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医学人文素质概念框架研究
1
作者 徐欢 潘宣妍 +1 位作者 吕一军 俞林伟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5-40,共6页
厘清医学人文素质概念内涵及组成要素,构建科学系统的医学人文素质概念框架。系统检索国内外医学人文素质概念内涵的相关文献,以洋葱模型为理论指导,通过内容分析法析出历史文献中医学人文素质概念内涵相关的语句,最终形成外层(知识与技... 厘清医学人文素质概念内涵及组成要素,构建科学系统的医学人文素质概念框架。系统检索国内外医学人文素质概念内涵的相关文献,以洋葱模型为理论指导,通过内容分析法析出历史文献中医学人文素质概念内涵相关的语句,最终形成外层(知识与技能)、中间层(职业道德)、核心层(个人特质与动机)3个层次、5个一级类目及26个二级类目的医学人文素质概念框架。研究构建的医学人文素质概念框架符合《人文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纲要》,可为后续深入开展院校医学人文素质培育及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素质 医学教育 内容分析法 概念框架 洋葱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学习理论在大学生志愿者行动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陈迎红 许冬武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7期6-8,共3页
服务一学习理论以教学和服务并重为教学理念,强调过程中的互惠、过程中的反思以及过程中的指导。中国的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呈现了自己的发展特点,但同时也暴露出了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组织运作规... 服务一学习理论以教学和服务并重为教学理念,强调过程中的互惠、过程中的反思以及过程中的指导。中国的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呈现了自己的发展特点,但同时也暴露出了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组织运作规范,但持久动力不足;服务内容丰富,但与专业结合不深;服务强调奉献,但过程缺乏反思性。提升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育人成效,可以引入服务一学习理论,做到三个结合,即将政治导向与公民教育相结合,将广泛服务与专业服务相结合,将社会服务与个人成长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一学习理论 大学生 志愿者行动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灵活性在抑郁症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与自杀未遂间的中介作用
3
作者 王丽君 金呈倩 +5 位作者 金伟 郑梅治 赵观美 孙诗雨 李媛 赵可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0-285,共6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与自杀未遂的关联,并考察认知灵活性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纳入218例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非自杀性自伤诊断标准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根据近1年有无自杀未遂将其分为伴自杀未遂组(n=105... 目的探讨抑郁症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与自杀未遂的关联,并考察认知灵活性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纳入218例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非自杀性自伤诊断标准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根据近1年有无自杀未遂将其分为伴自杀未遂组(n=105)和不伴自杀未遂组(n=113),采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评定问卷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分别评估被试的非自杀性自伤频率和认知灵活性,构建中介模型进行路径分析,使用乘积分布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伴与不伴自杀未遂组青少年患者自伤问卷评分(20.1±10.7 vs.14.7±9.1)和认知灵活性指标[正确应答百分比(67.3%±14.2%vs.72.9%±12.2%)、错误应答(39.8±20.3 vs.31.6±17.9)、持续性应答(6.7±3.8 vs.5.3±2.9)、非持续性错误(37.6±21.0 vs.28.9±18.1)]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非自杀性自伤(OR=1.051,95%CI:1.021~1.082)和持续性应答(OR=1.100,95%CI:1.008~1.199)与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自杀未遂行为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性应答在非自杀性自伤和自杀未遂间起部分中介作用(Za×Zb的95%CI:0.0003~0.0168)。结论非自杀性自伤和认知灵活性可能与伴非自杀性自伤的抑郁症青少年自杀未遂相关联,而且非自杀性自伤可能通过认知灵活性影响自杀未遂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自杀性自伤 自杀未遂 认知灵活性 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 青少年 抑郁症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流行期温州籍意大利华侨的焦虑情绪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兰 陈磊 +1 位作者 许冬武 于欣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31-634,共4页
