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三种甲藻对阳光紫外辐射响应机制的种间差异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金文育
关万春
李平
岑竞仪
吕颂辉
-
机构
温州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海洋生物技术系
汕头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
暨南大学赤潮与水环境研究中心
-
出处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19-425,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306106和U0733006)
温州市科学技术项目(No.S20100019)
+2 种基金
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暨新苗计划(No.2014R413026)
浙江省近岸水域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No.J2013001)
三种大型海藻醇提物用于生产抗衰老化妆品的研究(No.wyx201401004)资助
-
文摘
从发现南极臭氧空洞以来,光生物学的研究领域便出现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即研究阳光紫外辐射(Ultraviolet radiation,UVR)对藻类的影响[1]。众多研究表明,阳光UVR对藻类具有明显的负面效应,如UVR抑制光合固碳和生长,并导致DNA和蛋白的损伤[2—4]。但也有少数研究发现,在一定条件下,阳光UVR具有正面效应,如紫外线A(UV-A)有利于DNA损伤后的修复[2],
-
关键词
东海原甲藻
海洋原甲藻
米氏凯伦藻
阳光紫外辐射
光化学效率
紫外吸收物质
-
Keywords
Karenia mikimotoi
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Proroeentrum micans
UVR
Photochemical efficiency
UVabe
-
分类号
Q142
[生物学—生态学]
-
-
题名大型海藻碳汇能力的种间差异
被引量:4
- 2
-
-
作者
欧官用
王鑫杰
杨安强
柯爱英
关万春
-
机构
温州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海洋生物技术系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8期1436-1439,1443,共5页
-
基金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16F50032)
-
文摘
对浙南沿岸常见的11种大型海藻(2种绿藻,2种红藻和7种褐藻)进行研究,探讨其碳汇能力对光的响应差异,并初步了解该11种大型海藻在渔业碳汇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这11种大型海藻的固碳能力对光响应的关系均符合方程y=P_m×tanh(α×x÷P_m)+R_d,且光合固碳速率存在种间差异,表现为海带>萱藻>鼠尾藻>珊瑚藻>铜藻>浒苔>瓦氏马尾藻>蜈蚣藻>石莼>铁钉菜>羊栖菜。其中,海带的固碳能力最强,固碳量可达0.89×10^(-3)t·t^(-1)·h^(-1),相当于可减排的最大CO_2量达3.28×10^(-3)t·t^(-1)·h^(-1)。羊栖菜的固碳能力最低,固碳量为0.28×10^(-3)t·t^(-1)·h^(-1),可减排的最大CO_2量为1.04×10^(-3)t·t^(-1)·h^(-1),固碳能力仅为海带减排CO_2能力的31.5%。通过对比发现,大型经济海藻海带对渔业碳汇的贡献最为明显,碳汇能力所能创造的经济价值为0.49~1.97美元·t^(-1)·h^(-1)。虽然其他海藻的固碳能力均低于海带,但由于其生物量大,分布较广,对于渔业碳汇的贡献也极其重要。因此,合理养殖大型海藻、保护大型海藻场及维护大型海藻的生物多样性,对提高渔业碳汇能力、增加CO_2减排量具有重要作用。
-
关键词
大型海藻
渔业碳汇
CO2
光合固碳
-
分类号
Q949.2
[生物学—植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