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时代医学人文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
作者 朱雪波 刘建明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3-116,158,共5页
人工智能(以下简称AI)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推动医学迈入“第四次革命”。从影像诊断的精准化到个性化治疗的普及,AI通过深度学习与大数据分析重塑了医疗实践的核心逻辑,诊断效率显著提升,远程医疗打破资源壁垒,医学研究加速迈向靶向化。然... 人工智能(以下简称AI)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推动医学迈入“第四次革命”。从影像诊断的精准化到个性化治疗的普及,AI通过深度学习与大数据分析重塑了医疗实践的核心逻辑,诊断效率显著提升,远程医疗打破资源壁垒,医学研究加速迈向靶向化。然而,技术工具理性的扩张触发了医学伦理的张力,算法“黑箱化”削弱医患信任,数据驱动的诊疗模式挤压人文关怀空间,埃德蒙·D·佩莱格里诺提出:“医学本质是‘人学’的哲学基础,应注意医疗行为中人文关怀与技术应用的平衡关系”。(Pellegrino,1988,第112页)AI技术异化风险威胁医学作为“人学”的价值内核。哈贝马斯的“系统殖民生活世界”理论曾尖锐揭示:“当技术效率至上逻辑侵入医患互动的生活世界,医学人文的伦理根基面临被工具理性消解的危险”。(哈贝马斯,2004,第53页)因此,剖析AI技术赋能下医学人文的多维困境和发展机遇,对于探讨技术与人文协同的路径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文 机遇 精准化 挑战 个性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医学人文素质概念框架研究
2
作者 徐欢 潘宣妍 +1 位作者 吕一军 俞林伟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5-40,共6页
厘清医学人文素质概念内涵及组成要素,构建科学系统的医学人文素质概念框架。系统检索国内外医学人文素质概念内涵的相关文献,以洋葱模型为理论指导,通过内容分析法析出历史文献中医学人文素质概念内涵相关的语句,最终形成外层(知识与技... 厘清医学人文素质概念内涵及组成要素,构建科学系统的医学人文素质概念框架。系统检索国内外医学人文素质概念内涵的相关文献,以洋葱模型为理论指导,通过内容分析法析出历史文献中医学人文素质概念内涵相关的语句,最终形成外层(知识与技能)、中间层(职业道德)、核心层(个人特质与动机)3个层次、5个一级类目及26个二级类目的医学人文素质概念框架。研究构建的医学人文素质概念框架符合《人文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纲要》,可为后续深入开展院校医学人文素质培育及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素质 医学教育 内容分析法 概念框架 洋葱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RG质量绩效视角的县域医院协作成效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江舜杰 韦聪 +4 位作者 张茜玉 吴进 方玢茹 杨永挺 朱利明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基于DRG质量绩效视角搭建县域医院协作成效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估协作成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文献研究、半结构访谈梳理形成初步指标池,再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层次分析”方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采用加权TOPSIS进行实证... 目的:基于DRG质量绩效视角搭建县域医院协作成效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估协作成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文献研究、半结构访谈梳理形成初步指标池,再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层次分析”方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采用加权TOPSIS进行实证案例分析。结果: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是94.74%和100%,权威系数为0.878,Kendall协调系数均在0~1,CR<0.1,指标通过一致性检验,最终构建了由3个维度18个指标的协作成效评价体系,维度层面“工作量”权重最大(50.682%),指标层面“出院人次”权重最大(12.903%),加权TOSIS结果显示近5年2023年医院质量绩效最好,协作成效开始显现。结论:基于质量绩效视角构建的协作成效评价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两院合作有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医院 协作成效 DRG 质量绩效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服务可及性对随迁老人健康状况的影响
4
作者 朱李翠 杨梦岩 俞林伟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9-355,共7页
目的:分析医疗服务可及性对不同流动特征随迁老人健康状况的影响,为改善随迁老人健康状况和医疗服务可及性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接受健康教育对随迁老人自评健康状况... 目的:分析医疗服务可及性对不同流动特征随迁老人健康状况的影响,为改善随迁老人健康状况和医疗服务可及性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接受健康教育对随迁老人自评健康状况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参加本地社会医疗保险和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对随迁老人健康状况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相比较而言,医疗服务可及性对随迁老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在异地养老、省内流动和流动时间较短的老年群体中更为明显。结论:在本地参加医保和建立健康档案的随迁老人健康状况更差,接受健康教育的随迁老人自评健康更好,但患有慢性病概率更高。未来需要全面落实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动各地做好随迁老人健康服务,完善流动人口医保体系和健康档案的建设,提升其医疗服务可及性,开展个性化的健康咨询、疾病预防等健康教育活动,关注不同流动特征随迁老人的健康需求,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随迁老人的覆盖率,从而有效改善随迁老人的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服务 可及性 随迁老人 健康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的社会空间逻辑:基于沿海两个镇域产业的空间社会学考察
5
作者 朱静辉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9-138,共10页
源自内生性发展的沿海镇域中小企业集群具有中国式产业集聚的独特性。镇域产业社会空间是镇域范围内产业在在地化过程中与社会关系、社会要素互嵌型构的一种社会性空间。正是产业与镇域空间之间的互构形成的黏附性与吸附性特征,促使面... 源自内生性发展的沿海镇域中小企业集群具有中国式产业集聚的独特性。镇域产业社会空间是镇域范围内产业在在地化过程中与社会关系、社会要素互嵌型构的一种社会性空间。正是产业与镇域空间之间的互构形成的黏附性与吸附性特征,促使面临多重困境的中小企业仍然坚守在地化空间运营策略。产业社会空间通过产业历程的空间扎根、产业要素的空间折叠、产业网络的空间整合、产业链条的空间压缩与产业的城乡空间复合等多种机制强化中小企业集群的粘性与镇域空间依附,碎片化的外迁很难获得产业社会空间的支持,且加剧了社会成本,得不偿失,这也是为什么产业集群中的中小企业不愿意离开本地市场的原因所在。产业空间内部的更新机制与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链转移成为产业社会空间逻辑的两个影响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域产业 社会空间 产业黏附 空间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数据健康预警伦理原则与治理对策
6
作者 陈勰 郑远东 +3 位作者 谭星月 蒋彤彤 林真丞 郑峰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3-18,共6页
气象数据健康预警伦理问题包括预报精度问题带来的预警效果偏差,预警发布语言隔阂、形式屏障、跟进障碍等问题带来的预警效果差异,预警部门法规标准细化滞后、部门深度协调欠缺、预报决策可能失误等问题带来的预警效果受限。气象数据健... 气象数据健康预警伦理问题包括预报精度问题带来的预警效果偏差,预警发布语言隔阂、形式屏障、跟进障碍等问题带来的预警效果差异,预警部门法规标准细化滞后、部门深度协调欠缺、预报决策可能失误等问题带来的预警效果受限。气象数据健康预警应秉持“以人为本”宗旨,扩大预警信息覆盖范围和时效,提升信息传播的可及性与公正性。严格遵循有利原则、公正原则、公益原则、责任原则,强化气象监测“新质生产力”,加快气象数据健康预警科技创新,构建气象预警的多元传播体系,加强气象健康的转归提升效果,实现疾病防控关口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数据健康预警 伦理原则 治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