目的:调查新冠肺炎疫情下温州籍意大利华侨的焦虑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在微信身心健康问诊群选取温州籍意大利华侨114人[男性33人,女性81人;平均年龄(44±8)岁],采用自编人口学问卷、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评估焦虑情绪及其相关... 目的:调查新冠肺炎疫情下温州籍意大利华侨的焦虑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在微信身心健康问诊群选取温州籍意大利华侨114人[男性33人,女性81人;平均年龄(44±8)岁],采用自编人口学问卷、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评估焦虑情绪及其相关因素。结果:焦虑情绪检出率为63.8%;女性GAD-7得分高于男性[(9.3±0.7)vs.(6.6±0.9),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担心自身感染新冠病毒及自我评价感染概率越高者的GAD-7得分越高(β=-0.36、-0.26)。结论:新冠肺炎流行期,旅居异国华侨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并与自身对新冠肺炎的认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华侨 焦虑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重性精神障碍甲状腺功能水平与疾病症状严重程度相关性 被引量:2
5
作者 梁承谦 陈明霞 +2 位作者 李晓晶 薛芮 李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8-224,共7页
目的分析慢性精神分裂症、慢性双相障碍及慢性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差异,及其与焦虑、抑郁及精神病性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纳入515例病程大于10年的精神分裂症(192例)、双相障碍(157例)及重性抑郁障碍(166例)患者,检测患者... 目的分析慢性精神分裂症、慢性双相障碍及慢性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差异,及其与焦虑、抑郁及精神病性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纳入515例病程大于10年的精神分裂症(192例)、双相障碍(157例)及重性抑郁障碍(166例)患者,检测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如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甲状腺素(thyroxine,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水平。使用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7)、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9-item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PHQ-9)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精神病性症状分量表分别评估所有患者焦虑、抑郁和精神病性症状。结果相较于重性抑郁障碍组,精神分裂症组和双相障碍组的TSH和FT4水平更高(P<0.01);精神分裂症组的T4水平高于双相障碍组(P=0.029)和重性抑郁障碍组(P<0.001)。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T4水平与GAD-7(B=-0.043,P=0.018)、PHQ-9(B=-0.051,P=0.009)总分相关;在双相障碍患者中,T4与患者GAD-7(B=-0.064,P=0.003)、PHQ-9(B=-0.082,P<0.001)总分及SCL-90精神病性症状分量表得分(B=-0.020,P=0.043)相关;在重性抑郁障碍患者中,T4与患者SCL-90精神病性症状分量表得分(B=0.024,P=0.021)相关。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和重性抑郁障碍甲状腺功能指标存在差异,不同的甲状腺功能状态可能与患者疾病症状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双相障碍 重性抑郁障碍 甲状腺激素 焦虑症状 抑郁症状 精神病性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精神病学虚拟仿真病例库研发与教学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郑沛雯 叶佳赢 +2 位作者 陆一帆 陈致帆 王嘉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5-257,318,共4页
将虚拟仿真病例库引入临床精神病学的案例学习和临床实践,以缓解课堂案例督导和临床见习不断增大的压力。通过问卷调查后发现,84.38%的学生对于引入虚拟仿真案例库表达了积极意愿。将典型临床案例数字化处理后匹配见习和案例督导课,并... 将虚拟仿真病例库引入临床精神病学的案例学习和临床实践,以缓解课堂案例督导和临床见习不断增大的压力。通过问卷调查后发现,84.38%的学生对于引入虚拟仿真案例库表达了积极意愿。将典型临床案例数字化处理后匹配见习和案例督导课,并当堂评估教学成果亦取得良好成效。课堂实践结果发现,匹配案例教学的班级满分率和平均分更高,且对于学生的知识掌握效率有助益,表明虚拟仿真案例库的应用在缓解课堂教学和临床实践压力的同时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精神病学 虚拟仿真病例库 案例教学 数字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质量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感知压力和睡眠焦虑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娜 王俊秀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93,206,共21页
