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窗减压术合并改良间隙保持器治疗儿童大型含牙囊肿 被引量:2
1
作者 余耀辉 陈威 +1 位作者 梅丽琴 李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02-704,共3页
目的:评价开窗减压术及改良间隙保持器对儿童大型含牙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1例大型含牙囊肿进行开窗减压术,囊液持续引流,;囊腔内碘仿纱条填塞,1周后佩改良间隙保持。随访6~24个月。结果:11例囊肿基本消失,新骨形成。1例患者需... 目的:评价开窗减压术及改良间隙保持器对儿童大型含牙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1例大型含牙囊肿进行开窗减压术,囊液持续引流,;囊腔内碘仿纱条填塞,1周后佩改良间隙保持。随访6~24个月。结果:11例囊肿基本消失,新骨形成。1例患者需额外的正畸治疗。囊腔内的牙全部萌出或明显萌出趋势。所有患者囊肿未有复发。结论:开窗减压术合并改良间隙保持器是一种安全、可靠、效果确实的治疗儿童大型含牙囊肿的方法。不仅恢复患者的美观及功能,还能帮助儿童因失牙引起的心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含牙囊肿 开窗减压术 间隙保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A和Ca(OH)_2用于年轻恒牙活髓切断术疗效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7
2
作者 周海燕 潘央央 +1 位作者 夏可可 梅丽琴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23-1227,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MTA和Ca(OH)_2用于年轻恒牙活髓切断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BM、CNKI、VIP和WanFang数据库,查找国内外发表的关于比较MTA与Ca(OH)_2用于年轻恒牙活髓切断术临床随机对照试... 目的:系统评价MTA和Ca(OH)_2用于年轻恒牙活髓切断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BM、CNKI、VIP和WanFang数据库,查找国内外发表的关于比较MTA与Ca(OH)_2用于年轻恒牙活髓切断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5年3月20日。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个研究,包括926例患牙,其中MTA组458例,Ca(OH)_2组46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1年[OR=4.43,95%CI(2.38,8.38)]、2年[OR=2.67,95%CI(1.65,4.32)]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TA组1年、2年成功率高于Ca(OH)_2组。结论:现有证据显示,MTA活髓切断术的1年和2年成功率高于Ca(OH)_2,在临床应用中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A CA(OH)2 年轻恒牙 活髓切断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年轻恒牙根尖周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评价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玲 梅丽琴 +1 位作者 李骏 魏智渊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89-1192,共4页
目的:评价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年轻恒牙根尖周病的临床及影像学效果,为牙髓血运重建术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罹患根尖周病的年轻恒牙20颗进行牙髓血运重建术,术后观察18个月,每3个月进行1次临床及影像学评价。临床评价包括... 目的:评价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年轻恒牙根尖周病的临床及影像学效果,为牙髓血运重建术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罹患根尖周病的年轻恒牙20颗进行牙髓血运重建术,术后观察18个月,每3个月进行1次临床及影像学评价。临床评价包括临床症状和体征检查,牙髓活力检测;影像学评价包括定性观察根尖周暗影是否消失,定量检测影像牙根区域和根尖孔大小改变。结果:术后18个月所有患牙均无自觉症状,无临床阳性体征,25%(5/20)的患牙可检测到牙髓活力。X线片上所有患牙根尖周暗影消失,50%(10/20)的患牙根尖孔达到完全闭合。影像牙根区域增加从28.13%(术后3个月)上升到99.28%(术后18个月);根尖孔大小缩小从21.43%(术后3个月)上升到77.05%(术后18个月)。结论:牙髓血运重建术能使根尖周炎年轻恒牙牙根继续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恒牙 牙髓血运重建术 临床研究 影像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磨牙乳侧切牙埋伏阻生伴恒牙胚异位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潘央央 梅丽琴 姚林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37-837,共1页
牙齿萌出过程中任何萌出机制缺陷或萌出道上的机械障碍,都可能导致牙齿萌出失败。乳牙埋伏罕见,常见于下颌第二乳磨牙[1],乳侧切牙仅见少量报道[2]。笔者遇到双侧上颌乳侧切牙埋伏阻生,同时双侧下颌第二乳磨牙埋伏阻生伴第二前磨牙异位... 牙齿萌出过程中任何萌出机制缺陷或萌出道上的机械障碍,都可能导致牙齿萌出失败。乳牙埋伏罕见,常见于下颌第二乳磨牙[1],乳侧切牙仅见少量报道[2]。笔者遇到双侧上颌乳侧切牙埋伏阻生,同时双侧下颌第二乳磨牙埋伏阻生伴第二前磨牙异位于第一恒磨牙舌侧上方1例,现对此进行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侧切牙 埋伏阻生 萌出 乳磨牙 恒牙胚 第一恒磨牙 正畸力 正畸科 机制缺陷 牙根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