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腰痛患者静止站立时躯干肌的激活特征及足底压力分布 被引量:1
1
作者 徐钊强 李岩 +3 位作者 彭嘉慧 谢浩宇 陈宇 王楚怀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6-475,共10页
目的比较慢性腰痛(cLBP)患者与健康受试者在静止站立时躯干肌肉激活、肌肉共同收缩水平与足底压力分布的差异。方法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招募17例健康受试者(健康对照组)和18例cLBP患者(cLBP组),采集... 目的比较慢性腰痛(cLBP)患者与健康受试者在静止站立时躯干肌肉激活、肌肉共同收缩水平与足底压力分布的差异。方法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招募17例健康受试者(健康对照组)和18例cLBP患者(cLBP组),采集两组人口信息和cLBP组的疼痛程度、功能障碍程度及静止站立时身体质心位移参数。采用足底压力平板记录两组受试者执行静止站立任务时的足底压力分布情况,并同步使用无线表面肌电图记录腹横肌(TrA)、竖脊肌(ES)和腰椎多裂肌(LM)的活动,分析各肌肉的激活水平以及各肌肉对之间的共收缩指数(CCI)。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LBP组双侧LM激活水平升高(∣t∣>2.479,P<0.05),腰腹部肌肉对左LM-左TrA(t=2.212,P=0.042)、左LM-右TrA(t=2.868,P=0.008)、右LM-右TrA(U=75.000,P=0.009)CCI升高。cLBP组右拇趾区域压力下降(t=2.825,P=0.009),右内和左外足跟区域压力升高(U<77.000,P<0.05)。结论在静止站立期间,cLBP患者需要更高水平的躯干肌肉激活和肌肉共收缩,足底压力分布后移,可能因为采取了不同的姿势补偿策略来维持静态姿势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腰痛 表面肌电 共收缩指数 足底压力 静止站立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二萜内酯化合物Euphorikanin A的结构和性质计算分析
2
作者 徐佳禛 王长江 王朝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1-378,共8页
化合物Euphorikanin A是从甘遂大戟根中分离出的新型二萜内酯化合物,初步生物活性发现其具有肿瘤细胞毒活性,分析药物的结构、光谱性质和成药可能性是了解其生物活性的必要前提,也可为开发新药提供参考。运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1++G... 化合物Euphorikanin A是从甘遂大戟根中分离出的新型二萜内酯化合物,初步生物活性发现其具有肿瘤细胞毒活性,分析药物的结构、光谱性质和成药可能性是了解其生物活性的必要前提,也可为开发新药提供参考。运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1++G(2d,p)和ωB97XD/6-311++G(2d,p)方法,对化合物Euphorikanin A的药效构象、几何和电子结构、红外(IR)、紫外-可见(UV-Vis)、核磁共振(NMR)谱进行计算,并借助概念密度泛函理论进行分子全局反应指数分析,使用药物代谢动力学平台开展成药性和ADME/Tox评估。计算结果显示Euphorikanin A有唯一药效构像,两种方法和不同溶剂环境中化合物几何结构参数值相近,计算值与晶体参数吻合较好。理论红外光谱特征与实验吻合,水环境中计算的IR光谱更接近真实环境,理论计算校正因子为0.94。Euphorikanin A紫外光谱最大吸收峰在193.88~201.75 nm。两种方法得到的核磁数据理论结果与实验吻合度高,R^(2)均大于0.94。Euphorikanin A的六元环的羟基可能为反应活性位点。Euphorikanin A的全局反应参数和药代动力学表现出良好性能,尤其在Caco-2细胞膜通透性、血脑屏障透过率和人肠道吸收性。Euphorikanin A的结构和性质在成药性拥有优势,具有进一步开发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phorikanin A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结构 反应指数 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的桦树皮药材中5种重金属元素的定量分析与风险评估
3
作者 王思阳 罗恒真 +3 位作者 肖邦意 刘越 刘梦 欧阳婷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08-1215,共8页
取桦树皮药材粉末样品0.25 g,加入7 mL硝酸,过夜,于120℃预消解20 min,再置于微波消解仪中,程序升温至180℃消解20 min,冷却至室温,于120℃赶酸至1 mL,用2%(体积分数)硝酸溶液定容至50 mL,摇匀,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 取桦树皮药材粉末样品0.25 g,加入7 mL硝酸,过夜,于120℃预消解20 min,再置于微波消解仪中,程序升温至180℃消解20 min,冷却至室温,于120℃赶酸至1 mL,用2%(体积分数)硝酸溶液定容至50 mL,摇匀,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溶液中5种重金属元素(铅、镉、砷、汞、铜)的含量,在线引入含锗、铋、铟的混合内标溶液。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估桦树皮药材受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情况;基于每日最大可耐受摄入量、靶标危害系数和致癌风险因子这三种指标,对重金属元素可能造成的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显示,5种目标元素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和对应的响应强度与内标响应强度的比值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0.0002~0.005 mg·kg^(−1)。对实际样品进行精密度试验,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5.0%。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0.9%~106%。方法用于分析30批桦树皮药材样品,结果显示来自不同产地、不同批次样品中5种目标元素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单因子污染指数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分别小于0.8,0.7,说明桦树皮药材污染程度为安全水平;健康风险评估显示,每日最大可耐受摄入量低于每日暂定耐受摄入量,致癌风险因子远低于1×10^(−6)mg·(kg·d)^(−1),但来自内蒙古的3批样品中铅元素的靶标危害系数大于0.01,提示桦树皮药材中铅元素可能存在潜在的非致癌风险,应予以持续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桦树皮药材 重金属元素 污染情况 健康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生物产业困境中的探索与前行
