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冬凌草甲素对多发性骨髓瘤抗肿瘤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段浩清 李绵洋 +5 位作者 高丽 张俊峰 王蔚 李燕 马一盖 王成彬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64-369,共6页
本研究探讨冬凌草甲素(Oridonin)对人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株U266抗肿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CCK-8法检测冬凌草甲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瑞氏染色法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U266细胞FGFR3、BCL... 本研究探讨冬凌草甲素(Oridonin)对人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株U266抗肿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CCK-8法检测冬凌草甲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瑞氏染色法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U266细胞FGFR3、BCL2、CCND1、MYC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方法分析BCL2、MYC、CCND1、FGFR3和P53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①冬凌草甲素能够抑制U266细胞增殖,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②10μmol/L冬凌草甲素处理U266细胞24 h后,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③U266细胞凋亡比例随冬凌草甲素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④经冬凌草甲素处理后的U266细胞中,FGFR3、BCL2、CCND1、MYC基因表达下调,同时其相应的蛋白质表达下调,P53蛋白表达上调,上述变化均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结论:冬凌草甲素可以抑制人多发性骨髓瘤U266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发挥其抗肿瘤作用。本研究为MM新的靶向治疗方案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凌草甲素 多发性骨髓瘤 U266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低氧对膀胱逼尿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益智仁调节机制 被引量:6
2
作者 苏苗赏 薛思忱 +4 位作者 徐莉 任锡凯 黄楠 唐祝亲 徐漫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212-2219,共8页
目的:观察间歇性低氧(IH)对人膀胱逼尿肌细胞凋亡和钙离子通道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中药益智仁(AOF)的调节机制。方法:建立人膀胱逼尿肌细胞IH模型,IH模式为5%O260 min-20%O230 min,6个循环。体外培养人膀胱逼尿肌细胞,随机分为6组,每组设8... 目的:观察间歇性低氧(IH)对人膀胱逼尿肌细胞凋亡和钙离子通道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中药益智仁(AOF)的调节机制。方法:建立人膀胱逼尿肌细胞IH模型,IH模式为5%O260 min-20%O230 min,6个循环。体外培养人膀胱逼尿肌细胞,随机分为6组,每组设8孔,分别为P2X3受体拮抗剂+IH组(A组)、M3受体拮抗剂+IH组(B组)、β3受体拮抗剂+IH组(C组)、AOF+IH组(D组)、生理盐水+IH对照组(NC组)和空气模拟对照(AC)组。干预结束后普通光镜下细胞板计数比较各组细胞密度,免疫荧光法观察细胞形态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膜片钳法测定细胞钙离子表达变化。结果:(1)与AC组细胞比较,NC组细胞密度增高、反应活跃,部分细胞出现突起、变圆,细胞边界模糊;A组和D组细胞密度较NC组有显著减低(P<0.05);(2)免疫荧光检测细胞α-肌动蛋白(α-SMA)表达情况:与AC组比较;NC组的平均吸光度(MA)显著增高(F=3.25,P<0.05);A组、D组细胞分别与NC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显著降低(P<0.05)。(3)与AC组细胞比较,NC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减低(P<0.05);A组与D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与NC比较有显著增高(P<0.05);(4)与AC组细胞比较,NC组细胞钙离子通道表达显著减低(P<0.05);与NC组细胞比较,AOF组(100 mg/L)和AOF组(50 mg/L)钙离子通道表达显著增高(P均<0.05)。结论:IH可通过P2X3膀胱神经受体调节逼尿肌细胞增殖和凋亡,中、高剂量AOF可改变钙离子通道并对IH诱导的细胞损害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低氧 膀胱逼尿肌 细胞凋亡 钙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R Array技术探讨健脾化瘀祛痰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主动脉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吴瑾 宋囡 +5 位作者 陈宁 曹慧敏 袁东超 贾连群 杨关林 吕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3-47,I0015,共6页
