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15所高校为例
1
作者 郭刚强 丁奕琳 陈薪安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499-2504,共6页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立身之本。医学免疫学作为一门具有完整理论体系与较强应用性的学科,是医学生本科教育中较为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做好本科教育离不开教学改革。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已成为近年各高校医学免疫学教学重点工作内容之...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立身之本。医学免疫学作为一门具有完整理论体系与较强应用性的学科,是医学生本科教育中较为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做好本科教育离不开教学改革。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已成为近年各高校医学免疫学教学重点工作内容之一。本文对15所高校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系统性地总结了各高校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方法,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等方面归纳出一些具有普适性的教学改革方式,以期通过总结这些具有广泛实践性的教改方法探索一条可行的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夏^(TM)白金PCR扩增试剂盒的法医学应用评估 被引量:9
2
作者 王亚丽 盛翔 +3 位作者 李敏 陈玉玲 林源 陈丽琴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29-135,共7页
目的调查华夏^(TM)白金PCR扩增试剂盒所包含的23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遗传多态性,评估其在法医遗传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华夏^(TM)白金PCR扩增试剂盒对500名汉族无关健康个体进行分型检测,统计分析所含STR基因座... 目的调查华夏^(TM)白金PCR扩增试剂盒所包含的23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遗传多态性,评估其在法医遗传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华夏^(TM)白金PCR扩增试剂盒对500名汉族无关健康个体进行分型检测,统计分析所含STR基因座的频率分布及群体遗传学参数,与目前国内外常用的7种商品化试剂盒在STR基因座个数、内标、荧光标记、Ladder中等位基因总数以及系统效能上进行比较。结果 23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个体识别率为0.791 5~0.986 2,多态信息含量为0.559 0~0.914 0。系统累积个体识别率高达1-4.1×10-28,三联体累积非父排除率为1-4.1×10^(-10),二联体累积非父排除率为1-8.4×10^(-7)。通过与7种试剂盒比较,华夏^(TM)白金PCR扩增试剂盒含有的等位基因分型标准品(Ladder)中的等位基因数最多。结论 23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在汉族人群中有良好的遗传多态性,可用于法医遗传学亲权鉴定及个体识别。通过与其他常见的7种商业化STR检测试剂盒比较,华夏^(TM)白金PCR扩增试剂盒可进一步提供更为丰富的遗传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短串联重复序列 多态现象 遗传 华夏TM白金PCR扩增试剂盒 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通过ADAM10/Notch3信号通路干预大鼠PASMCs增殖
3
作者 黄曼 白相书 +5 位作者 田云娜 徐俊鹏 王肖婷 张赛 袁琳波 王万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7-492,共6页
目的:探讨在野百合碱(MCT)作用下三七总皂苷(PNS)对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增殖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PASMCs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ontrol)组、野百合碱(MCT)组、三七总皂苷(PNS)组、敲低(M+Si ADAM10)组、敲低后处理(... 目的:探讨在野百合碱(MCT)作用下三七总皂苷(PNS)对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增殖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PASMCs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ontrol)组、野百合碱(MCT)组、三七总皂苷(PNS)组、敲低(M+Si ADAM10)组、敲低后处理(M+P+Si ADAM10)组、过表达(M+OE ADAM10)组和过表达后处理(M+P+OE ADAM10)组。造模结束后,采用CCK-8法测各组细胞活力;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0(ADAM10)、细胞神经源性基因座notch同源蛋白-3(Notch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MCT作用下,PASMCs活力显著增强(P<0.05或P<0.01);0~400 mg/L的PNS对正常细胞活力无毒性,100 mg/L的PNS可显著抑制MCT诱导的细胞活力(P<0.01)。