4
作者 肖健 李冯达 田海山 《生物产业技术》 2014年第1期74-76,共3页
浙江格鲁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Zhejiang Grostre Biotechnology Co.,Ltd)是温州医科大学的主要产业化转化平台、教学实训基地和研发基地。公司成立于2009年3月,是由温州医科大学联合温州当地民营资本共同组建,自主运营和管理的新... 浙江格鲁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Zhejiang Grostre Biotechnology Co.,Ltd)是温州医科大学的主要产业化转化平台、教学实训基地和研发基地。公司成立于2009年3月,是由温州医科大学联合温州当地民营资本共同组建,自主运营和管理的新型“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型企业,依托于学校科研平台和技术,主要从事生物技术药物研发、新型生物反应器技术平台研究、新型组织工程学复合生物材料的开发及生物医学美容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是一家高度聚集科研资源、人才资源,将生物医药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的平台公司。公司目前已建立成熟技术平台,研发多个生物制品一类新药及新型组织工程学复合生物材料,并承担浙江省创新平台和温州市生物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产业 温州市 复合生物材料 组织工程学 药物研发 生物技术 公共服务平台 医科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基于三所大学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赵国靖 池莉莎 +1 位作者 鞠志梅 洪晓畅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8-30,共3页
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首要问题,也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途径。通过对温州大学、黑龙江大学、浙江大学三所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需求现状进行实证调研,结果表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要更新创业教育课程的目标理念,实现创业教育... 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首要问题,也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途径。通过对温州大学、黑龙江大学、浙江大学三所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需求现状进行实证调研,结果表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要更新创业教育课程的目标理念,实现创业教育课程结构的体系化,深化创业教育课程内容的跨学科性,完善创业教育课程的管理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创业教育课程 目标理念 课程结构 课程内容 课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中药学专业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张美玲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33-236,共4页
介绍了中药学专业在仪器分析本科生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端,阐述了将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引入该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分析该课程硬件和软件建设的情况,特别是实验项目的选择、实验讲义的撰写以及授课方式等具体建设内容,建立了完... 介绍了中药学专业在仪器分析本科生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端,阐述了将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引入该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分析该课程硬件和软件建设的情况,特别是实验项目的选择、实验讲义的撰写以及授课方式等具体建设内容,建立了完善的中药专业仪器分析教学实验方案,让气相色谱质谱和液相色谱质谱支撑中药专业本科教学实验,进一步提高该类大型仪器的利用率。实践表明,该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培养中药学本科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和分析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学专业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实验课程 本科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及潜在医学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波 阚连娣 +2 位作者 叶发青 孙艳亭 陈立颖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5-420,共6页
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过程中,随着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抑制剂的使用,不少患者出现了耐药,耐药的主要原因有EGFR位点的突变,旁路激活等原因。在旁路激活... 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过程中,随着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抑制剂的使用,不少患者出现了耐药,耐药的主要原因有EGFR位点的突变,旁路激活等原因。在旁路激活中主要有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等通路的激活。最近有权威研究发现ALK与免疫治疗有密切的关系。该文从ALK的结构和生理功能,ALK的小分子抑制剂,ALK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NSCLC相关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使ALK更好地应用于NSCLC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免疫治疗 靶向蛋白降解技术(PROTAC)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应激对皮肤屏障功能的不良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付梦丽 高爽 +3 位作者 叶佳滨 张凯妮 赵文刚 许诺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7-214,共8页