睡眠问题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国内外很多研究已经充分证明了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的关系,但缺乏两者反向关系的相关研究;此外,关于生活质量对睡眠质量的作用机制也鲜有研究涉及。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探究中国普通成年人群的生... 睡眠问题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国内外很多研究已经充分证明了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的关系,但缺乏两者反向关系的相关研究;此外,关于生活质量对睡眠质量的作用机制也鲜有研究涉及。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探究中国普通成年人群的生活质量与主观睡眠质量的关系,以及感知压力和睡眠焦虑在两者关系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中国普通成年人群的生活质量与主观睡眠质量呈正相关;感知压力在生活质量与主观睡眠质量的关系中具有独立的中介作用;睡眠焦虑在生活质量与主观睡眠质量的关系中具有独立的中介作用;感知压力和睡眠焦虑在睡眠质量与主观睡眠质量的关系中具有链式中介作用。结果揭示了中国普通成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和主观睡眠质量的关系,并验证了生活质量、主观睡眠质量、感知压力以及睡眠焦虑这四者之间的关系和机制;提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压力感知的钝感力,或减少对自身睡眠的负面关注,均有助于强化良好的生活质量对睡眠质量的有益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质量 睡眠质量 感知压力 睡眠焦虑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水平与幸福感:夫妻关系与亲子关系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7
8
作者 邓远平 蒋柯 王晶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8-380,383,共4页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庭关系在健康水平与幸福感间的作用,为政府制订相关举措提供科学依据,以提升患者幸福感。方法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8)中969位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数据,对患者的健康水平、家庭关系和幸福感进行差异检验,并对...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庭关系在健康水平与幸福感间的作用,为政府制订相关举措提供科学依据,以提升患者幸福感。方法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8)中969位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数据,对患者的健康水平、家庭关系和幸福感进行差异检验,并对健康水平影响幸福感的路径进行分析。结果女性患者对夫妻关系的评价要低于男性患者(P<0.01);农业户口患者的幸福感要显著低于非农业户口患者(P<0.01);不同收入水平的患者在健康水平、夫妻关系和幸福感上具有显著差异(P<0.01);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幸福感(P<0.01),同时也会通过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两条路径影响患者的幸福感(P<0.01)。结论为提升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幸福感,政府应切实加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工作,重视传统“孝”文化的建设,并构建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慢性病患者 健康水平 幸福感 夫妻关系 亲子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特殊人群心理健康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WoS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取芝 蒋柯 王志琳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6-51,共6页
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012年~2021年WoS核心合集数据库1182篇特殊人群心理健康主题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获取特殊人群心理健康研究的热点与趋势。结果发现:近十年特殊人群心理健康研究主题涵盖该类人群家庭相关因素研究、智力障碍以及孤... 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012年~2021年WoS核心合集数据库1182篇特殊人群心理健康主题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获取特殊人群心理健康研究的热点与趋势。结果发现:近十年特殊人群心理健康研究主题涵盖该类人群家庭相关因素研究、智力障碍以及孤独症谱系障碍相关研究、对特殊人群的整合干预与服务;其中,特殊人群心理健康问题“风险因素”是持续热点,对其心理服务需求及其满足方式研究热度上升,而对该类人群的流行病学、精神分裂症及精神发育迟滞研究热度有所下降,如何为特殊人群“实施”心理服务为该领域最新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人群 心理健康 可视化分析 智力障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教学与家长教育焦虑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浩亮 许科威 陈莉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2023年第4期104-113,共10页
