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疏水材料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麻健丰 金小婷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03-807,共5页
表面水接触角大于150°,且滚动角小于10°的一类材料称为超疏水材料,具有疏水性、自洁性和抑菌性等特性。近年来随着对超疏水材料的深入研究,仿生超疏水材料在医用材料表面的应用发展快速,为口腔医学新型材料的设计和研发提供... 表面水接触角大于150°,且滚动角小于10°的一类材料称为超疏水材料,具有疏水性、自洁性和抑菌性等特性。近年来随着对超疏水材料的深入研究,仿生超疏水材料在医用材料表面的应用发展快速,为口腔医学新型材料的设计和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本文就超疏水材料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在该领域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材料 牙菌斑 口腔医学 抗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固化成型ZTA全瓷冠的机械性能及精度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陈欢欢 朱莉 +4 位作者 宋逸婷 蔡孟哲 徐一迪 黄盛斌 麻健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54-558,共5页
目的:研究利用立体光固化成型(stereolithography,SLA)技术制作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irconia toughened alumina,ZTA)试件的机械性能及其全瓷冠的精度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SLA技术制作的ZTA试件(SL组,stereolithography... 目的:研究利用立体光固化成型(stereolithography,SLA)技术制作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irconia toughened alumina,ZTA)试件的机械性能及其全瓷冠的精度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SLA技术制作的ZTA试件(SL组,stereolithography)与数控切削的氧化锆试件(CM组,CAD/CAM milling)进行抗弯强度(ISO 6872)、硬度、断裂韧性、脆性指数比较,并制作相应全瓷冠进行精度比较。结果:虽然SL组抗弯强度小于CM组(P>0.05),但已达(579.01±43.24)MPa,符合包含磨牙的三单位修复体基底陶瓷的最小挠曲强度临床标准;硬度及脆性指数大于CM组,断裂韧性小于C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L组全瓷冠的精度在外表面与CM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内表面比CM组较差(P<0.05)。结论:利用SLA技术制作ZTA全瓷冠的机械性能及精度能初步满足临床要求,但与数控切削技术仍有一定差距,在后期临床应用推广前尚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增韧氧化铝 立体光固化成型技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 全瓷冠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釉质表面超疏水凝胶纳米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金小婷 史诗 +2 位作者 陈欢欢 薛冬 麻健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85-590,共6页
目的:牙釉质表面超疏水凝胶纳米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三甲基硅基改性的多巴胺-硅凝胶(DSTM)超疏水涂层。制备4 mm×4 mm×2 mm牛牙釉质块若干,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涂布DSTM,对照组采用去离子水处理... 目的:牙釉质表面超疏水凝胶纳米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三甲基硅基改性的多巴胺-硅凝胶(DSTM)超疏水涂层。制备4 mm×4 mm×2 mm牛牙釉质块若干,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涂布DSTM,对照组采用去离子水处理。通过测量接触角对涂层的超疏水性能进行评价。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涂层表面微观结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釉质表面涂层的成分进行分析,CCK-8比色法进行细胞毒性实验,检测其生物安全性。