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儒家健康伦理思想的宏观视域研究
1
作者 李萌 陈默 +1 位作者 李恩昌 刁传秀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6-720,共5页
本文从宏观视野对儒家健康伦理思想进行了研究。在人与自身的关系方面,儒家主张身心统一,强调“心”对“身”的主导作用和自身道德对健康的重要性;倡导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社会适应性;强调不断自省,促进自身精神健康;重视逆境中的自强奋... 本文从宏观视野对儒家健康伦理思想进行了研究。在人与自身的关系方面,儒家主张身心统一,强调“心”对“身”的主导作用和自身道德对健康的重要性;倡导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社会适应性;强调不断自省,促进自身精神健康;重视逆境中的自强奋斗,为健康创造必要条件。在人与他人的关系方面,儒家主张践行“忠恕之道”,为生命健康创造良好的伦理情境;实施节欲,以良好的行为方式促进人伦关系而有利于健康。在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儒家贯彻“仁义”精神,为生命健康构筑公平融洽的伦理关系;向往“天下大同”,为健康创造公正理想的社会环境。这些思想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伦理学体系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伦理 健康伦理学 孔子 孟子 生命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伦理的祛魅、统合、自觉及其价值选择——基于“高概念”主张引入人工智能伦理研究的省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博京 刘婵娟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5-120,160,共7页
科技发展与科技伦理的关系,在时代更迭的大背景下,变得愈加复杂。如何有效地解决二者间的"二元对立",保留人们对丰富多样的"意义"和"价值"的敏锐触觉,对于解析科技伦理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引入&... 科技发展与科技伦理的关系,在时代更迭的大背景下,变得愈加复杂。如何有效地解决二者间的"二元对立",保留人们对丰富多样的"意义"和"价值"的敏锐触觉,对于解析科技伦理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引入"高概念"主张,旨在阐明科技伦理通过其祛魅、统合和自觉而实现与科技发展的并行统一、过程与结果的并重、滞后与先验的调和。以人工智能伦理的具象化场景应用为例,将"高概念"主张嵌入至人工智能伦理中,不仅有利于客观地呈现科技发展与伦理之间的全新关系,而且有利于完成科技伦理自身在时代背景下的反思与重构,即在再认知策略共同体的基础上促使科技发展与科技伦理的均衡发展,进而助力科技伦理发展全新环境的营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概念 科技伦理 科技发展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学视阈下中国安乐死社会意愿现状及合法化路径探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曾春燕 刘婵娟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8-152,154,共6页
1986年,陕西省汉中市的中国第一例安乐死事件曾经引发国内医学界、法学界、伦理学界、社会学界的深入讨论和公众、舆论的广泛关注。时隔三十余年,有关安乐死的行为仍悄悄进行,合法化及带来的伦理问题已是当今中国不得不面临的生命伦理... 1986年,陕西省汉中市的中国第一例安乐死事件曾经引发国内医学界、法学界、伦理学界、社会学界的深入讨论和公众、舆论的广泛关注。时隔三十余年,有关安乐死的行为仍悄悄进行,合法化及带来的伦理问题已是当今中国不得不面临的生命伦理挑战。本文基于在浙江省内针对1200余名社会公众、医务人员和重症病人三类群体的社会调查和深入访谈,分析了安乐死在中国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现状,认为要在尊重本土文化的前提下构建安乐死的理论基础,并在充分保障人权的基础上分层次、分区域的推进安乐死合法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学 安乐死 医学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命的公正原则及现实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恩昌 刘婵娟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4-117,共4页
生命家族中的所有成员,首先都是来缔结生物链,构筑生命系统的。所以,每个物种都应有基本的生存权。从这一点讲,生命都是平等的;而生命又是有差别的,不同的生命所具有的生命价值大小也不尽相同。从这个角度讲,生命又是不平等的。生命的... 生命家族中的所有成员,首先都是来缔结生物链,构筑生命系统的。所以,每个物种都应有基本的生存权。从这一点讲,生命都是平等的;而生命又是有差别的,不同的生命所具有的生命价值大小也不尽相同。从这个角度讲,生命又是不平等的。生命的平等与不平等原则,最终统一于生命的公正原则,即基本权利平等与非基本权利比例平等原则的统一。这一原则也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它是生命伦理学和生态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为人体移植器官的多样性获取等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公正原则 器官捐献伦理 器官获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伦理审查的现实困境及在中国的建构 被引量:9
5
作者 刘婵娟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8,35,共4页