在敲低ADAM10后PASMCs活力显著减弱(P<0.01),PCNA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尤以M+P+Si ADAM10组为著;ADAM10、Notch3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尤以M+P+Si ADAM10组为著。过表达ADAM10后PASMCs活力显著增强(P<0.01),PCNA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1),M+P+OE ADAM10组PCNA值稍偏高(P>0.05),ADAM10、Notch3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而过表达ADAM10的同时使用PNS的PASMCs与敲低ADAM10的PASMCs相比,PCNA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ADAM10、Notch3蛋白表达不同程度降低(P>0.05)。结论:PNS可能通过抑制ADAM10/Notch3信号通路,减弱大鼠MCT诱导的PASMCs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三七总皂苷 野百合碱 ADAM10/Notch3通路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Tosis标记物CitH3在小鼠深静脉血栓中的时序性表达
4
作者 王黔 杨嵩民 +4 位作者 吴娟娟 张煜 王祥孟 陈刚 蒋朋飞 《法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1-207,共7页
目的观察小鼠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发展过程中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rullinated histone H3,CitH3)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血栓形成时间推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结扎小鼠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建立淤血诱导的血... 目的观察小鼠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发展过程中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rullinated histone H3,CitH3)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血栓形成时间推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结扎小鼠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建立淤血诱导的血栓发生模型,分别于建模后0 h以及1、3、5、7、10、14、21 d过量麻醉处死小鼠,提取淤血的IVC段(建模后0 h)和形成血栓的IVC段(建模后1~21 d)。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双重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血栓形成期间中性粒细胞数量和CitH3的表达情况,使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itH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血栓形成过程中,CitH3主要在血栓内的中性粒细胞中表达。建模后0 h,淤血的IVC内可见少量中性粒细胞和个别CitH3阳性细胞。在建模后1~21 d形成的血栓中,中性粒细胞数量在建模后1 d达到峰值,随后逐渐减少;CitH3阳性细胞数量及其与中性粒细胞数量的比值在建模后1 d开始升高,于建模后5 d达到峰值,此后减少。CitH3蛋白的表达水平也在建模后1 d开始升高,于建模后5 d达到峰值。结论CitH3在DVT形成期间的表达呈现时序性变化,有望成为推断血栓形成时间的生物学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深静脉血栓 瓜氨酸化组蛋白H3 时序性表达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溴丙酮酸通过抑制糖酵解缓解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5
作者 曹文傑 余彩茶 +7 位作者 黄曼 程缘 田云娜 徐俊鹏 汤程远 尤利益 胡纯 王万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00-1206,共7页
目的:探讨3-溴丙酮酸(3-bromopyruvic acid,3BP)缓解低氧诱导的大鼠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的作用及对糖酵解的干预效果。方法:正常SD大鼠通过置于常压、低氧建立PAH模型,干预1(常氧+3BP)组和干预2(低氧... 目的:探讨3-溴丙酮酸(3-bromopyruvic acid,3BP)缓解低氧诱导的大鼠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的作用及对糖酵解的干预效果。方法:正常SD大鼠通过置于常压、低氧建立PAH模型,干预1(常氧+3BP)组和干预2(低氧+3BP)组均腹腔内注射3BP(15 mg/kg),常氧组和低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每组各6只,共处理21 d;采用右心导管法测量各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并对大鼠肺门组织取材。