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州地区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比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海邻 余刚 +2 位作者 邬宇芬 胡晓光 李昌崇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2期96-101,共6页
目的分析温州地区慢性咳嗽患儿的常见病因分布,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慢性咳嗽初诊患儿,依据年龄分为~3岁、~6岁和~14岁组,在初诊后2周、1个月和3个月门诊... 目的分析温州地区慢性咳嗽患儿的常见病因分布,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慢性咳嗽初诊患儿,依据年龄分为~3岁、~6岁和~14岁组,在初诊后2周、1个月和3个月门诊或电话随访,根据随访治疗效果得出最终诊断结果。分析各病因的构成比,初诊和最终诊断的符合率。结果研究期间共纳入739例慢性咳嗽患儿,年龄8个月至14岁,其中~3岁组174例(23.5%),~6岁组288例(39.0%),~14岁组277例(37.5%)。咳嗽病程4周至5年。1~4季度分别纳入103例(13.9%)、247例(33.4%)、96例(13.0%)和293例(39.7%)。①739例慢性咳嗽患儿中,单病因680例(92.0%),单病因依次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237例(32.1%),咳嗽变异性哮喘219例(29.6%),感染后咳嗽109例(14.8%),变应性咳嗽76例(10.3%),心因性咳嗽25例(3.4%),胃食管反流性咳嗽9例(1.2%),其他5例(0.7%);双病因45例(6.1%);病因不明14例(1.9%)。②~3岁组最常见病因为感染后咳嗽(58例,33.3%),~6岁组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114例,39.6%),~14岁组为咳嗽变异性哮喘(103例,37.2%),上述3种主要病因的各年龄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感染后咳嗽、变应性咳嗽、心因性咳嗽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所致慢性咳嗽共675例,其中496例初诊和最终诊断相符,初诊准确率为73.5%。结论温州地区儿童慢性咳嗽主要病因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感染后咳嗽和变应性咳嗽;不同年龄组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比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慢性咳嗽 诊断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胃动力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黄开宇 胡伟国 +2 位作者 朱欢 卢华君 朱世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86-687,共2页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 胃动力障碍 根除幽门螺杆菌 儿童 幽门螺杆菌感染 激素分泌异常 Hp感染 胃液体排空 文献报道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脑钠素水平对儿童肺炎心力衰竭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徐强 周晓聪 +1 位作者 张园海 褚茂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1947-194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脑钠素水平对儿童肺炎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65例肺炎伴有呼吸困难的患儿分为3组:轻型肺炎组(20例),重症肺炎无器质性心脏病组(20例)和重症肺炎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组(25例)。同期门诊健康体检儿童1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血清脑钠素水平对儿童肺炎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65例肺炎伴有呼吸困难的患儿分为3组:轻型肺炎组(20例),重症肺炎无器质性心脏病组(20例)和重症肺炎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组(25例)。同期门诊健康体检儿童1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脑钠素水平,同时测定血肌钙蛋白I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4组对象的脑钠素水平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组脑钠素水平与对照组、轻型肺炎组和重症肺炎无器质性心脏病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2.18、25.39和12.29,P<0.05)。重症肺炎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组血肌钙蛋白I水平与对照组、轻型肺炎组和重症肺炎无器质性心脏病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1.39、19.90和13.38,P<0.05)。重症肺炎无器质性心脏病组与轻型肺炎组、对照组比较,血肌钙蛋白I水平和LVEF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钠素对心源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的运动员作业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58(P<0.05),各项诊断指标均明显优于血肌钙蛋白I、LVEF。结论血清脑钠素水平可反映肺炎患儿心功能变化,重症肺炎无心脏病患儿虽有呼吸困难,但心功能尚在代偿范围之内,LVEF无明显下降,血肌钙蛋白I呈阴性;血清脑钠素诊断价值优于血肌钙蛋白I、IVEF,为判断儿童肺炎心力衰竭客观而可靠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心力衰竭 利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舒适护理 被引量:15
4
