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型二萜内酯化合物Euphorikanin A的结构和性质计算分析
1
作者
徐佳禛
王长江
王朝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1-378,共8页
化合物Euphorikanin A是从甘遂大戟根中分离出的新型二萜内酯化合物,初步生物活性发现其具有肿瘤细胞毒活性,分析药物的结构、光谱性质和成药可能性是了解其生物活性的必要前提,也可为开发新药提供参考。运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1++G...
化合物Euphorikanin A是从甘遂大戟根中分离出的新型二萜内酯化合物,初步生物活性发现其具有肿瘤细胞毒活性,分析药物的结构、光谱性质和成药可能性是了解其生物活性的必要前提,也可为开发新药提供参考。运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1++G(2d,p)和ωB97XD/6-311++G(2d,p)方法,对化合物Euphorikanin A的药效构象、几何和电子结构、红外(IR)、紫外-可见(UV-Vis)、核磁共振(NMR)谱进行计算,并借助概念密度泛函理论进行分子全局反应指数分析,使用药物代谢动力学平台开展成药性和ADME/Tox评估。计算结果显示Euphorikanin A有唯一药效构像,两种方法和不同溶剂环境中化合物几何结构参数值相近,计算值与晶体参数吻合较好。理论红外光谱特征与实验吻合,水环境中计算的IR光谱更接近真实环境,理论计算校正因子为0.94。Euphorikanin A紫外光谱最大吸收峰在193.88~201.75 nm。两种方法得到的核磁数据理论结果与实验吻合度高,R^(2)均大于0.94。Euphorikanin A的六元环的羟基可能为反应活性位点。Euphorikanin A的全局反应参数和药代动力学表现出良好性能,尤其在Caco-2细胞膜通透性、血脑屏障透过率和人肠道吸收性。Euphorikanin A的结构和性质在成药性拥有优势,具有进一步开发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phorikanin
A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结构
反应指数
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产地黄药子中黄独乙素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
7
2
作者
沈雄荣
董建勇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7期935-937,共3页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黄药子中黄独乙素的含量并比较其差异。方法 药材粉末用纯净水直接煎二次,合并水煎液,采用Kromasil-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醋酸=34∶66∶0.1为流动相,流速为1....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黄药子中黄独乙素的含量并比较其差异。方法 药材粉末用纯净水直接煎二次,合并水煎液,采用Kromasil-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醋酸=34∶66∶0.1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 L·min-1,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5℃。结果 黄独乙素在26.0~130.0μg·m 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不同产地黄药子中黄独乙素平均含量:河北〉广西〉江苏〉四川〉浙江。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不同产地黄药子中黄独乙素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药子
黄独乙素
含量测定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表皮生长因子对缺氧缺糖模型大鼠骨骼肌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
1
3
作者
许雪梅
黄笑夏
+2 位作者
金瓯
张海邻
时洪雪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0-314,共5页
目的:构建体外骨骼肌L6细胞缺氧缺糖(OGD)模型,在体外水平上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压疮深部组织损伤(DTI)的保护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大鼠骨骼肌L6成肌细胞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OGD组、5μg·L-1 EGF+OGD组、10μg·L-1 ...
目的:构建体外骨骼肌L6细胞缺氧缺糖(OGD)模型,在体外水平上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压疮深部组织损伤(DTI)的保护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大鼠骨骼肌L6成肌细胞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OGD组、5μg·L-1 EGF+OGD组、10μg·L-1 EGF+OGD组和20μg·L-1 EGF+OGD组。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生存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DCFH-DA法检测各组L6成肌骨骼肌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Rhodamine 123检测线粒体膜电势,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骨骼肌细胞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GD组OGD 24h时骨骼肌细胞生存率明显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ROS水平升高(P<0.01),线粒体膜电势下降(P<0.01),Bcl-2/Bax比值明显下降(P<0.01)。与OGD组比较,不同浓度EGF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其中10和20μg·L-1 EG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浓度EGF组骨骼肌细胞中ROS水平呈浓度依赖性降低,线粒体膜电势明显增加,10和20μg·L-1 EG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cl-2/Bax比值明显下降,并具有浓度依赖性,其中10和20μg·L-1 EG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EGF通过降低细胞内ROS水平保护线粒体功能,改善OGD诱导的大鼠骨骼肌细胞损伤,并具有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骨骼肌L6成肌细胞
缺氧缺糖
深部组织损伤
活性氧簇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二萜内酯化合物Euphorikanin A的结构和性质计算分析
1
作者
徐佳禛
王长江
王朝杰
机构
嘉兴
学院
附属第二医院医学部
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药学系
出处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1-37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177098)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16B070006)资助。
文摘