目的采用PCR Array技术检测健脾化瘀祛痰方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家兔主动脉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从线粒体能量角度初探健脾化瘀祛痰方防治AS的潜在靶点。方法将45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 目的采用PCR Array技术检测健脾化瘀祛痰方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家兔主动脉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从线粒体能量角度初探健脾化瘀祛痰方防治AS的潜在靶点。方法将45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中药组,每组15只。对照组喂饲普通饲料;模型组和中药组给予免疫性内皮损伤合并高脂饲料喂饲干预8周,制备家兔AS模型;造模成功后,中药组给予健脾化瘀祛痰方,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同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给药,每日1次,给药4周后取材。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家兔血脂水平;油红O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观察主动脉斑块脂质沉积和血管胶原成分;PCR Array技术检测主动脉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血脂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降低;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血脂水平均有所改善。油红O染色可见,对照组动脉管壁未见脂质形成;模型组动脉管壁动脉粥样硬化区域可见大面积红色脂滴阳性染色;中药组鲜红色脂质沉积区域明显减少。天狼星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家兔主动脉血管内胶原分布致密、均匀、排列整齐,呈红色;模型组家兔主动脉血管胶原成分减少,呈疏松网状分布,且有部分断裂;中药组家兔主动脉血管胶原分布较规则,胶原之间的腔隙较少,血管结构部分发生改变。PCR Array结果显示中药组与模型组相比下调≥4倍的基因有ARRDC3、ATP5C1、COX4I1LOC100343255、NDUFA6、NDUFS2、NDUFS3、NDUFS4、NDUFV2、SDHB、SDHC、SDHD、SLC25A25、UQCRQ等21个基因。结论健脾化瘀祛痰方可改善AS家兔主动脉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这可能是其降低AS家兔血脂含量,减少主动脉斑块沉积的潜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线粒体 能量代谢 健脾化瘀祛痰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携带线粒体tRNA^(Met)/tRNA^(Gln)A4401G和tRNA^(Cys)G5821A突变的中国汉族原发性高血压家系的临床及分子遗传学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许美芬 何轶群 +7 位作者 耿军伟 孟燕子 于涵 林枝 施苏雪 薛凌 卢中秋 管敏鑫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7-134,共8页
线粒体tRNA基因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相关的突变热点区域。文章报道了两个具有母系遗传特征的中国汉族原发性高血压家系的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特征。家系先证者和其他成员的临床数据表明,家系中母系成员高血压发病的严重程度存在差异,发... 线粒体tRNA基因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相关的突变热点区域。文章报道了两个具有母系遗传特征的中国汉族原发性高血压家系的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特征。家系先证者和其他成员的临床数据表明,家系中母系成员高血压发病的严重程度存在差异,发病年龄也从36~79岁不等。对两个家系先证者使用24对有部分重叠的引物进行线粒体DNA全序列扩增分析,结果发现这两个先证者均携带同质性的tRNAMet/tRNAGlnA4401G和tRNACysG5821A突变,多态性变异位点都属于东亚单体型C。A4401G突变可能通过影响tRNAMet和tRNAGln前体的加工引起线粒体tRNA代谢水平的改变,而tRNACysG5821A突变位于tRNACys氨基酸受体臂,该突变使tRNACys氨基酸受体臂上原有的G6-C67配对消失,可能影响tRNACys空间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致使线粒体功能障碍。因此,tRNAMet/tRNAGlnA4401G和tRNACysG5821A突变可能是这两个原发性高血压家系的分子致病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线粒体DNA 突变 单体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致密颗粒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郑晓楠 李婷婷 +2 位作者 王金磊 郑文斌 朱兴全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345-3357,共13页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gondii)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原虫,具有中间宿主广泛、生活史复杂、传播方式多样、呈全球性分布等特点,可感染几乎所有的恒温动物,导致人兽共患的弓形虫病。