作者 吴碎春 张春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45-146,共2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儿童经皮肾穿刺活检术过程中应用的意义。方法:总结从2003年5月至2005年6月,我科对住院142例肾脏病患儿进行肾穿刺活检术前后舒适护理的实施过程及效果。结果:所有患儿均成功进行了肾穿刺活检取样,术后患儿恢复良好...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儿童经皮肾穿刺活检术过程中应用的意义。方法:总结从2003年5月至2005年6月,我科对住院142例肾脏病患儿进行肾穿刺活检术前后舒适护理的实施过程及效果。结果:所有患儿均成功进行了肾穿刺活检取样,术后患儿恢复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舒适护理在护理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和人性化服务,使患儿身心达到最佳状态,很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达到早日康复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组织检查 针吸 儿童 舒适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多系统损害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苏苗赏 李昌崇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5期467-470,共4页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损害机制 儿童 系统 睡眠结构紊乱 常见疾病 OSAS 上呼吸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黄开宇 许春娣 陈舜年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2-163,共2页
应用电子胃镜进行胃窦粘膜组织学检查和幽门螺杆菌(Hp)培养及快速尿素酶试验,另做血清Hp-IgG抗体测定,调查5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BRG)儿童的Hp感染情况及其病理组织学特点,并与同期胃镜检查的80例非胆汁反流性胃炎(NRG)作对照。结果显示56... 应用电子胃镜进行胃窦粘膜组织学检查和幽门螺杆菌(Hp)培养及快速尿素酶试验,另做血清Hp-IgG抗体测定,调查5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BRG)儿童的Hp感染情况及其病理组织学特点,并与同期胃镜检查的80例非胆汁反流性胃炎(NRG)作对照。结果显示56例BRG中Hp阳性率为28.57%,80例NRG中Hp阳性率为52.50%,提示BRG组Hp感染明显低于NRG组(P<0.01)。BRG组织学特点:炎症反应轻微,固有腺体萎缩多见。提示BRG的致病原因与胆汁酸等化学刺激因子有关,而与Hp感染关系不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反流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组织学 儿童 BR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的19例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及胃镜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朱欢 陈桧平 +2 位作者 卢华君 朱小舟 黄爱芬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05-807,共3页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消化道 症状 胃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狼疮性肾炎的临床和病理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青 杨宇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1-133,共3页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临床过程 病理研究 儿童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表现 病理改变 L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岁以下儿童哮喘116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郑吉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5岁以下儿童哮喘的临床特征,为哮喘早期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哮喘门诊及呼吸科住院的116例5岁以下哮喘患儿的流行病学特点、主要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病原学检测和治疗及近期预后情... 目的:探讨5岁以下儿童哮喘的临床特征,为哮喘早期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哮喘门诊及呼吸科住院的116例5岁以下哮喘患儿的流行病学特点、主要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病原学检测和治疗及近期预后情况。结果:5岁以下儿童哮喘有如下临床特征,(1)大多有反复咳喘史,仅约1/3患儿有家族特应性病史。(2)哮喘发作首要诱因是呼吸道感染(81.90%),以病毒感染为主,其中以RSV、PIVⅢ和ADV列前3位。(3)临床大多以中重度发作为主,常合并肺炎(57.76%),主要是病毒感染,其次是肺炎支原体。(4)血清总IgE可不高,38.89%(42/108)的患儿高于正常。(5)短程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对于病毒诱发的哮喘发作有较好疗效。(6)预后优于年长儿、成人。结论:5岁以下哮喘患儿大多数无特应性体质,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常见诱发因素,肺炎是常见并发症,哮喘家族史、患儿湿疹史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儿童膜部室间隔缺损及疗效评价
10
作者 吴蓉洲 陈其 +4 位作者 褚茂平 何旭香 麻元新 张园海 陆文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S2期136-138,共3页