皮肤是机体和外界环境之间的第一道保护性屏障,在保护机体免受外界环境等危险因素造成的损伤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应激是人在面对各种压力和挑战时产生的情绪和心理反应,多种因素都可以作为心理应激的应激源。长期的心理应激会造成... 皮肤是机体和外界环境之间的第一道保护性屏障,在保护机体免受外界环境等危险因素造成的损伤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应激是人在面对各种压力和挑战时产生的情绪和心理反应,多种因素都可以作为心理应激的应激源。长期的心理应激会造成机体内环境稳态失衡,甚至疾病发生。迄今为止有众多研究表明心理应激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反应,导致皮肤细胞功能减弱或异常,从而深刻影响皮肤局部生理功能,引起皮肤屏障功能的显著变化,导致皮肤健康问题产生。本文主要综述心理应激影响皮肤屏障功能的相关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应激 皮肤健康 皮肤屏障功能 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草源碳量子点通过增强润滑和逆转线粒体功能障碍缓解骨性关节炎的研究
9
作者 王四祥 杨力 +1 位作者 董立立 王雪强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36-336,共1页
目的线粒体功能障碍逆转和高性能润滑在骨性关节炎(OA)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线粒体靶向在逆转线粒体功能障碍中表现出巨大的前景,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一种具有线粒体靶向的艾草源碳量子点(A-CDs),考察其在OA治疗中作用和分子机制。... 目的线粒体功能障碍逆转和高性能润滑在骨性关节炎(OA)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线粒体靶向在逆转线粒体功能障碍中表现出巨大的前景,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一种具有线粒体靶向的艾草源碳量子点(A-CDs),考察其在OA治疗中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以艾草为碳源制备A-CDs,三苯基膦修饰制备TPP-A-CDs。使用TEM、XRD和XPS等对其理化性质进行检测,使用SOD试剂盒和CAT试剂盒等方法检测其CAT和SOD活性。使用线粒体染色和摩擦学试验对TPP-A-CDs的线粒体靶向和润滑性能进行检测。通过前交叉韧带切除构建OA模型,使用TPP-A-CDs给药进行干预,通过组织学观察、Micro CT和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评估软骨及软骨下骨变化。使用RNA-seq测序对TPP-A-CDs的潜在的分子机制进行探究。结果TPP-A-CDs为尺寸低于10 nm的纳米颗粒,具有CAT和SOD活性。线粒体染色的结果显示,TPP-A-CDs具有线粒体靶向的能力。摩擦学试验结果显示,TPP-A-CDs具有增强软骨润滑的能力。体内实验显示,TPP-A-CDs能显著抑制软骨层的退变,并改善软骨下骨微结构。RNA-seq的结果显示,TPPA-CDs显著抑制TNF和NFκB信号通路,上调PARP信号通路和昼夜节律信号通路。结论线粒体靶向的碳量子点,可持续发挥活性氧清除和润滑的双重功能,可作为关节内注射材料有效治疗O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功能障碍 前交叉韧带 软骨下骨 骨性关节炎 关节内注射 昼夜节律 艾草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酵素发酵过程中主要酚类化合物含量及其抑菌活性变化
10
作者 朱家莹 傅乐祎 +2 位作者 赵倩 金哲宁 方晟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4-150,共7页
为了解沙棘发酵过程中主要酚类化合物含量变化及其对抑菌活性的影响,以沙棘为原料制备酵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析不同发酵阶段沙棘酵素中酚类化合物含量,对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CA),并探讨沙棘酵素对肠道致病菌... 为了解沙棘发酵过程中主要酚类化合物含量变化及其对抑菌活性的影响,以沙棘为原料制备酵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析不同发酵阶段沙棘酵素中酚类化合物含量,对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CA),并探讨沙棘酵素对肠道致病菌的体外抑制作用及酚类化合物与抑菌作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沙棘发酵过程中共检出没食子酸、儿茶素、表儿茶素、阿魏酸、金丝桃苷、根皮苷、槲皮素7种酚类化合物,除金丝桃苷含量呈持续下降变化外,其他酚类化合物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并均在发酵第60天时达到最高,其中儿茶素和阿魏酸的含量分别达到(12.09±0.36)mg/L和(8.59±0.19)mg/L。基于酚类化合物PCA将沙棘发酵过程分为3个阶段:5~10 d、15~20 d、30~60 d。沙棘酵素对乙型副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在发酵第60天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8.79±0.37)mm和(30.69±0.40)mm。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槲皮素与沙棘酵素对4种致病菌抑制作用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酵素 发酵 酚类化合物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桦褐孔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的降尿酸作用
11
作者 林宇琪 马吉胜 包海鹰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91,共11页