弓形虫慢性感染约1/3的世界人口,对免疫缺陷患者、...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gondii)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原虫,具有中间宿主广泛、生活史复杂、传播方式多样、呈全球性分布等特点,可感染几乎所有的恒温动物,导致人兽共患的弓形虫病。弓形虫慢性感染约1/3的世界人口,对免疫缺陷患者、孕妇、孕畜的健康更是造成严重威胁。致密颗粒蛋白是由致密颗粒(弓形虫的一种亚细胞分泌器官)分泌的蛋白质,它们可通过操控宿主(细胞)基因表达、信号通路进而调控宿主细胞的免疫反应和细胞周期,并在蛋白质的转运和定位、营养物质的摄取、纳米管网络(IVN)的形成与稳定性的维持、逸出、慢性感染等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弓形虫致密颗粒蛋白基本生物学功能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深入研究弓形虫的致病机制、鉴定新的抗弓形虫潜在药物靶点和疫苗候选分子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弓形虫病 致密颗粒蛋白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对4种南美白对虾致病菌的抑制效果筛选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琛 王发秀 +4 位作者 张赛乐 闫茂仓 柴雪良 於俊琦 谢起浪 《山东畜牧兽医》 2015年第1期11-12,共2页
采用体外抑菌法从23味中草药中筛选抑制南美白对虾致病弧菌的中草药。结果表明:23味中草药对4种南美白对虾致病弧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五倍子、诃子、黄芩和大黄对4种致病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较为显著。其... 采用体外抑菌法从23味中草药中筛选抑制南美白对虾致病弧菌的中草药。结果表明:23味中草药对4种南美白对虾致病弧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五倍子、诃子、黄芩和大黄对4种致病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较为显著。其对南美白对虾副溶血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06、0.036、0.98和0.98mg/ml;对鳗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24、0.49、0.98和1.95mg/ml;其对需钠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001、0.004、0.49和1.95mg/ml。五倍子、诃子、黄芩和大黄可有效抑制4种南美白对虾致病弧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南美白对虾副溶血弧菌 哈氏弧菌鳗弧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卵黄抗体的副溶血弧菌间接ELISA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7
作者 闫茂仓 胡伟丽 +1 位作者 张赛乐 王雪鹏 《山东畜牧兽医》 2015年第3期1-2,共2页
本文主要研究了以水产致病性哈氏弧菌为抗原,免疫SPF蛋鸡,制备特异性卵黄抗体,从抗体的提取、纯化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研究;建立基于Ig Y的快速、准确、定量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原菌浓度的技术;建立基于Ig Y的间接ELIS... 本文主要研究了以水产致病性哈氏弧菌为抗原,免疫SPF蛋鸡,制备特异性卵黄抗体,从抗体的提取、纯化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研究;建立基于Ig Y的快速、准确、定量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原菌浓度的技术;建立基于Ig Y的间接ELISA测定抗原浓度的技术方法,确定抗原包被浓度、一抗Ig Y和酶标二抗最适稀释倍数,抗原包被条件的选择,底物的最佳反应时间等间接ELISA的实验条件。建立了基于Ig Y的间接ELISA测定哈氏弧菌的方法,试验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抗原最适工作浓度浓度为1×108cfu/ml,包被4℃过夜;一抗Ig Y稀释度分别为1:28;购买的兔抗鸡Ig Y-HRP酶标抗体作1:20000稀释;选择底物的最佳反应时间为2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黄抗体 副溶血弧菌 ELISA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制抗副溶血弧菌卵黄抗体的制备与纯化 被引量:1
8
作者 闫茂仓 胡伟丽 +3 位作者 张赛乐 柴雪良 谢起浪 王雪鹏 《山东畜牧兽医》 2014年第12期13-14,共2页
用灭活浓度为108CFU/ml的副溶血弧菌悬液,加入等体积的弗氏完全佐剂或弗氏不完全佐剂,充分乳化,免疫健康海兰蛋鸡,每10d加强免疫1次,第3次加强免疫后1周开始收集鸡蛋。鸡蛋在除去蛋白后用蒸馏水漂洗得到纯卵黄液,应用饱和硫酸铵溶液沉... 用灭活浓度为108CFU/ml的副溶血弧菌悬液,加入等体积的弗氏完全佐剂或弗氏不完全佐剂,充分乳化,免疫健康海兰蛋鸡,每10d加强免疫1次,第3次加强免疫后1周开始收集鸡蛋。鸡蛋在除去蛋白后用蒸馏水漂洗得到纯卵黄液,应用饱和硫酸铵溶液沉淀法制备粗体的卵黄抗体,再应用Sephadex G-200凝胶层析柱进一步纯化,所得样品经SDSPAGE电泳检测,证实获得精制抗副溶血弧菌卵黄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卵黄抗体 制备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S31介导人巨细胞病毒调控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的机制研究