分别称取右室(right ventricle,RV)和左心室加室间隔(left ventricle+interventricular septum,LV+S)的重量,并计算出RV/(LV+S)的比值,作为右心室肥大的指标;取右下肺组织,4%多聚甲醛-PBS固定,常规石蜡制片(厚度5μm),HE和Msaaon染色,显微镜观察并拍照,然后计算中膜厚度比和胶原纤维面积比;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肺门组织中糖酵解丙酮酸激酶2(pyruvate kinase isozyme type M2,PKM2)、丙酮酸脱氢酶(pyruvate dehydrogenase,PDH)及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的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各组肺门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IL-18的含量;乳酸试剂盒检测各组肺门组织中乳酸的含量。结果:与常氧组相比,干预1组各指标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与低氧组比较,干预2组的PKM2蛋白表达下降(P<0.05),PDH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1),NLRP3蛋白表达下降(P<0.05),IL-18和IL-1β含量显著减少(P<0.05或P<0.01),肺血流动力学指标示右心室占比和肺动脉平均压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肺动脉中膜厚度比和胶原面积均显著减少(P<0.01),乳酸含量显著减少(P<0.01)。结论:3BP可通过抑制糖酵解,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溴丙酮酸 肺动脉高压 糖酵解 低氧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前外侧皮瓣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文献计量与知识图谱
6
作者 于建峰 戴旌羽 +4 位作者 张鑫鑫 毛以华 崔怀瑞 丁茂超 赵丽娜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4-239,共6页
目的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分析股前外侧皮瓣的研究发展趋势与热点。方法采用主题检索,数据范围为web of science核心集,检索时间范围为所有时间。利用web of Science自带工具进行文献一般计量分析,利用CiteSpace 6.3R3等工具通过关... 目的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分析股前外侧皮瓣的研究发展趋势与热点。方法采用主题检索,数据范围为web of science核心集,检索时间范围为所有时间。利用web of Science自带工具进行文献一般计量分析,利用CiteSpace 6.3R3等工具通过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等方法挖掘皮瓣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结果检索到3009篇相关文献数据,其中纳入一般统计分析的文献2869篇,纳入知识图谱分析的文献2652篇。股前外侧皮瓣发文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发文量高的国家(地区)为中国、美国。关键词共现分析显示,“neck、complications、free flap、donor site morbidity”4个关键词的关联度强,且频次高。关键词聚类分析显示,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perforator flap,free flap,one stage reconstruction,mandibular reconstruction,pharyngoesophageal reconstruction,neck,lower extremity,hemifacial atrophy”等8类。突现词分析提示,“neck defects,soft tissue flap,anatomy”研究热度最高;“lower extremity,radiotherapy,soft tissue defects,vascular anatomy”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结论国人对股前外侧皮瓣研究贡献巨大,研究重点集中于颈部组织损伤修复,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近几年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下肢重建、放射治疗、软组织缺损修复、血管解剖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文献计量 组织缺损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化修饰调控肺动脉高压的分子机制
7
作者 史启豪 董依婷 +1 位作者 吴晨栋 袁琳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46-1651,共6页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临床治疗缺乏有效手段,对患者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泛素化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形式,特异性的E3连接酶和底物蛋白相互识别,可引起底物分子泛素化修饰,发生活性...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临床治疗缺乏有效手段,对患者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泛素化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形式,特异性的E3连接酶和底物蛋白相互识别,可引起底物分子泛素化修饰,发生活性或稳定性的改变。在PH发生时存在多种泛素化酶与去泛素化酶活性变化,引起了多种蛋白泛素化水平的变化,这一泛素化水平的差异主要通过影响底物蛋白在细胞内的降解水平实现对生理过程的调控。蛋白酶体是泛素化蛋白发生降解的重要场所,其抑制剂已被开发并在实验性PH中取得了治疗效果,但由于特异性不强,实际应用中存在较大问题。在这里,我们总结了PH发生中泛素化调控的相关机制,并强调了其实际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泛素化 蛋白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个Y-STR基因座的法医学应用评估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敏 黄磊 +10 位作者 王新杰 陈玉玲 盛翔 李亚男 包云 姜磊 朱如心 徐倩南 张家硕 李成涛 边英男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3期236-241,共6页
