间隙及形状方面的研究。2013—2021年主要关注的主题为眼表疾病、巩膜接触镜及角膜水肿,而在2021年后,眼表疾病和角膜移植术的相关研究有衰落趋势。2013年1月至2022年12月巩膜镜相关的突现词主要包括:第1阶段为巩膜接触镜、移植、抗宿主病、假体装置等研究;第2阶段为眼表生态系统人工置换、不规则角膜等研究;第3阶段为角膜间隙、特有形状等研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和角膜地形图是巩膜镜研究和验配的常用检查。结论目前巩膜镜主要应用于干眼、角膜扩张、角膜炎、角膜移植(特别是穿透角膜移植术后)和屈光不正;眼表人工置换、角膜间隙及形状是近年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角膜疾病 角膜移植 屈光不正 巩膜镜 文献计量学 CiteSpace 综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抗VEGF治疗长期随访1例
9
作者 徐小琼 毛剑波 沈丽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47-1148,共2页
患者女,29岁,2013年3月因右眼视力下降2周就诊。眼部检查: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右眼-3.50 DS-1.00 DC×160°=0.30,左眼-4.75 DS-0.75 DC×180°=1.0。眼压右眼16.6 mmHg(1 mmHg=0.133 kPa)... 患者女,29岁,2013年3月因右眼视力下降2周就诊。眼部检查: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右眼-3.50 DS-1.00 DC×160°=0.30,左眼-4.75 DS-0.75 DC×180°=1.0。眼压右眼16.6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3.8 mm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眼视力 眼部检查 最佳矫正视力 长期随访 脉络膜新生血管 抗VEGF治疗 MMH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患双方对白内障日间手术病人出院准备度评估的差异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晨 孙怡雯 +4 位作者 张梦月 周叶伟 徐素梅 黄小芳 陈燕燕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4357-4368,共12页
目的:调查白内障日间手术病人出院准备度现状及护患间评估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科学评价病人出院准备度,构建以病人为中心的出院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0月—12月于浙江省某三级甲等眼科医院日间病房住... 目的:调查白内障日间手术病人出院准备度现状及护患间评估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科学评价病人出院准备度,构建以病人为中心的出院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0月—12月于浙江省某三级甲等眼科医院日间病房住院的白内障病人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与自制出院准备度问卷(病人自评版及护士评价版)对病人及其责任护士进行调查。结果:245例病人自评出院准备度总分为74.0(67.5,79.5)分,153名护士评价的病人出院准备度得分为79.0(72.5,83.0)分。护患双方在出院准备度总分及各维度评分上均存在差异。病人首次行白内障手术、文化程度低、术后术眼视力改善是护患评分得分差异增大的危险因素(P<0.05)。文化程度低、首次手术、年龄≥75岁、术后术眼视力未改善、术前最佳视力≤4.0、女性是病人出院准备度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白内障日间手术病人出院准备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护士的评价结果高于病人自评。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应重视文化程度低、首次行白内障手术病人的出院准备度水平,关注该类人群护患双方评价结果的差异,采取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以改善白内障日间手术病人的出院准备度水平,促进病人的出院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院准备度 日间手术 白内障 护患双方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界膜剥除方式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方冬 沈丽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39-1042,共4页
内界膜剥除术因能够有效地解除玻璃体视网膜界面的牵拉而在多种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中得到应用,但其对巨大、难治性黄斑裂孔及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等棘手疾病的效果欠佳。同时,内界膜剥除本身及染色剂的使用均可导致黄斑发生结构和功能的... 内界膜剥除术因能够有效地解除玻璃体视网膜界面的牵拉而在多种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中得到应用,但其对巨大、难治性黄斑裂孔及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等棘手疾病的效果欠佳。同时,内界膜剥除本身及染色剂的使用均可导致黄斑发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为了更好地保持黄斑结构的完整性,多种改良的内界膜剥除术,如翻转内界膜瓣、自体内界膜移植、保留中心凹的内界膜剥除术应运而生。研究显示这些新术式在治疗巨大黄斑裂孔、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以及难治性黄斑裂孔上表现出较好的解剖和功能疗效,且无明显的并发症,但仍需要更多大样本的长期随访研究来证实。本文就内界膜剥除术的改良方式及其在玻璃体视网膜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界膜剥除 翻转内界膜瓣 自体内界膜移植 保留中心凹的内界膜剥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与糖尿病黄斑水肿的关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海东 毛剑波 +2 位作者 程丹 沈洁 沈丽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76-578,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有四组患者,分别是健康对照组(组1,n=40例)、有糖尿病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有四组患者,分别是健康对照组(组1,n=40例)、有糖尿病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组(组2,n=40例)、有DR无DME组(组3,n=40例)和DR伴DME组(组4,n=40例),采集患者一般信息,散瞳眼底彩照和OCT检查,检测外周血血小板4参数: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MPV、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和血小板压积(plateletcrit,PCT)。比较4组患者PLT、MPV、PDW和PCT。结果四组间MPV和PDW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PLT和PC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组间比较MPV和PDW显示,组3[(11.07±1.06)f L、(13.57±2.25)f L]和组4[(11.27±0.85)f L、(13.89±1.76)f L]分别均高于组1[(10.41±0.63)f L、(11.93±1.22)f L]和组2[(10.38±0.51)f L、(12.33±1.28)f L](均为P<0.05)。组4的MPV和PDW均高于组3,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54、0.388)。男性患者MPV组间比较显示,组2(10.29±0.58)f L、组3(10.67±1.08)f L和组4(11.42±0.90)f L逐渐增大(P<0.05),而组1(10.27±0.55)f L和组2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MPV组间比较显示,组3(11.37±0.69)f L和组4(11.13±0.79)f L分别均高于组1(10.55±0.70)f L和组2(10.42±0.49)f L(均为P<0.05),组3和组4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V升高可能是2型糖尿病DR患者发生DME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监测血小板参数有助于DR病情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参数 平均血小板体积 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 黄斑水肿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