9
作者 刘春雅 金晶 +3 位作者 李玉芳 喻敏 姜毅 徐利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3015-3021,共7页
目的:研究人巨细胞病毒(HCMV)基因US31调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生发展的机制。方法:征集临床60例SLE患者和111例健康志愿者,检测SLE患者与健康志愿者血清中抗HCMV-IgG及IgM抗体滴度,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中HCMV UL55基因表达,聚类分析SLE... 目的:研究人巨细胞病毒(HCMV)基因US31调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生发展的机制。方法:征集临床60例SLE患者和111例健康志愿者,检测SLE患者与健康志愿者血清中抗HCMV-IgG及IgM抗体滴度,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中HCMV UL55基因表达,聚类分析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CMV病毒基因表达谱,鉴定在SLE患者中相对特异性高表达的病毒基因。另外,构建过表达US3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US31),感染THP1单核细胞和THP1源性的巨噬细胞,分析US31基因对单核-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其次,筛选与US31相互作用的蛋白,细胞水平检测NF-κB相关通路蛋白变化,炎症相关基因TNF-α、IL-8、CCL2、ICAM1变化。分离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蛋白质,检测US31蛋白细胞定位,细胞水平感染过表达US31蛋白的重组腺病毒后抑制MG132蛋白酶表达,检测NF-κB相关通路蛋白变化。结果:SLE患者的抗HCMV-IgG及IgM抗体滴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LE患者外周血白细胞HCMV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P<0.001),全转录组测序和mRNA测序显示US31是SLE患者相对特异高表达的病毒基因,进一步研究显示,SLE患者PBMC中US3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人群(P<0.001)。炎症相关基因TNF-α、IL-8、CCL2、ICAM1表达量升高(P<0.001)。NF-κB非经典途径的NF-κB2及前体p100可与US31直接相互作用,US31表达可明显促激活状态的NF-κB2(p52)表达。结论:HCMV诱导US31的表达通过与NF-κB通路相互联系直接改变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SLE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US31 系统性红斑狼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A-LFD技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性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鲁瑶 赵丽丽 +5 位作者 李马超 刘海灿 赵秀芹 刘志广 万康林 楼永良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87-391,共5页
目的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技术结合侧向流动试纸条(LFD),建立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利福平耐药的方法,并初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比例法对182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利福平耐药性检测。建立RPA-LFD技术,检测... 目的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技术结合侧向流动试纸条(LFD),建立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利福平耐药的方法,并初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比例法对182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利福平耐药性检测。建立RPA-LFD技术,检测182株菌株中利福平耐药决定区(RRDR)常见突变位点rpoB 531、526和516的突变情况,同时使用PCR测序进行验证。用SPSS 24.0分析,以比例法为金标准,评价RPA-LFD对利福平耐药的检测效率。结果以比例法药敏结果为金标准,RPA-LFD检测利福平耐药的灵敏度为84.2%,特异度为100.0%,Kappa检验显示Kappa值为0.880,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同样以比例法为金标准,以DNA测序结果判断利福平耐药性的灵敏度为91.2%,特异度为100.0%,Kappa值为0.935。结论RPA-LFD技术用于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性的检测具有好的灵敏度、很高的特异度,且检测时间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利福平耐药 RPA-LFD RRDR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karos的3种亚型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贺立彩 陈尚 +2 位作者 朱真锋 干军 虞慧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07-1411,共5页