目的甄选单倍型识别力较强、突变率适当和兼容性较好的Y-STR标记系统,并对其进行法医学应用评估。方法采用自建荧光标记复合扩增体系对甄选得到的24个Y-STR基因座进行检验,并通过在山东济南采集的139对父-子样本对其进行法医学评估。结... 目的甄选单倍型识别力较强、突变率适当和兼容性较好的Y-STR标记系统,并对其进行法医学应用评估。方法采用自建荧光标记复合扩增体系对甄选得到的24个Y-STR基因座进行检验,并通过在山东济南采集的139对父-子样本对其进行法医学评估。结果 24个基因座在139个标记为"父"的无关个体样本中共检测出176个等位基因,基因多样性(gene diversity,GD)分布在0.083 7(DYS645)~0.966 9(DYS385a/b)。通过24个Y-STR基因座在139名标记为"父"的山东汉族男性无关个体中共检测出139种单倍型,无共享单倍型现象出现。总的单倍型多样性(haplotype diversity,HD)值为1,识别能力(discriminative capacity,DC)值为1。24个Y-STR基因座,在139对父-子间共观察到5次一步突变,平均突变率为0.001 5,95%置信区间为(0.000 5,0.003 5)。结论 24个Y-STR基因座组成的位点系统在山东济南人群中表现出较强个体识别能力和较低突变率,具有较好的法医学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Y-STR 单倍型 突变率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前外侧皮瓣穿支解剖学特征与定位方法的专家共识(2024版) 被引量:10
9
作者 徐永清 唐举玉 +39 位作者 刘元波 周征兵 蒋灿华 张兴 张世民 芮永军 杨晓东 巨积辉 孙向东 丁小珩 周小兵 魏在荣 杜青晏 臧梦青 俞芳 刘族安 杨曦 魏鹏 宋达疆 李赞 战杰 聂开瑜 郭峰 吴攀峰 王欣 崔怀瑞 谢松林 刘俊 刘亦杨 李士民 范新宇 何晓清 王腾 聂广辰 赵刚 刘军 石小田 张春 唐茂林 徐达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9-499,共11页
股前外侧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 flap,ALTF)是以股前外侧为组织供区、主要以旋股外侧动脉(Lateral circumflex femoral artery,LCFA)穿支为供血系统的外科皮瓣。ALTF作为一种经典的“万能皮瓣”广泛应用于临床修复重建领域。为了对A... 股前外侧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 flap,ALTF)是以股前外侧为组织供区、主要以旋股外侧动脉(Lateral circumflex femoral artery,LCFA)穿支为供血系统的外科皮瓣。ALTF作为一种经典的“万能皮瓣”广泛应用于临床修复重建领域。为了对ALTF穿支解剖特征与定位方法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由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与中国解剖学会临床解剖学分会牵头,《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辑部组织国内多名从事显微修复重建外科的专家共同讨论,拟定《股前外侧皮瓣穿支解剖特征与定位方法的专家共识(2024版)》,旨在进一步推广其临床应用并展示我国学者在ALTF发展过程中所做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旋股外侧动脉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导致卵巢切除小鼠骨髓内铁死亡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谭曾林 曾菁菁 +2 位作者 刘建纬 边若瑜 陈雷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3-648,661,共7页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是否激活骨髓内铁死亡引发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方法通过Micro-CT分析正常组及卵巢切除(ovariectomy,OVX)组小鼠的股骨结构;通过16 S rRNA测序分析小鼠的肠道菌群结构;提取小鼠回肠、...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是否激活骨髓内铁死亡引发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方法通过Micro-CT分析正常组及卵巢切除(ovariectomy,OVX)组小鼠的股骨结构;通过16 S rRNA测序分析小鼠的肠道菌群结构;提取小鼠回肠、结肠和股骨的RNA及蛋白,并检测其中炎性因子、紧密连接蛋白及铁死亡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利用试剂盒检测股骨中丙二醛、还原型谷胱甘肽及组织铁含量。结果OVX组小鼠肠道菌群的物种多样性及丰富度显著增加,引起OVX小鼠肠道屏障功能受损。肠道屏障功能的受损引起骨髓的炎性反应及铁死亡的发生,最终导致了PMOP的发生发展。结论肠道菌群能够通过促进OVX小鼠骨髓炎症及骨髓内细胞铁死亡引起PM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骨质疏松症 炎症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鉴别6种常见食用肉类的多重PCR检测体系的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3
11
