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在病原微生物肺部感染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黄佳佳 王楚雯 +3 位作者 刘颖 张莹莹 陈染 钱国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50-955,共6页
肺部感染是指在终末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中由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病原体诱发的炎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十大问题之一。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肺部感染致全球近260万死亡,位列第四大死因^([1]),而且,成人肺部感染的发作次数呈上... 肺部感染是指在终末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中由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病原体诱发的炎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十大问题之一。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肺部感染致全球近260万死亡,位列第四大死因^([1]),而且,成人肺部感染的发作次数呈上升趋势,特别是≥70岁的男性患者数量增幅最为显著^([2])。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是病原体与免疫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作用机制不同,感染的病原体可激活免疫信号通路和诱导炎症风暴,诱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3]),导致预后不佳,甚至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 肺部感染 病原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群及桥梁症状网络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如如 王苗 +4 位作者 陈硕硕 徐嘉仪 王珏 韩亚茹 张丽青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识别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群及其桥梁症状,为患者症状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温州市2家三级甲等医院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5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Memorial心力衰竭症状评估量表进行调查,通过因子分析提取... 目的:识别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群及其桥梁症状,为患者症状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温州市2家三级甲等医院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5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Memorial心力衰竭症状评估量表进行调查,通过因子分析提取症状群,网络分析识别症状群结构和桥梁症状。结果:共提取出呼吸-睡眠障碍症状群、外周水肿症状群、头晕-疲乏症状群、口咽不适症状群4个症状群,桥梁强度前4位的症状分别为腿部或手臂水肿(rS=0.559,rE=3.756)、平躺时呼吸困难(rS=0.408,rE=4.556)、缺乏食欲(rS=0.396,rE=3.999)、口干(rS=0.363,rE=2.199),预期影响最高的症状是夜间睡眠憋醒(rE=4.750,r S=0.202)。结论:腿部或手臂水肿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核心桥梁症状,夜间睡眠憋醒、平躺时呼吸困难、缺乏食欲以及口干是连接不同症状群的桥梁症状。借助桥梁症状在各个症状群间的桥接作用,对桥梁症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症状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慢性心力衰竭 症状群 桥梁症状 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灵活性在抑郁症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与自杀未遂间的中介作用
3
作者 王丽君 金呈倩 +5 位作者 金伟 郑梅治 赵观美 孙诗雨 李媛 赵可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0-285,共6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与自杀未遂的关联,并考察认知灵活性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纳入218例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非自杀性自伤诊断标准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根据近1年有无自杀未遂将其分为伴自杀未遂组(n=105... 目的探讨抑郁症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与自杀未遂的关联,并考察认知灵活性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纳入218例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非自杀性自伤诊断标准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根据近1年有无自杀未遂将其分为伴自杀未遂组(n=105)和不伴自杀未遂组(n=113),采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评定问卷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分别评估被试的非自杀性自伤频率和认知灵活性,构建中介模型进行路径分析,使用乘积分布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伴与不伴自杀未遂组青少年患者自伤问卷评分(20.1±10.7 vs.14.7±9.1)和认知灵活性指标[正确应答百分比(67.3%±14.2%vs.72.9%±12.2%)、错误应答(39.8±20.3 vs.31.6±17.9)、持续性应答(6.7±3.8 vs.5.3±2.9)、非持续性错误(37.6±21.0 vs.28.9±18.1)]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非自杀性自伤(OR=1.051,95%CI:1.021~1.082)和持续性应答(OR=1.100,95%CI:1.008~1.199)与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自杀未遂行为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性应答在非自杀性自伤和自杀未遂间起部分中介作用(Za×Zb的95%CI:0.0003~0.0168)。结论非自杀性自伤和认知灵活性可能与伴非自杀性自伤的抑郁症青少年自杀未遂相关联,而且非自杀性自伤可能通过认知灵活性影响自杀未遂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自杀性自伤 自杀未遂 认知灵活性 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 青少年 抑郁症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戒毒人员精神病理症状与药物成瘾的关系及心理痛苦的中介作用
4
作者 高雨燕 李伟 +2 位作者 王书婷 岸本鹏子 张洳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9,共9页
目的:识别男性戒毒人员群体中由精神病理症状自发关联而产生的不同共病类型,探究潜在类型与药物成瘾之间的关系,以及心理痛苦在其间的中介作用。方法:招募450名由云南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根据2017年国家公安部修订的《吸毒成瘾认定办法... 目的:识别男性戒毒人员群体中由精神病理症状自发关联而产生的不同共病类型,探究潜在类型与药物成瘾之间的关系,以及心理痛苦在其间的中介作用。方法:招募450名由云南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根据2017年国家公安部修订的《吸毒成瘾认定办法》认定为吸毒成瘾的男性戒毒人员为受试。分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成瘾物质渴求与自动化行为反应量表(Craving Automated Scale for Substances,CAS-S)、心理痛苦量表(Psychache Scale,PAS)评估受试的精神病理症状水平、药物成瘾程度和心理痛苦程度。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方法识别受试群体中可能存在的不同精神病理共病类型,并根据识别结果对类型进行命名。使用方差分析检验不同潜在类别在药物成瘾和心理痛苦程度上的差异,建立中介效应模型探究心理痛苦在不同潜在类别与药物成瘾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潜在类别分析将受试识别为高、中、低精神病理水平3个类型;根据SCL-90包含的10种精神病理症状结果,这3类受试的阳性率和共病数依次递减。3种类型受试在心理痛苦、药物成瘾严重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精神病理症状正向预测受试心理痛苦和药物成瘾程度。心理痛苦在中度精神病理水平与药物成瘾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高度精神病理水平与药物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男性戒毒人员中存在高、中、低3种精神病理共病类型,心理痛苦在中、高精神病理水平与药物成瘾之间分别起完全和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成瘾 精神病理症状 心理痛苦 共病 潜在类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甲等医院护士感染预防和控制护理缺失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书寰 丁燕洁 +3 位作者 刘钰文 刘冰凝 任桢 孙彩霞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52-1558,共7页
目的调查护士感染预防和控制护理缺失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构建针对性方案改善临床感染预防和控制护理缺失现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10—11月选取浙江省2所三级甲等医院369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感染... 目的调查护士感染预防和控制护理缺失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构建针对性方案改善临床感染预防和控制护理缺失现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10—11月选取浙江省2所三级甲等医院369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感染预防和控制护理缺失量表、医院伦理氛围量表、安全态度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36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64%。364名护士感染预防和控制护理缺失分量表B得分为(48.94±15.06)分,分量表C得分为(47.88±14.54)分。医院伦理氛围得分为(103.00±16.01)分,安全态度得分为(128.50±17.0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感染预防和控制护理缺失的影响因素为临时聘用方式、工作科室为院前急救及医院伦理氛围得分低(均P<0.05)。结论护士感染预防和控制护理缺失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仍有提升空间,护理管理者应改善医院伦理氛围,针对不同工作科室及聘用方式的护士采取相应干预手段以减少护士感染预防和控制护理缺失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士 感染预防和控制 护理缺失 医院伦理氛围 安全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