目的 经导管置入Amplatzer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儿童膜部室间隔缺损(perimembraneventricularseptaldefect,PMVSD)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5例PMVSD患儿术前均经胸超声心动图确诊 ,术中经左心室造影测量缺损直径 ;所有病例均... 目的 经导管置入Amplatzer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儿童膜部室间隔缺损(perimembraneventricularseptaldefect,PMVSD)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5例PMVSD患儿术前均经胸超声心动图确诊 ,术中经左心室造影测量缺损直径 ;所有病例均在透视和经胸超声心动图监视下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堵闭PMVSD ;术后 2 4h、1、3、6个月分别行经胸超声、心电图及X线检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术中经左心室造影测量缺损直径为 2 .5~ 8.3mm ,平均 (5 .0± 2 .4 )mm ;选用 4~ 10mm ,平均 (7.4± 3.2 )mmAmplatzer封堵器堵闭PMVSD ,全组技术成功率 10 0 % ,术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全部患儿术后即刻造影检查无残余分流 ;术后 2 4h、1、3及 6个月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封堵器位置良好 ,无残余分流 ,心电图检查未发现心律失常 ,X线检查全部显示肺血减少。结论 经导管置入Amplatzer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PMVSD是一种成功率高、近期疗效可靠的介入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部室间隔缺损 AMPLATZER封堵器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反复或持续喘息病因谱分析及诊断程序探讨 被引量:23
11
作者 叶乐平 李昌崇 +4 位作者 张海邻 罗运春 林立 蔡晓红 董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49-454,共6页
目的分析婴幼儿反复或持续喘息的病因分布,并探讨病因诊断程序。方法对临床以持续喘息≥4周或反复喘息≥3次、年龄≤3岁的185例住院患儿进行病史询问和查体,并进行肺功能、X线胸片、胸部CT或气管三维重建、纤维支气管镜、24h食管pH值监... 目的分析婴幼儿反复或持续喘息的病因分布,并探讨病因诊断程序。方法对临床以持续喘息≥4周或反复喘息≥3次、年龄≤3岁的185例住院患儿进行病史询问和查体,并进行肺功能、X线胸片、胸部CT或气管三维重建、纤维支气管镜、24h食管pH值监测等检查,结合治疗效果,最后确定病因诊断。结果婴幼儿反复或持续喘息病因比例依次为:支气管哮喘123例次(62.12%),气管支气管软化症22例次(11.11%),气管支气管狭窄18例次(9.09%),吸入因素10例次(5.05%,其中异物5例、胃食管反流2例、腭裂2例、气管食管瘘1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5例次(2.53%),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4例次(2.02%),支气管淋巴结结核4例次(2.02%),先天性心脏病4例次(2.02%),其他病因7例次(3.54%)。单一病因171例(92.4%),复合病因14例(7.6%)。结论支气管哮喘是婴幼儿出现反复或持续喘息的首要病因,支气管淋巴结结核、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等与感染相关的喘息性疾病亦不容忽视,6个月以内婴儿最多见的病因为先天性气道发育异常;反复或持续喘息、对常规治疗无效或不敏感者,应作纤维支气管镜、胸部CT三维重建检查,以排除其他原因所致喘息;应根据病因分布和临床特征,制定婴幼儿反复或持续喘息病因诊断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喘息 婴幼儿 病因 支气管哮喘 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在哮喘大鼠气道重塑模型中对TGF-β1/Smad3信号通路的调控 被引量:16
12
作者 戴欢 张维溪 +3 位作者 贺孝良 赵瑞雪 方丽 李昌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2期2494-2498,共5页
目的:研究转换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信号通路在哮喘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探讨黄芪对TGF-β1/Smad3信号通路及哮喘气道重塑的调控作用。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黄芪组(F组),每组10只... 目的:研究转换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信号通路在哮喘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探讨黄芪对TGF-β1/Smad3信号通路及哮喘气道重塑的调控作用。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黄芪组(F组),每组10只。用卵白蛋白(OVA)致敏与激发建立大鼠哮喘模型。应用图像分析技术测定肺内支气管壁厚度(Wat)及平滑肌厚度(Wam)等重塑指标;免疫组化法及RT-PCR法检测肺组织TGF-β1、P-Smad3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哮喘组大鼠Wat、Wam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均P<0.01),黄芪组与哮喘组比较有显著降低(均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结果呈棕黄色,TGF-β1蛋白表达于胞浆,P-Smad3蛋白表达于胞浆和胞核,主要表达于支气管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及散在的炎性细胞。哮喘组TGF-β1和P-Smad3的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黄芪组TGF-β1、P-Smad3的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哮喘组(均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均P<0.01)。