作者 蒋志伟 夏若成 +1 位作者 陶瑞旸 李成涛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4-260,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灵敏的多重PCR检测方法,用于同时鉴别6种常见食用肉类(牛、羊、鸡、猪、鹅、鸭),并评估其在肉类食品掺假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基于GenBank数据库中6个物种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筛选具有种内保守性、种间特...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灵敏的多重PCR检测方法,用于同时鉴别6种常见食用肉类(牛、羊、鸡、猪、鹅、鸭),并评估其在肉类食品掺假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基于GenBank数据库中6个物种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筛选具有种内保守性、种间特异性的DNA序列(牛16S rRNA、羊COX-1、鸡Cytb、猪COX-1、鹅NADH2、鸭16S rRNA),并设计物种特异性引物,以此构建一个可同时鉴别6种常见食用肉类的多重PCR检测体系。对该体系进行种属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研究,并进行模拟混合样品检测。结果成功构建了一个可同时鉴别6种常见食用肉类的多重PCR检测体系,该体系在非目标物种的DNA中均未有效扩增;在DNA模板量为0.0625~2ng/μL时,6个物种的扩增产物均能检见。在鸭肉和牛肉混合比例低至0.5%时,仍能检测到鸭肉成分。结论本研究构建了一个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的多重PCR检测体系,可准确鉴别6种常见食用肉类食品中的动物源性成分,为我国常见食用肉类及肉制品的掺假鉴定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检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物证学 线粒体DNA 多重PCR 种属鉴定 食用肉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前外侧皮瓣奔赴新的山海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茂林 崔怀瑞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0-503,共4页
1984年,是皮瓣外科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徐达传等[1],宋业光等[2],罗力生等[3]同期向国内、外首先报道了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的股前外侧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 flap,ALTF),并为ALTF穿支定位的基准线(髂-髌线,A-P线)提... 1984年,是皮瓣外科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徐达传等[1],宋业光等[2],罗力生等[3]同期向国内、外首先报道了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的股前外侧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 flap,ALTF),并为ALTF穿支定位的基准线(髂-髌线,A-P线)提供了详细的解剖学依据。历经40年的发展,ALTF已广泛应用于头颈、躯干、四肢等全身各部多种组织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徐达传 穿支 宋业光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 基准线 组织缺损 里程碑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YY4137通过调控糖酵解-细胞焦亡抑制低氧诱导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被引量:1
13
作者 贾旭广 田云娜 +6 位作者 骆珍珍 黄曼 徐俊鹏 王肖婷 石璐 袁琳波 王万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28-2335,共8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硫化氢供体GYY4137对低氧(hypoxia)诱导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生长状态良好的大鼠PASMCs,在细胞密度为60%~70%时,饥饿处理24 h。随机将细胞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正常+GYY4137组、低氧组... 目的:探讨外源性硫化氢供体GYY4137对低氧(hypoxia)诱导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生长状态良好的大鼠PASMCs,在细胞密度为60%~70%时,饥饿处理24 h。随机将细胞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正常+GYY4137组、低氧组和低氧+GYY4137组。通过CCK-8检测GYY4137对正常细胞无影响的安全浓度范围,并进一步检测GYY4137抑制低氧诱导的PASMCs增殖的最适浓度;EdU染色法检测各组PASMCs的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PASMCs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糖酵解和细胞焦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乳酸试剂盒检测各组PASMCs的乳酸含量;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PASMCs中己糖激酶2(HK2)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蛋白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各组PASMCs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18的含量。