在线教学引发了家长的教育焦虑。各年级家长的教育焦虑都处于较高水平,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结果比较关注,表现出易发火、易疲劳等特点。各年级家长的焦虑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新生家长的教育焦虑水平最高。随着孩子年级上升,家长... 在线教学引发了家长的教育焦虑。各年级家长的教育焦虑都处于较高水平,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结果比较关注,表现出易发火、易疲劳等特点。各年级家长的焦虑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新生家长的教育焦虑水平最高。随着孩子年级上升,家长的焦虑水平逐渐下降,但六年级家长的焦虑水平又再次上升,因此小学阶段家长教育焦虑存在显著的“涟漪效应”与“心理台风眼效应”。回归分析显示,孩子年龄较小、不能陪伴孩子、经常与他人作比较、孩子的学习情况不佳的家长的教育焦虑程度显著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焦虑 在线教学 心理台风眼效应 涟漪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NF基因rs1519480多态性与男性酒精依赖患者攻击性的关联 被引量:4
11
作者 毛琦淇 沈广辉 +5 位作者 吴芋芋 张谢 王帆 李慧 陈莉 刘彦隆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3,共6页
目的:探讨酒精依赖患者与正常群体在攻击性行为上的差异,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rs1519480多态性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421例符合精神障碍诊断及统计手册第4版(DSM-IV)酒精依赖诊断标准的成年男性与212例正常成年男性,采用Buss-... 目的:探讨酒精依赖患者与正常群体在攻击性行为上的差异,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rs1519480多态性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421例符合精神障碍诊断及统计手册第4版(DSM-IV)酒精依赖诊断标准的成年男性与212例正常成年男性,采用Buss-Perry攻击问卷(BPAQ)中文版评估攻击行为,用TaqMan q-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BDNF rs15194800基因多态性,采用倾向评分匹配(PSM)技术对混杂变量进行控制。结果:酒精依赖患者BPAQ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酒精依赖与rs1519480多态性具有交互作用(两因素方差分析P<0.01)。酒精依赖患者BDNFrs1519480 TT等位基因携带个体BPAQ得分高于C等位基因携带个体(P<0.05);BDNF rs1519480 TT等位基因携带者中,酒精依赖个体BPAQ得分高于非酒精依赖个体(P<0.001)。结论:酒精依赖与BDNFrs 1519480基因可能共同调控攻击性行为,BDNFrs 1519480 TT等位基因高表达可能是酒依赖患者攻击性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依赖 攻击行为 BDNF基因rs1519480 TT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产期抑郁与昼夜长短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诗雨 乐涛 +9 位作者 鲍慈青 张文淼 周美茜 王江玲 徐玲 朱杰 冯文倩 施翔 许冬武 赵可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34-239,共6页
目的探究孕产妇围产期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与昼夜长短变化的相关性。方法纳入865名孕产妇,分别在孕晚期、产后1周内两个时间点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进行围产期抑郁情绪筛查,并分别根据两次E... 目的探究孕产妇围产期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与昼夜长短变化的相关性。方法纳入865名孕产妇,分别在孕晚期、产后1周内两个时间点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进行围产期抑郁情绪筛查,并分别根据两次EPDS得分,将其分为抑郁情绪筛查阳性组(≥10分)与阴性组(<10分)。根据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将一年分为黑夜最短、黑夜次短、黑夜次长、黑夜最长等4类,按被试的EPDS评估时间进行归类,探究围产期抑郁情绪发生率与昼夜长短变化的相关性。结果孕晚期及产后1周内的抑郁情绪筛查阳性率分别为30.3%(262例)和18.0%(85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孕晚期抑郁情绪筛查阳性相关的因素为昼夜长短、年龄、自觉职业压力、家庭月收入、自觉睡眠满意程度(均P<0.05);与产后1周内抑郁情绪筛查阳性相关的因素为昼夜长短、SSRS得分、不良孕产史(均P<0.05)。结论围产期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与昼夜长短变化有相关性,黑夜长度缩短可能是孕晚期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期 抑郁 危险因素 昼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弈论视角下的超扫描多人互动任务新模型 被引量:7
13
作者 卑力添 蒋柯 +1 位作者 李先春 熊哲宏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84-1296,共13页
超扫描指同时记录多个被试脑活动,以探索其社会互动脑机制的研究手段。从博弈论视角,可区分超扫描任务中的冲突、合作与协作三类任务,分离已有研究中未严格界定的“协作”与“合作”概念,为超扫描研究的多人互动范式建立新模型。任务所... 超扫描指同时记录多个被试脑活动,以探索其社会互动脑机制的研究手段。从博弈论视角,可区分超扫描任务中的冲突、合作与协作三类任务,分离已有研究中未严格界定的“协作”与“合作”概念,为超扫描研究的多人互动范式建立新模型。任务所包含协作因素的多少,与任务是否涉及心理理论功能是影响个体脑间活动同步现象的重要条件。未来研究可结合进化博弈论等理论模型,进一步探索合作与协作行为的差异及规范形成的心理与神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 协作 博弈论 多人互动 超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学的底层逻辑与框架(笔会)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巍 蒋柯 +5 位作者 刘燊 刘嘉 傅安国 彭彦琴 王波 张建新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8,共28页