肺组织中TGF-β1 mRNA及Smad3 mRNA表达:哮喘组TGF-β1和P-Smad3的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黄芪组TGF-β1、P-Smad3的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哮喘组(均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TGF-β1/Smad3信号通路参与了哮喘气道重塑过程,黄芪可通过调控TGF-β1/Smad3信号通路而拮抗气道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气道重塑 信号转导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3 黄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急性期血清对血管内皮MMP-2、MMP-9和TNF-α分泌的影响及IVIG的干预机制探讨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园海 何跃娥 +4 位作者 项如莲 吴蓉洲 徐强 荣星 陈其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5期586-590,共5页
目的:观察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急性期血清对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ases-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ases-9,MMP-9)和TNF-α的影响及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对... 目的:观察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急性期血清对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ases-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ases-9,MMP-9)和TNF-α的影响及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对上述过程的调节作用。方法:HUVEC培养分为正常血清组(C组)、发热血清组(F组)、川崎病冠脉无损害血清组(NAC组)、川崎病冠脉无损害血清+IVIG组(NACI组)、川崎病冠脉损害血清组(AC组)、川崎病冠脉损害血清+IVIG组(ACI组)。每组分别培养12 h后吸取上清液,应用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MMP-2、MMP-9和TNF-α水平。结果:经川崎病患儿血清作用后的HUVEC培养上清液中MMP-2、MMP-9和TNF-α水平升高明显,与C组、F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中AC组更高,与NA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组上清液中MMP-2、MMP-9和TNF-α水平虽然低于川崎病组,但仍高于C组(P<0.01)。经丙种球蛋白干预后,AC组、NAC组MMP-2、MMP-9和TNF-α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HUVEC培养上清液中MMP-2、MMP-9与TNF-α含量之间呈显著性正相关(r=0.839,0.765,P<0.01)。结论: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能诱导HUVEC分泌MMP-2、MMP-9和TNF-α增加,MMP-2、MMP-9和TNF-α可能参与川崎病患儿冠脉损害的发生发展;IVIG防治冠脉损害的机制,可能与抑制内皮细胞分泌MMP-2、MMP-9和TNF-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人血丙种球蛋白 脐静脉内皮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诊断川崎病急性期心肌损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2
14
作者 褚茂平 吴蓉洲 +3 位作者 陈其 张园海 陆文文 项如莲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8-49,共2页
为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诊断川崎病(KD)急性期心肌损伤的临床价值。检测KD组(n=40)及对照组(n=23)患儿血清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与谷草转氨酶(GOT)浓度。结果显示:①KD组与对照组血清CK... 为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诊断川崎病(KD)急性期心肌损伤的临床价值。检测KD组(n=40)及对照组(n=23)患儿血清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与谷草转氨酶(GOT)浓度。结果显示:①KD组与对照组血清CK、LDH、GOT浓度无显著性差别(P>0.05);而血清cTnI,CK-MB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P<0.001)。②在诊断KD患儿急性期心肌损伤上cTnI优于CK-MB(P<0.05),。结果表明:cTnI与CK-MB对KD患儿急性期心肌损伤有诊断价值;与CK-MB比较,cTnI具有高特异性、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心肌损伤 心肌肌钙蛋白Ⅰ 血清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IgA肾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TGF-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林小春 蓝俊伟 +2 位作者 林瑞霞 杨青 陈敏广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2期302-304,I0007,共4页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IgA肾病(IgA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对TGF-β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IgA肾病大鼠模型,随机分成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川芎嗪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光镜观察肾组织形态,RT-PCR检测肾组织的TGF-βmRNA、表达,ELISA法测血清TGF...