目的:探讨Ikaros的3种亚型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逆转录病毒转染人卵巢癌SKOV3细胞,分别表达Ikaros的3种亚型(IK1、IK2和IK6);采用CCK-8法分析表达不同亚型后SKOV3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West... 目的:探讨Ikaros的3种亚型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逆转录病毒转染人卵巢癌SKOV3细胞,分别表达Ikaros的3种亚型(IK1、IK2和IK6);采用CCK-8法分析表达不同亚型后SKOV3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CCK-8结果显示IK1和IK2能明显抑制SKOV3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结果表明IK1和IK2能诱导SKOV3细胞发生G1期阻滞,IK6则对SKOV3细胞的增殖能力和细胞周期则无明显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IK1和IK2明显降低cyclin D1和cyclin D2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升高p21蛋白的表达水平。IK6则对SKOV3细胞的cyclin D1、cyclin D2及p21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改变。结论:IK1和IK2这2种亚型能明显抑制卵巢癌SKOV3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是由于IK1和IK2能降低细胞周期促进蛋白cyclin D1和cyclin D2的表达及增加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21的表达,从而诱导细胞周期发生G1期阻滞。而IK6亚型对SKOV3细胞增殖能力及细胞周期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karos亚型 卵巢癌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聚异丁烯对小鼠巨噬细胞的细胞相容性和免疫相容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潘邦伦 章华颖 +4 位作者 姜丽丽 林翰超 方小娟 姜力 李伟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70-976,共7页
目的探究交联聚异丁烯(xPIB)-人工晶状体材料的细胞相容性和免疫相容性。方法用阴性对照丙烯酸酯(100%浸提液)、阳性对照苯酚214 mg·L^-1及xPIB(25%,50%,75%和100%浸提液)分别处理RAW264.7细胞24~120 h,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用... 目的探究交联聚异丁烯(xPIB)-人工晶状体材料的细胞相容性和免疫相容性。方法用阴性对照丙烯酸酯(100%浸提液)、阳性对照苯酚214 mg·L^-1及xPIB(25%,50%,75%和100%浸提液)分别处理RAW264.7细胞24~120 h,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用阴性对照丙烯酸酯(100%浸提液)、阳性对照脂多糖(LPS)10μg·L-1和xPIB(100%浸提液)分别处理RAW264.7细胞24和48 h,用Griess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一氧化氮(NO)水平,中性红摄取实验检测细胞吞噬能力,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12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D80、CD86和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水平,并用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IL-1β,IL-6,IL-12p70及TNF-α蛋白水平。最后,RAW264.7细胞分别与丙烯酸酯和xPIB晶状体共孵育24和48 h,并用阳性对照LPS 10μg·L-1刺激丙烯酸酯表面的RAW264.7细胞24和48 h,用显微镜观察黏附在晶状体表面的细胞形态并统计其数目。结果xPIB 25%,50%,75%和100%浸提液处理RAW264.7细胞24~120 h,与细胞对照组相比,细胞存活率无显著差异;xPIB(100%浸提液)刺激RAW264.7细胞24和48 h后,与细胞对照组相比,RAW264.7细胞上清NO含量,吞噬中性红颗粒的能力,IL-1β、IL-6、IL-12b、TNF-α、CD80、CD86和iNOS mRNA水平及IL-1β,IL-6,IL-12p70和TNF-α蛋白水平均无显著差异。RAW264.7细胞分别与丙烯酸酯和xPIB晶状体共孵育24和48 h,在丙烯酸酯表面黏附的RAW264.7细胞处于静息状态,细胞呈圆形,无伪足结构;在xPIB表面黏附的RAW264.7细胞也处于静息状态,但细胞数目明显少于丙烯酸酯表面(P<0.01);而阳性对照LPS 10μg·L-1处理RAW264.7细胞24和48 h后,细胞处于活化状态,胞浆中出现空泡,边缘伸出伪足。结论与丙烯酸酯晶状体材料相比,xPIB晶状体材料对RAW264.7细胞的存活率和吞噬能力无影响,亦未诱发炎症反应,提示xPIB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和免疫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异丁烯 细胞相容性 免疫相容性 巨噬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酸梭菌代谢产物丁酸和氢气对急性胃黏膜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金丹 乔莞宁 +6 位作者 朱静 付瑶阳 胡万里 董人杰 洪凯睿 张佳丽 王方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906-1911,共6页