为探究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乙酸乙酯萃取物的降尿酸作用,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BA组(别嘌呤醇5 mg·kg^(-1))、阳性BB组(苯溴马隆7.8 mg·kg^(-1))和桦褐孔菌乙酸乙酯萃取物低剂量组(50 mg·kg^(-1))... 为探究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乙酸乙酯萃取物的降尿酸作用,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BA组(别嘌呤醇5 mg·kg^(-1))、阳性BB组(苯溴马隆7.8 mg·kg^(-1))和桦褐孔菌乙酸乙酯萃取物低剂量组(50 mg·kg^(-1))、高剂量组(100mg·kg^(-1)),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每天腹腔注射氧嗪酸钾(300 mg·kg^(-1))联合灌胃次黄嘌呤(500 mg·kg^(-1))建立高尿酸血症模型。造模成功后按照分组进行相应的处理,每天1次,连续28 d,末次给药1 h后,采用酶比色法测定小鼠血液的尿酸、尿素氮、肌酐含量和黄嘌呤氧化酶、腺苷脱氨酶活性,计算肾脏、肝脏指数,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肾脏、肝脏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小鼠肾脏中URAT1、GLUT9蛋白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肾脏组织中URAT1、GLUT9蛋白表达位置,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URAT1、GLUT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小鼠肾脏、肝脏指数降低,尿酸、尿素氮、肌酐含量及黄嘌呤氧化酶、腺苷脱氨酶活性降低,肾脏、肝脏组织病理状况明显改善,肾脏中URAT1、GLUT9含量减少,肝脏中XOD活性降低,肾脏组织中URAT1、GLUT9蛋白定位表达,AOD值降低,URAT1、GLUT9蛋白表达量下调。研究结果表明,桦褐孔菌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降尿酸作用,且可有效改善高尿酸血症所致的肾脏及肝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桦褐孔菌 乙酸乙酯 尿酸转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鼠李素对H_2O_2引起的H9C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9
12
作者 董曦 孙桂波 +2 位作者 罗云 孙晓波 陈素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53-860,共8页
目的探讨异鼠李素对氧化应激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MTT实验确定异鼠李素的心肌细胞毒作用浓度,以及抗H2O2氧化应激损伤的最佳作用浓度。将实验组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单给药组。治疗组、单给药组均... 目的探讨异鼠李素对氧化应激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MTT实验确定异鼠李素的心肌细胞毒作用浓度,以及抗H2O2氧化应激损伤的最佳作用浓度。将实验组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单给药组。治疗组、单给药组均用最佳浓度的异鼠李素预孵育12h,模型组、治疗组在预孵育结束后用300μmol·L-1H2O2作用4 h,模拟心肌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细胞比例、ROS产生等指标,利用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利用荧光酶标仪检测抗氧化酶与氧化产物MDA产量,利用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与Nrf2/ARE信号通路的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单给药组心肌细胞的凋亡细胞比例,ROS产生,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细胞质细胞色素C、caspase-9、caspase-3、Bcl-2、Bax表达,抗氧化酶与氧化产物MDA产量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心肌细胞凋亡比例明显降低(P<0.01),ROS产生明显降低(P<0.05),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明显改善(P<0.01),细胞质细胞色素C、caspase-9、caspase-3、Bax表达明显降低(P<0.01),Bcl-2表达增加(P<0.01),抗氧化酶表达增加(P<0.01),氧化产物MDA表达降低(P<0.01);心肌细胞中Nrf2核转位与HO-1表达均随着异鼠李素预孵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结论异鼠李素能够保护H2O2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其机制为影响线粒体凋亡通路以及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实现抗氧化、抗凋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鼠李素 心肌细胞 氧化应激 凋亡 抗氧化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菟丝子水提物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徐瑜萍 向铮 +1 位作者 潘瑜 黄可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103-2108,共6页
目的探讨菟丝子水提物对大鼠单侧输尿管结扎诱导的肾间质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菟丝子组。通过复制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检测模型大鼠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并采用免疫组... 目的探讨菟丝子水提物对大鼠单侧输尿管结扎诱导的肾间质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菟丝子组。通过复制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检测模型大鼠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鼠肾组织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I型胶原(Col I)等表达情况。结果相比于模型组,菟丝子给药组大鼠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显著降低,减少肾间质胶原沉积和肾组织α-SMA、CTGF、Col I表达。结论菟丝子水提物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有缓解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菟丝子水提物 肾间质纤维化 免疫组化 生化测试 平滑肌动蛋白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Ⅰ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氧化石墨烯/TiO_2纳米复合物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8