结果:GYY4137抑制低氧诱导的PAMSCs的有效浓度为100μmol/L(P<0.05)。与低氧组相比,低氧+GYY4137组PCNA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PAMSCs增殖显著减少(P<0.01),HK2和丙酮酸激酶M2(PKM2)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P<0.01),丙酮酸脱氢酶(PDH)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5),乳酸含量显著降低(P<0.01),细胞焦亡相关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P<0.01),免疫荧光显示HK2与NLRP3表达显著降低(P<0.01),ELISA试剂盒检测结果显示IL-1β和IL-18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GYY4137通过调控糖酵解-细胞焦亡抑制低氧诱导的大鼠PASMCs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GYY4137 肺动脉高压 糖酵解 细胞焦亡 低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支形态学的层次解剖与3D定位
14
作者 周小兵 张兴 +3 位作者 姚婕 王潜 熊振华 丁茂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5-580,共6页
目的基于数字解剖学技术构建穿支血管层次解剖及定位的标准方法,为穿支血管的形态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新鲜成人标本5具,行全身动脉灌注,2具用红色乳胶-羧甲基纤维素混悬液灌注,另外3具用氧化铅-红色乳胶-羧甲基纤维素混悬液灌注。前者... 目的基于数字解剖学技术构建穿支血管层次解剖及定位的标准方法,为穿支血管的形态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新鲜成人标本5具,行全身动脉灌注,2具用红色乳胶-羧甲基纤维素混悬液灌注,另外3具用氧化铅-红色乳胶-羧甲基纤维素混悬液灌注。前者供大体层次解剖,后者进行多排螺旋CT扫描,应用图像工作站(Mimics,Materialise,Belgium)先行数字解剖,建立皮瓣数字解剖模型,然后大体层次解剖。结果标本的血管填充良好,边缘连续平滑,无空泡产生及中断现象。真皮下血管网,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链清晰可见。三维图像的血管主干及大、小分支均饱满清晰,无齿状伪影,立体感强。结论①碱化、温控与混悬剂配比为数字化前期处理的三要素;②应用Mimics建立的皮瓣数字解剖模型,可对穿支进行精准的层次解剖与3D追踪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血管造影 数字解剖 MIMICS 3D导航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前外侧皮瓣常用术语的中西方表达差异计量学分析
15
作者 毛以华 赵丽娜 +3 位作者 张鑫鑫 戴旌羽 丁茂超 崔怀瑞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6-588,共3页
目的以股前外侧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 flap,ALT)的全球推广为背景,初探ALT常用术语的中西方表达差异,为医学领域的精准交流和ALT技术的更广泛应用提供清晰的概念区分和理论支持。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中国科学院—术语在线、PubMed、G... 目的以股前外侧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 flap,ALT)的全球推广为背景,初探ALT常用术语的中西方表达差异,为医学领域的精准交流和ALT技术的更广泛应用提供清晰的概念区分和理论支持。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中国科学院—术语在线、PubMed、Gray’s Anatomy、Wikipedia以及Research gate等检索平台进行ALT相关主题词的检索,并对检索结果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在ALT研究领域,经不同的主题词检索出的文献数量有显著差异。结论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医学教育体系、临床实践传统以及语言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了ALT常用术语表达上的多样性,国人向外界投稿时应尽可能地使用本领域的特色术语,从而让ALT技术得到更好的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文献检索 常用术语 表达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PK通路抑制剂对三七皂苷单体R1减轻大鼠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血管收缩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马迎春 陈海娥 +5 位作者 王淑君 黄林静 何金波 应磊 陈锡文 王万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64-1770,共7页
