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LC1基因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航(综述) 黄兴茂(综述) 俞鹏飞(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3-147,共5页
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是进展期或晚期,化疗等常规治疗疗效较差,亟需挖掘新的有效治疗靶点以及生物标志物。DLC1是一种公认的抑癌基因,对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生发展起着抑制作用,其在肝癌、胃癌、结直肠癌... 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是进展期或晚期,化疗等常规治疗疗效较差,亟需挖掘新的有效治疗靶点以及生物标志物。DLC1是一种公认的抑癌基因,对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生发展起着抑制作用,其在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等多种实体肿瘤中呈现低表达状态。DLC1不仅与表观遗传修饰、细胞自噬、微生物感染以及微卫星不稳定状态密切相关,且对胃癌发生发展、治疗疗效及患者预后均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对DLC1的结构、功能及其在胃癌发生发展和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其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DLC1 基因 治疗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组学的肺腺癌气腔播散预测与不同瘤周扩展区域的比较
2
作者 马政霄 卓越 +3 位作者 黄超 石磊 鲍真 苏丹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92-400,共9页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的机器学习模型预测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气腔播散(spread through air spaces,STAS)的价值,并确定最佳瘤周分析区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浙江省肿瘤医院接受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的机器学习模型预测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气腔播散(spread through air spaces,STAS)的价值,并确定最佳瘤周分析区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浙江省肿瘤医院接受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的378例LUAD患者资料,构建肿瘤边缘外扩0、3、6、9、12 mm区域的逻辑回归、随机森林和XGBoost模型。结果:6 mm区域的XGB模型在测试集上表现最佳,其次为AUC-ROC达0.855(95%CI:0.756~0.950),9 mm区域的XGB模型。DCA分析显示6 mm和9 mm区域XGB模型临床净收益较高。特征分析显示部分小波变换特征对STAS预测贡献较大。结论:本研究初步表明基于CT影像组学的机器学习模型对预测STAS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中基于6 mm瘤周区域的XGB模型表现最优,有望辅助术前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气腔播散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浆母细胞淋巴瘤诊治研究的最新进展
3
作者 彭慧琳 杨海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94-1598,共5页
浆母细胞淋巴瘤(plasmablastic lymphoma,PL/PBL)是一种罕见的淋巴瘤类型,具有较强的侵袭能力,预后差,目前缺乏严格的诊断及治疗标准,除了传统的浆细胞标记物作为诊断依据,SLAMF7可能是PBL诊断标志物的有用补充。高强度的化疗方案联合... 浆母细胞淋巴瘤(plasmablastic lymphoma,PL/PBL)是一种罕见的淋巴瘤类型,具有较强的侵袭能力,预后差,目前缺乏严格的诊断及治疗标准,除了传统的浆细胞标记物作为诊断依据,SLAMF7可能是PBL诊断标志物的有用补充。高强度的化疗方案联合硼替佐米或来那度胺可能有望成为PBL的一线治疗选择。在二线治疗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AR-T及新型靶向药物等新的治疗方法似乎能进一步改善PBL患者的生存。本文主要就PBL的诊断及鉴别、一线治疗及复发难治性PBL的治疗等方面进行综合性回顾,以便对该病进行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母细胞淋巴瘤 鉴别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