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IgA肾病(IgA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对TGF-β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IgA肾病大鼠模型,随机分成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川芎嗪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光镜观察肾组织形态,RT-PCR检测肾组织的TGF-βmRNA、表达,ELISA法测血清TGF-β水平。结果:光镜下川芎嗪治疗组IgAN大鼠的肾组织病理损害减轻。RT-PCR结果显示地塞米松与川芎嗪下调TGF-βmRNA,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LISA结果提法明地塞米松与川芎嗪显著降低血清TGF-β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川芎嗪能明显改善IgAN大鼠肾组织的病理损害。川芎嗪能够下调肾组织TGF-βmRNA、TGF-β蛋白水平,这可能是川芎嗪治疗IgA肾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IGA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黄提取物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敏广 林瑞霞 +2 位作者 杨青 李广波 唐雪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0期2114-2116,共3页
目的:探讨地黄提取物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尾静脉注射阿霉素诱导建立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阿霉素肾病模型组(M组)、地黄提取物治疗组(D组),治疗8周后观察各组尿蛋白、尿素氮、血肌酐及... 目的:探讨地黄提取物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尾静脉注射阿霉素诱导建立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阿霉素肾病模型组(M组)、地黄提取物治疗组(D组),治疗8周后观察各组尿蛋白、尿素氮、血肌酐及肾脏病理改变;比较各组肾组织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水平。结果:D组各项指标与模型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形态学观察也显示其肾脏损害轻于模型组。与M组相比,C组及D组肾组织FN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地黄提取物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至少部分与下调肾组织FN的表达,抑制肾小球系膜过度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提取物 阿霉素肾病大鼠 肾纤维化 纤维连接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地奈德对哮喘大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叶辉 李昌崇 +1 位作者 陈利中 应小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7期739-742,共4页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急性哮喘大鼠肺组织的表达情况及布地奈德的干预影响。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布地纳德治疗组,以卵清白蛋白激发法制备哮喘模型,采用ELISA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碱性成纤维...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急性哮喘大鼠肺组织的表达情况及布地奈德的干预影响。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布地纳德治疗组,以卵清白蛋白激发法制备哮喘模型,采用ELISA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含量,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法测定肺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浓度、肺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哮喘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显著低于哮喘组(P<0.01),但与对照组相比仍较高(P<0.01),上皮细胞为主要表达细胞。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参与了哮喘的发病机制,布地奈德可抑制哮喘急性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和mRNA的表达增加效应,这可能是布地奈德抑制哮喘气道重塑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布地纳德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IgA肾病模型大鼠WT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蓝俊伟 林小春 +1 位作者 陈晓英 陈敏广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8期1745-1747,I0011,共4页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IgA肾病(IgAN)模型大鼠WT1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意义。方法:30只清洁级SD雌性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8只)、模型组(B组,12只)、川芎嗪组(C组,12只),应用BSA+CCl4+LPS方法造模,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IgA在肾小球的沉积...