14
作者 齐齐 王育乔 +3 位作者 王莎莎 祁昊楠 卫涛 孙岳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32-2340,共9页
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RGO-P25)纳米复合物.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及紫外-可见漫反射谱(UVVis DRS)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光电性能进行了表征... 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RGO-P25)纳米复合物.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及紫外-可见漫反射谱(UVVis DRS)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光电性能进行了表征.在紫外光照和可见光照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复合比例的复合物的光催化降解甲基蓝(MB)的性能.结果表明:在水热过程中氧化石墨烯被还原,通过静电引力相互作用得到了具有较高缺陷的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物.随着RGO含量的增加,复合物的禁带宽度由3.00 eV变到2.27eV,复合物的导电性增强.在可见光和紫外光光照条件下,30 min内1%(w,质量分数)RGO-P25光催化降解甲基蓝的效率都超过了80%.紫外光照条件下,1%RGO-P25纳米复合物催化降解N3染料,cisRu(H_2dcbpy)_2(NCS)_2(H_2dcbpy=4,4'-二羧酸-2,2'-联吡啶),30 min内63%(摩尔分数)的染料被降解.与P25(75%锐钛矿,25%金红石)相比,石墨烯的加入大大提高了光催化效率,有效抑制了电子-空穴对的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TIO2 纳米复合物 水热法 光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畲药食凉茶提取物应用消化道溃疡感染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徐美华 鄢琛尹 +3 位作者 林祖辉 朱美晓 王丽 鄢连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010-2013,I0013,共5页
目的:探讨食凉茶提取物对消化道溃疡感染患者的作用效果及机理,为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将收集到16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分成中药治疗(M)组和西药治疗(W)组,其中W组患者在入院后使用临床上经常使用的替普瑞... 目的:探讨食凉茶提取物对消化道溃疡感染患者的作用效果及机理,为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将收集到16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分成中药治疗(M)组和西药治疗(W)组,其中W组患者在入院后使用临床上经常使用的替普瑞酮联合奥美拉唑西药治疗,其使用剂量分别为3次/d,50 mg/次和2次/d,20 mg/次;M组患者在入院研究开始后使用食凉茶(医院中药房统一批次的嫩叶)提取物进行治疗,200m L/次,1次/d。两组均以40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内的再出血、溃疡复发以及不良症状产生情况,使用SPSS 13.0软件可对所收集到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将两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W组在40周的治疗过程中,一共出现11例再出血患者、13例溃疡复发患者和19例发生不良症状的患者,而M组中共出现3例再出血患者、2例溃疡复发患者和4例产生不良症状的患者,均比W组要低(P<0.05);M组在经过治疗后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明显低于W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高于治疗前,且M组治疗后高于W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食凉茶提取物能够有效降低消化道溃疡感染患者的再出血率、溃疡复发率以及不良症状发生率,显著提高消化道溃疡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应当在临床治疗中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凉茶 消化道溃疡 感染 提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激活Nrf2/ARE通路对抗H_2O_2致H9c2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 被引量:9
16