目的:前期研究表明酪酸梭菌对损伤的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但具体效应物质不明。本文通过检测酪酸梭菌的主要代谢产物氢气和丁酸对损伤胃黏膜的效应,探究黏膜保护作用的具体机制。方法:将雄性ICR小鼠通过乙醇灌胃诱导胃黏膜损伤,并以氢气... 目的:前期研究表明酪酸梭菌对损伤的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但具体效应物质不明。本文通过检测酪酸梭菌的主要代谢产物氢气和丁酸对损伤胃黏膜的效应,探究黏膜保护作用的具体机制。方法:将雄性ICR小鼠通过乙醇灌胃诱导胃黏膜损伤,并以氢气和丁酸分别进行处理,观测胃组织的大体变化和组织结构损伤情况,通过RT-q PCR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2(IL-12)、Ras相关核蛋白1(RAN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观测Bcl-2和Bax蛋白表达量变化。结果:胃组织大体观测发现丁酸能够保护胃黏膜,而氢气不具有此作用;HE染色也提示丁酸能够显著改善乙醇造成的胃黏膜病理损伤。RT-q PCR则显示所检测炎症因子IL-12、RAN1和MCP-1的表达量较模型对照组有显著降低(P<0.01)。在丁酸组,Bax的表达量较模型组显著减低(P<0.01),而Bcl-2的含量却明显提高(P<0.01)。结论:酪酸梭菌胃黏膜保护效应的主要产物可能是丁酸而不是氢气。丁酸能够通过抑制炎症反应,下调Bax/Bcl-2表达比例,从而实现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 氢气 急性胃黏膜损伤 炎症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SPRY4-AS1通过糖酵解调控肝癌细胞的增殖与凋亡 被引量:3
14
作者 吕聪 方小娟 +3 位作者 林翰超 潘邦伦 刘林 李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80-688,共9页
长非编码RNAs (lncRNAs)在转录水平和转录后水平均对细胞的多种功能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大量研究已经表明,lncRNAs在肿瘤细胞的糖代谢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其具体的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究。该文研究了lncRNA SPRY4-AS1通过... 长非编码RNAs (lncRNAs)在转录水平和转录后水平均对细胞的多种功能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大量研究已经表明,lncRNAs在肿瘤细胞的糖代谢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其具体的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究。该文研究了lncRNA SPRY4-AS1通过糖代谢调控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和Huh7细胞)体外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首先,利用TCGA数据库预测了SPRY4-AS1的表达对肝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进而通过siRNA或慢病毒载体构建SPRY4-AS1的HepG2细胞或Huh7细胞的低表达株和高表达株探究其机制。并通过CCK-8、流式细胞仪(FCM)、细胞耗氧率(OCR)、Western印迹和荧光定量PCR等方法,分别检测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细胞周期变化及凋亡相关蛋白质水平的变化与糖酵解能力的变化,同时也检测了IRS-1、AKT和PI3K磷酸化基因在蛋白质水平的表达量。结果表明,促进lncRNA SPRY4-AS1的表达可以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能力,并对其机制进一步探究发现:与对照组(si-NC)相比,实验组(si-lncRNA SPRY4-AS1)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0.05),而在过表达细胞中,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5)。此外,在过表达lncRNA SPRY4-AS1的细胞中,S期细胞所占比例显著减少(P<0.05),G2/M期细胞比例增加(P<0.05),Bcl-2基因在蛋白质水平的表达量降低,Cyt c基因在蛋白质水平的表达上升。在低表达lncRNA SPRY4-AS1细胞中,PI3K/AKT信号通路被激活;而过表达细胞中,PI3K/AKT信号通路被抑制。然而,细胞胞外产酸能量增强,HK与PFK的mRNA表达量上升(P<0.05),并且酶活显著增强(P<0.05)。综上所述,lncRNA SPRY4-AS1可以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降低糖酵解水平,导致其凋亡,从而抑制细胞的增殖,延缓肝癌患者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非编码RNA 糖酵解 细胞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RIP-Seq技术鉴定HepG2细胞中与HuR蛋白结合的lncRNAs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亚洲 刘叶文 +3 位作者 王玲玲 金晶 陈茜 李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7-426,共10页