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IgA肾病(IgAN)模型大鼠WT1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意义。方法:30只清洁级SD雌性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8只)、模型组(B组,12只)、川芎嗪组(C组,12只),应用BSA+CCl4+LPS方法造模,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IgA在肾小球的沉积情况,光镜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电镜观察各组足细胞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WT1基因在肾脏的表达。结果:①第14、16周末时,C组尿蛋白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1)。②肾组织病理:A组形态无异常,B组大鼠肾小球体积增大,系膜区明显增宽,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中度增生为主,肾间质淋巴细胞浸润,肾小球与球囊壁可见粘连,偶见细胞新月体产生,肾小管可见轻度萎缩。C组大鼠肾小球体积均轻度增大,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以轻度增生为主,系膜区增宽不明显,少见新月体形成和硬化,肾间质有少数淋巴细胞浸润。电镜下C组足突形态正常,排列整齐。B组多数肾小球足突部分融合;C组足突少部分融合;③WT1免疫组化结果:肾小球内WT1阳性细胞A组(25.38±4.14/肾小球)显著高于B组与C组(均P<0.01);C组(16.38±1.8/肾小球)较B组(12.5±2.45/肾小球)显著升高(P<0.05),WT1在B组肾小管内可见明显表达,C组肾小管内表达较B组减轻,而A组肾小管未见明显表达WT1在M组肾小管内可见明显表达。结论:川芎嗪部分通过保护IgA肾病模型大鼠WT1基因的表达,改善足细胞的功能,进而减轻蛋白尿,而WT1则可能是IgAN肾小管早期损伤敏感的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IGA肾病 WT1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大鼠TGF-β1/Smad3信号通路中黄芪与激素调控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戴欢 张维溪 +3 位作者 贺孝良 赵瑞雪 方丽 李昌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12期2645-2648,I0020,共5页
目的:观察黄芪、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大鼠TGF-β1/Smad3信号通路及哮喘气道重塑的对比调控作用。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布地奈德组(C组)、地塞米松组(D组)、黄芪组(F组),每组10只。用卵白蛋... 目的:观察黄芪、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大鼠TGF-β1/Smad3信号通路及哮喘气道重塑的对比调控作用。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布地奈德组(C组)、地塞米松组(D组)、黄芪组(F组),每组10只。用卵白蛋白(OVA)致敏与激发建立大鼠哮喘模型。应用图像分析技术测定肺内支气管壁厚度(Wat)及平滑肌厚度(Wam)等重塑指标;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TGF-β1、P-Smad3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GF-β1的浓度。结果:干预组大鼠Wat、Wam较哮喘组显著性降低(均P<0.01),C组、D组Wat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均低于黄芪组(均P<0.01);C组、D组Wam比较无显著性差异,D组Wam较F组有降低;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结果呈棕黄色,TGF-β1蛋白表达于胞浆,P-Smad3蛋白表达于胞浆和胞核,主要表达于支气管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及散在的炎性细胞。干预组TGF-β1的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哮喘组(P<0.05或P<0.01);C组、D组、F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Smad3蛋白表达:各干预组均显著低于哮喘组(均P<0.01),C组、F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D组较F组降低(P<0.01);干预组血清、BALF中TGF-β1浓度与哮喘组比较有降低(均P<0.01),BALF中C组、D组、F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血清中C组、D组无显著性差异,但均低于F组(P<0.05或P<0.01)。结论糖皮质激素、黄芪可通过调控TGF-β1/Smad3信号通路而拮抗气道重塑,但黄芪效果比糖皮质激素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气道重塑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3 糖皮质激素 黄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型低磷酸酶血症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20
作者 郑雯洁 杨宇真 +1 位作者 陈晓英 金茹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3-164,168,共3页
目的加强对婴儿型低磷酸酶血症的认识。方法对1例婴儿型低磷酸酶血症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婴儿型低磷酸酶血症多在生后最初6个月起病,表现为高钙血症、呼吸道感染、广泛的骨化不全及干骺端的佝偻病改变,病死率高。... 目的加强对婴儿型低磷酸酶血症的认识。方法对1例婴儿型低磷酸酶血症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婴儿型低磷酸酶血症多在生后最初6个月起病,表现为高钙血症、呼吸道感染、广泛的骨化不全及干骺端的佝偻病改变,病死率高。结论对婴儿型低磷酸酶血症应加强认识,争取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磷酸酶血症 高钙血症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