作者 董曦 孙桂波 +2 位作者 罗云 陈素红 孙晓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61-966,共6页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条件培养基(MSCCM)对氧化应激损伤的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对MSC进行鉴定,再用MTT实验确定MSCCM对抗H2O2氧化应激损伤的最佳孵育时间。将H9c2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模型+MSCCM组和M...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条件培养基(MSCCM)对氧化应激损伤的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对MSC进行鉴定,再用MTT实验确定MSCCM对抗H2O2氧化应激损伤的最佳孵育时间。将H9c2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模型+MSCCM组和MSCCM组。模型+MSCCM组和MSCCM组均用MSCCM进行预孵育24 h,模型组和模型+MSCCM组用浓度为300μmol/L的H2O2作用4 h模拟心肌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损伤后心肌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凋亡比率等指标,通过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ROS产生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Nrf2/ARE通路的相关蛋白表达。结果:MSCCM组心肌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凋亡比率和ROS产生与正常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模型+MSCCM组的线粒体膜电位、凋亡比例和ROS产生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在0 h到24 h这段时间内,心肌细胞Nrf2/ARE通路中的Nrf2核转位与HO-1表达均随着MSCCM孵育时间延长而增加。结论:MSCCM可以保护心肌细胞,对抗H2O2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ARE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条件培养基 心肌细胞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GF通过抑制Nogo-A信号减少脊髓损伤后胶质瘢痕的形成 被引量:6
17
作者 蔡俊赢 董效禹 +9 位作者 赖嘉新 胡振鑫 吴志炫 刘娅妮 蔡含笑 韩辉 张谢 黄付 漆志民 毛宇钦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81-686,共6页
脊髓损伤后胶质瘢痕的形成是阻碍神经恢复的关键原因之一。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具有良好的神经保护及促进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然而其对于胶质瘢痕的影响及其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通过采用血管... 脊髓损伤后胶质瘢痕的形成是阻碍神经恢复的关键原因之一。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具有良好的神经保护及促进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然而其对于胶质瘢痕的影响及其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通过采用血管动脉夹(30 g)夹闭雌性SD大鼠脊髓2min造成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并予以每天皮下注射bFGF(80μg/kg),探讨bFGF促进脊髓损伤的恢复作用是否涉及到胶质瘢痕调控和Nogo-A/NgR信号的相关机制。通过检测损伤后28 d,各组BBB评分和斜板试验,发现bFGF显著促进脊髓损伤后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HE及尼氏染色显示,bFGF处理组相对于生理盐水处理组,其神经元明显增多,空洞面积减少。同时,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免疫荧光结果表明,bFGF减少胶质瘢痕形成,抑制星形胶质细胞过度激活。同样,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发现,bFGF处理后,胶质瘢痕相关蛋白(如GFAP,neurocan)以及神经突生长抑制蛋白(Nogo-A)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质表达量下降。上述结果表明,bFGF可能通过抑制Nogo-A信号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胶质瘢痕的形成,促进脊髓损伤的恢复。此机制研究为脊髓损伤的治疗和恢复提供全新的思路和药物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神经突生长抑制蛋白 胶质瘢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团聚体对糖尿病大鼠外周神经病变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锐 邹双 +3 位作者 高征征 刘彦隆 张宏宇 肖健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95-302,共8页
目的探究新型生物材料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团聚体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病变的治疗作用。方法将聚乙烯精氨酸天冬氨酸甘油二酯(PEAD)、肝素和bFGF按50∶10∶1(m/m/m)的比例混合,制备成bFGF团聚体。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该团聚... 目的探究新型生物材料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团聚体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病变的治疗作用。方法将聚乙烯精氨酸天冬氨酸甘油二酯(PEAD)、肝素和bFGF按50∶10∶1(m/m/m)的比例混合,制备成bFGF团聚体。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该团聚体中bFGF含量,ELISA法检测团聚体中bFGF释放速率。雄性SD大鼠ip给予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继续饲养8周使之发生外周神经病变,随机分为空载体组、bFGF治疗组和bFGF团聚体治疗组。bFGF治疗组每天im给予bFGF 200μg·kg^(-1),连续3 d;bFGF团聚体治疗组一次性im给予含等量bFGF的团聚体12.2 mg·kg^(-1);空载体组给予等体积的空载体(PEAD+肝素)。每周测量后肢足步印迹进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的行为学评分。给药后第30天处死大鼠,收集两侧坐骨神经,HE染色进行病理学观察,DAPI荧光染色检测神经组织内细胞凋亡,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增殖标志物Ki67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水平。结果 PEAD、肝素和bFGF按50∶10∶1配比制备的bFGF团聚体结合bFGF良好;ELISA释放曲线结果表明,该团聚体可缓释bFGF。