医学伦理审查是对医学科研和医疗临床实践进行审核和监督,确保其符合伦理、道德的要求。随着制度的改革和社会的觉醒,医学伦理审查制度不断被完善,其制度和理论体系渐趋丰满,但从目前来看,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伦理审查都迎来了瓶颈。... 医学伦理审查是对医学科研和医疗临床实践进行审核和监督,确保其符合伦理、道德的要求。随着制度的改革和社会的觉醒,医学伦理审查制度不断被完善,其制度和理论体系渐趋丰满,但从目前来看,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伦理审查都迎来了瓶颈。文章综述了医学伦理审查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背景,讨论了西方医学伦理审查制度的现实困境,最后在对国内医学伦理审查研究进展基础上对我国的医学伦理审查制度进行了反思,提出须以传统文化为基底,构建中国特色医学伦理审查制度,才是正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伦理审查 反思 中国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叠共识理论下基因治疗的伦理问题探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叶少芳 刘婵娟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5-119,共5页
基因治疗是目前世界上最前沿的医学治疗,其对人类自然性的深度干预是灾祸还是福音尚无法预测,人类无法阻止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却对由此带来的未知充满困惑和畏惧,如何保持人类整体和种族的公正公平,不伤害到未来世代的权利和福祉,是非常... 基因治疗是目前世界上最前沿的医学治疗,其对人类自然性的深度干预是灾祸还是福音尚无法预测,人类无法阻止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却对由此带来的未知充满困惑和畏惧,如何保持人类整体和种族的公正公平,不伤害到未来世代的权利和福祉,是非常严峻的伦理道德议题。本文首次以罗尔斯的"重叠共识",来对基因治疗进行审慎和伦理分析,面对人类对基因治疗带来的未知风险与畏惧,必须恪守尊重、不伤害、有利与公正等生命伦理学基本原则,使人类基因治疗技术始终用于维护人类健康,增加患者福祉,而不是危及人类代际的生命安全和生存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共识 基因治疗 “双刃剑” 未知风险与畏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伦理省思 被引量:68
7
作者 王晓敏 刘婵娟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8-77,共10页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是技术发展的时代必然,但在智能技术与教育的融合过程中,教育技术、师生关系以及教育环境等方面也会产生新的伦理风险。从理论上说,教育技术运用方面的伦理风险,主要根源于由认知受限而导致的算法黑箱、由文化偏见而引...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是技术发展的时代必然,但在智能技术与教育的融合过程中,教育技术、师生关系以及教育环境等方面也会产生新的伦理风险。从理论上说,教育技术运用方面的伦理风险,主要根源于由认知受限而导致的算法黑箱、由文化偏见而引致的算法歧视、由智能技术法制缺位而引发的伦理治理受阻;师生关系方面的伦理风险,主要根源于教师、学生以及师生等伦理关系的错位;教育环境方面的伦理风险,主要根源于由价值歧视导致的社会公平正义缺失,从而引发更深层次的教育不公平。因而,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要理性看待已经出现或可能会出现的伦理困境,另一方面要在倡导智能技术和教育融合共生的基础上,从加强技术支撑和伦理规范建设、构建新型师生伦理空间、明晰智能教育伦理责任和提升师生智能素养等四个方面,构建人工智能教育伦理治理新范式,以防患于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技术赋能 教育伦理 师生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军事心理韧性研究述评 被引量:1
8
作者 罗尤聪 陈逸波 +1 位作者 李恩昌 常运立 《医学与哲学》 2019年第24期48-51,共4页
国外学者试图揭示心理韧性作用机理,并寻求应对创伤发生的解决方案。通过对176篇相关文献进行筛查,选取19篇有较大价值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于心理韧性概念的提出与应用、创伤与心理韧性的相关性及如何恢复和提升心理韧性。文献的局限性... 国外学者试图揭示心理韧性作用机理,并寻求应对创伤发生的解决方案。通过对176篇相关文献进行筛查,选取19篇有较大价值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于心理韧性概念的提出与应用、创伤与心理韧性的相关性及如何恢复和提升心理韧性。文献的局限性在于,许多研究虽然已经明确了退伍军人心理韧性的相关性,但很少有研究确定这类人群心理韧性的预测因素。未来的研究重点在于形成一套系统完备的军事心理韧性训练体系,从而融入军事训练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 心理韧性 韧性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和支持中国学者的观点是发展中国医学人文科学的主要途径之一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恩昌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13-715,720,共4页
论述了重视和支持中国学者观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为其是发展中国医学人文学科、构建学科体系的主要方法之一。并以毛泽东创造性提出革命功利主义、杜治政创新转换的提出人道功利主义、医学伦理助推器官捐献“中国模式”形成为例,对发... 论述了重视和支持中国学者观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为其是发展中国医学人文学科、构建学科体系的主要方法之一。并以毛泽东创造性提出革命功利主义、杜治政创新转换的提出人道功利主义、医学伦理助推器官捐献“中国模式”形成为例,对发展中国医学人文学科提出了建议,并列举了值得重视和整理的我国医学人文学者的部分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文学科 中国学者 革命功利主义 人道功利主义 器官捐献伦理 健康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