化合物Euphorikanin A是从甘遂大戟根中分离出的新型二萜内酯化合物,初步生物活性发现其具有肿瘤细胞毒活性,分析药物的结构、光谱性质和成药可能性是了解其生物活性的必要前提,也可为开发新药提供参考。运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1++G(2d,p)和ωB97XD/6-311++G(2d,p)方法,对化合物Euphorikanin A的药效构象、几何和电子结构、红外(IR)、紫外-可见(UV-Vis)、核磁共振(NMR)谱进行计算,并借助概念密度泛函理论进行分子全局反应指数分析,使用药物代谢动力学平台开展成药性和ADME/Tox评估。计算结果显示Euphorikanin A有唯一药效构像,两种方法和不同溶剂环境中化合物几何结构参数值相近,计算值与晶体参数吻合较好。理论红外光谱特征与实验吻合,水环境中计算的IR光谱更接近真实环境,理论计算校正因子为0.94。Euphorikanin A紫外光谱最大吸收峰在193.88~201.75 nm。两种方法得到的核磁数据理论结果与实验吻合度高,R^(2)均大于0.94。Euphorikanin A的六元环的羟基可能为反应活性位点。Euphorikanin A的全局反应参数和药代动力学表现出良好性能,尤其在Caco-2细胞膜通透性、血脑屏障透过率和人肠道吸收性。Euphorikanin A的结构和性质在成药性拥有优势,具有进一步开发的价值。
关键词
Euphorikanin
A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结构
反应指数
成药性
Keywords
Euphorikanin A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Electronic structure
Reaction index
Druggability
分类号
O641.3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产地黄药子中黄独乙素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
7
2
作者
沈雄荣
董建勇
机构
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药学系
出处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7期935-937,共3页
文摘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黄药子中黄独乙素的含量并比较其差异。方法 药材粉末用纯净水直接煎二次,合并水煎液,采用Kromasil-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醋酸=34∶66∶0.1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 L·min-1,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5℃。结果 黄独乙素在26.0~130.0μg·m 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不同产地黄药子中黄独乙素平均含量:河北〉广西〉江苏〉四川〉浙江。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不同产地黄药子中黄独乙素的含量测定。
关键词
黄药子
黄独乙素
含量测定
色谱法
高效液相
Keywords
Diosbulbin B
Content determination
Chromatography,high performance liquid
分类号
R286 [医药卫生—中药学]
R927.1 [医药卫生—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表皮生长因子对缺氧缺糖模型大鼠骨骼肌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
1
3
作者
许雪梅
黄笑夏
金瓯
张海邻
时洪雪
机构
浙江省
温州
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剂科
浙江省
温州
市中医院药剂科
温州医科大学
附属第二医院儿科
温州医科大学
药学院
临床
药学系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0-314,共5页
基金
浙江省温州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资助课题(Y20140649)
浙江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LY17H010005
Y14H150023)
文摘
目的:构建体外骨骼肌L6细胞缺氧缺糖(OGD)模型,在体外水平上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压疮深部组织损伤(DTI)的保护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大鼠骨骼肌L6成肌细胞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OGD组、5μg·L-1 EGF+OGD组、10μg·L-1 EGF+OGD组和20μg·L-1 EGF+OGD组。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生存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DCFH-DA法检测各组L6成肌骨骼肌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Rhodamine 123检测线粒体膜电势,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骨骼肌细胞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GD组OGD 24h时骨骼肌细胞生存率明显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ROS水平升高(P<0.01),线粒体膜电势下降(P<0.01),Bcl-2/Bax比值明显下降(P<0.01)。与OGD组比较,不同浓度EGF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其中10和20μg·L-1 EG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浓度EGF组骨骼肌细胞中ROS水平呈浓度依赖性降低,线粒体膜电势明显增加,10和20μg·L-1 EG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cl-2/Bax比值明显下降,并具有浓度依赖性,其中10和20μg·L-1 EG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EGF通过降低细胞内ROS水平保护线粒体功能,改善OGD诱导的大鼠骨骼肌细胞损伤,并具有浓度依赖性。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骨骼肌L6成肌细胞
缺氧缺糖
深部组织损伤
活性氧簇
线粒体
Keywords
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skeletal muscle L6 cells
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
deep tissue injury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mitochondria
分类号
R966 [医药卫生—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型二萜内酯化合物Euphorikanin A的结构和性质计算分析
徐佳禛
王长江
王朝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产地黄药子中黄独乙素的含量测定
沈雄荣
董建勇
《医药导报》
CAS
201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表皮生长因子对缺氧缺糖模型大鼠骨骼肌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许雪梅
黄笑夏
金瓯
张海邻
时洪雪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