长链非编码RNAs(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可在表观遗传水平、转录水平和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的表达,对细胞功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RNA结合蛋白可与很多的RNA结合,并在转录后水平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然而,RNA结合蛋白是否可以在... 长链非编码RNAs(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可在表观遗传水平、转录水平和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的表达,对细胞功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RNA结合蛋白可与很多的RNA结合,并在转录后水平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然而,RNA结合蛋白是否可以在细胞内广泛结合lncRNAs对其发挥调节作用,仍需进一步证实。本研究通过RNA结合蛋白免疫沉淀技术联合高通量测序(RNA binding protein immunoprecipitation-high throughput sequencing,RIP-Seq)的方法在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中,鉴定与人抗原R(human antigen R,HuR)蛋白相结合的lncRNA分子,并进行了初步的验证。首先,通过HuR-RIP实验分离与HuR蛋白结合的RNA分子,然后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鉴定出HepG2细胞中361条与HuR蛋白结合的lncRNAs分子,包括基因间lncRNA(large intergenic noncoding RNA,LincRNA)、内含子lncRNA、与编码基因正义链有重叠的lncRNA和与编码基因反义链有重叠lncRNA(antisense lncRNA)等。并进一步通过RIP-qPCR技术,对其中20条LincRNA分子进行了定量检测,验证测序结果。在HepG2细胞中敲低HuR基因表达,发现这些LincRNA分子中,11条LincRNA分子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2条LincRNA显著升高(P<0.05),剩余7条LincRNA表达量未发生变化(P>0.05)。本研究结果说明,HuR在细胞内可以广泛结合lncRNA分子,并且可能对结合的lncRNA分子的表达量产生影响,这也为进一步研究这些lncRNA的功能和HuR调控网络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抗原R蛋白 长链非编码RNA RNA结合蛋白免疫沉淀技术-高通量测序 测序数据分析 HEPG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入境羊毛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16
作者 韩阿祥 康雨童 +3 位作者 丰新倩 谢旦立 关万春 楼永良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81-486,513,共7页
目的通过高通量测序的方法了解来自5个国家5批入境羊毛表面携带的致病菌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为国境卫生以及传染病预防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方法通过浸泡搅拌震荡的方法收集5批羊毛样本表面的总细菌并提取DNA,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 目的通过高通量测序的方法了解来自5个国家5批入境羊毛表面携带的致病菌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为国境卫生以及传染病预防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方法通过浸泡搅拌震荡的方法收集5批羊毛样本表面的总细菌并提取DNA,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的方法,主要分析比较5批羊毛样本的α-多样性指数、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致病菌。结果α-多样性指数的结果表明5批羊毛表面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具有明显差异,其中德国样本的多样性最高,法国样本的多样性最低,美国、阿根廷、比利时则介于之间。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德国和比利时样本的微生物组成相似度较高且与其他3个国家之间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有明显差异。微生物群落结构的16S绝对定量结果表明在微生物总量绝对丰度层面美国>阿根廷>德国>比利时>法国,阿根廷、德国、比利时3个国家的羊毛表面微生物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主,厚壁菌门(Firmicutes)其次,而美国、法国以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主,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其次。在种属水平上,5批羊毛样本均检测出鲁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lwoffii)、肠沙门菌(Salmonella enterica)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等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其中美国样本中肠沙门菌的丰度最高,比利时样本的肠沙门菌的丰度最低。结论根据测序的结果得出羊毛表面病原体含量较多且疫情复杂,检测出了肠沙门菌等危害性较大的致病菌,相关部门以及一线从业人员应注意做好生物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群落结构 致病菌 口岸 羊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