心理学界将超越特殊而具体研究领域的理论思考称为“理论心理学”,这大致相当于对广泛心理学内容进行的哲学思考。而当前心理学界缺乏有效的心理学知识供给,特别缺乏中观和宏观的理论知识。科学研究的进步,应该将重点放在训练研究者的... 心理学界将超越特殊而具体研究领域的理论思考称为“理论心理学”,这大致相当于对广泛心理学内容进行的哲学思考。而当前心理学界缺乏有效的心理学知识供给,特别缺乏中观和宏观的理论知识。科学研究的进步,应该将重点放在训练研究者的底层逻辑思维,从而有足够的胆识去“推翻”旧有理论并创建新的理论。心理学的未来发展无论如何也无法摆脱人文哲学关于“主体性”在历史文化中实践的思辨底层框架。心理学界应当进行一些建立中国心理学理论的研究尝试,把身边的具体问题看清楚,以不可替代的新理论、新体系突显其创造性和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心理学 认知科学 底层认识论逻辑 底层思辨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行为疗法对改善癌症临终患者家属心理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吴倩倩 林晓骥 +6 位作者 蔡丽梦 潘军 郑雪儿 朱鑫浩 李长瑾 何牧卿 林海燕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8年第6期754-757,共4页
目的研究认知行为疗法对癌症临终患者家属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癌症临终患者家属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实施干预,对照组给予一般支持性心理护理。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家属采用汉密尔... 目的研究认知行为疗法对癌症临终患者家属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癌症临终患者家属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实施干预,对照组给予一般支持性心理护理。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家属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L)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前,两组HAMA、HAMD和PSQI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A、HAMD和PSQI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HAMA、HAMD和PSQI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能明显改善癌症临终患者家属抑郁、焦虑和睡眠障碍的负面心理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疗法 癌症患者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皮亚杰的方法论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20
16
作者 蒋柯 李其维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17-1030,共14页
皮亚杰从生物学的适应性和平衡化概念出发,论证了有机体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进一步通过认知过程与生物学过程的"同构",建立了一种结构论的发生认识论。发生认识论的主要论题包括:主客体相互作用论、认知结构的建构... 皮亚杰从生物学的适应性和平衡化概念出发,论证了有机体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进一步通过认知过程与生物学过程的"同构",建立了一种结构论的发生认识论。发生认识论的主要论题包括:主客体相互作用论、认知结构的建构论,以及心理逻辑论等。皮亚杰的理论建构方法有两个重要特征:第一,皮亚杰强调功能相对于结构的逻辑先在意义。功能是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与平衡化。因此,皮亚杰的方法论是一种功能论。第二,皮亚杰方法论的思想基础是辩证法。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一方面批判唯理论,另一方面批判经验论,最终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认识论体系。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对当今心理学和心灵哲学研究中诸多"难问题",诸如"他心问题"、"归纳问题"等,可能提供了元理论层面和方法层面的引领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亚杰 发生认识论 表型复制 反省抽象 平衡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认知障碍患者轻度行为损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陆洁 王婧 +2 位作者 熊凌川 于欣 王华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71-773,共3页
神经认知障碍包括痴呆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不仅有认知功能损害,而且存在知觉、情绪与行为等方面的异常体验,这一类非认知症状统称为神经精神综合征(NPS)。痴呆患者的NPS与照护负担加重、功能损害、住院率高、生活质量差以及加速发... 神经认知障碍包括痴呆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不仅有认知功能损害,而且存在知觉、情绪与行为等方面的异常体验,这一类非认知症状统称为神经精神综合征(NPS)。痴呆患者的NPS与照护负担加重、功能损害、住院率高、生活质量差以及加速发展为严重痴呆或导致死亡等密切相关[1]。NPS贯穿神经认知障碍的整个病程,包括MCI阶段,甚至可能在认知损害出现之前即生精神行为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 精神障碍 行为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创心理学史研究的新时代(笔会) 被引量:1