目的:探讨三七皂苷单体R1对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血管收缩(HHPV)的影响及其与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离体肺动脉环灌流模型,随机将其分为:常氧组(N组);低氧高二氧化碳组(H组);低氧高二氧化碳+DMSO组(HD组);低氧高二氧化碳+R1组... 目的:探讨三七皂苷单体R1对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血管收缩(HHPV)的影响及其与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离体肺动脉环灌流模型,随机将其分为:常氧组(N组);低氧高二氧化碳组(H组);低氧高二氧化碳+DMSO组(HD组);低氧高二氧化碳+R1组,又分为低浓度组(RL组)、中浓度组(RM组)和高浓度组(RH组);低氧高二氧化碳+SB203580组(S组);低氧高二氧化碳+U0126组(U组);低氧高二氧化碳+R1+SB203580组(RS组);低氧高二氧化碳+R1+U0126组(RU组)。观察二级肺动脉环在常氧及急性低氧高二氧化碳条件下的张力变化。在急性低氧高二氧化碳条件下,观察不同浓度R1孵育及最佳浓度R1分别与SB203580、U0126联合孵育对HHPV三期变化的影响,按照低氧高二氧化碳反应性测定方法测定血管张力变化值。结果:在急性低氧高二氧化碳条件下:(1)二级肺动脉呈现双相性收缩变化,与N组相比显著差异(P<0.05或P<0.01);(2)HD组和RL组能明显缓解HHPV的I期快速收缩,逆转II期持续收缩,RM组作用不明显,RH组增强HHPV的I期快速收缩和II期持续收缩。与HD组比较,RL和RH组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3)RS组和RU组收缩峰值较HD组均明显下降,II期持续收缩逆转为舒张状态。与RL组相比,RS组和RU组HHPV显著缓解(P<0.05或P<0.01)。与S组和U组相比,RS组和RU组HHPV显著缓解(P<0.05或P<0.01)。结论:低浓度(8 mg/L)三七皂苷单体R1可减轻大鼠急性HHPV,其机制可能与MAPK(p38 MAPK和ERK1/2)信号通路的参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皂苷单体R1 低氧 高碳酸血症 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类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 2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酸梭菌预防小鼠幽门结扎型胃溃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林刻智 赵娜 +6 位作者 孔咪咪 章壮 曾静静 黄珏伟 王蕾蕾 徐昌隆 王方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09-1314,共6页
目的:建立小鼠幽门结扎型胃溃疡(gastric ulcer,GU)模型,观测酪酸梭菌(C.butyricum)对GU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4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奥美拉唑预防给药组和C.butyricum预防给药组。采用小鼠胃幽门结扎的方法... 目的:建立小鼠幽门结扎型胃溃疡(gastric ulcer,GU)模型,观测酪酸梭菌(C.butyricum)对GU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4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奥美拉唑预防给药组和C.butyricum预防给药组。采用小鼠胃幽门结扎的方法建立GU模型,测量各组胃游离黏液量、胃液的p H、胃蛋白酶活性,并做常规HE染色观察胃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糖原(PAS)染色法观察胃组织糖原含量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胃黏膜组织中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E及PAS染色结果表明,C.butyricum预防能够显著减轻胃粘膜的损伤,其效果与奥美拉唑相当。与模型组相比,C.butyricum组胃液的p H显著升高(P<0.01);胃蛋白酶活性下降(P<0.05),但其效果不如奥美拉唑组(P<0.01);胃游离黏液量升高(P<0.01),糖原染色加深,与奥美拉唑组相比明显增多;Bax蛋白表达量降低(P<0.01)但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结论:C.butyricum对小鼠幽门结扎型GU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胃酸分泌、胃蛋白酶活化,尤其是增加胃游离黏液的产生以及诱导bcl-2、抑制bax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酸梭菌 幽门结扎 胃溃疡模型 BAX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量激活性氯离子通道在低氧高二氧化碳处理的大鼠PASMCs的表达及其与MAPK通路的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黎关龙 黄林静 +5 位作者 何金波 马迎春 陈海娥 应磊 汪洋 王万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容量激活性氯离子通道(CLC3)在低氧高二氧化碳处理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酶消化法取雄性SD大鼠PASMCs进行原代培养,采用小鼠抗大鼠α-平滑肌肌动蛋白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 目的:探讨容量激活性氯离子通道(CLC3)在低氧高二氧化碳处理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酶消化法取雄性SD大鼠PASMCs进行原代培养,采用小鼠抗大鼠α-平滑肌肌动蛋白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进行细胞鉴定;复制低氧高二氧化碳模型,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CLC3蛋白的表达;采用RT-PCR技术测定CLC3 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低氧高二氧化碳组PASMCs CLC3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上调(均P<0.01);(2)与低氧高二氧化碳组比较,ERK抑制剂U0126+低氧高二氧化碳组PASMCs CLC3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下调(均P<0.01);p38抑制剂SB203580+低氧高二氧化碳组PASMCs CLC3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上调(均P<0.01);p38激活剂茴香霉素+低氧高二氧化碳组PASMCs CLC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和P<0.01)。