大鼠行为学评价和病理指标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空载体组大鼠SFI显著减小(P<0.01),神经纤维排列紊乱且内部脱髓鞘情况严重,而且组织内部细胞凋亡明显,Ki67和PCN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与空载体组比较,bFGF治疗组和bFGF团聚体治疗组SFI升高(P<0.05,P<0.01),神经纤维排列紊乱和内部脱髓鞘现象改善,组织内部细胞凋亡减少,且Ki67和PCNA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bFGF治疗组相比,bFGF团聚体治疗组SFI在治疗后第28天升高更加明显(P<0.05),神经纤维排列规整,脱髓鞘现象基本消失,组织内部细胞核的荧光强度与形态基本接近正常,Ki67和PCN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新型生物材料PEAD能有效地结合bFGF并缓控其释放。该团聚体治疗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病变效果可能优于单纯bFGF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糖尿病 外周神经病变 团聚体 肝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芪泻白散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病人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伟鹤 黄宪平 +1 位作者 章岳峰 虞希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0期2507-2509,共3页
目的:探索参芪泻白散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病人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病人。对照组采用长春瑞滨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组在治疗组化疗方案基础上加入参芪泻白散... 目的:探索参芪泻白散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病人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病人。对照组采用长春瑞滨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组在治疗组化疗方案基础上加入参芪泻白散,治疗期3个月,然后观察治疗后患者中医证候变化、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变化及患者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的改变。结果:中医治疗组改善率为82.2%,对照治疗组改善率为5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相关各项指标中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物理症状及整体健康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和焦虑量表指标在两组比较,抑郁未见明显差异,焦虑量表指标有显著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医参芪泻白散结合化疗的方法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改善临床证候、减轻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减缓患者焦虑状况的优势,有利于延长肺癌患者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参芪泻白散 生存质量 抑郁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K228和雷帕霉素协同促进人乳腺癌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 被引量:8
20
作者 彭晓丹 诸梦露 +9 位作者 高绿芬 刘婷婷 刘艳 欧阳媛 李若玢 刘礼飞 李译 刘晓宇 郑晓鹤 林绍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77-584,共8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HDACi)FK228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特异性抑制剂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联合应用对体外人乳腺癌细胞株生长和凋亡...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HDACi)FK228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特异性抑制剂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联合应用对体外人乳腺癌细胞株生长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乳腺癌细胞系MDA-MB-435和MCF-7为研究对象,经不同浓度的FK228和雷帕霉素处理后,磺酰罗丹明B(SRB)比色法检测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率,计算两药的联合指数;Western blotting检测乳腺癌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周期调控蛋白以及核酸相关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1)FK228或雷帕霉素单独使用时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与时间、剂量呈正相关;当总抑制率为50%~70%时联合指数(CI)值小于1,提示两药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2)联合用药后,凋亡蛋白表达较单药使用组明显升高(P〈0.05);同时,p-Akt蛋白表达下降,活化的caspase-3表达上调;(3)联合用药后,周期调控蛋白表达较单药使用组明显下降(P〈0.05),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联合用药后出现更为显著的H2AX的磷酸化和H3的乙酰化(P〈0.05)。结论:FK228和雷帕霉素联合给药能协同促进人乳腺癌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具有良好的抗肿瘤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K228 雷帕霉素 乳腺癌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