18
作者 乐国安 王文基 +7 位作者 汪凤炎 王国芳 阎书昌 蒋柯 崔光辉 杨文登 舒跃育 高志鹏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3,共3页
心理学史的研究对于认识心理学该如何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可以使我们对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有更全面的认识。在当今的中国心理学界,对于心理学史的研究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刊特邀10位学者围绕心理学史研究的意义及方法论进行了深入的... 心理学史的研究对于认识心理学该如何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可以使我们对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有更全面的认识。在当今的中国心理学界,对于心理学史的研究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刊特邀10位学者围绕心理学史研究的意义及方法论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为了促进中国心理学史研究的茁壮成长,研究者需要做的,是以"跨界"的视角,突破观念的藩篱,尝试把历史编纂学、谱系学等方法应用于中国近现代以及当代心理学史研究,从而深入描绘历史的丰富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史 方法论 跨界 历史编纂学 谱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测加工理论的角色交换解释模型 被引量:1
19
作者 叶方 邱惠林 +1 位作者 蒋柯 李长瑾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04-1516,共13页
角色交换(role reversal)是心理剧(psychodrama)治疗的基本技术之一。基于莫雷诺的经典理论,角色即当事人的自我展现。当代心理剧治疗实践在莫雷诺理论的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但缺乏一个有解释力的理论来整合性地说明心理剧治疗... 角色交换(role reversal)是心理剧(psychodrama)治疗的基本技术之一。基于莫雷诺的经典理论,角色即当事人的自我展现。当代心理剧治疗实践在莫雷诺理论的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但缺乏一个有解释力的理论来整合性地说明心理剧治疗的工作机制。预测加工理论从角色交换体验的分析出发,说明了角色交换过程中个体自身位的“主角”与交换位的“对角”之间的互动与建构关系。根据预测加工理论,角色交换是一种自我建构过程。在从单次角色交换治疗到整个治疗过程的不同层面上,这个自我建构过程分别体现为:(1)角色交换产生了信号类型的改变;(2)角色交换带来了模型的更新;(3)新的人际模型在互动建构中生成。总结起来,运用预测加工理论来解释角色交换的结构化特征,将能促进这项技术在临床治疗中发挥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剧 角色交换 角色建构 自我 预测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NIRS技术检测脑外伤所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者工作记忆 被引量:20
20
作者 昌凡 李豪喆 +6 位作者 张盛宇 陈琛 刘超 樊慧雨 邢燕 张钦廷 蔡伟雄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期52-60,共9页
目的探讨脑外伤所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者在执行工作记忆任务中前额叶皮质的激活特点。方法利用E-prime Jc理实验设计软件,采用N-back范式作为工作记忆的任务,应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技... 目的探讨脑外伤所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者在执行工作记忆任务中前额叶皮质的激活特点。方法利用E-prime Jc理实验设计软件,采用N-back范式作为工作记忆的任务,应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技术检测24名脑外伤所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者(研究组)和年龄、性别相匹配的27名健康正常志愿者(对照组)前额叶22个通道的皮质氧合血红蛋白(oxyhemoglobin,HbO)浓度的变化,同步记录按键错误个数和反应时间等行为学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参数检验等对各个任务下两组HbO浓度变化平均值和按键错误个数、反应时间平均值进行比较。结果(1)两组在1-back与2-back任务中的错误个数、反应时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任务负荷与组别的主效应均显著(F任务=14.11,P=0.0011;F组别=10.39,P=0.001 5)。(2) 1-back任务过程中,两组在22个通道上的HbO变化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back任务期间,两组在通道2、3、7、9、10、11、14、15、18、19、21、22上HbO变化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1-back条件下,两组在左侧额极与背外侧前额叶区域均有激活;在2-back条件下,对照组激活区域在左侧额极区与左侧背外侧前额叶区,而研究组几乎涵盖左右大部分额极区,散在分布,且右侧区域也存在激活。结论脑外伤所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者存在明显工作记忆障碍,在执行2-back工作记忆任务中,前额叶区域激活程度减弱,但激活范围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精神病学 颅脑损伤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 认知功能障碍 前额叶皮质 工作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