结论:低氧高二氧化碳可上调大鼠PASMCs CLC3 mRNA和蛋白的表达;ERK1/2通路介导了低氧高二氧化碳诱导的大鼠PASMCs CLC3表达,而p38 MAPK通路活化则下调低氧高二氧化碳诱导的CLC3 mRNA和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高碳酸血症 容量激活性氯离子通道 p38 MAPK通路 ERKL 2通路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分子活性肽apelin在低氧诱导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袁兆新 曾美纯 +4 位作者 刘怡 陈然 范小芳 龚永生 孔晓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47-750,I0003,共5页
目的:探讨apelin-APJ系统在低氧诱导肺血管内皮细胞(PVECs)损伤中的表达变化,阐明小分子活性肽apelin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大鼠PVECs分为正常对照组、低氧6h组、低氧12h组、低氧24h组、低氧48h组、低氧24h加apelin组和ape... 目的:探讨apelin-APJ系统在低氧诱导肺血管内皮细胞(PVECs)损伤中的表达变化,阐明小分子活性肽apelin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大鼠PVECs分为正常对照组、低氧6h组、低氧12h组、低氧24h组、低氧48h组、低氧24h加apelin组和apelin组,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率。体外培养的大鼠PVECs分为正常对照组和低氧6h组、12h组及24h组,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中apelin蛋白荧光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pelin-APJ系统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低氧6、12h组和apelin组细胞增殖率无明显变化(P>0.05),低氧24和48h组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低氧24和48h组比较,低氧24h加apelin组细胞增殖率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低氧6h组细胞中apelin荧光表达强度无明显变化(P>0.05),低氧12和24h组细胞中apelin荧光表达强度明显降低(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低氧6、12和24h组细胞中apel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而APJ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低氧可能通过降低小分子活性肽apelin损伤内皮细胞,而外源性给予apelin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护低氧对肺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APELIN-APJ系统 肺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ure-12全自动核酸纯化仪与Chelex-100法的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盛翔 李敏 +4 位作者 王亚丽 陈玉玲 林源 赵珍敏 阙庭志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68-170,共3页
目的通过对DNA含量不同的血痕和多种类型生物学检材进行DNA提取和STR分型检测,探讨MPure-12全自动核酸纯化仪(MPure-12法)在DNA提取中的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血痕、精斑、唾液等9种类型的生物学检材,应用MPure-12法和传统Chelex-10... 目的通过对DNA含量不同的血痕和多种类型生物学检材进行DNA提取和STR分型检测,探讨MPure-12全自动核酸纯化仪(MPure-12法)在DNA提取中的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血痕、精斑、唾液等9种类型的生物学检材,应用MPure-12法和传统Chelex-100法提取DNA,经过PCR扩增和电泳,获取STR分型图谱。结果 MPure-12法对发根、口香糖、烟蒂、肌肉组织、唾液斑、血痕、精斑这些检材能够成功分型,唾液出现了个别等位基因丢失现象,接触拭子分型较差。Chelex-100法对血量为20μL、15μL、10μL、5μL、1μL制成的血痕均有完整分型结果,MPure-12法在血量为1μL时出现等位基因丢失现象。结论 MPure-12法适用于一定浓度血样的检验,而对于微量血样,Chelex-100法提取DNA的效果可能更优。仪器应用于DNA提取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提取效率高,分型成功率高,减少人为污染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提取法 自动化 实验室 MPure-12全自动核酸纯化仪 Chelex-100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