为了评价该涂层在口腔环境中的疏水稳定性,将涂层处理过的釉质块分别放入37℃人工唾液中浸泡2 h、4 h、6 h、10 h、12 h,观察其表面接触角和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接触角测量结果显示,对照组牙片表面接触角为(60.20±4.56)°,实验组表面接触角达(153.88±2.81)°,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M结果显示涂层表面由相互连接的纳米孔组成三维纳米网状结构;XPS与FT-IR结果均显示釉质表面DSTM涂层的成功制备;CCK-8细胞毒性实验表明在24、48和72 h的检测结果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CCK-8吸光度值均与空白组相当;涂层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在人工唾液浸泡12 h后,涂层接触角为(149.40±2.43)°,仍然具备超疏水性能,同时唾液处理后的牙面SEM结果显示涂层的纳米结构等微观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本试验通过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了具有良好疏水性、生物安全性及稳定性的DSTM凝胶涂层,为探索抑制细菌粘附的新型防龋材料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涂层 牙釉质表面 多巴胺 溶胶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诱导氧化锆陶瓷微结构及对其粘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宋逸婷 朱莉 +5 位作者 徐一迪 刘思文 林婷婷 黄盛斌 林继兴 麻健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1-267,共7页
目的:研究飞秒激光加工对氧化钇稳定四方氧化锆多晶陶瓷(Y-TZP)表面微结构及其与自粘型树脂水门汀粘接性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烧结氧化锆陶瓷试件随机分为6个研究组,分别对其进行如下处理。A组:对照组,不做处理;B组:氧化铝喷砂;C~F... 目的:研究飞秒激光加工对氧化钇稳定四方氧化锆多晶陶瓷(Y-TZP)表面微结构及其与自粘型树脂水门汀粘接性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烧结氧化锆陶瓷试件随机分为6个研究组,分别对其进行如下处理。A组:对照组,不做处理;B组:氧化铝喷砂;C~F组:表面飞秒激光线性沟槽加工,加工重复次数分别为2、4、6和10次;激光共焦显微镜(CLSM)观察3D形貌及测量沟槽深度,原子力显微镜(AFM)测量表面粗糙度Ra,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表面晶相组成,扫描电镜(SEM)观察微观组织,电子万能试验机测试老化(5±1)℃和(55±1)℃的水中交替浸泡5000次,每次30 s前后氧化锆陶瓷与自粘型树脂水门汀的剪切强度,体式显微镜下观察断裂模式;采用SPSS 19.0对所得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重检验。结果:飞秒激光在氧化锆表面扫描2、4、6和10次后,可以得到~30μm、~50μm、~60μm、~70μm深的规则V型沟槽,其表面粗糙度随激光扫描次数的增加而增加;激光表面处理不会导致表面晶相转变;微观组织显示,激光处理后,氧化锆陶瓷基体无陨石坑、孔洞、嵴状突起等缺陷,但过多的扫描次数(10次)可见熔铸层堆积;陶瓷表面V型沟槽增加了表面积的同时,与树脂形成互锁结构,其剪切强度从A组(对照组)与B组(喷砂组)的3.68 Mpa和4.87 MPa,提高至17.78 MPa(C组),22.5 MPa(D组),27.4 MPa(E组)和27.54 MPa(F组),且老化后的剪切强度仍为对照组5倍以上;其断裂模式由对照组与喷砂组的完全粘结破坏转变为内聚破坏和混合破坏;激光处理后的氧化锆陶瓷抗弯强度为457.73 MPa(E组),满足临床应用要求。结论:飞秒激光加工是氧化锆陶瓷表面改性的理想方法之一,合理的微结构设计可以显著提高与自粘型树脂水门汀结合强度,同时具备较好的抗老化性,可替代喷砂等传统的表面处理方法,以延长牙列缺损修复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结构 飞秒激光 激光加工 表面纹理 粘接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釉质表面气相SiO_(2)/PDMS超疏水涂层制备及其细胞毒性与抗菌性能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吴一豪 朱莉 +4 位作者 周鑫 骆怡璇 黄盛斌 林继兴 麻健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25-730,共6页
目的:在牙釉质表面制备气相二氧化硅(SiO_(2))/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超疏水涂层,并评价涂层的细胞毒性与抗菌性能。方法:将不同质量百分比的亲/疏水SiO_(2)、PDMS溶于正己烷及其他相关助剂中形成悬浮溶液,喷涂于牙釉质表面形成超疏水涂... 目的:在牙釉质表面制备气相二氧化硅(SiO_(2))/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超疏水涂层,并评价涂层的细胞毒性与抗菌性能。方法:将不同质量百分比的亲/疏水SiO_(2)、PDMS溶于正己烷及其他相关助剂中形成悬浮溶液,喷涂于牙釉质表面形成超疏水涂层。采用接触角测量仪测量涂层的静态接触角及动态接触角;扫描电镜(SEM)观察微观结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化学组成;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仪(FTIR)分析涂层内基团;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毒性;自动菌落形成实验(CFU)法验证其抗变形链球菌粘附能力。结果:亲/疏水性SiO_(2)质量比为1∶1时,涂层具有最好的疏水效果,其静态接触角(CA)为164°,动态接触角(SA)为1.4°;其超疏水效果来源于纳米SiO_(2)粒子提供的表面粗糙度和PDMS提供的低表面能;MTT结果显示该涂层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抗菌实验结果表明,超疏水涂层抗菌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6 h以内抗粘附效果稳定,抗粘附效率达到87%以上。结论:成功在牙釉质表面构建了生物相容性的超疏水涂层,该涂层具有较好的抗变形链球菌粘附能力,为开发口腔防龋喷剂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 抗菌 抗粘附 变形链球菌 聚二甲基硅氧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